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称为小红楼?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知否》称为小红楼的人,应该都没认真读过《红楼梦》。

林黛玉在教香菱写诗时,是这么说的:

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所以评价文学作品,不能脱了立意。《红楼梦》为什么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原因之一是其蕴含的人文关怀在那个时代是极为难得的。在女性受到极大约束和深重迫害的年代,曹公表达了对整个群体的惋惜和尊重。

而《知否》的立意是很低的。在科学昌明、人文进步的今天,一个接受了平等理念的现代人,为了在落后的时代生存下去,将自己打磨得毫无棱角,与同样受到压迫的一众女性,在一亩三分地里勾心斗角,最后成功上位。

两者高下立判,宛若云泥之别。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有些没认真读过红楼的读者,会认为《知否》堪称小红楼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对古风古韵的理解颇为浅薄,二是他们对世情道理的理解有失偏颇。

关于第一点, 山猫大王的答案已经讲得很详细了。作者常常在章节后的“作者有话说“里,考据《红楼梦》中的人物、情节、社会关系,以此来解释《知否》中人物行为的缘由,这无疑在观感上加强了两本书的联系。而且,作者在遣词用字上模仿红楼,尤其是器皿、服饰等物件名称,往往直接从红楼中摘取。

实际上,作者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充足,考据得也粗浅,难免给人画虎不成反类犬之感。但阅读量不足的读者,看到作者辛辛苦苦地考据,读到似曾相识的辞藻,就以为是好的了。

关于第二点,很多人把《红楼梦》奉为种田文的鼻祖,在我看来是极不恰当的。种田文的主题是“发家致富奔小康”,而红楼讲的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根本是南辕北辙。有蒸蒸日上的种田文,有平淡如水的种田文,但是有黄粱一梦的种田文吗?

红楼的世情道理,是体察入微的。哪怕是小人物的小心思,三言两语也描摹的极为透彻。比如“判冤决狱平儿行权”这一回,平儿作为管事大丫鬟,对各方的心思洞若观火,宝玉又能体谅爱惜人,出头担了事,方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其中涉及柳嫂子、柳五儿、司琪、彩云、贾环、探春一干人,平儿能照顾熨帖,着实不易,这才是有实际意义的“世情道理”。

再比如“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一回,探春虽机敏,也有心做一番实事,但终归是养在深闺的年轻小姐,管理经验不足。她的改革虽能得一时利,但不够重视世家奴仆的威力,也没能顾全贾府作为世家大族的体面,最终还是要失败。

而《知否》的世情道理,是粗糙甚至瞎编的。作为一本爽文,因为要照顾读者的阅读快感,也因作者功力有限,很多角色都脸谱化了。比如康姨妈和小秦氏,恶的很纯粹,也恶的很没头脑,仿佛就是为了衬托女主的机智勇敢,让女主几杆子解决刷战绩的。

再比如墨兰,这是最能体现“没人能比主角过得好”爽文特色的配角。我们想到墨兰,先是可恨,后是可怜,好像这个姑娘没有优点似的。但实际是这样吗?她对待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事事要拔尖,那应该才情、行止很不错吧?她想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一段好姻缘,人生上一个台阶,虽说方法不合时宜,但这种勇于打破阶层的奋斗精神好像也没错吧?但不行,作者借明兰的心理隐晦表达,她做错了,心比天高了,在那个时代要碰壁的。这问题就来了,同为庶出,女主可以靠着作者的金手指扶摇直上,女配就得安分从时混吃等死?

恰巧《红楼梦》里有个可比的人物,叫小红。她原本是宝玉院里的小丫头,因想上进,被大丫鬟们排挤,于是抓住一次帮凤姐传话的机会,跳槽去了凤姐那儿。她还在偶遇贾芸的时候,特意丢下帕子(感谢评论区翟三疯的提醒,这里我记错了,原误写成汗巾子),从此两人勾搭上,最后结为连理。曹公批判小红了吗?没有。实际上,小红是整部红楼中难得有个好结局的女孩,根据脂批,在贾府破败时她和贾芸还接济救助了贾宝玉。

在当时环境里,女性想要跨越社会阶层,晋身途径就那么狭窄。所以丫鬟们想挣上姨娘没错,想勾搭上外面的好青年放出去也没错,都是可怜人,想要体面地活,就得挣扎地过,这才是人之常情。要按《知否》的逻辑,那只能指望天上掉馅饼了。

