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的社会底层和大家心中的社会底层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知道,在中国,只要你有基本的劳动能力,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随便找个厂子打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个两三千。要是青年男子,身体素质好,肯吃苦,或者有一点技术,月收入是很容易达到四五千的。要是有一点门路,跨国务工,那月收入破万都是有可能的。这都是在完全没有任何学历的情况下。

那为什么会有六亿人的月收入不足一千?

这并没有自相矛盾。六亿人的月收入不足一千,这个数据并不是假的。

事实上,真正的底层面临的,不是知识层面的缺失,而是智识层面的缺失。不是生产能力的限制,而是生活能力的限制。这些限制因素拖拽着他们,无法进行长期的、稳定的生产和积累。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文凭和任何专业技能的底层,但是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能够清醒地知道自己现在的积蓄和收入能力,并相应地设计自己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方式,不酗酒,不买彩票或参与其他性质的赌博,不被花言巧语的异性骗钱,那么实际上,你是底层中的佼佼者。仅需几年的踏实劳动,你就能从零开始攒下一套十八线城市的房子来,比如大庆。我的亲戚和社交圈子中就不乏这样的人。

但我必须指出,这样的人在底层中的比例相当小,我肉眼推测只有20%。因为样本容量小,这个数据或许会因个人的观察有所不同,但是绝对不可能超过50%。

大多数无技术的底层,他们过的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糊涂的生活。在劳动与睡眠的间隙,他们的时间基本上必然是被醉酒状态填满的。酗酒并不能真正解乏,反而会摧残身体,让人迅速丧失劳动能力。很多人仅仅四五十岁就因为酗酒患上了各种慢性病,丧失了劳动能力。

你以为你去工地可以接触底层,其实一个人能被工地雇佣,他就无论如何都不是底层了。

为啥说酗酒对底层而言非常恐怖,因为酗酒对于底层和中产而言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如果你图便宜,你喝到假酒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只要你一百次喝酒有一次假酒,这样来个两三回,身体就彻底完了,你哪怕天天喝牛二都不会这样,但牛二对于他们的消耗量和消费水平而言很贵。第二,底层酗酒者的饮酒量你是无法想象的,是天天喝,顿顿喝,跟中产在酒桌上觥筹交错俩概念。第三,这种酗酒是一个恶性循环,无法终止,因为生活中缺少其他娱乐,酗酒就是唯一的娱乐,极度容易引发成瘾。

这种糊涂的状态遍布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应该什么样。更准确地说,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根本没有这个意识。买彩票、各种非正式的赌钱、莫名其妙而毫无意义的奢侈消费、花言巧语的底层杀手“渣男”“渣女”,无数个陷阱等着他们。作为外人的你看起来这些陷阱都极为荒谬,但他们就是会义无反顾地上当,这是一个恐怖的事实。他们真正的大问题并不是知识的缺失,而是智识的缺失。

事实上,当局者迷。如果把你从小放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你也很难从这种糊涂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如果你身边所有的人,一百个有一百个都在酗酒、买彩票,你觉得你可能独善其身吗?那些有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善其身的人才是真的人中龙凤,他们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学一些复杂技术甚至获得学历的难度根本就不在话下,相应的,他们也就不再是底层了,因为他们的心智已经远远超过了底层,甚至远远超过了你。


user avatar   la-bi-xiao-xian-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疫情期间,我在网上发现一处“世外桃园”的存在。在这消费主义时代,那个版块的人,以如何实现极致的节俭为荣。那里没有996的压力,没有物质攀比。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挑战克制消费的极限。

有的人为了省下房租,选择偷偷睡在公司里。会在夜里接好一条长水管,在厕所洗冷水澡。第二天一大早出去溜达一圈,再若无其事地和别的同事一起进来上班。

有的人为了节水,要算计着等下雨天,再手忙脚乱的把家里脏的地垫、狗碗拿到露天用雨水冲刷,美名其曰占老天爷便宜。

有的人分享在深夜去打烊的面包店外蹲守,捡店员丢弃的“过期”面包……

这群人也未必都是社会的底层,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好玩,把节俭当作一种有趣的挑战。有些人可能很有钱,节俭只是他们的选择和习惯。

只有一部分人,是真的很穷。

在真的很穷的人中,有一个网友故事带给我无与伦比的感动。

我看到他发的第一篇帖子,是他给大家分享如何节约食物的钱。那篇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

抛开进食体验不谈,这个网友节约得很聪明,不仅节约了食物成本,还有时间。但是各种营养都有考虑到,不仅做到省钱,更像是一份非常健康的减肥食谱。

更让我吃惊的是,他坚持这么吃已经四年了。我开始对他产生好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拥有这样极致的自律和节俭?

