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强行答一下这个题。
十年前的老本科生,本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后来研究生读了计算化学,拿了两个硕士学位。。。
所以生化环材我就占了两个,都是血和泪的历史。
出国读的是计算化学。了解到哪怕读完博士,大部分人都是去博士后。转CS之前,和老板开诚布公谈过。
我说我不想继续读下去了。
老板沉默了三秒,回了一句:pardon?
当是正值写proposal。老师关切地问,是不是因为写不出来proposal的缘故。
我答,是因为将来找不到工作。
老师说,可以博后。
我当时特别诚实地回答到,说实话,博后不是一份工作。
又是片刻的沉默。
老师说,你再想想。
我回,我再想想。
其实当时我已经打定决心转码了,也不想安排学术委员会,浪费很多人的时间。
过了一周之后,告诉老板,我还是决定不读下去了。
老师问,那你打算接下来干嘛。
我回,我要转计算机。
我补,老师,我转cs,能找你要推荐信吗?
老师说,okay。
于是,申请了本校的CS博士,但没有被直接录取。
发邮件问录取情况,招生老师说,我们不能给你博士录取,但可以考虑录取你为硕士。你愿意吗?
我当然愿意,只是需要借钱交学费了,好在我在计算机也找到了TA,于是找同学借钱交着州内学费转了CS。
感谢老师的不为难,感谢同学的慷慨仗义。
后来,cs硕士的时候因为刷题没刷好,没找到工作。
于是拿了第三个硕士。
cs的导师说,暂时找不到工作没关系,咱们继续读博士吧。这样机会能多一些。
于是,继续读了计算机的博士。
读博士期间,因为知道了不刷题是找不到工作的道理,边科研,边刷题。我们老师还说挺开明的,也想让我们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就特别支持我们努力学习。
当年学材料和化学的我,不觉得这些经历是一种浪费,相反,让我不断的找到自己想努力的方向。虽然代价大了些,30+还在读书。。。
但付出总会有收获的,坚持也才能给生命赋予意义。
如今的我,还在继续学习各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科研,因为欠下的基础,总规是要补的。因为现在不补,工作了也会需要补。
关于这段大龄转码拿到Google实习的学习和刷题经历,可以参考这个回答:
这一路,不容易。
这一生,也感恩。
因为太多人,太多事,让我磕磕绊绊。
但也是因为太多人,太多事,帮助我良多。
我会继续坚持。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点帮助,麻烦你给我点个赞。因为我也就这点虚荣心了。
12.26.2019更新:
感恩。
scu?材料是个巨坑,高分子更甚。
如果考虑就业前景的话趁早转,it几年之内还是稳的一比,哪怕是机械化工之类的后期去美帝也不错。
如果家里不差钱(支撑得起你逐梦而且不图回报),对材料学十分感兴趣,且做好了长期学习的准备(材料做研究博士起步),就学吧。
这是一个国内国外都不受待见的神奇专业,国内就业前景倒数,国外非移民专业的理工专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学到博士(小心发际线)。
别听楼上的什么不着急你还早早晚都能转,什么转专业考研,都是放p,有那么简单的话压提档线考个垃圾专业然后考建筑医学研究生算了?要不你去看看专升本的也挺多啊?大学四年下来学的东西差那么多,是你准备一下复习两门专业课就能弥补的吗?
这个泥潭一脚踩进去就很难出来,只会越陷越深,你只能要么趁早爬出来,要么一个猛子扎下去。
Good luck.
