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不看好新能源汽车? 第1页

     

user avatar   yimeng-fan-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正儿八经的纯内燃机系统未来十年可以断言基本凉了。

48V 弱混 + 内燃机可以说是替换的一个潮流了。

省油10%-15%,起步动力好,成本增加的不多。(大概两度电的电池,总成本大概增加一万)

纯电动有许多它的缺点。但是看看楼上很多层主似乎没有黑到点子上。

  1. 黑大型充电宝,燃油内燃机发电的:反正我在北上深生活多年,没见过这样的现象。 用个例代表群体,非蠢即坏,当然蠢的可能性更大。
  2. 黑火力发电不环保的: 事实上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平均效率大于45%,内燃机效率平均小于15%。吹的牛逼闪闪的丰田热效率40%内燃机,请注意是特定工况最高热效率。你城市续航深一脚浅一脚踩得到20%算我输。顺便说下,内燃机如果热效率是40%的话,我们根据汽油能量密度9000wh/l可轻易求得,,汽油车百公里油耗应在2.5l左右。敢问下诸位,您确定你汽车上的破内燃机敢和火电机组比效率?
  3. 黑能量密度: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觉得现在pack有160wh/kg已经还可以。400km大概比汽油版本增长100-200kg。我个人觉得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特斯拉计算过,当pack的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的时候纯电动车整备质量就会和汽油车差不多。所以电池并不真的需要达到和汽油相当的能量密度。锂电池经过五年的发展,整体pack能量密度已经从2011年的80wh/kg发展到160wh/kg。可以预见在2020年达到200wh/kg。应当不难。所以能量密度并不是制约锂电的很大因素。


剩下说几个黑到点子上的。

  1. 贵:这个真的没得辩。现在三元pack成本大概1300元一度,磷酸铁锂大概1100元一度。(储能最低报到过840元一度),不过怎么算纯电动的成本都要比燃油车贵个小几万。但是指出一下大跃进发展新能源确实大幅压缩了国产锂电池成本,五年前一度电pack成本是大于3000的。所以当时不是造不出续航大于300公里的电动,而是成本制约。现在成本降低了。续航500的纯电动比比皆是。
  2. 充电麻烦:这个也没得辩,纯电动确实就适合家里充电条件好的,充电条件糟的话在非一线城市使用确实糟心。家里充电条件好,类似手机,一天一冲美滋滋。
  3. 保值率低:没得辩+2。电动车更新换代太快,所以保值率超低。几年前的电动车举比亚迪秦ev为例子吧,初代款 能量密度90wh/kg,续航252km,整备质量1900kg,百公里电耗16kwh, 充满电大约需要2小时。 最新款 能量密度160wh/kg, 续航420km, 整备质量1650kg,百公里电耗13.8kwh。充满电大于需要40min。是你的话你愿意花多少钱


最后不要锂电池五年能量密度翻倍了,成本下降70%了,各位黑他不够努力的,最近五年你工资翻倍了么,你身边哪些东西价格下降了70%(微笑)


user avatar   xinhe-s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两台车,一台汽油车,一台插电混动,其中一台豪华品牌,一台自主品牌,都是20万级别的平民车型,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平常两台车都开,但是现在短途基本上以纯电为主了,说说日常使用中的差别吧。

1、纯电真的安静。

安静的要命,特别是等红灯和低速的时候,车辆隔音好点的话,什么声音都没有,也没有任何震动。提速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类似高铁加速的声音,当然,就是电动机的声音了,声音这么小加速就这么猛,会给人动力储备非常充足的感觉。油车加速就不一样了,先嗷~~的一声,加速感才慢吞吞的到来。自认为我这台汽油车已经属于NVH做的不错的了,但是和纯电行驶还是没法比。古往今来,多少工程师为了优化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但是电动车直接从根本上解决了此问题。所以纯电带来的NVH是非常棒的,这是我选择新能源车最主要的原因

2、纯电行驶可以不考虑成本。

因为纯电行驶成本太低了,一公里平均0.1元,晚上谷时充电,0.1元都不到,与油车0.5~1元每公里的成本是5~10倍的关系,所以开纯电更多的是考虑时间成本,电耗忽略不计。堵车?只要没急事,堵吧,还可以安静的听音乐。绕路?无所谓的,只要省时间就行~

3、电车有动力回收选择,驾驶感觉与油车明显不同。

当然,如果你选择能量回收在很低的档位,其实驾驶感觉和油车差不多,如果回收选的比较强,比如我从来都是用最高档的能量回收,感觉就不一样了:一松加速踏板,拖拽感就来了,刚开始不习惯,但是慢慢的就会发现这种方式很爽,慢慢的演变成了靠松加速踏板来减速而不是踩刹车减速了,这一点应该只有开习惯了电车的朋友才能体会。