继续看他的帖子,都是分享种节约方法:为了节约房租,他去租毛坯房。为了节约出差费用,他带上帐蓬去出差的城市露营……

如果只是节俭,如果只是节俭,他还不值得我专门用一篇文章这么隆重地向你们介绍他。

在他在另一篇帖子,写到他的小堂弟想要吃披萨,他就带上钱,带上他的小堂弟,到处找披萨店。可是小县城不是武汉,根本没有披萨店。

最后他只能买来各种材料,在简陋的条件下为小堂弟做了一个中国版的牛肉披萨,小堂弟、亲戚们、病房的病友们吃了都赞不绝口。

还有另一个帖子里,他介绍如何省钱地哄妈妈开心。

他说他妈妈舍不得买衣服,特别内衣,后院总是晾着补得像地图一样的秋衣秋裤。他就去菜市场买20元一套的秋衣秋裤,洗干净,把妈妈旧的秋衣秋裤换出来剪成条条做成拖把,如果妈妈问起。就骗妈妈说是淘宝十块钱三件买的。

妈妈舍不得下馆子,就在网上找优惠券点一些外卖,在路口截下来,打包解开,鱼要戳一筷子,假装是公司聚餐吃剩下,带给妈妈吃。

……

在他的字里行间,他贫穷生活表像背后,是他闪闪发光的心,他只是对自己非常小气,对别人一点也不小气,自己吃着最简陋的食物,愿意给侄子买很贵的披萨,愿意给妈妈点外卖。他会自己做披萨,拖把,种菜,改造家居。他聪明,愿意付出,并且动手能力极强。

然而,为什么这样的一个聪明又能干的人,会沦落到贫穷的境地。

不是因为懒,是因为他家里有病人,父亲身体不好,母亲长期住院等等……以至于他白天上班,晚上摆摊,还要去医院照顾病人。

他会在每一个文章开头加上这么一句:老天爷的柠檬,意思是生活给了个苦涩的柠檬,别放弃,把它榨成柠檬水。

而他,也正是用这样的信念生活。最最最让我动容的一篇帖子,是这样的:

有一天他亲叔叔打电话来,说路过当地,会到他家坐坐。然后他和他妈妈就想去超市买水果点心来招待客人。

然而,他爸爸死活不同意,为了省钱和他妈妈吵了起来。(原谅穷人窘迫)

然后他只好从家里空荡荡的冰箱里翻两个快要烂的苹果和一根黄瓜,他想去买点酸奶,给叔叔做个水果沙拉,但是他爸堵在门口不让他出去。

他没有办法,只好找来菜刀剪刀,从网上找来教程,现场制作了一个果盘。

把苹果切成小兔子,以便把坏的焉的部分剔出来。

后来他叔叔来了,就着果盘喝着茶,问他,这个果盘叫什么名字?他苦笑着说,叫兔子吃草。

叔叔离开的时候,他去送行。临上车的时候,叔叔给了他一个红包,轻轻拍了拍他:走南闯北这么些年,第一次吃黄瓜做的果盘,回吧,哈哈……

显然,在他努力的掩饰下,叔叔还是从水果不够黄瓜来凑的果盘里发现他们的拮据。有时看破不说破,是一种慈悲。

这么简单的故事被他平淡地道来,让人看得又温暖又辛酸,好像一个现代版的麦琪的礼物,他在贫穷生活中,没有一句抱怨,依然保持的乐观,善良和努力,让我这个旁观者肃然起敬。


我在今年二三月份就在网上发现他,虽然心里很感动,但是一直没有写出来。有时觉得轻易把他当作素材写出来,可能是一种打扰和冒犯。

几个月后我还是写了,因为这个网友从19年以后就再没有任何动态。他是湖北人,好像从事电影院相关行业的工作,疫情之下,或许处境艰难。

很想知道他的近况,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不知是否能联系上他或者知情人。之前有在网站给他私信留了言,告诉他我写了这篇文章,他可以让我删掉,或者我向他支付素材的费用,真心希望他的生活越来越好。

