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开发商很缺钱,到处都是开发商资金紧张的新闻,于是我在年后就想找一批缺钱的开发商聊一聊,看能不能买点便宜资产。
住宅价格是肯定降不了的,不然在预售制度下会造成社会混乱,窗口指导不让降的新闻到处都是,但商业地产的价格是没人管的。
既然缺钱,既然急缺现金,那你把商业地产的价格低价卖出去不就行了。
商铺写字楼的价格已经十年不涨了,如果能再跌一大截,就完全去泡沫化了,进入正常价值投资区间后自然会有一批资金愿意进来买。
按这个思路,应该找最缺钱的那批开发商,市场传言越缺钱的开发商同意降价的概率越大,我也是这么做的。
这思路看起来没问题,但我找了不少开发商聊天之后,发现事实情况截然相反。
我对那些传言非常缺钱的几个开发商重点关注,寄予厚望,对大家都认为资金链很健康的几个开发商随便聊了一下,没怎么报以希望。
结果,我认为很缺现金的那几个开发商统统拒绝了降价提议,倒是我认为不缺现金的那几个开发商比较热情,谈价诚意很高。
对于他们的资金情况我没有判断错,没钱的确实没钱,不缺钱的确实不缺钱,其资金情况人尽皆知,三道红线榜单上写的清清楚楚,并不算什么秘密,具体名字我就不提了,毕竟聊完天了都算朋友,点名不合适。
但是他们对降价销售的提议非常忌讳,在资金链无比紧张,奇缺现金的情况下,宁可不卖也不降价,愿意给的让价幅度非常之小。
我对此大惑不解,但在聊天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真相,非常有趣,我觉得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资金链紧张,奇缺现金,所以就必须降价销售,这是正常人的思维,正常情况下也没错,但对于最缺钱的那批开发商,这个常规做法已经失效了。
只有资金链正常的开发商,才有降价销售的资格。
在聊天的过程中,那些我认为缺钱的开发商基本都提及了一个词,叫货值折损。
他们非常愿意卖房换现金,谈判意愿也很高,但坚决不同意降价,愿意谈各种条件作为补偿,但账面交易价格不能降太多,否则就会“货值折损”太大。
反倒是不缺钱的开发商,从来不提这个词,也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条件,直接和我对砍价格,大家谈多少钱就多少钱。
啥叫货值折损?有啥影响?
他们不说,但我在聊天的过程中大概猜到了一点。
资金链最紧张的这批开发商,很可能已经把手头能质押的一切全部都给质押了,资金链绷紧到了极致。
一栋楼已经建成但是没有成功销售,并不代表这栋楼就会闲着,开发商会把这些资产拿去银行抵押来套取现金,还能拿来做工抵房。
你是开发商,你很缺钱,手头有十万平米的房子造好了没卖掉,难道就任由他们闲着吗?肯定拿去当抵押物换贷款啊。
既然拿去当了抵押物,就涉及到了一个价值的判定,你这些楼值多少钱,然后银行反算出来你能贷多少钱。
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开发商的实际销售价格,决定了这批货的“货值”,然后决定了能贷款的额度。
如果大幅折价销售,那么这个销售价格传出去之后会造成银行定价体系的动荡,一旦认定你“货值折损”,那开发商的这笔贷款安全度就会不够,银行有权要求开发商追缴保证金以保证贷款安全,或者贷款到期后再次贷款的时候给的额度非常少。
这里涉及的追缴金额以及贷款额度的减少,可能会远远大于你抛售换来的那点现金。
恒大许家印说:“不能依靠贱卖资产去还债务,否则资产贱卖完了也很难还清债务。”
他说的是对的,大幅折价卖资产表面上是在让利换现金流,但实际上会导致债务窟窿越来越大。
那些资金链已经绷紧到了极致的其他开发商,如果硬挺着价格不卖,虽然资金链异常难看,但至少“账面货值”还是正常的,贷款没到期前暂时还能维持的下去。
一旦大幅折价,债务窟窿可能立刻就爆了,本来还能撑半年一年的,现在立刻就完蛋了。
因此,没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到处卖资产换现金流,自己明明是最缺现金的,但硬挺着也不能卖,慢慢地等着宝贵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虚度过去。
去年下半年,好几家资金紧张的大开发商就开始到处谈资产处置了,整整半年过去,自家债券违约传闻一日更胜一日,现金流几乎归零,连利息都付不起了,地方政府天天谈话,结果资产处置的数量居然是零。
因为资产价格不能下降,否则越卖欠债越多,不卖的话,账面暂时还能维持。
但现在这种行情,谁敢高价接你的资产,那不成了自杀行为嘛,所以资产处置的数量肯定是零。
除此之外,如果开发商大幅折价销售,那么开发商在卖房之前,还要先凑一笔钱去还掉贷款,解除质押,才能把这间房拿出来卖。
如果折价力度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出现销售款和抵押贷款的数量差不多的情况。
先拿出来100万解除质押,然后把房子卖了110万乃至于只有100万。
开发商降低了100万的总负债,但手头的现金流实际的增加值仅仅只有10万或者干脆是零,动摇了自身贷款信用体系,还对下个月即将到期的债务于事无补。
负债已经太多太多了,债多了不愁,少那么一点负债也没啥意义,还没能换来现金,这么干有啥意义?
