总体来说,中国的主流作家——也就是现在做鞋这一批人,功底有,思想也有深度,但是题材普遍不主流,所以很难流行起来。
列举一个,刘醒龙。
看过他的《凤凰琴》《秋风醉了》《天行者》,你会发现,如果大刘有他一半的谋篇能力和表达水准,《三体》得诺贝尔文学奖将毫无悬念。
问题是,这位工人作家的创作背景不是乡村就是小县城,真的很难形成流量。
你说转型吧,人家都一把年纪了,到哪里去补那些科学课,时尚课呢?
这是一个普遍断层。
老一代掌握传统技法和深度,新一代掌握信息和公共话语权,不屑于这些东西,只求满足表达的欲望。
于是各说各话,就这样了。
私下里也是一样。新一代不屑于听老一代的说教(实话说,大部分人的大部分话也都是屁话)。
老一代也固步自封反正写什么都有国家出版,回头圈里互相吹捧一下面子上都过得去就好。
总之,所谓的文坛早就分裂了,大家互相不承认对方的东西是文学。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严肃文学变现太慢了。
一是装逼,择偶上的。我们太想让知道别人知道自己在读书了。而“在东京倒时差”成本太高。当身边有个鸡血少年拿着“罗辑思维”的“毕业证书”给你看,会觉得大家想表达自己内在的欲望太强烈了,而严肃文学,不具备这个特质。
曾几何时,当一位姑娘知道你在读《商州》,可能会对你很倾心。李银河看到《绿毛水怪》,就觉得一定会跟王小波发生故事,尽管波哥长相不可描述,依然开始了交往。
二是实际的经济层面的,呕心沥血四五年写几篇优秀的散文,卖10万本就算不错了。但是把这四五年用来搞个自媒体,每天挂掉八卦,写一些“**震惊”,“**翻车,***尴尬了”,所获得的可能远远超过前者。再不济搞个修仙搞怪穿越玛丽苏网络小说,收益也颇丰。
而目前这些可以称作“文坛”的创作者不是杂志编辑,就是大学教师,他们生存于体制内,“文坛”也只是那么大,文学奖评选成为同事们之间的互捧。他们衣食无忧,都不懂我们的焦虑。
我94年生。打小家境贫困,家里没什么文学书籍。三四年级(2003年)看的都是我姐的作文素材。比如《智慧背囊》,《高考话题作文》,《高中语文读本》。最喜欢《语文读本》,里面有什么《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狂人日记》,《受戒》,《断魂枪》《小二黑结婚》,《哦,香雪》。那时的我除了鲁迅老舍,我不认识也懒得认识作家的名字和文学地位。曾阴差阳错花三块钱得到一本94版本、书皮破烂的《平凡的世界》,在我读完这部书三年后,才知道是一部“矛盾文学奖璀璨的明珠”。10年后,这本我无意间读到的小说居然成了社会各阶层的装逼利器。。。。。。这些作品的阅读经历也导致中学后对阅读书籍文笔要求很高,打眼一看文笔臭不可闻直接不看。初二初三阅读了截至25岁所有80%的文学著作,现在跟人玩读书装逼都是初二初三的底子,之后与文学绝缘。也奇了,那时什么巴金老舍,都看得进去。
以前看书讲究内容不挑作者,现在看书先瞅作者再看内容。不火的不看,太火的也不看。你们人手一本莫言,我还看个什么劲。那种“广泛而又小众”的书,给自己立个flag,最好了。
2013年,我大二,学长给我一本二手《人民文学》,此时的我大概已经两三年没读类似的文学期刊了。回到宿舍,直接翻到短篇部分,读了几篇。就这么安静地阅读,不是装逼,真的,真的太爽了,当你读惯了UC的“奥巴马震惊了”和知乎“本人末流985,讲一下输入与输出”,突然捧着《人民文学》里的散文与小说,好比突然从城市到草原。
然而只有这么一晚,长篇没读,诗歌直接放弃掉了。那本书还放在我的窗台上,用来垫笔记本电脑了。
知乎发帖已经五个月了,才不到1000关注。现在窗前的是《经济学思维》和《中国近代史》,读完了,就能在某些斯逼板块刚一会了,可能还会增加几个关注。。。。。。。
关注走一波了啊。
据说,这是一个全民写作,无人阅读的时代。
但我一直认为,不热爱阅读的人,很难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的现状就是,批评界销声匿迹,变成互相吹捧,一小撮作协官员把持文坛,作品无甚新意,有些甚至自我重复,传统期刊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发掘捧红青年作家。
