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情况,标准千千万,核心就一个:钱。(或许数学等学科会有些不同吧)
说几个例子吧。
A, 印度ap,发了一篇Nature,没拿到tenure走人了。
B, 白人ap, 刚进学院,性骚扰学生,6年下来就发了一篇review,拿到tenure了。
C, 华人ap,招了一堆中国访问学者,又忽悠了个中国研究生,整天虐待学生,一开组会就是中文骂人。声音大到隔壁实验室过来询问。中国研究生心思比较活络,直接用手机把骂人的话录下来汇报学校了。结果还是拿到tenure了。
区别在于A没有拿到经费,而B, C拿到了。
其实也不能怪学校。在美国,一个实验室就是一个小型创业公司,导师就是CEO, 第一任务是拿到经费维持运转,实验室所有人包括导师自己的工资至少一部分要来自于经费。而实验室拿到的经费有一部分要给学院,相当于‘份子钱’或者‘保护费’。你这个实验室能自立,有什么事老大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你拿不到钱,不好意思,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学院招募新的ap的标准也是如此,第一看你有没有钱,第二看你有没有潜力拿到钱。
而且,你拿到tenure之后,也得看钱。虽然学院开不了你,但有一百种方法把你安排了。你的工资至少部分来自于你的经费,既然你没经费了,那就减工资吧,或者你愿意教课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