4、没有充电桩非常尴尬,自有充电桩超级方便。

我有车库,车库里是380V三相四线制电源,装了一个快充桩,然后还有一套慢充的充电器,两套充电系统,随时充电,每次出门都是满电,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当然了,混动车型,没电切换到HEV就可以,不过我绝大部分市区驾驶都是纯电模式,目前还没在外面充过电,但是没少见被油车霸占的充电桩。所以,对于可以自有充电桩的朋友,我还是很建议纯电或者插电的,没有的话,除非有其他苦衷,否则还是燃油吧。上个APP控制充电的图,到家插上充电,出门前提前开启空调和座椅加热,享受~

当然,说句实在话,现在能有固定充电桩的车主,可能并不是很多~

5、电车空调更快更方便。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电车空调肯定不如油车,但是实际上电车的空调才叫爽。夏天开车,手机APP提前打开空调就可以,因为电车基本都支持驻车空调,也就是不打火就可以开空调。冬天也一样,暖风可以提前手机APP打开,即使上车再开暖风也不会像油车一样水温上来才有温暖的感觉,电车的暖风是打开就来的。

当然,坏处就是费电,影响续航,不过对我来说没问题,随时充电,费就费吧。不排除有些油车也有远程开空调的功能,但是车要是停在车库里,打火开空调就等着一氧化碳堆积吧。

话说回来,燃油车使用空调也是影响续航的,但是因燃油车续航本来就长,再者大家都习惯了~

7、电车保养费用比较低。

电车不是没有保养,厂家也会推荐7500~10000公里或者每年进行一次保养,不过检查的项目多,更换的项目少,保养费用也就是同价位油车的一半,间隔一般是油车的两倍或更长,所以这个成本基本上也可以忽略了。对了,电动和插电混动还不用交购置税和每年的车船税。

8、电池没想象的那么脆弱。

现在按照政策要求,电池一般提供8年15万公里的质保,随便开就是了,把电池开坏了就给你换新的。另外,我提车时候还签了电芯终生质保的协议,当然这个只对首任车主。所以,随便开就是了,能在质保期内开坏电池换新也是本事。质保期外?早就换车啦。

9、新能源汽车价格还比较高。

总体来看,即使算上补贴,纯电汽车的价格仍然和同款或者类似的燃油车要贵不少,一般要贵到车价的30%~60%,插电混动也要比同款或者类似的燃油车贵15%~30%,这应该是很多人黑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原因。

10、目前市场上新能源车型的选择范围还是比较小。

之前由于稍显扭曲的补贴政策,造成了更多扭曲的车型,很多A0或者A00级电动车都是同款燃油车换掉发动机变速箱装上电池电动机就上市了,做工粗糙,外观乏味,电动车几乎等同“老头乐”,但是近两年很多优秀的新能源车型不断出现,BBA也都发布了自己的纯电和插混车型,市场上新能源车型逐渐丰富起来,但是相对传统燃油车,其选择范围依然比较小,同样预算,可能新能源汽车需要降低一个级别来选车。

个人认为,4、8、9、10是新能源汽车被黑的原因,其中9为最主要原因:

“你瞧这个傻瓜,花了20万买了台十万出头的比亚迪宋......”


user avatar   jing-ru-jing-ji-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12.19中午更新:

新的消息,派出所时隔两天依然没办法拿出合法拆除充电桩的法律文件,因此决定暂缓执行。

大家散了吧。有法律文件,该拆就拆,欢迎现场直播。没法律文件,光凭评论区几位“热心业主”帮民警回答法律问题,这恐怕不符合依法治国的精神。

其他事情大家也别吵了,别猜了,没确凿证据的请不要臆想。

————————

接下来不更新了,等上级部门回应。

看样子是小区内私人恩怨了,涉及公职人员的视频已删,接下来寻求法律程序处理就行。

评论区再吵多凶也没用(各位也别替民警回答问题了),如果公职人员始终没办法拿出17日中午开整改建议书的法律依据,自然会有上级部门介入。如果小区真的消防不合规,桩自然要拆。

感谢依法治国方针赋予公民保护自己合法财产的权力。

重磅更新:

政府官方实锤!

消防没问题!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投诉到上级部门,让政府部门介入了。

派出所民警2019年12月18日开整改建议书的的法律依据从何而来,我们很想知道。

目前已找到有新闻资质的媒体介入报道,为什么一个业主投诉邻居有充电桩之后就能拿到派出所盖章的整改建议书,希望还原一个真相给大家。


原来,是某住户投诉之后,这位派出所民警拨了4通电话让事主去拆充电桩,开了整改建议书之后就走了,且并未透露是“因为某住户投诉”,而是声称“有红头文件”(至今未见),此外其他30户有充电桩的没有收到任何整改建议书……

这事情目前变得严肃起来了。

————

重磅更新:

