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朱元璋的能力是否被高估了? 第2页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所以有人提出这种疑问,完全是朱元璋自己作的,怪不了别人。

他本身自己能力是没有问题,但是有些操作太过于(),导致后世之人出现这种问题是很正常的,稍微了解一点元末历史,但是不深入的人都会想,朱元璋得天下是不是侥幸?


很多人印象里的朱元璋都是这样:和尚—乞丐—投军—被马小姐(郭子兴)看上—尽览其部—高筑墙广积粮—兼并其他农民军—北伐—中原传檄而定。


稍微捡几个方面说说,元史修的太过于仓促,洗稿都不洗一下,而有时间以后又不仔细修整,用的都是元廷方面的记录,元朝方面自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

把本朝天子称为贼,大明史官也不洗下稿。。。。。

而对于韩宋等其他农民起义军势力的功劳的抹黑和隐藏,也让元廷看起来几乎不堪一击,随随便便就被“暴民”和“红贼”打到了上都,让明军后期的北伐看起来也就那么回事,毕竟“暴民”和“红贼”都能轻轻松松做到,大明军队只是轻轻一推,半壁残元就倒了,朱元璋也就那么回事。

而元王朝的统治并不是莫名其妙就自己瓦解的,一定是有人去摧毁才被终结的,元末北方的各路军阀一样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最后成功镇压龙凤北伐,击溃韩宋政权,逼得张士诚和朱元璋向大都递上降表,就连垂死挣扎都还能大破明军于漠北。

吴/明军击败的都是强大的元朝军阀、汉军世侯、陈汉军、张周军种种强大的军阀和割据政权,不是奴兵,不是流民,不是贼寇,他们但是指得一战的对手,值得大书特书的战绩,而不是莫名其妙就被推到的背景板。


user avatar   feng-yun-piao-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截止目前,900个评论,没一个明粉告诉我为什么这么爱民的朱元璋要设立贱籍?你打下天下全天下都是你的子民,爱民如子的朱元璋为什么要设立贱籍,为什么要对陈友谅张士诚这些敌对势力地盘的老百姓重税?你打败了他们,他们手底下的老百姓就变成了你朱元璋的子民了,你为什么还要区别对待?

你们明粉说官员贪污被杀是活该,那你告诉我,当官员的工资变成大明宝钞严重贬值,几乎成为废纸的时候,官员靠什么活,靠什么养自己手底下的人?靠光合作用吗?请明粉给个解决方案呗?

自己印纸币不弄准备金,拿大明宝钞从老百姓手上收购硬通货,收购粮食收购各种东西,还不许拒收,老百姓却不可以用官方发行的货币去给官府交税,交粮交税的时候只收实物和硬通货,不认大明宝钞?那你发行这玩意不就是纯割韭菜吗?

一直叨叨逼的吹,朱元璋怎么爱民,能不能给点实质性建议,告诉当时的老百姓拿到官方假币之后怎么办?官员领了大明宝钞的工资之后怎么办?最离谱的是我朱元璋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他的纸币是废纸,一开始就是奔着印废纸割韭菜去的,他还故意逼老百姓收这玩意,不收弄死他们。这就是你们嘴里的爱民好皇帝吗?这就是你们嘴里中国几千年最爱民的皇帝吗?那可太爱老百姓了。

美联储都不敢怎么干。纸币由国家信用做担保,古代还要有准备金用实物担保,还要控制数量,朱元璋有个锤子信用?印完就不认,数量无限印,要多少印多少。

——————————————

朱元璋被高估的从来不是能力,而是人品。

这家伙简直是人间之屑。

古往今来找不出第二个像他怎么渣的人。

起家的时候手上沾自己上司的血就不说了,成大事者,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毕竟位置只有一个。

称帝之后对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那也是斩尽杀绝,漏网之鱼好像只有老早跑路的汤河他们家,徐达死的早还是朱棣老丈人,儿子被放过,云南干儿子沐英。剩下的基本上包圆了,其他死朱元璋前面的那就拿后代开刀。给朱元璋建功立业等于自己断子绝孙。

对官员也是极致刻薄,按理说官员相当于朱元璋的打工仔,发的工资少的可怜,贪污一点动不动剥皮实草,问题是你丫的给人家官员发工资给假币,人家不贪污吃西北风啊?自己玩命印钱发行的纸币,发现印多了通货膨胀,自己又不认,这骚操作蒋介石都干不出来。

赵构没驱除鞑虏前就把岳飞杀了,被骂了千年,这逼用完之后保底杀了十几个岳飞,居然还有人舔?

