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对高度集权于行政的国家而言,贸易体系不能走英美的路数,否则金融势力的膨胀会影响政治生态和国家稳定。
当年德三的国际贸易体系就是易货,而不是帝国马克国际化。。。。。
不聊阴谋论哈,纯粹从金融学角度看这个问题。
从规模上来看,2000亿人民币,大约300亿美元左右,三年期且可以展期,笔者认为规模其实比较合适了。
大家需要留意:无论中日关系如何,日本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而中国是日本第二大投资对象国。下面是外交部发布的2018年中日经贸关系总结:
日本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中国是日本第二对外投资对象国。截至2017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额1081.8亿美元,在我国利用外资国别中排名第一。2017年,我对日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为2.54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截至2017年底,我国对日直接投资存量为34.8亿美元。
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和日本签订这一货币互换协议,具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就投资金额来看,比起2013年失效的货币互换协议(约3300亿日元),此次互换已经扩大了约10倍的规模,且远超过每年双方互相投资的金额,因此,绝对不是“象征意义”,而是增强双方互相投资的催化剂。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
日本的A公司需要来中国投资,金额大约10亿人民币;那么A公司如何获得这么多人民币呢?
途径A:通过日本央行,动用日本的外汇储备;
途径B:A公司自行或者通过设在中国的分公司,向中国的商业银行借贷相应的人民币。
可以看出,两个途径各有缺点:途径A会消耗日本央行的外汇储备;而途径B,对于境外公司在本国借贷,其利息成本比较高。
而有了货币互换,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A公司直接向日本央行借贷日元,而日本央行通过此互换协议,借贷相应的人民币给A公司即可。
到期之后,A公司只需要将日元还给日本央行,并支付相应的利息即可。
可以看出,通过两国政府间的货币互换,A公司无需承担任何汇率风险(汇率已经被货币互换合约锁定),也降低了投资的利率成本。而同时日本央行也无需消耗本国的外汇储备。
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