物业表示,那位声称“全市地库都要拆充电桩”且手头上有红头文件(但一直未能出示)的民警,至今(2019年12月17日中午至2019年12月18日下午5时)可能只开了一张罚单。注意,是“可能”,不是“一定”,不能扣帽子。

我们不想评论那么多了,这涉及到公职人员的事了,更多细节就不适宜在此公开,接下来只能交由广州市长热线去解决问题了。有更多官方公布的消息会更新到这里。

以上截屏仅是聊天记录,不具备法律效力。

截止至本条更新为止(2019年12月17日中午至2019年12月18日下午5时),是否只针对一位电动车用户开罚单,这事还需要继续寻找证据。

————

更新:

@扫地司令 (刚刚改名叫“吾非圣贤”的朋友)表示当事人违反了这个,我贴上来:



————

更新:

根据最新的沟通结果

负责处理这件事的人员发现:这个文件不是红头文件,派出所也没权限判断充电桩是否符合技术规定。

——————————————

很简单,不允许你充电,买什么新能源车?

刚刚发生的事情,我同事住在广州市黄埔区,当地民警在没有出示任何红头文件的前提下,责令民众限时拆除合法安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下面5分钟的视频显示,民警表示“全广州市地下停车场的充电桩都将被拆除”(大家留意0分4秒与4分42秒),但自始至终没有出示任何合法文件

(涉及公职人员,视频已删)

虽然我同事的充电桩是合法安装的,已经经过供电物业审批,按照法律规定安装,充电桩本体安装工程均有保险,安全检测报告一应俱全,不存在违法问题。但该民警还是开出了《整改建议书》:

刚刚有律师朋友提醒:该民警在执法程序上就违法了,因为整改通知书的法律依据要一并告知当事人的。视频里民警说法律依据“已经”发给物业,但他们现在的整改对象又不是物业,流程是错误的。此外,复议的途径和期限要求,也是要写明的。法治社会,有法必依。

此外,同事已经致电广州市长热线12345,询问广州市政府是否有相关文件出台,目前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拆除居民充电桩的相关文件”,市长热线已经为我们记录案件,等待后续安排。

  请问,该做法正确吗?

  中央人民政府正在努力推广新能源汽车。2019年8月27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业消费的意见》,其中第十条意见方案为“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具体意见是: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促进二手车流通,进一步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允许符合在用车排放标准的二手车在本省(市)内交易流通。




  关于充电桩在消防方面的合法性,以下是广州市公安消防局出具的相关文件:





  以下是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相关文件:





  以下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摘录:


——————

更新:

实事求是,该整改就整改,依法依规办事即可。


12月17日早上,民警以“上头有文件,让拆掉全广州市的地下充电桩”为由进行整改通知,当天下午改口风说是“因为消防不达标”。

那么,当事人12月18日联系了消防审批部门,给到的答复是2019年2月广州市有新规定。

规定全文如下,依据这个规定的话,广州市大部分停车场的充电桩都要拆了……

国家政策指明,停车场在通过验收即可视为拥有充电桩安装资质,可以根据供电局等相关部门审批自行报装,无需额外进行消防报备。

我们“假设”这个广东省的规定与上位法不冲突,那该拆的的确要拆,民警可以拿着法律依据直接开具整改通知,谁不服谁去行政复议,而不是口头上走个流程就开始拆。

此外,广州市早已印发了红头文件推广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另附《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关于加快推进用户居住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通知》全文:

















































user avatar   yu-niu-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致上看了480个回答,不客气的说声,没一个言之有物的。一个个舍本求末去讨论产品的优劣,有意义吗?电动车和内燃车比产品就属于找抽!里程,负荷,便捷能比过燃油车?经济环保技术成熟你能比过燃气车?各项都能兼顾的你能比过混动车?以己之短校人所长,典型自取其辱。

内燃车和电动车主要问题在那里?说穿了就一点,内燃车已经穷途末路了!经过上百年发展后内燃车已经完成度95%!而从95-100%这一段可能需要几倍于前期的成本来完成,相对这个一眼看到头的前景这个投入有没有必要?世界大型车企都没有这个打算。翻过来说我们,国内现在车企产品差不多70%完成度,和德日差距在25%。而要追上这个25%,需要我们整体工业大升级。别的不说就材料一项没有几万亿投入十几年时间就不要谈成果。拿未来20年的时间几十万亿的投入去追上别国现在的水平。国家一直没能下这个决心。而这些年国产车和相关行业在这方面的进步幅度也断了国家这方面的念想。

而新能源车呢,目前来说完成度也就60%,能开能用而已。用电这个大方向确定了,攻关重点就是储能介质,这个是纲,这个解决了其他都是迎刃而解。而研发这个介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别来扯锂电池,纯过渡的东西。别说国家,比亚迪都没把它放在核心位置。这个黑科技各国都在卯足劲研发,谁成功了谁就是新时代的霸主,大家可劲的砸钱吧。但对这个新能源到底正确的方向是那里,那个介质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高效安全资源广阔的东西?全世界都没底。而现在对电动车的扶持说白了就有点千金买马骨的味道,鼓励民间资金和人才进入这个行业,集思广益,大浪淘沙。等有了明确的指向国家队才会正式下场,力求领先。