还吹他爱民?拉倒吧,出生入死的兄弟都不爱,手底下的员工都不爱,爱老百姓?太把自己当根葱了吧?明朝明朝洪武年间农民起义不断。还恢复贱籍制度。

那些吹朱元璋的希望你老板是朱元璋转世。合伙创业上市就买凶杀了你全家抢原始股,给他打工就克扣工资,工资还发假币。

我没说他能力不行,我只是说他是人间之屑。


user avatar   chen-bin-99-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估?

我是一个网络小说的作者,我写过很多网络小说,也看过很多网络小说。

各种离奇神奇甚至荒诞的YY故事我都看过。

但朱元璋这种:

开局一个碗,一条命,无外挂,无高武力,无先知能力。

最后驱除异族,干翻了当世所有竞争对手豪杰,当了皇帝一统天下!

——这种故事,YY小说都不敢这么写啊!


从这点来说,朱重八,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牛叉!

秦皇是继承祖业奋余烈。

汉武是继承文景之治的家底。

唐太宗杀兄欺父夺取皇位。

宋太祖更是统兵武将造反篡位黄袍加身。

老朱有啥?

开局一个讨饭碗。

刘邦好歹还是秦朝公务员出身,亭长,一方地头蛇。

刘备好歹还有一个中山静王之后的皇室头衔用来给自己张目。

老朱有啥?是个和尚!还是个差点饿死的野和尚!

这种人,这叫牛叉的突破天际了好不好!

高估????


user avatar   wang-zha-tian-ri-zhao-ri-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的能力如何,由他治理国家经济上可见一斑,我就说下这一点吧。

元末明初,到处都是战爭的废墟,显现出人口銳減、田土荒芫的淍敞景象。龙风三年(1357年)朱元璋攻克扬州时,昔目的繁华之地竟仅余十八户人家(见于明太祖实录卷5)。㓋武元年(1369年)闰七月,明军北伐,至河北时见"河北州县,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见于明太祖实录卷29)。

如此状況在明初比比皆是,比如说当时中原诸州"积骸成丘"。甘肃河州卫"城邑空虚,人骨山积"。陕西谷县"田野荒芜,人烟稀少"。总之,明初的社会已是力竭财尽了,各地官府卫所不断报告"累年租税不入",租税无所从出"。不少府州因户粮数过低只能降格,如开封由上府降为下府,莱州由上府降为中府(见于明太祖实录卷96,102)。洪武十年(1378年),河南、四川布政司由州改为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见于明太祖实录卷112)。可以说,明初的经济已陷于破产的景地。


而朱元璋要治理陷于如此景況的江山,单是減轻赋税是远远不夠的,朱元璋运用了他的铁手腕进行了一系列的兴革措施,挽救破败的社会经济。经过元末的动乱后,全国人口大量減少,农村勞动力严重缺乏,为了解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朱元璋严格限制僧道的数量。㓋武六年1373年八月,礼部报告全国共有僧尼道士九万六千三百二十八人,朱元璋认为人数太多,安坐而食,于十二月下令:"府州县止存大寺观一所,并其徒而处之,择有戒行者领其事。若请给度碟,必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见于明太袓实录卷84)。同时又以民家多以女子为尼姑、女冠,规定:"自今年四十以上者听,未及者不许"(见于明太祖实录卷86)。及至洪武十七年,礼部尚书赵瑁报告全国僧道数量仅余二万零九百五十四人(见于明太袓实录167)。由此僧道数量大为減少,不仅減轻朝廷与民间的负担,而且也相应增加了生产的劳动力。

另外朱元璋又因应元末战乱后,一些起义农民屯聚山林成为"绿林好汉"而下诏实行大赦,诏书规定:"避兵人民,团结山寨,诏书到日,并听各还本业。若有负固执迷者,罪在不原。"(见于克复北平诏)大赦的实行,也使许多逃户回到农村生产,对于安定社会与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全国荒地太多,只靠流民僧道回乡耕垦,其力量有了限,于是朱元璋开始大规模移民屯田,展开了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即洪武大移民。