自媒体看似盛宴,实则也削减了创作欲望。盗版横行,抄袭成风,写作廉价,作者的劳动成果得不到尊重。一部呕心沥血的著作,网络上到处可看。
各类文学奖项成了少数人的自娱。
中国文学与现实发展脱节,乡土与农村依然是主流,仿佛只有那些才值得写,全然不顾当下社会正发生的巨变。
微博、公众号、网络小说,多虚假的煽情、廉价的鸡汤和低级的意淫,无人真正关心当下年轻人的苦闷,作品自然难以引起共鸣。
纯文学的自命清高,大众文学趋于恶俗,无数幸运儿捉襟见肘地维持名声,真正的好作品泥牛入海,无人问津,极大打消了创作的积极性。
青年作家的名气与实力多不相符,个别的,甚至有以色相或人设卖书之嫌。
伪非虚构大行其道,只求速度,不求质量。
但凡有名,皆可出书,各类自传充斥图书市场,盲目崇拜外国文学。
多少年了,中国没有一部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尤其是虚构作品。
别说什么文学从来小众,这种说法无非自我安慰。八十年代的文学很具备文学性,并不妨碍其为人所知。民国一些作家,由于群众识字率低,可能并不畅销,但他们在社会的影响力在。鲁迅的作品没有张恨水畅销,但他去世,万人送行,学生、精英、社会名流皆来吊唁。他们所思所想,因有深度,因有影响,所以才能至今仍被谈及。
反观今日,我们在关注些什么?所以,中国文坛之所以如此破败,不仅与作者、编辑和各媒体有关,而是与每个热爱文学的人有关。
要记住,卡夫卡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经典,在当时就有相当的影响力,或至少是“影响了有影响的人”。
一小撮无人知晓的精英,并不能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乔伊斯算是精英文学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虽小众,但影响巨大。
有答主翻出几个照虎画猫、名不见经传又无影响力的作家,以此佐证当今中国文学很优秀,实在可疑。
文学就是从大众中来的,所谓精英文学,无非近百年来才出现。翻看世界文学名著,朗朗上口的,当年都很畅销。即便目不识丁,口耳相传,也可传播。
传统文学式微,是大趋势,全世界都一样,但仍有一席之地。
文学自然不会死,它会融进电影、视频、音乐,甚至游戏里,换一种形式存在,就像史诗从吟游变成书籍,再由书籍变成电影。可即便如此,依然需要更好的内容。而今日中国的许多文字,别说经受时间的洗礼,前一天看的,恐怕第二天就没印象了。
情深至切,呜呼痛哉!
续航好,牌照好,,那还有第二个选择吗?
请看!
优势:
劣势:
其他:
售价:请点击下方卡片查看最新售价。
续航高√
拍照好√
冲!!!
618知乎好物会场,你想看的剁手攻略这里全都有。更有知乎×京东专属京享红包,每天三次抽万元无门槛红包。
领取攻略:点击上方连接后即跳转到领取界面,点击“抢”字即可领取。
领取完后再返回本文章,可以再点击一次再抽取一次红包。
如此反复每日可抽取三次,最高得18618元红包!
【以下内容仅为配合知乎引用规范固定格式。普通读者可无视】
原作者:「以上所有手机配置参数,均来源于各手机官网。」
【所有其他内容均为本人<松果煲粥>原创】
参考链接:
【小米手机官网】[1]
【华为手机官网】[2]
【荣耀手机官网】[3]
【vivo手机官网】[4]
【oppo手机官网】[5]
【一加手机官网】[6]
【魅族手机官网】[7]
【IQOO手机官网】[8]
【realme手机官网】[9]
【努比亚手机官网】[10]
【黑鲨手机官网】[11]
【中兴手机官网】[12]
【锤子手机官网】[13]
【苹果手机官网】[14]
【三星手机官网】[15]
【索尼手机官网】[16]
【联想手机官网】[17]
【诺基亚手机官网】[18]
【LG手机官网】[19]
【HTC手机官网】[20]
【摩托罗拉官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