所以这个阶段讨论电动车好不好?值不值得买?个人觉得一点意义没有,现行技术下它就是个过渡期产品,至于这个过渡期多长谁都不知道。你喜欢你就用,不喜欢就继续内燃车。

简单比喻内燃车就好比塞班时代的诺基亚,把功能机做到了极致。电动车就是触摸屏刚出来群魔乱舞的山寨机时代,而能代表能源革命的新能源介质就是跨时代手机IPHONE。至于它什么时候能出来,三个字:天知道


user avatar   weixungc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题主的问题里有一个原则性错误,很多人,甚至汽车行业的人也在犯这个错误... 需要先澄清才能继续讨论:

新能源的英语原文为renewable energy, 即可再生能源,包括了多做能源,电力只是其中一种,还有甲醇,乙醇,氢气,风力,太阳能等等可以较方便地从大自然循环. 并不是汉语字面意思的"新",也就造成了歧义,误导了不少人.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黑新能源车?

新能源种类之多,现在站出来的只有电动车,而杀手锏级别的燃料电池还没开打, 因此目前的电动车只能算是燃料电池上线之前的半成品, 自然是很难跟已经发展了上百年,手握大量资源,人才济济的内燃机一较高下.

然而燃料电池上线后,内燃机就该去博物馆待着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1. 热效率

内燃机经过上百年发展,人才济济,资源充沛,业内最高水平热效率也只有41%,还必须在额定的转速条件下才能达到, 更不用说普通内燃机,30+%已是极限. 那么燃料电池呢?刚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燃料电池,热效率40%起步,最高60%已有产品,实验室听说甚至能干到80%+... 婴儿状态就直接干趴了内燃机最高水平...

2. 制造成本

现在的燃料电池没有规模效应,制造成本高居不下,行业大佬们做着少而精的事情,躺着赚钱,并不想伺候事儿多的普罗大众. 实际上, 燃料电池的构成是什么呢? 常见的PEM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扩散层,双极板。交换膜是塑料的,可以是nafion也可以PBI,我个人看好高温PBI膜,因为高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PBI一公斤粉料只需要两三百块钱,比较好的1000多,大批量改性制成膜的成本也不会太高;催化剂虽然含铂,但是实际上用量并不多,约0.5mg/cm2,一个电池用1平米(约10kw)的催化剂来计算,只需要5g铂金,成本不足1000元,即使堆到100kw,也不到10000元,更进一步,物质不生不灭... 铂金是可以回收的... ;双极板现在比较成熟的是复合石墨板,石墨是什么呢?碳... 来源丰富到不可想象... 但是制造过程复杂,不划算,国产化以后,成本降了很多,不过更厉害的是金属双极板有了突破,并且商用了,双极板成本也嗖嗖往下降... 100公斤不锈钢板也就1500块钱,镀膜加工的成本给它算2000块。这么算起来,10kw左右的燃料电池价格成本不会超过2万元;形成规模,打破垄断,工艺升级以后,5000元/10kw也不是不可能。

3. 使用成本

氢自然是燃料电池最理想的原料,没有碳排放,只排水,制取和来源也非常丰富,目前主要通过化石燃料制氢,煤,天然气都是制氢的好原料,我国富煤,少油,贫气,大量石油都要靠进口,自然是用煤制成的氢气更符合我国国情。可惜的是,氢实在是太活泼,爆炸范围又极宽,作为化工人,经常与氢气打交道,本狗时常都怕怕的,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过这是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无非就是多加几道安全措施,将它的爆炸风险控制到现有汽油车水平是可以做到的。然而最关键的是,氢气太轻了,要不为什么叫“轻”气 ,氢气的质量能量密度傲视群雄,但是密度低得令人发指... 造成它体积能量密度非常差... 压缩到70Mpa也不如汽油... 密度低+易爆就造成了运输困难,超高压又造成了压缩难,加注站技术难度高,这么多难点直接导致用于燃料电池的纯氢价格比制造价格贵了很多倍... 因此,虽然氢气是最好的燃料,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太多。

因此要解决氢气的运输和安全问题,就要找比高压储氢更经济实惠的方案。最简单有效的就是用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水,甲醇就是我们非常熟悉和常用的燃料了,运输,储存和加注都很方便,安全性与汽油相当,甚至略好一些。需要用氢气的时候,合成甲醇的反应是可逆的,加水加催化剂,在200°C+的温度下,甲醇就会分解成氢气和二氧化碳。问题完美的解决了~ 呃,等等... 为什么生成的氢气里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少量一氧化碳啊... 这是因为这个反应其实是两步,甲醇先分解成了氢气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再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这一氧化碳就是没反应掉的残留... 即使用上最好的催化剂,也有约0.5%的CO在氢气里。