早在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令徐达挥师北上中原的同时,、就已下令迁徙苏州富民实濠州,成为大移民的先声。洪武三年(1370年)五月,明廷在河南设立司农司,议计民田,负责移民垦荒之事宜。六月,以苏、松、嘉、湖、杭五府地狹民稠,而临濠地多闲弃,迁五府无田之民4000户,由官府资给耕牛、种籽、舟车和粮食,往临濠垦荒,占为己业,三年不征田赋。同月,又令北方无田之民开垦近城荒地,每人15亩,菜地2亩。有余力者不限顷亩,三年不征其税。(见于明太祖实录卷51)

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移山后之民往耕北平,人数多达17000户。六月,再徙山后民35800户,197200口,入藉北平各卫所和州县。此后又复移徙沙漠故元遗民32860户,到北平开荒,总计立屯254,垦田1343顷。(见于明太祖实录卷66)

洪武五年(1372年)七月迁妫州、宜兴、兴、云等处居民至北平屯田

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迁山西弘、蔚、朔、安定、武、天城、白登、东胜、丰、云等州县凡8238户民于中立府

洪武七年(1374年)三月移河曲府山谷民凡2092户徙置塞內。又移江南民十四万户于凤阳屯种。

洪武九年(1377年)十一月,移山西及北直隶真定等处民无产业者垦凤阳。

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24400人入泗州屯田。

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月,命湖广常徳、辰州二府民有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耕云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移山西泽、潞二州贫民往河南就耕,给钞备农具,免三年税。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四月,迀苏、松、杭、湖、温、台诸府民无田者,往滁州、和州等地开荒,赐钞回置农具,免租税三年。九月,召募山西地狭民稠州府县之民,赴北平、山东、河南土旷人稀之地耕种。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七月,命户部籍浙江等省、应天诸府富民14300余户,悉徙其家,以实京师。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命徙苏州府崇明县滨海民之无田耕种者2700户于江北屯种,又徒山东登、莱诸府民贫无产者5635户,赴东昌等处耕种。十二月,令户部遣官赴湖广、江西诸郡县买耕牛22300余头,分发山东贫民。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二月,迁苏州府崇明县无田民500户于昆山开种荒田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二月,移青、兖、登、莱、济南五府1051户无田贫民往东昌屯种。

(见上见于明太祖实录卷51,53,62,66,75,84,110,148,186,193,216,223,236,239,250及见于明史食货志1)

以上所列洪武年间可考的移民户口数据就多达300576户,据学者徐泓于《明洪武年间的人口移徙》考据,洪武年间民屯移民总数多达300万人之多。如此大规模之移民于一朝之內实施,其艰难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其成就亦是非凡。明初移民本着由"狭乡"移入"宽乡"的原则,以达致均衡人口,调节地力,使"地无遗利";"人无失业,而有恒产"。促进良好的人口流动,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洪武大移民在当时大规模的兴屯垦荒,开发土地,本身就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分布与耕地分布的一次重大调整。这种历史性的大调整,有利于缩小中国南北及內地与边境的发展差距,并且使北方被完全毁灭的经济得以重生,大大加快了东北、西北、西南等边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明初大移民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

其二,就全国人口及耕地面积之增长而言,明太祖移民垦荒,实是着眼于长远的根本利益:通过恢复农业生产,改变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保障赋役征发,最终达到户口增,田野辟,国家之长治久安之目的。

人口的增长,必须具备两个起码的条件:比较充裕的粮食供应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移民垦荒与军队屯田,从其移动结果而言则必能促成人口,耕地及粮食之增长。无田贫民通过开垦荒田,进行生产自给,由无田可耕变为有田可耕,成为自耕农,而且政府減免其三年或五年的赋税,额外开荒者还可以永不起科。有田可耕和轻徭薄赋,是农民最大的愿望。民有其地,则自食其力,有所生计。"狭乡"由于迁出大量居民,減轻地少人多的压力,"宽乡"由于移入大量居民,荒地得以开垦,耕地面积增加,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得到满足,緩和了社会矛盾,穏定社会秩序。总括而言,这些积极因素都有利于降低人口死亡率,提高人口出生率,使社会劳动力得以恢复。

