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先讲两个故事。
我们都知道汽车之父是奔驰,1885年自从奔驰有了第一台汽车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推出新的车型,那时候的汽车是手工打造,没有生产线,所以造价极贵,买得起的都是富人阶层,从当时的广告也可以看个大概。
都是贵妇们才能买得起的汽车,下图是电动车。
到了1899年,奔驰公司的股东Friedrich von Fischer 建议公司要为中产阶级生产汽车,提出了一个建议:Mass production.
所以奔驰随后推出了一款大规模生产的车型:Benz Viktoria.
这是历史上第一辆大规模量产的汽车。
这款车推出当年就卖了85辆,而以往都是个位数。
第二个故事
尽管奔驰提出大规模量产汽车以降低汽车售价,但是汽车对于大多数人还是遥不可及。
这时福特提出了新的概念。福特公司于1903年创立,1913年福特在其位于highland的工厂 提出移动生产线的概念.
在工业革命之前,工业产品都是手工打造,几个人为单位,从单个零部件到最后组装都是这几个人完成。
到了20世纪初,福特率引入流动生产线概念,并在此生产线上生产了Oldsmobile Curved Dash这款车,这也是历史上首款在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的汽车。
下图是福特工厂的流水线装配
后来,流水线又开始生产著名的福特T形车,Mode T,在这条产线上,一辆车分为45个步骤生产,每辆车生产比之前节约了近100分钟,流动生产线对整个世界工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福特对自己的生产线有这样的评价:
I believe that this was the first moving line ever installed. The idea came in a general way from the overhead trolley that the Chicago packers use in dressing beef.
流水生产让福特的价格从1908年的878美元到1912年的575美元,美国的中产阶级已经能够承受起这个售价,福特产线工人四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一辆T形车。
我讲这两个故事就是为了强调,大规模量产和流水线生产是降低成本不二法门,从古至今都是。
如果以上两个故事年代太久远,那以身边项目为例,作为一家零部件供应商,我司对于采购量小的客户要价往往比采购量大的公司稍贵,我相信这在汽车行业都是一样。
手机不太懂
以上,谢邀
有效拉长的生产线=人员操作重复性高=生产节拍更快=对参与者要求低=参与者工资低=降低零配件成本=总产量高
你随便找个车厂,就比如大众吧,配件厂主机厂总装厂都来上,那几万个工人让他们每个人都是从辊钢板开始造车,每个部分都是每个人自己来造,不说设备得重复建设到啥程度,说难听点产量能有现在这种千分之一算祖坟喷火。
——然后你觉得能从搓钢板到铣发动机到焊大梁全能干的工人你得花多少钱一个月吧?
总产量高=充分稀释研发成本+充分稀释生产组织成本+原材料利用率最大化
假设研发一款车要一个亿,然后这款车的生产线运营成本每年一个亿,你能造一百万辆就能让每辆车只摊(一亿+一亿)/一百万=200块。你要只能造十万辆就得分摊2000块了啊。你要是只搓出一万辆来,光研发和运营就摊出20000块了。
造单件或者十几件,毛坯零售价格50块钱1公斤,10吨以上40块一公斤,你切出10公斤一条毛坯,材料去除率80%,给厂家的材料费也是500块。
但你要是造个几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你工件重量2公斤那基本上就可以按照80块一件给材料费了。
(数字是我口胡出来的,领会精神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