坑爹的是,一氧化碳分分钟就能干死我的铂金催化剂啊... 怎么办?我们可以提高温度啊,温度越高,我的铂金催化剂就越耐操,到了200°C,可以正面刚3%的CO,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是Nafion膜,妥妥地给烧坏了... 如果要把CO扣掉,制成纯氢的话,需要用昂贵的膜来分离,和反渗透净水器一样,生成纯净水时会产生废水,这里也一样,生成纯氢会产生废气,大约要损失20-30%的氢气... 显然是非常非常非常的不换算了,但是即便如此,如果使用60%热效率的电堆,损失了30%也还有42%的热效率,依然吊打燃油车...

解决高温下质子交换膜烧毁的问题,还有另一种思路,既然你这膜刚不住,那我换一种耐高温的膜呗,高温下也不用加湿,也没有水管理了,系统简单了一个量级,价格还便宜了。现在的PBI高温膜也有突破,寿命不再是问题了,不过热效率就比Nafion差一点了,大约45-49%,胜在简单便宜,使用甲醇作为原料的话,效率比低温膜略高。日后一定还会有更高效的膜开发出来,毕竟它比Nafion出现得更晚,相关研究更少。

我们来计算一下使用甲醇燃料电池、电力以及内燃机的行驶费用。(氢气短时间内很难大规模应用,暂时按下不表)

此表中居民电按0.5元/度,商业电按1.2元/度计算。

可以看到,汽油比甲醇贵了差不多一倍,商业用电比甲醇稍贵,居民用电则明显比其他所有能源都便宜,比甲醇便宜了一半... 但是物业私人车位拉的充电桩通常不会按居民电费结算...


4. 行驶里程

按照100km需消耗20kw,电池能量密度200wh/kg计算行驶600km需要的燃料结果如下表:

相比汽油车,甲醇燃料电池只需要多装15公斤约20升甲醇就能满足需要,而电池多出近600公斤... 不是一个量级的比较... 电池每一公斤都是钱,甲醇和汽油则是塑料箱大点小点的问题,几乎不影响成本...

5. 充能速度

这个不用计算,甲醇和汽油都是5分钟内搞定,电池车再快也要接近1小时。

6. 建设难度

甲醇安全等级与汽油相同,稍加修改就可以利用现有加油站改建,电池车的快充瞬时功率太高,后期需要拉专线,对电网也是不小的考验,成本可能比加氢站便宜,但是比甲醇贵多了。

7. 环保

虽然都是用燃料,但是燃料电池反应温度低,反应物纯净杂质少,产物杂质也就少,温度不够高,氮气和氧气无法反应生成氮氧化物,除了碳排放,使用甲醇燃料电池几乎没有有害排放。

汽油内燃机要达到高效的话就需要尽量提高温度,温度一高,氮气就开始和氧气反应了... 由于汽油本身是上百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反应产物也比较难控制...

从可再生性来说,甲醇可以通过生物质或氢气+CO2再生,汽油的话,实在要再生也可以用相似的方法再生,只是碳链太长,生成物不纯,难度也更高,并不划算。曾经在汽油价格高的时候,有很多厂家把甲醇制成汽油,获得不小的利润。

在这里要为电动车打抱不平,总说火电有污染... 可知炼厂也有污染啊... 汽油之所以适合城市里用,那一样是因为在炼厂里,我们把污染最大的部分剔除或者转化了啊... 这中间也是有排放有能耗的...


总结:一旦燃料电池走上正轨,就没有内燃机汽油车什么事了,电动车作为新能源的先行者,在实践中给储能电池,电控系统以及电机等技术做储备,这些技术和燃料电池是通用的,最后只需把燃料电池整合进电动车里新能源这事就成了。所以现在买的纯电池电动车就是给后来者铺路的半成品... 有各种无解的硬伤,还是靠着补贴强推... 被各种指摘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user avatar   xi-yang-86-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

1:政府通过种种行政手段,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强推电动车,损害用车者利益。

2:所谓“弯道超车”,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逃避。实际上弯道既可以超车,也可以翻车。

===补充===

个人比较倾向丰田那样的混联式混动,最近丰田还基于那个搞出了能插电的。其次是48v弱混,增强版的自启停。

纯电动车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能解决充电速度问题,也不能解决能量密度问题。没有固定产权车位和自家充电桩就实质上没法用。