至于耕地面积的增加更是显而易见的,几百万的移民当中,绝大部份都是专事垦荒,耕地面积自是日增,据明太祖实录提供的资料,从洪武元年至洪武十六年间,仅有记录的12年下,所垦荒地就达2053314顷(见于明太祖实录卷37,48,59,70,86,95,103,110,116,128,134,158)平均每年垦荒17万顷之田土。

田野开辟则确保了粮食供应充足,税粮收入增加,洪武十四年岁入粮食为2600万石,十年后即洪武二十四年,岁入粮食就达到了3200万石,几乎达到元朝岁入粮1211万石之额的三倍之多(见于元史食货志1),至此,明代的农业生产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更是全面超越前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而移民屯田以外,军队屯田,亦即军屯是明初恢复生产的另一项重大兴革。其与移民垦荒同步进行,可以视为全国大移民垦荒运动的另一个组成部份。军屯与民屯互相促进,互为䃼充,不仅提高了军队本身粮响的自给能力,而且減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減少了军民之间的矛盾。

建国以来,明太袓以边区为重点,以不坐食民租为主要目标,完善了军屯制度。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命诸将分军屯种滁、和、庐、凤阳等地。凡开立屯所,设都指挥员统之。

洪武六年(1373年),令在黄河迤北宁夏所辖境內,以及四川一帶置将镇守,务农屯田。

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朱元璋以河南、山东、北平诸卫,兵饷日劳民供,命都督佥事王简、王诚、平章李伯㫒分别往彰德、济宁、真定,统理军政,专事镇守屯田及训練之务。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遣卫国公邓愈,河南侯陆聚往陝西;中山侯汤和、平章李伯㫒往彰德、真定;指挥冯俊、孙通、赖镇往汝宁;李溢、耿孝、黄宁、李青、陈方庸、武兴往北平、永平"董兵屯田,开卫戍守。同年八月,敕韩国公李善长,永嘉侯朱亮祖、南安侯俞通源"抚谕诸屯,劝督农事"。

洪武十一年(1378年),置贵州都司卫所,开设屯堡。

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诏陕西诸卫军留三分之一守城,余皆屯田给食,以省转输。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遣延安侯唐胜宗、长兴侯耿炳文,巡视陕西城池,督军屯田。

洪武十六年(1383年)三月,命西平侯沐英镇守云南,沐英在滇期间于永宁至大理,每60里设一屯堡,留军屯田。沐英及其子沐春十七年间共垦田31万余亩。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敕天下卫所屯田,岁得粮500余万石。同年二月更定屯田法。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命延安侯唐胜宗往督贵州各卫屯田。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二月,命陕西西安右卫及华阴诸卫官军8000余人往甘肃屯田,给农器、谷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二月,诏成都六卫西蜀重镇以十之六屯田。八月,遣冯胜、傅友德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于大同、东胜诸处设立十六卫,大兴屯田。

(以上见于明太祖实录卷 87,96,100,133,147,179)

值得注意的是明初对于边境军屯的投入,例如辽东云南均是大举开发之地。从洪武十五年至洪武二十年的5年间,云南为全国移民垦荒与军队屯田的重点区域。仅二十年八、九、十,三个月內,调入云南屯守的军队可查者就达108000人,供给屯牛10000头。三年后又再给云南诸卫屯牛6770头。而辽东亦是如此,洪武二十六年,辽东都司有屯牛13878头,开军屯共29158顷田(见于万历大明会典卷18)。洪武初年,每年需由南方运粮六七十万石入辽饷军,至洪武后期,辽东军已可自给自足。进入永乐朝更是自给有馀,屯米常溢三分之一。专任战守的常操军达19万人之多。

洪永时,移民最多,军屯也最多。仅洪武一朝就开垦军屯64万顷(见于万历大明会典卷18),明人叶春及就曾经对此评价道:"军之食,军自给之,边储之所运,军需之所征,供于民者无几也。军多为农,故虽额设数百万,而不见其冗;食出于军,故虽岁费数十万,而不见l匮"(见于皇明经世文编卷266)