还不如干挺着硬拖时间呢,能拖到变数最好不过,拖到拖不下去的时候选择破产,把所有的资产和债务一箩筐的打包扔给政府去解决,这么干至少面子上还能辉煌个一段时间。
倒是那些资金链很健康的开发商,负债率低,很多资产是没有抵押贷款的,可以直接拿出来卖。
如果当他们判定未来几年房子的价格肯定要降,那不如索性一口气先提前卖到某个超低价格,给购房者安全垫,让购房者安心,以此把现金流换出来。
因为他们负债率低,所以他们的房子没有抵押贷款,所以他们卖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
就目前这个行情而言,现金流就是命根子,只要自己能活到其他开发商挺不住倒下的时候,所有的蛋糕都是自己的。
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个奇怪的现象,资金链健康的开发商反而愿意降价,越缺钱的越不降价。
我了解到的是武汉的情况,但其他城市应该也差不多,一家开发商的总体战略应该是统一的,不会差距很大。
最缺钱的那些开发商已经不用聊了,他们不是不想降价,是已经失去了降价的资格。
这些开发商现在能做的就是等,等绳索缠的越来越紧,然后让命运来裁决自己。
黄奇帆说过,美国就500家开发商,结果中国有5万家,中国究竟需要多少家开发商?
5万家淘汰掉99%,也还有500家之多,因此绝大多数开发商在未来十年里,都是要被彻底洗牌的。
欧美的开发商负债率通常是50%左右,香港的开发商负债率通常是40%左右,而大陆开发商的负债率高达80~90%。
普通人一看,感觉这负债率差不多啊,也就高一倍吧,但实际上远远不是。
40%的负债率,意味着自己有60块钱,借了40块钱,然后干了100块钱的事,杠杆率是1比0.66,很低。
50%的负债率,意味着自己有50块钱,借了50块钱,然后干了100块钱的事,杠杆率是1比1,一般。
80%的负债率,意味着自己有20块钱,借了80块钱,然后干了100块钱的事,杠杆率是1比4,高的吓人。
90%的负债率,意味着自己有10块钱,借了90块钱,然后干了100块钱的事,杠杆率是1比9,高的突破天际。
1块钱干2块钱的事,和1块钱干10块钱的事,这债务风险能一样吗?
如果杠杆率达到1比9,这表示开发商无法经受一丝一毫的风险,有点风吹草动就原地爆炸。
当年2015年股票配资横行的时候,配过1比9杠杆的人,都知道这种杠杆爆仓那是多么的容易。
哪怕你的杠杆只有1比4,爆仓也是分分钟的事。
而中国有很多开发商,前几年负债率接近90%,三令五申之后现在还有80%那么多。
负债率50%到70%的开发商还有一丝辗转腾挪的空间,负债率80%以上的开发商已经失去所有操作可能性了,连甩卖资产紧急换现金的选择都没有了,现在除了躺平拖拖看,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但实际上,国家5年前就示警了,央行2019年就到处找人谈话了,留的时间足够的多,结果这些房企在2020年还去砸巨资抢地王,根本就没有丝毫降杠杆的意思。
混到今天这一步,真怪不得别人。
恒大已经暴雷,所以恒大可以点名说,以前红极一时的恒大,别说舵主许家印,就算是恒大总裁夏海钧,当年也是特朗普带着伊万卡过来亲自签约的人物。
如此风光的恒大,现在最大承诺也就只是保交楼了。
就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不缺钱的开发商已经开始纷纷甩卖资产换钱过冬了,而最缺钱的那批开发商反而被负债率捆住了手脚动弹不得。
很明显,硬挺着不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80%负债率下,只要几年的时间,哪怕侥幸原价卖出,利息都能把那20%的本金侵蚀的干干净净。
不知道利息可怕的人,我再给你们算算账,假定开发商借债利率按7%算,80块钱负债每年应付利息是5.6元,而本金只有20元。只要4年时间,利息就能吞掉所有本金。
如果你资产打95折,那3年就死。
如果你资产打9折,那2年就死。
拖,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拖就能解决问题,那资金链健康的开发商为啥还要甩卖资产,大家都硬挺着高价卖不就完事了么。
当一家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到不能,也不敢把资产进行低价处置的时候,其命运结局早就已经注定,剩下的无非就是时间问题。
奇迹是不会发生的,如果真的会发生奇迹,美国也不至于只有500家开发商。
2015年的去库存政策让本应破产的一批开发商拖到了今年,但他们依然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这次不管救还是不救,他们都活不下去,无论就是死在这一轮还是死在下一轮的问题。
中国房子已经到了需要70年租金才能回本的地步了,难道还能140年租金才能回本?
