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IJN在山本上台后改变了战略? 第1页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弱者寻求胜利的基本思路,是在强者完成集结前就发动进攻,寻求各个击破。

比如说现在的中国打台湾。仅从战役角度来说的话,把美日前沿基地炸一遍后再打,要比直接打台湾保险很多。如果采取防御态势,攻台时坐视美军集结的话。以现在的实力,变数就很大了。

只是先动手会直接触发美日安保条约,政治成本高的可怕。。。

所以说大建不能停。因为跟先出手的政治成本相比,大建花再多钱也是小钱。。。

个人认为,如果付出了先动手的成本,那么目标就不能只停留在台湾,必须利用先手把日本解决掉才能收回成本。

干脆不管台湾,仅在台湾方向进行佯动。先手瘫痪美日一线后,主力在强大海空军力量支援下直接登陆九州(日本抗登陆能力远不如台湾,在九州夺取完整港口和机场是远比在台湾要容易的),然后陆军迅速推进,在日本完成动员和美援军到位前攻占东京。解决日本后,回头再解决台湾。这种作战所需要的海空力量,现在更是远远不够。

因此,在先手激进攻台政治上得不偿失的情况下。无论是后手保守收台还是先手激进攻日,都需要远比现在更强大的海空军力量。

也不能说没有能力。现在的J20对中国而言,不比当年J6贵。现在的航母对中国而言,不比当年051贵。


user avatar   stargazer9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放一张图大致缕清一下间战时期IJN假想的日美对峙局势。

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做这个计划(渐减邀击)的时候,海大的参谋和军令部、联合舰队司令部高层的指挥官们并没有过多考虑被封锁而资源缺乏这种马后炮一样的事情——绝大多数旧日本军人至少在1920年代都对总体战和经济战缺乏明确概念。因此像是抢夺荷属东印度用于供给石油这样的念头,实际上是不太受重视的,陆海军最多考虑到“我至,我见,我征服”这个层面就行了。

因此这个布置很显然地,首先是为了确保南进作战的兵力投送和陆军作战不受干扰,海军能腾出主力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卡罗林群岛以北的预设战场与越洋反击的美军决战。其中马里亚纳群岛是反击的核心阵地,马绍尔群岛是前沿警戒哨,卡罗林群岛地位未定、有一部分作战计划提及在此布置反击兵力的考量。

但在1940~41年,新的国际形势和日本自身的处境使得旧有战略出现了难以弥补的漏洞:

1.经济战先于军事斗争打响,使得日本的南进战略首要目标变成获取资源并恢复生产。换言之,印度尼西亚诸岛的安全必须绝对确保,不仅菲律宾群岛和南马里亚纳应在开战后尽快夺取,海军的主战场也应该尽量远离内南洋地区和自身的交通线。同时还要兼顾对澳大利亚方向的警戒工作和本土防御,在这么宽阔的洋面上再预设战场就显得太愚蠢了。

2.承接上文,旧有渐减邀击体系是利用中太南太各岛的基地航空队作为第一波搜索攻击力量,打击进入攻击半径的美军舰队,同时派遣主力部队配合迎击。这种布置实际上只适合对抗一股脑钻进我方伏击圈、直指中太平洋路线的敌军,未免有点一厢情愿——如果美军不直接朝南马里亚纳和菲律宾前进而是先慢慢啃马绍尔群岛、甚至干脆家里宅两年爆兵然后一路平推,那该怎么办?虽然美军的橙色作战计划和彩虹计划并未泄密,但仅仅暴露一个大致讯息也足以令人不安。更可怕的是,美国人的战争潜力完全足以支撑这样大规模持久性的作战,相反日军一旦陷入拉锯战就彻底没救了。

3.基地航空队+水面舰艇配合作战的最大问题是布置缺乏弹性。上述三个主要的作战区域里任意两个群岛相隔均可达上千公里,前哨如果被敌人用压倒性兵力一波平A打瘫,布置在后方的水面舰艇很显然无法快速支援。但万幸的是,已经有足以改变这种局面的远程火力投送武器出现,那就是快速航空母舰。而航母利攻不利守,既然有了可以作为strike force使用的武器,就应该尽量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扭转无法掌握决战时间地点的被动局面。这一思路最终的结果是袭击珍珠港,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再回到渐减邀击的老路上去。

实际上,奇袭珍珠港的设想在30年代就已经有一定市场,海大的参谋推演里或多或少地涉及过一些,这段时间美军在夏威夷举行的GJE演习和FP演习相关消息可能也给了日本人一些灵感。可以确认的是1941年初、差不多在对日禁运生效之前,在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兵棋推演里,航母空袭珍珠港终于取得纸上作业的成功,外加实战演习中航空雷击的惊人成果,可能最终使得以山本为首的一部分军官偏向这条路线。比较激进的航空派肯定是支持这种战法的;主张巨舰大炮路线的战舰派既然找不到出动驻岛舰队的理由,也没法强烈反对,基本上是抱着看好戏的态度默认了山本的决策。