先声明我不是材料专业的,但是曾经从事过材料科研,在国内某巨无霸科研机构工作,对高等教育学术圈有一定的了解,在知乎上看到了这么多曾经从事过材料科研的硕博们不厌其烦的谆谆劝退深受感动。但是我要通过目前在学术圈看到的现象来分析一下材料专业以后的趋势。
先说结论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材料专业将会越来越惨,这与目前学术圈和经济大环境会造成材料领域人口急剧膨胀有关。
1 学历本身贬值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人数急剧增加,而经济不景气就业越来越难,“学历”本身在就业市场上能带来的附加值越来越少。2018年共有82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求职市场,即使是留学人员回国求职也早在2016年就已经达到40万。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工科霸主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相对比较好的主要集中在能源、电网、金融、IT类为主(通信、互联网)。然而这些单位一共也就370万人左右(根据百度搜索的员工数得出)。我们做一个粗略的假设即每一年公司的招聘人数是大体稳定的,以20年计算那么一年能够腾出来的岗位是18.5万人左右。然而这里面真正的优质岗位其实也不多,比如有三清博士在电网拧螺丝的,985研究生到县城银行做桂圆的。
因此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本科毕业能获得优质岗位的毕业生数量很少,特别是对于材料专业毕业生。再通过知乎上的情况看,依然会有大量的学生抱着“只有提高学历才能找到好工作”的想法选择读研读博,那么读研读博的结果是大概率会走向下面分析的材料专业结构性失衡的老路。
2 材料专业研究生培养特点
由于研究生教育被定位为高级人才培养,同时由于目前国内学术圈大搞文章工程和大肆鼓吹中国急需基础研究造成伪基础研究肆虐的风气,学生有可能越来越学不到就业市场需要的知识,而主要在实验室搞科研发文章,先来看一组数据。
图1是2015年以前中国材料科研文章数,可以看出早在十年前中国材料文章数就已经超越美国,而在过去的十年中成指数型增长,目前中国发表的材料类文章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都要多(即便如此,上图美国和日本发表的材料文章中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华人贡献的)。
如果有人说那是因为中国人口数量大,然而即使按照比例算中国大陆的材化文章比例也远高于美国日本。
再来看通过letpub搜索工程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
可以看出工程学里前二十,除了Journal of Statistical Software和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两个计算机和通信期刊,其他18个高影响因子全部都是材料文章大户期刊,典型关键词有“material”、“nano”和“bio”。来看一下图2中工程学顶刊之一的Advanced Materials的影响因子。
从09年之后AM的影响因子就在快速飙升,不论是时间节点还是涨幅都像极了中国房价。靠着超高的影响因子和文章数量,材料类期刊风靡学术圈,打开上面任何一个期刊的网站,都能看到大量华人的名字。连传统行业也开始大搞材料,比如知乎上的问题“为什么微电子的怕掉到材料的坑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028946/answer/387041500。因此随着文章工程的愈演愈烈,材料专业学生从事数量将会急剧膨胀,这也可以从国内目前开设材料专业和拥有双一流材料学科的学校数量看出,材料与生物、化学类霸榜三甲。
尽管高等教育行业材料专业或者涉及材料领域的人数已经如此臃肿,然而在短期内依然要指数式增长,下表是国际巨头出版商Wiley主打的部分期刊,
看出规律了吗?以Advanced+adj+Material等各种先进材料进行命名,然而Wiley在2017-2018年继续增发了Advanced Biosystems和Small Methods等期刊,影响因子也继续一路高歌。连一贯务实的IEEE也开始炒作影响因子,2017年平均升高了59%。
这里给还未进入学术圈的同学解释下为什么在这里反复说影响因子,因为现在高校教师找教职、评职称、申经费基本全靠这个数值,可以看出由于材料被划分到工程学中,所以不只是材料专业,而是所有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将面临教师越来越多是做材料的,相应的读研读博也只能选择材料方向。
但是影响因子本身有没有水分呢?在以前有一个非常夸张的期刊名叫Laser Physics Letters,影响因子在短期内从不到2攀升到了9.9(图3),比老牌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还要高。然而由于出版商与Thomson Reuters(评估影响因子的机构)某些不可知的原因,被强迫停止炒作影响因子后暴跌到1.9(然而当年Laser Physics Letters因为影响因子高被划分到一区高水平期刊,并且有不少人在那个年代通过这个期刊找教职、评职称、申经费)。所以虚高的影响因子不只是会腰斩,而是有可能被完全埋进土里。为了托住“高水平期刊”的影响因子,一定要更多的期刊和文章来接盘。
知乎上的劝退大佬杨叔 @弗兰克扬 有一篇文章叫做垃圾专业与传销,从上面的数据应该已经能感觉到为什么材料领域人员会急剧臃肿了吧?这个专业能制霸高等教育学术圈全靠一个炒作的影响因子(低廉的发文章成本与高影响因子的收益回报),与实体需求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然而收购了由Garfield博士发明的影响因子评估的Thomson Reuters已经将学术评估咨询业务打包以35.5亿美金的价格转手出售掉(中兴一年的利润才7亿美元左右)。这里有没有联想到比特币和楼市?