燃料电池车里面,氢的储运显然是大坑,别的燃料电池似乎基本没动静。


user avatar   shuang-chi-xuan-feng-ak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新能源车主的我,看到这个问题感触颇多,忍不住和大家啰嗦几句。首先说一下,我目前有非常优越的充电条件:两个固定车位都能充电,一个免费,一个走民用电价,买车到现在3年3.2万公里,自己花的电费还不到2000块钱,而家里开了两年的油车就已经花了21000元油费。

2016款帝豪EV,电池容量45kWh,实测最大续航350km,最小续航120km,落地14.7万

看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我会非常喜欢新能源车,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我墙裂反对强推这种又贵又不好用还不一定环保的垃圾产品。

首先,我对这种锂电池车被定义为新能源车本身就不太赞同,不仅电动车比燃油车早出现,电更是用了100多年,怎么就成新能源了?不过我不想掰扯定义和环保问题,主要还是以我的帝豪EV为例,从使用层面说说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混动车相比,作为一种私人交通工具的缺陷吧。

1.电池比汽油怕冷

①北方冬天续航大减(可逆):

25度时放电性能最佳,环境低于15度就有看得见的衰减。以北京冬天的平均温度,电池容量要打75折。更恶心的是只要超过2天不开,下次启动就会发现冻掉了至少十几公里续航。而汽油车在冬天无非是冷启动的头几分钟油耗稍高、热机速度稍慢一些而已,而且单程开得越远,对油耗的影响越弱,不影响正常用车。

低温下锂电池起始电压下降,更早达到截止放电电压,客观效果就是电量缩水,续航更短

②快充速度和能量回收力度受限:

5度以下BMS为了保护电池会对充放电进行限流,充电速度要比常温时打5-6折。其他3个季节,国家电网快充桩的电流可以维持在110-120A(电量低于80%时),到了冬天,电流只能达到60-66A,充电时间几乎翻倍。同时,动能回收强度在低温下也衰减了一半,需要更频繁地用机械刹车来弥补制动力下降。

③大功率放电(即急加速)容易导致锂离子结晶,造成续航不可逆衰减。

我这台车标称最大功率95kW,但额定功率其实只有50kW,所以如下图的最大功率输出(黄框中一格表示25kW)对电池来说属于不健康的操作,长期这么开会明显有损电池寿命,这是后期保养无法弥补的。而汽油车只要保养得当,只要不是连续长时间激烈驾驶,都不会对动力总成的耐久性构成质的伤害。

急加速时爆发的峰值功率,95kW

2.暖风耗电巨大

纯电动车没有发动机作为热源,暖风纯靠电加热,虽然制热速度确实比冷启动的发动机快得多,但耗电极高。刚开暖风时,系统为了尽快制热,功率较高,表显瞬时功率高达6.9kW,相当于四五个电吹风。如果温度设在25℃以上,就算恒温后平均功率也要3kW左右。加上低温本身电池性能差,纯电动车在冬天的续航要比春秋天打5-7折。本来春秋天续航300km+很轻松,最高还开到过350km(就是日常路况,非龟速和下山路),冬天只要正常开暖风多则220km,少则120km。如果是SUV车型,车内空间更大,车里更难保温,暖风的耗电量还会更猛。

暖风是按时间来算能耗的,一小时耗电量在常温下可以跑20-25km路。所以赶上严重堵车的话,可能暖风用掉的电比行驶本身都多。另外,暖风的使用加快了电池充放电循环的进度,暖风用得越多,电池寿命之内可用的行驶里程就越少。

3.能量密度比汽油弱爆了

即便是2019年最新的民用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最高的也不过0.18-0.2kWh/kg,而且盲目提升能量密度还会有损安全性。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12.8kWh/kg(经多位知友提醒,此处数据已更正),相当于电池的六七十倍。就算考虑到发动机实际行驶的平均热效率也就20%,仍然是电池的十几倍。50公斤的汽油就能带着一台A级车轻松跑七八百公里,而三四百公斤的电池只能带这台车续航300公里左右,还要受温度限制。何况电池的自重本身就是很大的负担,电池堆得越多,百公里电耗也会随之增加。同样技术水平下,电池容量做大一倍,续航可能只增加五六成。容量越大,量效比越低。

我这2016款帝豪EV的动力电池组,重达390公斤。背着相当于五六个成年人的重量,却只能续航300公里。

4.充电速度远不如加油

和加油这种物理浇灌不同,充电的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化学变化。纯电动车通常有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个充电口,但即便是快充,车企最多也只敢宣传三四十分钟充到80%,80%以上时BMS为了保护电池,充电速度会大幅退坡,80%-100%的时间和20%-80%差不多。我的车从0-80%需要40-50分钟,完全充满至少1.5小时,冬天翻倍。我也经历过一年没有私人充电桩的日子,冬天花2个多小时充满的电,却只能跑200公里左右,为了节约续航、少跑充电站还得挨着冻开车。慢充倒是可以恒功率充电,一般是7kW(我的车比较老,只支持3.5kW慢充),但毕竟速度慢,电池容量越大的车充电时间自然也就越长,只适合作为私人充电桩。