其实《知否》的作者关心则乱本人都说“天雷,狗血,不喜勿入”,可能有些书粉爱的深沉吧。


我们都知道关心则乱是红楼的书粉,但我认为她其实不够理解这本书。

对笔下的女子,曹公多是以怜爱的态度来对待的,尽力展现她们的美好,纵然有少数面目可憎的妇人,也会借宝玉之口“死珠”“鱼眼睛”,批判社会大环境。

而《知否》对女性的自身价值是贬低的,书里的女人,只有丈夫出息生得儿子才算得好。对生不出儿子的女人,作者的笔锋是嘲弄的。

在《知否》里,我们看不到黛玉的才情、宝钗的宽宏、探春的机敏、凤姐的才干,只能看到作者以为的黛玉的尖酸刻薄、宝钗的虚伪自私、探春的庶出身份、凤姐的泼辣狠毒以及生不出儿子。

《红楼梦》和《知否》间隔了三百年,一本产生于万马齐喑的封建王朝,一本产生于追求平等的现代社会,真是讽刺的很。


聊点题外话。

《知否》的价值观如此不合时宜,却在那些年里好评如潮,是因为关心则乱很巧妙地迎合了读者的爽点。女频穿越小说于2006年开始兴起,当时大行其道的是自带穿越者光环大杀四方的玛丽苏文,这类主角往往带着”现代智慧“的优越感,锋芒毕露无往不利。然而,同质的小说看多了,读者也会厌倦。所以《知否》的出现,让读者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在古代,你不必浑身是胆计谋无双,只要安分随时审时度势,一样能活的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社会金字塔下,精英群体毕竟是少数,《知否》给了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庸庸碌碌的读者一粒强效安慰剂。

书的的基调从一开始就定下了:女主既要循规蹈矩,又要人生赢家式的俗世幸福。从现代角度看,这根本是个假命题。当一个人处于压迫中,又经受了反抗思想的洗礼,却不选择反抗,这是认知失调,怎么都幸福不了的。要想消除认知失调,要么改变客观事实,要么改变自身态度。而女主改变不了现实,却又要名利双收,所以她只能变成统治阶层的一员,成为男权社会、等级社会的卫道者。

《知否》的爽点常常来自于”双标“和对特权阶级的向往,作者的金手指开的不比之前的玛丽苏文小,只是掩盖在女主循规蹈矩谨言慎行的面纱下罢了。


消遣小说的生命周期是很短的。这些年来,网文的主题在不断拓展,类型文的潮流也一波接一波。对于缺失文学性和深刻内涵的作品,读者往往是喜新厌旧的。因此,作者和读者总在发掘新的爽点,寻求新的刺激。然而,这种刺激很快就会消解,读者无法从中获取充实和滋养的力量。

所以,还是多读好书吧,去感受那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带来的冲击与思考。消遣小说与其相比,就像一瓢水和一片海。

PS. 推荐一本书,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作者是文学评论家,任教耶鲁。虽然作者立场偏精英主义,但他清楚讲述了何为经典,为何阅读经典,如何阅读经典。附录的书单足够非文学专业的朋友一辈子读的了。


user avatar   m3xiao-mo-g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是什么?按理来说九十年代经济比八十年代要好啊


  

相关话题

  为啥一些小说和动漫里要宣扬拿到超能力后去当超级英雄才是对的这种观点? 
  本人高中生闲的无聊写了两千多字希望有大佬可以帮我看看 我的小说怎么样? 
  《红楼梦》是一部华夏亡国史,明亡清兴史吗?主流红学届是怎么认为的? 
  起点中文网作者太监了怎么办? 
  为何年轻一代研究红楼梦几乎只知周汝昌刘心武,却忽视了其他的红学大家? 
  心血来潮写了个片段,可以请赐教吗? 
  如何评价《红楼梦》里的晴雯? 
  有什么值得推荐的现言小说吗? 
  为啥网络小说和传统武侠小说比很少有下毒,中毒的桥段? 
  贾宝玉和秦钟哪个是攻哪个是受? 

前一个讨论
《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结局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龙族3和江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