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老师曾提到一个概念叫“快乐的质量”。他是这么说的:
读小黄书时,你快不快乐?
挺快乐的!
听郭德纲的相声时,快不快乐?
也挺快乐!
读莎士比亚时快乐吗?
想必也会感到快乐!
那现在让你选,你选什么?
估计多数人会选郭德纲,即使有人觉得小黄书真的很快乐,也不好意思选。
换个问法,假设现在图书馆只能留一本书给你的子孙后代,即便你真诚地认为小黄书给你带来了愉悦,郭德纲的相声给你带来了快乐,但只能留一本书,你留哪一本?
莎士比亚!(肯定的语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就越是高质量的快乐,与之相对的,是放纵的快乐,它降低了人性的尊严。
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为了让自己不断地享受高级的快乐。
他讲快乐的质量时,举的是读书的例子,那么就很容易联想到阅读的质量。
在我看来,高质量的阅读有三层含义:首先是阅读高质量的内容;其次是高质量的阅读习惯;最后是有高质量的获得。
看过《信条》的朋友大概都被科普过熵增的概念,大意是宇宙中的系统都在从有序向无序发展,能量自发由高到低传递,最终走向湮灭……也就是说,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衰退,直到“自毁”。
代入我们在聊的“学习”这个话题,就是说所有人都有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不爱思考、越来越笨的趋势,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不止是泯然众人,而是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所以人都有知识焦虑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维持知识摄入,才能对抗衰退。如果想要取得进步,就要学更多。
因为人的趋势是变懒变笨,要对抗这种“衰退”,就要逆趋势做功,大V九边的道理是做功的过程很痛苦让人不舒服。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阅读莎士比亚是更高质量的快乐,却仍然选择郭德纲。
因为人就是这样,不会选择正确的,而是选择容易的,然后后悔。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阅读大量信息。比如老王,他总觉自己读的字数也不比谁少,但为什么没有涨知识呢?
这就和阅读质量有关。
既然万物皆有惰性,阅读当然也有惰性,大家自然更喜欢看容易理解的东西。音视频的内容大量出现之后,人们更易于用眼前所见的画面耳朵所听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思维空间,就减少了思考做功。
流媒体时代,人们输入内容确实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轻松,但若习惯如此,就很难再看进那些真正能启发思考的内容了,变得更习惯于接受结论性的语言,而不是分析语言,也就是更喜欢“接受是什么”,而不是“思考为什么”。
这个现象其实已经发展成确定的趋势了,而确定的趋势中就一定有生意。既然你有知识焦虑,又看不进高成本的内容,那我就嚼烂了喂给你,这不正是罗振宇的商业逻辑么?
显然不是好事,因为我在看音视频的时候就经常有一种一闪而过的“学到东西的快感”,有时候还拍大腿,嗯,是这样,但回过头却发现根本记不起什么。
刷来的信息太直接,还没有来得及去思考和分析,浅显的结论已然呈现在面前。我们看的时候是觉得信息很多,但是很难在大脑中停留太长时间,当然就连一鳞半爪也记不住。
能记住的,不是某个人侃侃而谈的光鲜人设就是他生造出来的新鲜词汇。
比如都知道奇葩说里的黄执中很牛逼,但你能记起他说过什么吗?