1941年1月7日山本写给海相及川古志郎大将的书信大致内容摘录如下:

显而易见,山本为了说服更上一级的军政高层,套用了日俄战争伊始突袭旅顺口的战例来证明其功效。上层的反对意见主要为质疑空袭能否取得战果,以及陆军对南进作战缺少航母支援产生的不满。这一点后来因翔鹤级入役而得到一定缓解;但航空派又更加强烈地主张集中运用全部六艘大型正航加强战力,只留下几艘小型航母为陆军提供空中掩护,最后统一决定由南方的各基地航空队连续转场实施岸基攻击,且台南航空队的飞行员已证实长途跋涉500公里以后部队仍然有足够战斗力。此时南进作战用到的海航飞行员大都为刚出航校的新兵,要他们贸然上舰无异于自杀,但在岸基机场起降作战则毫无顾虑。至此,至少在海军内部和陆海军协调方面,已经找不出任何反对奇袭珍珠港计划的理由了,剩下的只有看外交层面对美谈判取得多大进展而已。


user avatar   qiu-shan-jin-tian-chu-ben-zi-liao-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时的旧海军除了孤注一掷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当时比美军可能的造舰计划更迫切的问题是,日本很多必要的资源依赖美国进口。被认为是维系海上命脉的石油也是必须得依靠美国。

日本本国的原油产量非常少,基本依靠进口(例如S15日本进口原油375万kℓ,而本国原油产量只有33万kℓ,连进口的零头都达不到)。

日本的石油输入量(原油+石油制品) 同年消耗量

S12 662万kℓ 569万kℓ

S13 638万kℓ 506万kℓ

S14 492万kℓ 442万kℓ

S15 628万kℓ 458万kℓ

S16 226万kℓ 409万kℓ

在日本被多国禁运、海军发起珍珠港作战的S16(1941)年,日本海军净石油储存量为-122万kℓ。

不要小看这-122万kℓ石油,根据资料来看,当时全日本的石油储存量也仅仅维持在800万-900万kℓ左右。

按这个趋势下去,日本不开战也不从中国大陆撤退(对美不怂也不干)的前提下,按照S16年的消耗量历年来日本海军的石油储备只能够维持到S20(1945)年而已。

根据日本方面作出的各种假定案,开战后每年需要消耗500-600万kℓ石油储备,其中海军消耗占一半以上。也就是哪怕日本能够一年内解决太平洋战场,日本海军也需要至少在有300万kℓ石油储备的情况下对美开战。

实际上,一年解决太平洋战场是绝对不可能的,日本方面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在推算战争所需石油消耗量的时候是推算了三年所需的石油消耗量(除了卧薪尝胆案外,日美开战三年需要石油1600-2000万kℓ)。

按照假定,1942年(即假定里的开战第一年)供给是80万kℓ(扣除计划中的荷兰占领地第一年生产0-30万kℓ,应该是50-80万kℓ),推迟一年开战日本也只是大概有900-1000万kℓ供给,而第一年消耗按照S15年的数值推算消耗450万kℓ,也就是推迟一年开战会导致在43年初的时候只剩下400万kℓ左右储备。

按照500-600万kℓ的开战假定消耗量。推迟一年开战可能会面临石油资源彻底枯竭的局面。

所以推迟一年开战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那最多能推迟几个月开战呢?

根据三个方案的推算,在开战第二年石油供给增长120-250万kℓ的情况下,开战第二年年末石油储备推算保持量为55-270万kℓ。

因为占领荷兰的第一年只有0-30万kℓ,第二年是100-200万kℓ,所以每迟1个月开战日本的石油供给就会少8-14万kℓ,所以美日开战最迟也是42年上半年。

不过,这些战前的推算对于战争第一年石油的使用量和获得量上还显得略微保守。事实上,单海军方面在次年所需的石油就高达485万kℓ(年度总共使用825万kℓ),同年的日本海军净石油存量为-300万kℓ。并且根据战后的统计,日美开战第一年非军用石油消耗不降反升30万kℓ。

既然从海军的角度日美开战自对日禁运以后不可避免,那么也不难理解山本坚持尽全力于一役投入六只空母进行珍珠港奇袭的作战方式,因为如果其不能短期内解决太平洋战场的话,面对那么就是彻底的失败。

注:

1.不同出处的数据不一样,但是石油储量变化趋势是一样的。

2.三个方案具体开战时间不一样,这里假定三个方案都是11月开战


user avatar   samguo-zhi-xue-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几点我想说一下:

1,某些人拿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来说事,我不知道他们啥脑回路,重修氏族志将崔姓降为三等本身就是李世民瞧不上老牌士族的表现啊这有错吗,某些精神世家也不必挽尊了吧。

2,说世家不是比官职的我又哪一句说世家是比官职的了(当然在贞观朝你也没啥官职可比了,只好比谁家女儿卖的贵)?但李世民看的是官职你酸也没用啊(当然即便北魏定士族时官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很奇怪一个割据半壁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某些人眼里倒比李唐合法性更高)。官职代表的是功劳才能,你无功于天下,亦无才势可依仗还有啥可豪横的?新中国都建立了你口口声声祖上八大铁帽子王不觉的搞笑么?