而明史食货志亦称:"于时,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阯,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在兴屯矣。""天下卫所州县军民皆事早辟。"


总括而言,明初推屯军屯,重新耕垦荒田确实是为明王朝创造了极大的财富,永乐元年,岁入屯田子粒达2300万石,占当年岁入粮食的43%,可见其对明王朝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对于恢复社会生产力而言,水利工程可以说是国之大事,水利是农业的命脈,水利的兴废与生产息息相关,而朱元璋在此的成绩也是不少。

元朝末年,由于长期的动乱而引致水利失修,湖渠破坏,河道阻塞,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在朱元璋即位后,在全国兴起了治理冮、湖、河、海水患,其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多,在古代是少见的。

洪武元年(1368年),修筑南直隶和州铜城堰闸,周围200余里农田受益。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修治广西桂林府兴安县灵渠,为防水泄又筑陡渠36条,可灌农田万余顷。二十九年又再次整治,浚渠5000余丈,筑提150余丈。

洪武六年(1373年)征发松江、嘉兴民夫2万人,开上海胡家港,自海口至漕泾长1200余丈,可通海船。同年,还调民夫25万疏浚开封府从小木到陈州河河口18闸。

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命长兴侯耿炳文督修陕西西安府泾阳㓋渠堰,以灌溉农田。自此之后,泾阳、高陵、三原、醴泉、临潼五县农田大得其利。

洪武九年(1376年),整修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洪武十二年(1379年),命宁夏卫将士整修唐代旧渠,灌溉农田数万顷。

洪武十四年(1381年),修筑浙江海盐县海堤。又用民夫2万人,修治开封黄河大堤。

洪武十九年(1386年)六月,筑福建长乐县海堤。长乐农田,半数濒海,庄稼年年为海潮伤害。筑堤以后,海潮之害止息,而民获其利。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七月,朱元璋命工部官员调集淮安、扬州、苏州、常州四府民夫252800余人,修筑崇明、海门海堤,计长23933丈,以障潮汐。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再次掀起全国兴修水利的高潮。是年八月,朱元璋派遣大批国子监生和其他人员,到全国各地督责地方官民用心修筑水利工程。㳄年十二月统计,天下州县总计修筑堰40987处、河流4162处、陂渠堤岸5048处。(以上见于明太祖实录卷66,101,178,203,207,208,221,224,242,247,256等)

事实上洪武时期的水利建设均取得不少的成果,足以为后人效法,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明宣宗在修治水利时下令"所在工部令天下有司悉遵洪武旧制,于农隙时发军民協同修浚,惰慢者罪之。洪武年间的水利建设,改变了元末以来农田水利灌溉的落后面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回复及发展,成为明代水利建设的开端时期,为后世治水兴农奠定了基础。

那么,总结而言,朱元璋交出了一张怎么样的成绩表呢?洪武十四年,赋役黄册编成,是岁记天下共有户10654362,口59873305,在籍人口数量超过元朝全盛时期58834711人(见于元史食货志),而由建国开始算,这仅仅只是用了15年的时间。洪武二十六年,诸司职掌编成,共记天下有田8507623顷,而据学者陈梧桐之推考认为洪武元年全国共有官民田180多万顷(见于洪武皇帝大传p.514),以此数据为基本,可考朱元璋于27年来为大明王朝增加了670万顷的农地,这一数字还高于宋代最高田额467万余顷的农地数!(见于文献通考卷四)

明史对此称道:"洪、永、熙、宣之际,百姓充实,府藏衍溢。盖是时,劭农务垦闢,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开屯田、中盐以给边军,餫饷不仰藉于县官,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

"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

有的史籍还记述道,明初:"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 "人间道不拾遗,有见遗钞于涂,拾起一视,恐污践,更置高洁处,直不取也。(见于松江府部,野记卷2)