他质朴的生活细节如小说、电影情节一般闪亮,比虚构更动人。但我不希望网友把他当成一种猎奇。他这样的人是平凡生活里英雄,有着很多人无法达到的境界。我是怀着敬佩的心写的,我会在和朋友聊天的私下提起他,用他来鼓励身边那些拥有太多,仍然无比焦虑的人。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当了二十多年农村教师,算是一直生活在底层。

  当年刚教初一语文的时候,就发现班上孩子们写作文全是抄书。但也知道这其实不能怪他们,偏僻村小要么是民办教师,要么是代课教师,拿着不到四位数的工资能有人上课教认字就不错了,还要求教写好作文,实在是有些困难。

  无奈之下,我干脆教他们写作文的简单方法就是你经历过什么事情,心里当时怎么想的,就直接写下来,哪怕是记流水账,字数不够,也千万不要去抄。

  于是就经常能读到孩子们写的自己真实生活。

  一个女孩,记得是姓S吧,父母都不在了,她跟奶奶两人生活。家里情况不好,每次开学交费的时候,总要拖上很久才能凑齐。

  有次我布置了一个作文标题是难忘的一件事。

  别的孩子大多写的是和伙伴们玩游戏,或者跟父母到城里去做客,还有的是写闯了祸被老师批评回家挨打之类的。

  她写的是早几天和奶奶去赶集卖鸡。

  去卖鸡的原因是因为她长个了,鞋子实在是穿不下,央求奶奶给她买一双鞋子,就是那种集市上最便宜的运动鞋。

  奶奶答应了,于是周末趁着赶集,爷孙俩抓了家里仅有的一只公鸡打算去卖掉换钱——为什么只剩一只?因为其他的公鸡都被人偷了。

  她和奶奶到了集市后就在边上坐着等人买,但很久都没人问,因为农村人家里一般都养了鸡,所以卖鸡也并没有什么市场。

  偶尔有人想买,也只出很低的价格,卖了不合算。

  直到一辆过路轿车上下来一个打扮时髦戴着墨镜的女人没有压价,答应以40的价格买下。

  只是她拿出的是一张50的钞票,并说没有零钱,于是奶奶解开藏在腰间放钱的手帕,五毛一块地凑了10元给她。

  女人提着鸡上车走了,她和奶奶都很高兴把鸡成功地卖了出去,奶奶就拿着钱带她到集市上试鞋子。

  挑挑选选试好看中后付钱,结果摊主告诉她们这张50元的是假币,拒收。

  两人都蒙了,奶奶拿着那张50的钱手颤抖着不停地捋平擦干净,讲了很多好话试图让摊主收下,但还是被拒绝了。

  换另一个摊位也遇到了同样的后果。

  然后奶奶就哭了。

  摊主们看笑话样看着她们,她安慰奶奶说不用买鞋子了,回家把鞋跟剪开当拖鞋也可以穿。

  但奶奶还是一直哭,嘴里不停地咒骂着。

  她只好牵着奶奶回家。

  她记得那天很冷,看着奶奶不停地哭,她也很难过。

  这就是她最难忘的一件事。

  过去了十多年,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这篇作文,还有当时看了很多遍但不知道如何下笔写评语的心情。

  最后我给了一个很高的分数,但并没有在点评的时候照例把作文念出来。

  希望她过得好。

  回忆起来有点难受,有人看再写吧,


  -----------------

  更新:

  这不是编的故事,而是十多年前发生的真事。

  有朋友评论说的对,这个女孩的心思很细腻,比如“因为农村人家里一般都养了鸡,所以卖鸡也并没有什么市场。”这句就是她在作文里分析为什么没人买鸡的原话,十二岁能这样想,让我记得很深。

  为什么回忆起来难受?因为关于这个女孩的事情其实不止这一篇作文,还有她初三长开了后她那禽兽叔叔做的事,那个我都不太愿意去多想。

  二十多年见过了太多底层孩子的童年和少年,他们不知道985为何物,连读完高中的都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


  尤其是女孩子,只不过她们没有杨超越的容貌,也没有她那样的运气。所以她们成了流水线上的厂妹,美甲店的学徒,十八岁的二胎妈妈,甚至是足浴城里的服务员。


  她们都可能是我的学生,是曾经在作文里,课堂上可爱过的天使。

  在农村当老师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因为你会发现有太多不能辜负的天赋和纯真,你努力地尝试给她们希望,她们也相信你,期待着能改变自己的宿命,但最终发现自己还是无能为力。