冬天,这1个小时充的电,只够我跑100公里出头

而汽油车的加速速度是1.8秒/升,加满一台50L油箱的车只要90秒。就算把去收银台刷卡、开发票的时间都算上,一辆车撑死了也就花3分钟。以主流合资A级车的油耗水平,这3分钟,换来的是600公里的城市续航和900公里的高速续航。你用这你说我没算加油排队时间?那是你还没见过充电站排队充电的盛况。

5.高速太费电

汽油车跑高速之所以省油,是因为内燃机高效工况范围窄,低速蠕行时发动机处于低负载状态,窝工浪费的能量多,所以需要适当的风阻来增加发动机负载才能处于最高效工况,80-90公里左右的风阻对轿车来说正合适,所以就成了经济时速。但电动机的高效工况范围比内燃机高得多,风阻始终是越小越好,可以说从20km/h以上,都是越快越费电,要知道风阻是和车速的平方呈正比的——120km/h的风阻是60km/h的4倍,是40km/h的9倍。帝豪EV维持80km/h巡航需要12kw的功率,算下来45kWh满电可以开3小时45分钟,即300公里;而120km/h巡航则需要23kw的功率,只能开俩小时,续航235公里。SUV因为撞风面积更大,风阻对续航的影响更严重。冬天开着暖风跑高速长途,你充电时间没准比你在路上跑的时间都长。

北京有很多人都是因为摇不上号而成为电池车车主,每到节假日计划长途自驾游时,仅仅为了不让车死在半路上,就要同时考虑里程、充电桩分布、不同车速的续航差距、不同充电站的价格、充电功率等一大堆因素,还有很多计划赶不上的变化。玩一趟弄得跟上战场似的。

最近3个月电耗统计(请自行把L翻译为kWh)


6.售价高、残值低

这台帝豪EV补贴前指导价高达24.98万元,是汽油版帝豪的3倍。补贴了11万元后依然接近汽油版的2倍,而且商业险要一直按25万保额交保费,每年都比同款汽油车多花千八百块钱(这对我来说相当于1万公里电费)。

因为电池容量随时间和里程衰减,电动车的折旧速度非常快,新车开3-5年残值就几乎归零了,下家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也很低。而5年的汽油车普遍还有50%左右的残值,车况好或者走量车的残值还能更高。

和汽油版帝豪相比,买帝豪EV多花5万,5年后汽油版残值约4万,EV残值乐观估计也就1万,两项加起来EV多花了8万。按我的开车习惯(已经很大程度兼顾快和省油了),汽油版一公里油费4毛5,掌柜一公里电费7分,5年预计开6万公里,才能省2.3万元,这和整车的售价和残值比起来不过是杯水车薪,舍本逐末。而那些长期依赖公共充电桩的车主,充电甚至不一定比加油便宜。

7.没有独立充电条件的车主不在少数

我确实有充电条件,但这没有普适性。目前电池车主攻一二线限牌限行城市,而车位紧张的恰恰是这些大城市,每天有不下6位数的车主为找车位发愁,北京的停车位缺口更是高达40%-50%。如果因为自己有固定车位充电就鼓吹纯电动大法好,那就是“何不食肉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无良态度了。我买车头一年也经历了只能依赖公共快充桩的状态,那段时间简直如同买了个爹:冬天本来续航就缩水,每次还要预留三四十公里续航用来找充电站,刨掉这部分,每次充满电跑150公里左右,就要开始得找地方充电了。为了少跑几次充电站,也为了防止充电站可能有各种原因充不上电,我一个人时经常舍不得开暖风。充上电还要干等一两个小时,而且电费还贵:国电充电桩每天7-23点电价在1.5-2元/度,按冬天百公里20度电算,一公里电费要花三四毛,和加92号汽油的同级别汽油车相比已经不便宜了,这还不算有的充电站要照常收停车费呢。

随着电动车的强推,充电排队现象只会越来越普遍

8.上千个充电桩才能胜任一个加油站的工作

一台加油机,同时可以给4辆车加油。按前文的数据,每辆车花3分钟补充至少600公里续航。也就是说,加油机1.5小时理论上可以给120辆车补充600多公里的续航。同样1.5小时,一台快充桩,只能给1辆帝豪EV补充300公里续航。这样算下来,一台加油机的能量补给效率相当于充电桩的240倍。根据2018年的数据,北京全市共有1010座加油站,轻松养活了至少560万辆燃油车。如果这些车都换成电动车,即便按每座加油站只有2台加油机来算,需要新增的充电桩也多达48万个充电桩才能满足需求。而且上述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还是以最理想的情况来算的,也就是春秋天不开空调,电池温度适中。到了夏天,不仅空调降低续航,电池还会因为气温高以及持续大功率充放电而触发热保护,限制充电速度;冬天,电池受低温影响,本身续航缩水,充电同样会限流保护,还有暖风这个电老虎。