这类记载都说明了在朱元璋的治理下,明王朝强盛富裕,治世安民的盛治局面,以这一点而言,朱元璋的能力未被高估


user avatar   tangyi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高估

元末各路枭雄可以说在进行一场地狱级别的比赛。

汉末、唐末、明末的各路起义军,与元末的这些农民起义军比起来,都是渣渣。

陈友谅,占据湖广,兵精粮足,地域广阔,实力最强,却能一眼看出朱元璋是他最大的对手,一心跟朱元璋死磕。

张士诚,割据东南鱼米之乡,爱民如子,实力次之,在陈友谅进攻朱元璋时,坐山观虎斗,想坐收渔翁之利,谁能料到朱元璋能完胜陈友谅。

朱元璋,起于布衣,勘定南北枭雄,收复大汉民族丢失400多年的燕云之地,不到40岁建立了长达近300年的大明皇朝。

朱元璋一个人,相当于刘邦加上韩信。

开国之君如果分3等:

第一等:刘邦、李世民(李渊)、朱元璋

第二等:刘秀、刘裕、杨坚、赵匡胤

第三等:曹丕、司马炎

明末农民起义军中,如果能出现一位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这样的枭雄,华夏也不会沦入268年的黑暗时代。


user avatar   sa-sa-li-an-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说做皇帝,先看你在乱世能不能活下去再说


user avatar   hu-wen-sha-wei-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被低估了!先不说朱元璋,说说我们熟悉的人五五开,消费一下过世主播。五五开怎么样?他少年成名,拿下世界亚军,而后直播一哥,霸占整个游戏圈直播圈。鼎盛之时,拥有财产换成人民币堆起来能把我火化了。他住最漂亮的房子,吃最好的料理,睡过的漂亮姑娘多得我无法想象。我们眼看他起了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然后犹如青梅煮酒一般评论:五五开过气主播,开挂宵小而,算不得英雄。但我们忘了我们不是曹孟德,永远说不出下一句,当今电竞英雄,惟君与吾尔。

五五开一生何其灿烂,年纪轻轻名扬天下,美眷如花,金帛满仓。哪怕他最后一无所有,这样的人生,让我去走一遭,死后也无憾了。

人在九年义务教育教育下,语文老师给我们上了很多诗人,文豪怀才不遇的课。其实后来我才明白那些文豪有的不过文才而已,贤如唐玄宗都没有给李白正经的治国理政的职位,仅有文才的人居高位不过又是一篇《伶官传序》。这样的教育让我们觉得我们很有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是我摸了摸我自己的心口问我自己:我的主管是个垃圾,但假如我处于他的位置我能做得比他好吗?算了,我他么连垃圾都不如。一个小公司的小主管我有如青梅煮酒一样把他批得体无完肤。我行我上?唉!我他么还真不行。

一个主管,一个经理尚且如此,更何况开国君主。古往今来,发牢骚评论古人的如过江之鲫,但有豪气又有底气的却没有几个。像曹操一样批尽天下英雄,像毛爷爷一样批尽历代开国君王的没有几个。

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在于这点。毛爷爷:朱元璋?垃圾!明史都太高估他了,老子比他厉害多了,你看他这波操作就是失了智。我们:朱元璋?垃圾,明史都太抬举他了,就连蒋介石都比他厉害多了,你看这波操作,蒋光头都干不出来。

说到底,历史人物,在客观角度,我们能评,能论,但不能批,不能比。我一个连居委会主任都混不起,小弟死粉都没有一个的人,哪里有勇气说高估朱元璋这句话。在我眼里,经营一村之支书,都是我无法相比的存在。


user avatar   yi-yang-31-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被低估的可怕。

打个比方,好比抗战时期,你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乞丐,还被当成汉奸通缉,为了保命去土匪窝当一个炮灰。

你通过个人努力和人格魅力,在土匪窝当了老大,娶了白富美,手下几千人,这时候另一个土匪头子老丈人来了,他吃了败仗,来你这里避风头,你把幸幸苦苦九死一生攒下的家业,说送就送了,再带着几十个老乡出门再创业。

老丈人拿着你的家底败光了,一边不信任你,一边又被隔壁山头的土匪抓了,你带着人通过谈判把他救出来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尊重他。

老丈人太作,终于把自己作死了,你带着剩下的兄弟们,在国内两大势力的逼迫下,先把实力最强的老蒋干了,再把两万里之后发达起来的gcd也端了,统治南方的区域,正面开始刚日军。

在没有国际友军的帮忙下,把日军干翻了赶出神州,再进行跨海登录战役,毫不留情的将对面灭国,生擒天皇,剩下的一点小虾米赶到美洲去。

再用几十年的时间,将一片战火和废墟的国家,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建设到世界第一等的水平。