3,五姓七宗们口口声声祖上多牛掰也许在那个时代很唬人,可我们站在五千年历史的尽头回望,也就那样。他们可查的祖宗在他们生存的时代大多也不算什么一流人物甚至有些恐怕正史都无传且也不乏泥腿子出身,那后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别的泥腿子的?某些精神五姓,怕也说不出自家的精神祖上是谁吧?

4,关于李虎家族,目前的说法有陇西李旁支(人家也没说自己是嫡系啊),赵郡李旁支(陈寅恪考证),胡姓改(法琳和尚说的,因为出家人不打妄语?李世民没杀他,因为李世民心虚?)。第三种说法你爱信就信不解释。就说旁支难道就没资格称郡望了么?世家强大靠的不是什么祖宗荣光,而是家学渊源及人多势众,而这两者都不看什么嫡系不嫡系的,你又不是皇家有一个皇位要继承,当然要开枝散叶人越多越好,否则郡望之下不会又分各房,甚至同姓之间如陇西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本出同源是不是也要分一个庶嫡?你五姓七宗数百年间人才代出,难道全是一脉单传?


因为李世民首先嫌弃了他们,所以才有了世家酸溜溜的瞧不上李家,至于什么血统,旁系,破落户,都只是一个理由而非原因。


联姻也好,封官也罢,李世民看的只有才能功劳,说白了就是官爵,在新王朝建立和建设中有功绩起作用的人,自然身居高位,也自然是皇家的结亲对象,这其中既有老牌世家,也有新兴勋爵,所以出身在李世民眼里不重要,才能功劳才重要。


至于说世家瞧不上李家更扯淡了,崔卢李郑王,李家起码排第三,哪怕李虎一支是旁系,但从李虎开始历西魏北周大隋三代公爵即便崔卢也拿不出几个人敢比吧?郑王以下就更别说了。至于南朝的世家,刘宋,萧齐,陈家建国时全是布衣出身怎么没见世家瞧不起?北朝宇文家,外族;高家,精神外族;杨家,精神高门,怎么也没见世家瞧不起?到李唐这真的贵族上位了,确切地说到李世民这世家就瞧不起李家了,为啥?无非是在李世民这里拿不到好处,酸葡萄心理作祟罢了。往前几百年,南边北边,不管谁作皇帝,都要与世家共天下,所以哪怕江山治理一团糟,一堆几十年的短命王朝割据势力,但最后泥腿子出身的皇家倒都摇身一变也跻身世家了,李唐到李渊这也还是这样,还割据一方就已经到处封官许愿滥赏无数了,这些躺赢的世家照例也很满意。但李世民上位后就不一样了,大刀阔斧精简机构一大批无才无功的二世祖不能再寄生于国家公器当然就动了世家利益了,但这些靠祖辈积累的世家确实在新朝中都是边缘人物没什么权重,又不能硬气一点不食周粟,只能酸溜溜的说些敝帚自珍的话了,可笑现在倒有人还真被唬住当了真了。典型的例子如氏族中排名第一的崔家,族长在贞观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要有能力有势力他不至于只是个五品,他要有气节也不会去作这个五品,李世民要想向他示好也不会只让他当这个五品,李世民也没必要跟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五品官联姻。​

所谓人言可畏,譬如明朝时曲阜孔家,瞧不上江西张家道士气,瞧不上凤阳朱家暴发户,多少人当了真还真以为衍圣公霸气外露,其实不过私底下过嘴瘾,你让他当面说啊?当面指不定是受了啥气呢?




  

相关话题

  假如李云龙见到现代武器(突击步枪、火炮、导弹等),会有什么反应? 
  为什么德国将法国逼投降之后不直接占领? 
  郭靖为什么不把九阴真经或者降龙十八掌教给襄阳的守军呢? 
  二战时期,如果单人战斗机安装火焰喷射器,战术价值大吗? 
  坦克装电磁炮的话得解决哪些问题? 
  《亮剑》中山本一木偷袭赵家峪后为什么不返回西集据点而是跑去平安县城? 
  1921年美国为什么主动提出海军军备限制? 
  为什么在古典战场中所向披靡的骑兵,在二战中几乎销声匿迹? 
  中国的军队近年来需不需要实战的锤炼? 
  电影《敦刻尔克》是否为英国「洗地」? 

前一个讨论
吕思勉的个人素养及他作为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如何?
下一个讨论
太平天国与 ISIS 有何异同?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