总结

续航短+能量补给速度慢是电动车诸多缺点中的重中之重,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是无法彻底解决的。电能是个好东西,汽车电动化也是趋势,但以锂电池作为汽车唯一的能量源绝对是个馊主意。你会发现,家用电器之所以好用,是因为它们即插即用。其他靠电池供能的,无非就是手表、电动玩具、挂钟、遥控器、手电、手机、笔记本电脑这些尺寸小、功耗低的物件。尺寸和功耗越大,电池能量密度低、补给速度慢的弊端就会越来越致命。想象一下纯电动客机和纯电动半挂车……

有些靠跪舔和厂家充值为生的伪车评人总是假模假样地以“没条件别买电动车”“这是给有钱人‘提高’城市通勤质量的工具”来为电动车的缺陷洗地。比如“电动车更适合城市通勤代步”,其实是因为电动车续航太短、充电太慢,跑别的工况都不行,只有市区低速短途工况才显得不那么难堪。把“只能”解读成“更适合”,真是丧事喜办的典型。小学一年级的小明只会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乘除法、乘开方、超过100的加减法他都做不了,你能说他比大学生更适合算100以内加减法吗?

除非你所在城市的汽车限购政策和北京一样,并且只有买电动车的指标,买电动车是为了解决“从零到一”的需求,实现没车到有车的质变,否则电动车对所谓的城市通勤质量不会有任何提升。就算是“适合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也要基于“第二辆车只有纯电动指标”“有自己充电桩”才不会降低你的出行质量。

以上电动车的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作为车主既有资格也更有责任说真话。但是有些人非要把电动车摆在燃油车的对立面,天天不是颠覆就是取代,面对当下的事实性缺点还通过何不食肉糜、避重就轻、明天会更好的诡辩逻辑。这种又蠢又坏的行径比电动车本身的缺点更可恨。

任何新事物想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但这要看清楚这阻力是因为外部保守势力的抵制,还是因为产品本身太差而导致大家不接受。电动吹画出一张大饼,说多少年多少年之后,电动车会多么多么牛逼,那你们能不能等牛逼了再拿出来卖,而不要现在拿普通消费者当小白鼠?


user avatar   aicheke_z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选个毛

几个老头,谁能活到11月谁自动当选


user avatar   pang-qi-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有个很邪恶的想法。

老年人敢于闹事、犯罪,更多是有恃无恐,因为国家有政策老人犯罪从轻一类的。

同时罚老人的款他们也很可能不交。

但是大部分老人的收入来源是什么?养老保险啊,治病考什么?医保啊。

罚款不交,停养老金,停医保啊。

老人犯罪处罚从轻是可以啊,折现啊。

有老人犯罪,从轻处罚,但一年刑期按照一万人民币标准来抵。

什么时候交清罚金什么时候恢复社保医保。

违法行为不够入刑的也没问题啊,一样罚款。每次500、1000块的,不交清罚款就不发养老金、停医保。

不配合警察执法?无所谓啊,警察不需要他们配合,直接通知社保中心就行。他们下个月发现养老金被停了的时候会主动来找警察结案的。

让你拿钱出来难,毕竟不能去抄家;不给你打钱还难吗?老人胆子再大难道还敢去抢银行吗?

去闹社保中心?可以啊,数罪并罚,叠加罚款呗,有什么难的。

什么时候交清什么时候恢复。

要相信这帮大爷大妈的信息扩散能力,只要圈子里有一个人被停了半年一年的养老金,整个圈子很快就知道了,很快也就没人敢闹了。

这就叫攻其所必救,他们在乎什么就拿什么开刀。

一般这种坏老人都挺在乎钱的吧?

解决了坏老人问题,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保短缺。

一举两得。


ps:不用你们告诉我可行不可行,执行有多大困难。就是个突然冒出来的没仔细论证的想法而已。




     

相关话题

  车里放点什么显得特别有逼格? 
  如何看待国产特斯拉 Model Y 涨价,后驱版上调至 30.1840 万元? 
  搞车评的谁更权威,他们真像自己说的那么客观中立吗?老檀说车,38号车评,胖哥,YYP车评,谁更靠谱? 
  如何看待 718 唯独在中国被阉割了50马力? 
  一个人有可能对驾驶汽车上瘾吗?为什么? 
  近五年有哪些汽车品牌的设计打动过你?为什么? 
  两厢车或者旅行车有没有好的推荐? 
  燃油汽车发展了100多年了,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完美? 
  李书福称「智能汽车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持」,那么区块链在智能汽车中是如何应用的?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大家觉得最好看的汽车钥匙是什么样子? 

前一个讨论
INTJ 的缺点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本田思域和奥迪a3怎么选?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