房价再拉起来泡沫就直接爆炸,横盘不动反而还能多拖几年。
但房价不涨,对于某些负债率极高且动弹不得的开发商来说,也是死路一条,他们只有暴涨才能救命,但暴涨会导致房价泡沫立即爆炸,到时候是整个行业一起死。
总之,中国的5万家开发商确实太多了,早晚会消失99%的。
不能打折卖,否则债务危机会立刻爆发,如果一家开发商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就是死亡倒计时了,因为其他开发商在打折卖,反正注定只有少数人能活下来。
从我目前得到的市场信息进行判断,不少开发商已经到了救都没法救的地步,“果断处置资产”这种操作他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唯一指望就是拖时间等暴涨。
不暴涨他们肯定会死,哪怕横盘都不行,但暴涨是拉着所有人一起死,所以这类型的开发商注定会死。
拖下去有意思吗?多拖几年债务窟窿会被利息侵蚀的更大。
但好像他们也没什么好办法。
虽然我不方便点名,但可以透露一下,我聊的销售人员归属的开发商,都是名列三道红线上的,不然我也不会认为他们缺钱,本指望从他们那买便宜写字楼的,但全部被拒绝了,愿意诚意让价的居然是一道红线都没踩的那种开发商。
怎么说呢,从这种情况来判断,好几个大开发商明后年都得上新闻,大家等等看吧,到时候有不少瓜可以吃。
和大家分享下我刚探知的市场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說句難聽的話,這是國家在做一場很大的賭博,失手就是直接爆破,得手就是慢慢壓縮,而現在狀況傾向於前者。
說點大家都認可的:
樓市泡沫本質是地方債的轉移,而地方債僅利用樓泡轉移,而沒有減少,反而正在增加,也就是說,樓泡僅延遲了地方債的爆發,而沒有解決問題,而樓市發展到現在,有能力買的,除了極少數,都要用上非常大的槓桿,購買力基本已經耗盡,樓價就算維持現狀沒有升幅,肯定也非常難,只要經濟轉弱,外圍因素再來幾下帶動,就算限售限價將之冰封,樓泡還會爆破,親愛的,二手可以不成交,一手也要資金回籠,就算民企可以放任死亡,一手也不賣,地方政府也無法不賣地,困局本質是地方債,只要耗光民間購買力,整個資金鏈斷開,政府要面對地方債問題,樓泡爆破是時間問題。
說點大家不一定認可的:
我稱之為資本性死亡,樓泡產生財富效應不是均等的,某些行業快一些,先獲得利益,某方會慢一些,因此某些行業能提供更好的工薪,吸引更多人材,而其他行業儘管經營上沒有困難,就是工資漲不了,無法招聘人手,步向死亡,答主生活的地方,正面對這種不均等財富效應造成社會崩潰。
先講一個故事,某天,答主在坐公交,後邊有兩個年輕人正討論找工作問題,相同的工資,只有傻子才會做銷售,要跑數壓力大,看更(物業管理俗稱)多好,輕鬆的坐著就有工資。這已經是2012年的故事,現在零售市道差,銷售佣金低,薪金加不上去,反而樓市升,物業管理薪金一直漲,物業管理成為某些不錯的出路,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再講多一個故事,還是那個公交,某條專線小巴,車資已經由5.3(2009)調升到6.7(2019),升幅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車長薪金由09年9000,調升到現在12000,這個加幅已經是老闆能給的上限,儘管乘客量算是充足,繁忙時間爆滿,車資漲幅被鐵路限制,如果車資漲多於鐵路,那乘客就會跑掉,而這個工薪在香港,是非常沒有吸引力,物業管理現在薪金有15000,工時還短一些,而說難聽點,12000的薪金在香港連基本生活都有點捉襟見肘,因此除了舊有的班底,基本聘請不了新的員工,而老員工一退休,基本就沒有人駕駛,少一個司機,就少一個,班次因此越來越疏,這條專線小巴在正常經營下,正步入死亡。
樓泡刺破肯定是痛苦,但不刺破,慢慢壓縮,社會恐怕會先支持不了。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