你说牛不牛?


user avatar   bu-liao-liao-zhi-5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历史最坏开局,以及唯二最坏环境。

一个要饭出身,二十岁之前基本没什么机会读书,能要到饭就不错了。你觉得一生最大成就是什么?依我个人稀松的骨骼,洪七公是最高目标了,名头嘛,就叫魏县洪七公。然鹅,这个人还他娘是虚构的。but,朱元璋骨骼特异,他的任务是皇帝。这种开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欢迎来到朱元璋传奇。

初始装备:一个碗。

任务内容:全中国。

开局差也就算了,碰上刘秀那种操作环境也行啊,对,就是几十万人不如几十万头猪那种。再不济,刘邦那种级别也是可以忍受的。

平民开国第一人,刘邦,面对一个项羽,还有一堆人帮忙,项羽那边也是一群猪队友不断神操作,各种势力和项羽不对付,让项羽根本抽不出手对付刘邦,就这样,刘邦见项羽基本每次都被团灭。

朱元璋面对陈友谅,背后还有张士诚,元朝力量也是杠杠的。陈友谅一心想着干掉朱元璋,鸿门宴是不能去滴,没有项伯那种猪头三做内应,去了铁定是个死。什么明修栈道也不好使,人家指名道姓要灭你,装孙子也不行。张士诚还鬼精鬼精的,合个纵人家根本不鸟,联吴抗曹是行不通的。作为后入玩家,地盘小,装备差,工会人还少,本来想着憋一波科技,出个大招啥的,发现人家科技树都快满点了,直到建国才造出陈友谅那种大船。你说这仗怎么打?顺便说一下,陈友谅还在上游,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自古打南京基本都是上游下来一波带走。就这种环境,靠着天生的敏锐,加上后天勤练,靠着一波波大神级微操,干的陈友谅一愣一愣的,要知道,陈友谅也不是盖的,心狠手黑脸皮厚,作为一个渔家子,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微操也是杠杠的。放眼望去,也就五百年后老毛的对手有这种水平。当然,老毛的水平更在院长之上,但想一想,毕竟院长要饭出身,没读过书,格局上差一点也是正常的。

仅以封建帝王而论,妥妥第一。李世民毕竟还是靠他爹起家的,而且大唐是李渊打下来的,刘邦对手还是差点,环境也好太多,难度不够。

当然作为五毛,我毛妥妥第一,不接受质疑。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元璋1328年出生,1398年去世,享年71岁。

年轻时候当过和尚,也流浪过好几年,等到25岁的时候第一次当兵。

在接下来的46年里,他完成了组织内部掌权,外部击败竞争对手,彻底统一称帝,抵御外敌,扩张版图等所有的工作。

这样的能力,在中国历代甚至世界历代开国皇帝里都是为数不多的顶尖人才。

完全是开局一条狗,装备全靠捡。


刘邦?刘邦到刘彻四个皇帝加在一起的功绩才和他差不多。

李二?李二家底比他厚了不知道多少倍。

赵挫?赶紧拉倒吧。

我大清?我大清努尔哈赤到胤禛150年才跟他差不多。


平民汉族皇帝是有历史必然性的?

你只选了农民起义领袖作为例子当然就觉得只能有他们咯。

那些XX帖木儿还有王保保这些人都被你吃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很多历史人物出现了翻案风?评价历史人物事件,到底谁说的是真的? 
  李自成怎样做才能获得成功? 
  为何明朝辽东边墙在辽河套修成一V字形? 
  明军对抗骑射为主的八旗兵时为何不发展专以克骑的弩? 
  什么是阶级史观? 
  商君书的愚民思想是否过时了? 
  为什么清朝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如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这是清朝的治理失败导致的吗? 
  道光皇帝到底有多抠门? 
  为什么人类现在已经不再创造神话(或有神话性质的故事)和足以作为象征的英雄了? 
  关于王在晋和孙承宗的争论,谁的主张更得当?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4 月 29 日彭斯去医院视察不戴口罩?
下一个讨论
“民族只是想象的共同体”,那么民族主义是一种谎言吗?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