  相信我,没有什么能比这让人更痛苦。


  也有很少一部分的孩子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改变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孩子是我的骄傲,只是这骄傲就像密林里的光,实在是太少。


  回到前面提到的这个女孩,在毕业后断续听到过她的消息,虽然并没有惊喜,但无论怎么说,她还是长大了,现在应该也是二十多岁,可能也在刷着知乎,比起我知道的那些更惨的孩子,她终于还是爬过了那条肮脏的臭水沟,有了自己的新人生。


  苦难是伤疤,不是荣耀,所以我匿名了,如果你看到,就当是老师当年欠你的评语吧。


user avatar   wan-peng-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01

几年前一个在猫眼论坛发的帖子“我的老婆没钱治病,死了”

帖子措词简单直白,却又句句戳心。

他发完最后一帖之后再也没有任何回复。


02


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一个穿着连衣裙,戴着米妮头套的人站在停车场发传单。

迎接它的全是路人好奇的眼神。

等到脱下头套,才发现里面是一位两鬓斑白,年过花甲的老人。

趁着晌午行人稀少,他连忙趴在亭子里小憩一会儿。

是什么原因迫使老人穿上粉红连衣裙,走上街头发传单呢?

可能是家中卧病在床的老伴,也可能是急等学费的孙子。

一张传单不到几分钱,可每一分都是一份希望。


03

15年,一封史上最令人心碎的小学生作文:


爸爸四年前死了。

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

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

那天,妈妈倒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吃了我做的饭,睡睡觉,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看。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

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

我问:“为什么了?”

“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留下的泪水。

字字泣血。


04

一个80岁的婆婆去吃饭,问服务员,我只有2块钱,我想喝汤。
因为老婆婆耳朵听不清楚,说话也不清楚,当时我能清楚的感受到老婆婆那种无奈的心情,老婆婆差点哭了。
随后服务员端上一碗汤饭,婆婆看见里面有蛋,急忙说:我不要肉,我只有两块钱。
服务员说,婆婆这个不要钱,慢慢吃...


05

他带着被毁容的女儿去肇事者家里,想讨要一笔整容费。
土坯房里昏暗的看不清人脸,即便现在还是白天。肇事者的母亲从家里颤颤巍巍的找出十块钱给他,一直鞠躬道歉,念叨着:“对不起”。
而肇事者坐在床沿嘿嘿傻笑。
他是个精神病患者。


06

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是怎样的?

穷,偶尔不幸。


user avatar   windyclou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一年多在露天矿区附近工作,做信贷方面的业务。因为所在的银行对附近企业都有很多业务合作,直接接触了不少后来在北上广见不到的人和事。

在我的很多回忆里,越是去想,越发现其实没有“底层”这个概念。

因为很多人口中所谓的底层人物,常常不在任何有层级的组织中,比如说 在庞大的公务员体系中,村长村干部或者说居委会大妈,他们之上有着从村到乡镇到县到地区到省等等十几层的领导架构,他们称之为底层可能有一些依据。

至少还有一个明确的公务员晋升层级 属于他们。

层级的存在让责任不断分发,也让人有了向上的目标感。

那些没收入、朝不保夕的人群,他们常常并不隶属于任何组织,即使隶属,也往往是短期帮工的性质。

被大家称为底层人物的贫困人口,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 不具备劳动能力 ,疾病、伤等。

2 负债无力偿还

3 具备过时的劳动技能,只能出卖基本劳力

我最近几年,问过周围的朋友不少次,让大家猜,居然没人猜对过:

一个镇上的服务员 或者 搓澡工,月入 3000左右,包吃包住,他们最大的开支会去哪里?