然而目前这种游戏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因为金字塔游戏的特点就是一旦开始了就要一直进行下去,里面的人只有不断的拉进下家才能保证金字塔不会塌。所以想继续深造的同学(包括传统工程科学)在未来大概率会遇到各种大佬告诉你材料是未来,是一切制造业的基础,我们做的既是基础科研,又是引领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我们要仿生、我们要二维,纳米可以改变世界,加入伟大的科学家队伍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事神圣的科研吧,去鄙视腐朽的金融圈蛀虫和搬砖的IT圈民工。
即使出国,不管你在日本、新加坡、澳洲、欧洲还是北美,学术圈里各种高大上的材料都会像梦魇一样缠着你,可以看看知乎上最近很火的海归劝退大佬 @云天 的文章。查一查海外华人学者主要发的文章是不总有chemical这个关键词,海归中材料背景的比例有多高。即使是海归,又有多少能留到985/211(这两年应该问一本、二本了)当教师的,而留校的又有多少最后能拿到终身教职的(拿不到终身教职就随时有可能被辞退失业)。
如果读完硕士博士去企业找工作呢?知乎上有个问题是如何看待Elon Musk说nano就是bullshit。
如何评价 Elon Musk 在推特上称 Nano 是 bs (Bullshit)?
再想想如果你一头黑读到博士,等到博士毕业的时候,材料背景的人数会达到多少,而真正需要高大上纳米合成表征的岗位又有多少。如果转岗从头开始,用人单位为什么不招一个浑身都是胶原蛋白干劲十足的本科生,而要招一个油腻的中年博士?
3 金字塔游戏的魔力
如果有人看过绝命毒师(Breaking Bad),应该记得里面的老白(Walter White)是Caltech的高材生(Honorary Graduate of Chemistry),在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y做过科研,以这种牛逼上天的背景最后只能沦落到New Mexico某地方高中化学老师并兼职擦车来补贴家用,年轻时还吸了太多chemicals搞得后来身体不好(这里用化学举例是因为目前材料越来越融合到生化方向)。尽管加了戏剧成分,但戏剧来源于生活。2014年和2017年Nobel Prize Laureate in Chemistry和Physiology or Medicine两位得主Betzig和Hall都曾出现过失业,其中Betzig做过house husband(家庭妇男一类),而Hall早在十年前就由于恶性竞争关闭了实验室回到乡下。可以看出美国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就一直没有解决,而其作为全球学术中心正在快速的向国内传播。
金字塔游戏的奥秘在于,需要在快速通胀的过程中还要让每一个参与的人都觉得很爽。越来越多的人在不断计算自己发了多少篇文章,累计影响因子多少,看到自己发的期刊影响因子又涨了内心抑制不住的狂喜(像不像现在的房价)。图4的数据是在letpub上抓取含有'nano'、'material'、和'chem'关键词期刊的2017-2018年度影响因子和年文章数(这里用chem作为关键词是因为有大量的工程学院学生发材料文章投到chem期刊)。根据JCR分区结果,2018年工程类文章影响因子大于4.45的为1区,在这里只保留影响因子4.5以上的。图5是将含三个关键词的期刊目录排除重复后的统计结果,即与纳米、材料、化学关键词有关的一区期刊一共58902篇,即使是影响因子大于12的依然有12513篇。