生造词汇这个事,我发现搞互联网和金融的特别爱干。本来可以说人话,他们非要搞成玄学。搞金融的是骗你“这事只能让肉食者谋之”,搞互联网的则是骗你——你“获得了知识”。
举个例子,罗振宇曾经讲了个二战时美军发明“午餐肉”的故事,说这是畜牧学、营养学、仓储物流的系统知识整合,进而提出了“认知折叠”的概念。
乍一听,好高级好牛逼。
但细一想,这特么不就是流水线么?哪个工业品不是这么生产出来的?就是根绣花针,也集合了采矿、冶金、营销渠道……的知识呀。
所以为啥平时还亲自看点书的朋友特别反感罗振宇,因为他号称提供“知识服务”,但给的却是经不起推敲的“水货”。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看手机都是抱着学知识的心态,有的就是图一乐子。
比如微博、抖音,刷一下就很快活嘛,再点开底下的评论,简直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我并不觉得体验这些“低质量的快乐”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在刷的过程中,产生了“获得知识”的幻觉。
我有很多学员是大神级学霸,他们平时也玩的,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他们知道自己在玩。
再谈一下我所认知的学习的五个层次,解释下为什么我说没有思考成本的阅读无法获得知识。
结合我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我将“学习”划分为五个层次:信息摄入→ 归纳提炼→ 实践论证→ 融汇贯通→ 颠覆创新。
(1)信息摄入
通过观察与阅读,建立知识体系、积累常识经验,是学习的第一步。
比如若不知道什么叫M2,什么是“信用”,什么是“流动性”,很多经济话题的文章是没法看的,也就谈不上讨论、分析,便只能人云亦云——物价在涨哎,肯定是通胀喽,再不然就是滞胀……
(2)归纳提炼
知识固然是越多越好,若只是单纯记忆的话,充其量不过是一块能够直立行走的USB而已,所以得有个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归纳和提炼。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通过对复杂武学知识的系统吸收与整理,常常能识别出高手招式中的破绽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这就是大量阅读并归纳提炼后的效果。
又如我常说“凯恩斯主义兴起之后,经济问题的核心都是债务问题”就是对当下各种经济现象的本质归纳。
(3)实践论证
王语嫣虽然懂得多,但半点武功也不会,她的精力都花在搞理论上,实战这玩意儿,也是要看筋骨的嘛。
经济学家懂得多,并不意味着就能从股市中赚到钱,因为炒股不光要懂市场,还得在长期实操中训练如何理解人性、控制心性。有些人天生理智冷静,就如武林中那些根骨清奇的高手一样,天赋异禀么,练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但搞理论和实践论证并不冲突,比如王语嫣可以通过指点段誉击退李延宗,她并不需要自己出手,甚至还得出了“这位段公子,日后造诣恐怕在李将军之上”的结论,果然,少林会战中,段誉就把慕容复给干趴了(李延宗是慕容复假扮的)。所以理论只要有实验过程,或者观察到事实依据,就可以获得论证。
实践出真知,我们要不断将获得的理论与思考,投入到实际应用或是观察中去检验,获得反馈后再加以修正。否则便会像赵括一样,纸上谈兵时,他老爹赵奢都不是对手,一到战场上就被经验丰富的白起给玩死了。
(4)融汇贯通
这是一种将训练出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多领域运用的能力,或者是具备从一般性事物中领悟到核心规律的能力。
要获得这种能力往往需要我们的知识体系与思考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比如古代的理学家们提倡格物致知,即从万事万物中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其实就是在训练这种能力。
举个例子哈,清代袁枚有诗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意思是这么渺小卑微的青苔都敢与牡丹争艳,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要努力啊。
你看,客观世界中往往隐含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哲理。能够将观察与思考深度融合,并推而广之,做到指导现实世界的生产生活实践,就是融会贯通的过程。
(5)颠覆创新
这往往是那些学问大家才能做到的事,也代表着独立思考的最高境界——不盲从权威,质疑并提出新论点挑战权威。
比如王阳明在发现“格物穷理”一途走不通后,经过缜密思考提出了“心即理”的开创性观点,并得出了“事上练”的方法论。这在程朱理学占据主流的时期,这种对学术权威的挑战如同异端。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布鲁诺、达尔文等。
再比如马克思通过大量的观察实践和严谨推论,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并得出资本主义财富分配不均衡导致消费与生产不平衡,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的结论。凯恩斯则挑战了自由主义的观点,主张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从需求端对经济进行强刺激。而弗里德曼、蒙代尔等人在观察中发现货币刺激只在短期有效,通胀和失业的负相关性也只在短期体现,于是发展出了供给学说。
推陈出新是我们学习与思考的最高境界,也是很多学问大家的毕生追求。
以上是我在学习实践中遵守的5个过程,除了第一层,2、3、4、5都需要深入地、不断地思考→整理→反馈→修正→思考……
若只是读那些不需要思考做功的内容,怎么可能会学到知识呢?