大家也可以猜一下。

我观察的结论是:少部分人会攒钱,大部分人 寄出部分(20-30%)给家人后,主要用于买彩票。

主要用于买各种乱七八糟的彩票,甚至是那种仔细研究一下,可能手续都不合规的 “黑彩票”。

街面上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新彩票出现,不是摇号的那种,要更加即时:刮刮乐型的。

彩票店会散布谁谁又中了大奖,而且是困难之际中了大奖翻身,至于是谁,总是无可验证,故事流传两个月,就换个主题,换个主角。

彩票店的大饼,可以让一个这样的劳动人员 吃好几年。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们职业各异,贩夫走卒,叫买的叫卖的、推车的担担的、卖油的卖面的、卖米的卖蒜的,赶大车的扛活的,形形色色,但有一点一致:他们除了手里这份活计,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基本上全年无休,休息的时候,要么是没活了,要么是身体实在不舒服,要么亲人有事。

多数没有职业技能(十六大类特殊工种),基本上没有职业资格证(即使手艺比有证的都好),工作时长多在12小时左右或以上。基本无社会保障,如果以后政府不发养老金等,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储蓄或者子女赡养。

其中会有一部分人成为他们中的“强者”,表现类似于欺行霸市,但不属于涉黑,俗称“横”,莘县话叫“人物”,一般人惹不起也不愿意惹的那种,但并无背景。

大多比较能忍耐,奉行惹不起躲得起的原则,但是容易内讧,内讧的原因多是因为芝麻绿豆小事谁也不肯先退一步,因为只要退了一步,以后就会有无数的人欺负他,俗称“怂”,莘县话叫“孙头啷棒”。爱占小便宜,但大多懂礼节,不爱出头,做事随大流居多,你跟他客客气气的他会比你还客气。

热衷于吃饭,但不挑拣。

认死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放社会依旧处于底层的人,恐怕都有大问题,若非社会保障因素,则认知体系一定有大错,于是,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照着神经不正常的角度去想。

底层若有很多神闲气定,心思缜密的人们,如同木心之流写得如痴如醉,只能说明社会不开放而已,那是个特殊而不正常的状态,一旦封闭社会打开一丝缝,这种好品质就会把人带出困境,木心自己就是这样的,他却不点破。


user avatar   xuebei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次出差,在帝都,酒店后面有个小胡同

晚上应酬喝完酒后觉得特别饿,就溜达到小胡同里面找吃的

一家面馆,不大,有4张桌子

我进去的时候坐下,旁边的桌子上有一对年轻的男女,俩人面前只放了一碗炒面

男孩埋头在吃,女的就这样静静的看着

突然女孩说:我们分手吧

男孩顿了一下,又把一筷子炒面送进嘴里

女孩突然歇斯底里的吼,吓了我一跳:我全身上下所有的钱就只够你吃这一碗炒面了!

说完女孩哭着跑了出去

男孩没有去追,还是埋头在吃,吃完后抹了抹嘴,趴在桌子上嚎啕大哭

这顿饭我没有吃完,心里堵得慌!


又看了好多人的回答,心里更堵了!

这个问题竟然还能活到现在,不容易!


user avatar   hong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曾经看过一段纪录片,讲述的中国特有的”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现象。

为什么现在有如此发达快捷的交通工具,还是有很多的农民工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过年?纪录片给出的答案也不复杂:省钱。

相比买一张硬座票,夫妻二人骑着摩托车历经寒风骑行四天回家,可以每个人省下500元左右。

接下来这段内容,转自言偃的一篇文章:

镜头下的公安局,撕开生活最残酷真相:你没穷过,你真的不懂。

作者:言偃


最近看了一个纪录片,周浩导演的《差馆》

“差馆”是粤语派出所的意思,纪录片拍的是广州火车站的一个公安局。

拍摄时间是,2010年和2011年的春节前几天。

整个片子,将镜头对准火车站里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

这些人里,有没钱吃饭的,有小偷小摸的,有被骗被打的,还有各种站里的小贩......

公安局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来往往,各种魔幻又真实的事情层出不穷。

一开头,一个醉醺醺的男人在跟公安对话:5块钱的饼干,把我关了10天。

公安回:那饼干28块钱,偷别人东西肯定要关嘛。

男人提高音量说到:饿死了,饿死了怎么办。

一天晚上,一个大爷来报案,说有人偷了自己的东西。

被偷了什么?

原来是他捡的上百个矿泉水瓶子,被另外一个捡垃圾的人偷走了。

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年纪尚小的女儿,在火车站偷东西被抓住。

他崩溃痛哭说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老婆也要和自己离婚,小女孩挽着爸爸的手臂默默流泪。


女孩的爸爸要被拘留十天左右,小女孩独自被送回家,而两天之后就是除夕。



还有一个小女孩,一家三口都被抓到派出所,5个小时之后,他们被放出去了。


对于她的父母来说,带着小孩一起,还有一个作用:博取同情。

到晚上,就把已经睡着的孩子摇醒,然后孩子哭闹,就能让警察同情早点放了他们。


公安局里,有一类很常见的“常客”,就是各种做小生意的摊贩。

有个卖烤饼的大叔被抓,还显得挺开心。

导演周浩就问他:进来了怎么还这么高兴?