前面的数据说了中国材料文章比全世界其他国家加起来都要多,那么我们用33%~50%的比例做一个估算,并且假设PI(项目负责人)出于研究生毕业和博后找教职的考虑尽量让文章平均分配,那么一年要新增19000~29000多人拥有一区材化文章,有4000~6200多人拥有影响因子大于12的材化文章。2018年青年千人招聘一共600人左右,根据劝退大佬 @贱贱 发布的信息,目前似乎青千已经过多不准备增设青千评选名额了。我们假设没有影响因子12以上文章的人放弃青千申请不再攒文章,那么每年依然要结余3400多人等待参加下一轮青千评选。
如果降低要求只是为了教职呢?根据教育部数据一年增加的高校教师数量大约在3.8万,(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1612/t20161219_292432.html) 而2017年全国高考数据显示一本平均录取率为17.3%,假设一本学校的平均师资占有率是其他学校的2倍,那么一本所有专业的教职岗位大约为1.12万个(这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估计了,实际要去掉很多辅导员等行政辅助岗位,还有一本师资占有率也达不到这么高),远低于拥有一区材化文章的1.9万~2.9万人。假设攒三到四轮博后文章是上限(9年),那么青千、一本教职开放岗位和竞争人数变化趋势见图6(有人会说一定有人发了十几篇影响因子大于12的文章,然而这样的人数量肯定很少不会对总人数估算带来太大影响,类比投资博弈中能赚钱的人永远是少部分)。
然而上面只是抓取了含有'nano','material','chem'的期刊,还不算很多以'electron'、'ener'、'photo'、'cata'、'poly'命名的实质为材化研究期刊,或者一些名字比较稀有的如“small”和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大户,再猜猜如果把关键词“bio”和“enviro”也加上那么高影响因子生化环材类文章会有多少?而在生化材开始高度融合的今天,再想想大熔炉里文章通胀与教职岗位数量不够的对比会有多大。所以对于想攒文章在学术圈找教职的phD们,算一算在文章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以后包括二本和专科高校的招聘指标对文章要求会涨到什么程度,有句话叫“全款变首付,首付变车库”。
即使是已经上了这趟车的,在未来急剧通胀的学术圈也不能安宁,讲师评副教授、副教授评教授、教授评各种帽子,在文章工程的大背景下将会不断涌现出下一个韩春雨、李红良、小保方晴子、渡边嘉典,而近两年已经出现诺奖得主(Jack Szostack、Bruce Beutler)撤稿事件,师生矛盾激化也被屡屡爆出,圈内“非常规手段”的使用越来越普及。
所以在学历本身大幅贬值以及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再加上国内对学历还有高校教师类工作盲目崇拜的情节,必然有大量的学生期望通过深造来提高就业,忽略了材料领域人员供需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由于长期从事与实体需求脱离的金字塔研究而沉迷于金字塔游戏的魔力,金字塔内的大部分人对一旦离开金字塔会遇到的未知充满了恐惧,只能继续加入到金字塔工程中。而越砌越高的金字塔让更多想往金字塔上部爬的人只会或者只能选择一些“非常规手段”,金字塔研究也越来越脱离实体。
脱离了实体支撑的金字塔,只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砌塔工程中才能维持塔的稳定,至于每一个倒在搬砖砌塔过程中的砌塔工,监工会告诉你“诺奖得主为了我们伟大的金字塔都牺牲过,你有什么不能牺牲的?”