老王说:“我工作那么忙,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没办法像读书时系统地学习。”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碎片化阅读变成了一股潮流,阅读材料和音视频内容越来越简短,结论越来越直接,语言越来越娱乐化。
其实时间碎片化是没所谓的,有所谓的是知识体系的碎片化,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漫无目的地瞎看。
特别是流媒体时代,不论是抖音也好,知乎也罢,只要打开就有无穷无尽的内容被算法推送过来。
算法的目的是抢夺你的“时间货币”,方法是投你所好。
前面不是说宇宙万物的趋势都是“熵增衰退”嘛,而逆趋势又是痛苦的,所以人们喜欢轻松愉悦的。于是算法就倾向于向人投喂这样的东西,我习惯将之描述为“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
所以“刷”这个行为所产生的阅读肯定是不系统的,碎片的。
九边在他的书里将人脑解释为“关系型数据库”,碎片化的信息缺乏连接关系,你想用的时候是无法记起来的,所以才有“爽得快,忘得也快”的感受。
我爱看知乎,经常会掉进“刷”的陷阱里,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尽量使用“搜索”功能,一段时间只盯着一个话题话题看。
而同个话题,你看得越多,知识积累的规模越大,学得也就越快。比如一个初学者看凯恩斯,肯定的看不懂的,但是看完曼昆的经济学之后再看《通论》,就轻松多了。
与浅尝性碎片化阅读相对的是沉浸式系统性阅读。只有启动了思考与联想能力,才能随时高效地将观察到的结果储存进大脑,才能归纳吸收进自己的认知体系。只有将知识体系中各个版块逐次拼接,形成知识共振,才能做到融汇贯通,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甚或提出创新的理论。
这就要求我们多读书,多读长逻辑。
书本往往凝结着作者深度思考的结果,落笔成书后便难以修改,所以靠谱的作者一定会多番求证,几经锤炼,其严谨性定然要高出抖音、微博很多。你要非拿《平安经》这本书来杠,我就只有祝你平安。
除了多阅读长逻辑,还应多看基础理论,因为这是思考的起点,不要只关心结论,这样难免会陷入盲从而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读书学习为的啥,不就是为了能独立思考么?
以上,我比较推崇的阅读习惯是选定一个话题,集中一段时间,系统地阅读长逻辑。
怎么读呢?
其实和健身是一个道理,在养成习惯之前得逼自己一把,毕竟读书远没有玩游戏刷抖音快乐,所以要给自己定个规矩。
大V九边的规矩是“每天必须读两页”。
我的体验也是只要你坐在桌前打开了书本,那你读的就不止两页。
另一条经验是那些需要我们不时回看的硬核内容,纸质阅读更好。
因为这些书读起来真的好难受,好想开小差,这时候若是手机上弹出个什么东西,刚好给了你弃坑的借口,那这本书就很难看完。我是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对于我来说,电子阅读只适合看小说。
据说梁文道从13岁开始读书,一共读了12000本书,平均一天读1本,这个梗一直烙在我脑子里,我有时候会刻意挑战一下自己。
有一天我一同事提到一种读书方法,即逐行逐行地读,而不是逐字逐字地读。这事也烙我脑子里了,我时不时也刻意练习一下。这种办法还是得看阅读的内容类型,如果是小说,很轻松就可以做到,如果是《债务危机》这种书,就很难,一句话得看好几遍。一方面是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有差别,另一方面是中信版的翻译太垃圾,我怀疑丫就是谷歌copy paste出来的,有些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还是要去找英文原文对比着看。但练习这种阅读办法对集中注意力有好处。
以上,就是我对待学习和读书的看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更好的习惯和办法,不妨在评论中分享出来,我们一起讨论,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