大叔苦笑着回答:如果不能在外面卖东西,对我来说,里面外面不都一样嘛,在哪都一样。

他也知道火车站不让卖,可是他的烤饼卖两个赚1块钱,只能在火车站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赚点小钱。

周浩问他,为什么明知道不能卖还卖?

大叔指着肚子说:这里要吃东西嘛,小孩要吃东西嘛......

还有个姑娘,已经买了过年回家的票,但这几天不想闲着,就想卖点开心果,结果就被抓了。

周浩问她,第一次被抓吧?感觉怎么样?

姑娘说着说着眼睛都红了:感觉钱很难赚。

还有一个让人印象很深刻的农民工,他跑到公安局用热水泡面,面是从救助站领的,没有任何佐料。

他笑嘻嘻的说:我钱全部寄回家了,我搞忘记留车费了。


原来,他每个月在广州能赚2千块,但每年过年之前,他会把所有的钱都寄回家。

然后,就到救助站蹭吃、蹭住、蹭票。

想说他自私奸诈,但看到他端着碗无色无味的泡面,也能笑得一脸满足。


我无论如何也骂不出口,反而有一种强烈的心酸。

导演周浩说:在拍这个片子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中国有这么多文盲。

没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也不知道,原来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那么多人在为了生存苦苦挣扎。



02

生活中,很多我们想当然的事情,其实都不然。

平日里,总感觉大学生都快泛滥成灾了,本科学历、硕士学历的人遍地都是。

但数据显示,自1977年恢复高考,多年以来累计的大学生总共是1.15亿人。

其中专科生占一半,剩下的本科生也就是5800万人。

看起来是很多,但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啊。按比例来看,大学文凭的人有8.86%,而本科生只有4.43%。

也就是说,一百个人里,也才4个本科生。

还有,王思聪曾在微博上说的:“都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吗?”

可事实呢?

目前,中国仅有1.3亿人拥有护照,即便这些人都出过国,那也只有10%的人。

网上有句流行的话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但其实富有,同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

只是,一个是扼制了向上的想象力,一个是限制了向下的想象力。


知乎上有个话题是:“生活富足如何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下面有无数颠覆你认知的答案。

@信口胡诌说起了一个曾经看过的新闻。

记者去深山采访一位单亲妈妈,昏暗的小屋,透过破旧的窗户带来一丝光亮。

一个三岁大的小孩,坐在棉被上,手里捧着一个大碗,碗里装着泡面。

记者说:不能总给孩子吃这个。

妈妈说:不总吃,今天是孩子生日,孩子想吃很久了。

不去了解,你真的很难相信,你以为的垃圾食品,会是他人心心念念,生日才能吃上一顿的美食。

你过腻了的日常,可能是他人拼命努力,也始终不可及的美好未来。

贾樟柯说: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深以为是。

很多人喜欢以己度人,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世界。

却没想过,自己所谓正确的价值观,不过是局限之下的产物。




03

很多时候,你没穷过,你真的不会懂。

8月23日,江西南昌某公交站台,一名女子跌跌撞撞想上车。

她摔倒了,又爬起,爬起来走了几步,又摔倒在地。

摔了几次之后,才踉踉跄跄走到公交旁。

司机看到赶忙把她扶住,发现她满脸通红,头都抬不起来,还一直在流泪。

之后才知道,女子本就生病了,但为了300元全勤奖,她刚打完针就赶着去上班。

有人评论说:不就是300块吗?命都不要了?

这就是穷人,目光短浅,为了300块连命都能拼掉。

是啊,这就是穷人。

但你不能说她目光短浅,因为你不是她,你不知道她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300块,对有的人来说,只是一顿饭、一件衣服、甚至只是一份水果钱。

但对她来说,可能是几天几夜的加班加点,可能是下个月生活费的大头......

对你来说不至于,对她来说就“很至于”。

有人为了卖出一瓶清洁剂,可以舍去自尊;


有货车司机被“油耗子”偷了油,只能边哭边骂边开车;

国家统计局发布过数据,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

也就是说,还有4335万人,年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

年收入2300是什么概念?