4 写在后面的
总会有不少人出来说劝退党是屁股决定脑袋,因为知乎程序员多所以劝退党都劝转IT。首先这是不成立的,因为以身劝退的硕博们并不都是程序员,有的从事半导体,有的依然在学术圈,有的转行公务员或者从事咨询服务。劝退纯粹是为了这项功德无量的事业,因为金字塔砌的再高,最终也是给法老用的,和搬砖的砌塔工都没有任何关系。
还有人会说哪里都有金字塔式剥削,要知道奴隶主嘲笑资本家剥削工人是没有道理的。
对于没有追求只是想拿个文凭去找工作的纯佛系青年,我是不劝的,因为不管监工用什么花言巧语,你都不会上当。
我劝退是因为今年考研还有高考后也收到了一些人咨询专业方向等问题,特别是有些家长知道我搞科研觉得科研很高端,一上来就要让子女以后也搞科研,要当老师,要有情怀,要大国重器。这让我很是感动,仿佛看到了当年岳母在岳飞身上刺下“精忠报国”的一幕。
然而我还是要劝退,因为金字塔的魔力就是针对这些人的。至于你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当年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我相信在知乎上谆谆劝退的硕博们,或多或少会有共鸣,因为我们都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最后,还想借用那句俗话送给仍在犹豫的同学: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也用来缅怀我们那些挥霍在金字塔工程中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博士毕业一年多了,在半导体工业混口饭吃,有几点感悟:
2. 针对去工业界的:读材料读什么?类似以下几类课基本都是辣鸡课:材料加工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这种大和泛的课程。 这种东西工作之后上网查查就行。读书的时候认真静下心来学的应该是:物理基础课:力学,材料力学,电磁等等课程,很重要的化学课: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等,以及数学。这种课程工作之后基本没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研读,所谓的打基础就是打这种基础。然后找个感兴趣的方向,我自己找了半导体,认真研读这方向的专业书和文献。我自己当年面过Apple,虽然没面上(实在不会coding),但深感他们对物理的重视,问了很多量子力学的问题,我相信这些问题跟他们的工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好一点的公司基本都会以此判断应聘者的逻辑能力。
目前有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回想起来,当年在科大打好数理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材料专业材料专业,其实等于没说,太没有针对性, 早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订制自己的材料专业才是正确的出路。
理想是要有理想,也要从有饭吃,有屋住开始。选材料系的,去看看他们课表就可以决定:大部分类背诵课程的,比如材料加工技术这种,别去了。 背诵是伪化生的根源。
其实我答过类似的题,但我从来没详细地说我如今在干什么工作。今天借着题主的这个问题答一下。
我从上海交大的材料物理与化学(金属材料)博士毕业后加入了半导体设备商KLA-Tencor,做起了与本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OCD应用工程师。
我把公司招聘公告上这个职位的描述给大家看一下:
光学关键尺寸量测 Metrology of Optical Critical Dimension (OCD)基于半导体微观结构的建模以及光学散射信号模拟,通过对半导体硅片上实际采集到的光学散射信号进行反向处理,拟合,准确获取纳米尺度的关键尺寸及形貌,为半导体芯片研发和批量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数据验证及信息反馈。
职位描述:
包括:提供光学关键参数量测系统的应用支持。与K-T内部的各部门包括工程部,销售和市场部,以及K-T的客户工程师紧密协作。开展新产品引入项目,例如:产品特性,alpha 测试,beta测试,新产品起步的设备支持给现场服务工程师提供更高级别的应用支持;领导或协作进行远程/现场的故障解决。为设备的新功能特性展开实验,通过开发菜单以及特性功能化将复杂的光学应用建立成模型。为客户提供应用支持和培训,同时还要负责起BKM(best known method)文件以及其他培训材料的制作,并将产品信息分享给K-T全球范围的现场应用团队。应用工程师还要负责面向客户的产品展示,以及在客户设备上H2H项目的展开。产品支持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出差(出差率在50%及以上)。
