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对于咨询师来说,“心理咨询个案接多了,在现实生活中能感受到一个人大致的命运趋向”是一种特别危险的想法。
前面也有人说了,心理咨询一定要注重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复杂性。假如一个心理咨询师,因为自己对某一人群的经验丰富,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过去的经验,依据几个相似的症状,就做出夸夸其谈的分析,甚至“预言”这个人的“命运趋势”,这个心理咨询师不但不专业,也是不伦理的。
伦理要求咨询师首先把来访者看成一个完整的,有尊严的,有独特性的人,而不仅仅是他的症状。
另一方面,学习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师,应该都很熟悉有一些消极思维方式的模型。其中一种叫作Jumping to conclusion, 是指在少量证据的情况下就匆忙做出结论。认为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事件或少量线索就得出一个人的“命运趋势”是一种很典型的Jump to the conclusion.因为他可能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一些大概方向上的感受,比如一个来访者一说话,会暴露出思维模式,可能就和一些特定的童年环境相关。但是如果咨询师不时刻注意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过度依赖了经验的话,就有可能忽视眼前这个案例独特的地方,而没有能够最好的和来访者链接,以及帮助到来访者。
这种不伦理背后和自恋也是相关的。有时候有些咨询师会在不断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培养出一种“上帝视角”,归根结底,会认为自己能够去“预言他人的命运趋势”,打心底里是把自己放在高于别人一等的地位上的。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比别人睿智。这种心理需要咨询师和自己的咨询师去处理,因为它对于这个咨询师的来访者来说是危险的,不但不能保证来访者的利益,还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以上是回答关于能否感知过去与未来的问题。总结来说就是,即便接过很多个案能带来一些经验,也应该十分重视个体的独特性,不匆忙做任何分析,下任何结论。
至于旁观者能够做什么的问题,我的建议是什么都不做。除非对方向你寻求了,否则,对方对自己的人生有自主决策权。
以上。
2015年4月16日更新
题主问到,“我本科心理学在读。如果我经验增加,对这种问题是不是就能更早的预判?处在这样一个旁观者的位置能做什么?这还算是自恋的范畴么?如果再极端点,我就是我哥哥呢?”
从以下几点和题主探讨一下。
1. 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神经科学有什么区别?
因为国内的心理学学科情况还很混乱,这里以国际上的标准情况为例。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听到一个人是“学心理学”的,很多人都会马上认为,他是不是心理咨询师,或者他未来是不是会成为心理咨询师。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很错误的。
心理学下面有很多细分专业,比如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成长发展的),组织心理学(偏企业管理),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等。临床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下属的一个专业方向。其实还有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认知神经科学则是偏重研究人脑生理基础的学科,很多时候也在心理学院下开设。
在这么多细分专业方向中,只有“临床” clinical和“咨询”counseling方向,是真正学习心理咨询的。这两者的区别是,在国外,临床方向会学习如何给人下诊断,以及治疗有心理疾病诊断的人群。咨询方向则只能处理一般心理问题,不能诊断也不能治疗。
在国外,假如你不是学临床或者咨询方向的心理学,而是学其他,不管是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都表示你只能做这个方向的研究(Research),而不能从事接待来访者的工作。
国内的情况有些不同,因为国内没有很好的临床教育,像大家都知道的李松蔚男神,是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那是真正的科班出身学院派。而学习其他专业方向心理学的,都不能说是真正意义的科班出身。当然,不是科班出身的心理咨询师,也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实战经验成为非常好的咨询师,这是后话。
临床心理、咨询心理方向的学生,在国外都有field education的要求,也就是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一定小时数的实习,才可以毕业获得学位。题主是本科心理学在读,应该是心理学的通识教育,还没有选择专业方向。所以题主现在首先离心理咨询的方向还是有些远的。
2. 心理咨询师和“婶婶"
和其他临床工作一样,比如医生,心理咨询师有着严格的职业伦理要求。我们是不能对自己的亲人、熟人、朋友做分析,做咨询,做治疗(国外有治疗一说,国内没有)的。因为你们之间有超过咨询关系之外的关系,你对她的分析很难是客观的,你们之间也很难有客观的移情和反移情,你们有共同认识的人,她的隐私也很难得到保证,比如会不会告诉哥哥?。不管题主是题主,还是题主是题主的哥哥,首先,题主都不应该自己去给婶婶做分析和咨询。
不过我觉得题主的问题其实是:“假如自己能够多学习一些心理咨询的知识和技能,是不是可以提早看出婶婶有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迹象”
如果是这个问题的话,我认为是可以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题主可以做的,就是为婶婶联系好的心理咨询师,让婶婶接受专业的帮助。然后自己不去干涉治疗的过程。不去问婶婶和咨询师聊了些什么,不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以干涉。在私人关系和咨询关系之间划上清晰的界限。
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
以上。
2015年4月17日修改
题主说:“2013年我带着对未来生活归属的困惑休学一年四处旅行,在那一年里,因为我善于倾听,有意无意地听了大量人背后的故事,偶尔也会帮人疏导些困惑。综上经历,很多时候我就会觉得我能感受到别人大致的命运,比如朋友这样的婚姻是会有问题的,比如那样教育孩子是会有问题的等等”
觉得有必要补充一句。
从题主的这个叙述看来,题主对于心理咨询的理解似乎停留在“有效的倾听,然后帮助疏导困惑,甚至给出建议”。
从我们专业的角度出发,这种理解是不完全正确的。
有效的倾听当然是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假如只是如此,就只停留在一个“supportive counselling" 的阶段,是非常粗浅的,而且只是用来处理简单的情境。
真正的心理咨询,涉及大量的技巧,深厚的理论,多元的流派。我拿关系取向的移情反移情技巧举例:
在这样的咨询关系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一开始是一张白纸。
然后,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在长期的工作中建立关系,从engagement到形成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会把自己和重要他者(significant others)的关系投射到这张白纸中来。
咨询师因此有机会去看到那些关系,分析那些关系,在咨询关系therapeutic relationship中调整那些关系。
来访者逐渐地把这种调整带出诊室,带到他的真实世界中去,从而解决了他的问题。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心理咨询和倾听,解答疑惑,是有很大区别的。事实上,心理咨询有一个伦理要求,叫作self-determination,即来访者有权为自己做决定。心理咨询师需要时刻注意自己有没有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比如有些情况,来访者认为自己选A,咨询师觉得应该选B,因为A不好B好,这个咨询就是不合伦理的。
题主说到,自己因为听多了故事,而能够有一些感觉,比如对方的婚姻可能会出问题,孩子教育可能会出问题。我并不否认这一点,事实上随着训练和经验的增多,这种感觉肯定会有。但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这种感觉。
我一再强调个体的独特性,是因为,当题主认为这个人的婚姻可能会出问题时,应该牢记那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绝对”。仍然应该把这个个案当做一个全新的情况去观察,不遗漏认可有印象的因素。每个个案中都会有一些risk factors,也会有一些resilience factors。即便两个个案的risk factors完全一样,也有可能这个新个案有一些非常独特的保护性因素。
虽然那种感觉是存在的,但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那种“感觉”当做绝对正确的“结论”。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谦卑之心是非常重要的。永远不要觉得你比你的来访者知道的多,永远相信来访者能够教给你一些东西。这能够帮助你和你的来访者形成好的牢固的关系,同时对于来访者来说本身就是一个empowerment的过程,他会在和你的咨询关系中得到力量。
祝题主能够真正走上专业的心理咨询之路。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