一部最普通的国产手机,有人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一年才能赚到。

拾遗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处于精英的很多人,正在慢慢丧失对社会底层的共情能力,以至于越来越不理解普通人的苦难。

你生活富足,所以你不知道,还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最最基本的生存挣扎。

在你不了解的地方,有太多你未曾想过的心酸。




04

网络上有一种声音,很喜欢指责穷人。

认为人之所以贫穷,都是因为懒惰、不努力、不上进、目光短浅等等。

“穷人原罪论”大行其道。

但真正的现实是,很多深陷贫穷的人,根本没时间考虑出路,考虑未来,因为单只是活着,就已经耗费了他们全部的力气。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在6个不同的城市打工。

在这些地方,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差不多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就是1250美元。

但芭芭拉发现,如果她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房租就得600美元以上。

这笔负担太重了,所以她只能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去租房。

但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她每个月还需花费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

如此一来,每个月赚的钱基本就所剩无几了。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6种不同的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换了六个地方,六份工作,芭芭拉最后发现,“如果你在底层,就算忙到吐血,依旧翻不了身”。

是啊,这个世界真的很不公平,有很多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命运。


大同黑煤窑的工人,每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办法工作了为止。

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得到100元左右的报酬。

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人们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等风险。

但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苦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样说:

“这里比在家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家乡干6年。”

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不比你努力?

但事实是,他并没有你过得好,他拼尽全力,也还是一片阴云笼罩。

还是那句经典的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05

前段时间,王石教育年轻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急躁了,整天只想着赚钱。

然后劝年轻人,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公益,或者探险上去。

他举的例子是,他朋友的女儿在高考前突然不想上大学,要和父亲去登山。

后面又想读书了,考上了杜克大学,而就是这个登山的经验,让她被麦肯锡录取了。


哈哈,何不食肉糜?

谁不想慢点走,享受生活,多看看身边,甚至远方的风景?

但更现实的是,生活的压力,逼着你只能匆匆往前赶,生怕慢了一步,就再也赶不上了。

小说《十宗罪》中说:“有时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社会底层最悲惨的世界。”

在精英们高谈阔论的时候,他们忘了,贫穷不是原罪,而是一种不幸。

今年,中国农业大学一位院长叶敬忠,发表了一篇致辞叫——《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他说:

“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穷苦生活体验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明白穷苦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借钱难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向别人开口借钱的感受;一个从来没有抚养过残疾孩子的父母,永远不可能真正感受养育残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种付出和各种滋味。正是因为,人们其实根本不可能,真正体悟到弱者的生活现实和心理世界。因此,我们更加需要保持一种态度,也就是要尝试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如果你做不到,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也请不要随意评价,随便提意见。

在我们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我们不要随意去评判他人,因为我们没有他们的经历,也不知道他们经历过什么事情。

高高在上的批判,不会让世界更好,只会带来更多的戾气。

最后,借用院长叶敬忠的一番话收尾:

“我们眼睛里除了平视或仰视,更应该经常俯视。俯视疾苦和病痛,俯视角落和夹缝,俯视大众和底层。

我们眼中看到的,不应该只有金钱和钞票。还应该有人情和冷暖。我们心中所追求的,不应该只有500强这个目标,还应该有悲天悯人的灵魂。”

和你共勉。


user avatar   du-du-du-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线老师在我评论区展示了家境差吃免费餐的学生的真实生活。

大跌眼镜。

大家一起瞅瞅。



往好了想,挺好的,算没挨过饿,还能挑个嘴。

这可是国家级贫困县。

真挺好,我国富强了。

没有吃不饱饭的小孩了,只有因为不喜欢吃而强行倒掉免费餐的小孩。

开始追求生活质量了,真好。





           

相关话题

  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是“杠精”体质? 
  禁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灵魂能得到升华吗? 
  为什么女权主义会得到部分中国男性的支持? 
  你有过什么一般人体验不到的经历? 
  被爱豆回私信是什么感觉? 
  人会被酒气熏醉吗? 
  有什么猫粮推荐呢? 
  为什么我书读得越多,越看不起周围的人? 
  有哪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个历史人物实际上有过联系? 
  遇见一个人真的是命中注定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雷军在 2020 年 8 月 11 日晚举行的小米十周年演讲?有哪些亮点和感触?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山高县复出在哔哩哔哩首秀?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