简单说来,工作分为以下内容:
1,根据半导体工艺制程用公司开发的专业软件进行建模调参,拟合光信号,反解出晶圆表面3D结构的关键尺寸(纳米或埃数量级)。这是客户fab端在新制程研发过程中必须量测到的关键参数。
2,新产品(机台,软件)等的测试或开发。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要trouble shooting,或者跟硬件软件算法等其他部门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如果自己有什么好的想法的话,也可以跟其他部门一起合作开发机台新的feature。
3,做ppt,把建模拟合量测的结果或新产品展示给客户,与客户开会或讨论,配合客户新制程工艺的推进。
4,写BKM或培训材料,培训客户或公司内部的工程师。
其中1和2是主要工作。而1的建模调参最难,也最需要基础。
所谓基础,就是对数据走向的敏感程度和缜密的数理逻辑思维。这也是为啥我们组偏好招物理、光学、材料、半导体方面的博士或硕士。
1的难点在于:虽然模型有时候很复杂,要同时量测的参数很多而且sensitivy很弱或者跟别的参数互相影响,但是我们必须要把所有要量测的参数从收集的光信号中反解拟合出来。其实就是一个人肉在train模型做regression并且防止over fitting的过程。随着半导体工艺制程在变,OCD建模量测的case也是不断在变。因此接的每一道case的解法都是case by case。解完这道case永远不知道下一道case怎么解,just try。
建模调参可能真的需要天赋的。我有台湾的同事曾经是美帝名校的博后,科研做得不错,然而每次建模调参前都是心中一团乱麻,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有做了七年工程师的同事调不出来整天加班,周末还跑去办公室加班的;也有同事一边气定神闲地建模调参一边还小睡一会,一周解好几道巨难无比的case还几乎不加班,最后还觉得这玩意太容易就跑路去算法部门的。
我们的case只分两种情况:做出来和做不出来。如果case总是在规定时间做不出来或者上线出大包,结局也分两种情况:1,被客户训(Highlight),失去客户的信任。2,失去上层经理对自己的信任,考绩就会很差。
所以这份工作就像做数学物理竞赛难题一样,完全是结果导向。如果我加班加点拼死拼活还是没有把case解决,那就只能感动自己和证明自己的无能,被轻轻松松就把case解决的同事比下去了。我如今从业四年多了,有时候碰到很难的case也不得不挑灯夜战,有几次是在deadline之前突然灵光一闪,有惊无险地做出来。所以这行的压力还是有的,尤其是对新人而言,入行头两年压力特别大。
正因为建模调参比较难,OCD应用工程师组在我们公司被戏称为性价比最低的应用工程师。不过正因为我们跟模型和数据打交道比较多,导致我们基本不需要进无尘室run机台。
最后照例拉人。我们组目前在12月底前还要招两位,请感兴趣的相关专业科研优秀的同学私信我。
媒体宣传老喜欢把人宣传成圣人。
当年钱老等人归来,国家举国之力进行支持,钱老等人待遇和主席他老人家的待遇是相差无几的,国家虽然穷,但是不代表国家看不起搞科研的。
现在的道德义士们喜欢碰瓷那个年代。
我爷爷曾经是西南某空军地勤,有幸参加过当年的核试验计划,分在赵九章先生的那个工作小组,负责核弹的雷管装配,我不是核物理专业的,我爷爷说的专有名词我一个都没听懂,用人话来说,就是原子弹的最后一道工序,弄完就能拿去炸大烟花了。
听说,炸蘑菇云的时候是不能用眼睛直视的,墨镜不能取,但是当时有不少同志因为过于激动而取下了眼镜,导致失明。
扯远了,我爷爷仅仅只是在计划里扮演着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顶多可能会点儿俄语,懂点儿工程,但是我父亲的童年生活却特别快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每周吃上肉每三天吃上一次鸡蛋相比许多的人来说已经特别幸福了,不过年代太久远了,我也不知道这是因为我爷爷是核计划成员还是因为他是空军军官的原因,但是,国家至少没让当年回国报效祖国的学子们没地安家,家属们营养不良。
虽然,虽然现在新中国了,但是听起我爷爷说起那个年代的生活,我脑子里总蹦出四个字,“君臣相得”。中国人骨子里总有一种情怀,君视我为手足腹心,臣必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只要可以温暖人心,条件差点,未必不能吸引能人。明明得天下可能性最大的是曹操,投曹未必不能封侯拜相,但是诸葛亮还是义无反顾地投了玄德。人嘛,总是有些口是心非的,嘴上说着生活生活俗人俗人,有时候情绪到了,脑子一热,也就奋不顾身了。但重点是,他要觉得值。
现在很多人老喜欢碰瓷过去人的理想,“以前的人是圣人,现在的人怎么不行了?都是精致利己主义。”怎么说呢,夏虫不可语冰。
撇开物质谈精神,要求人人是圣人非常愚蠢。
更愚蠢的是打着清贫为卖点想着方变着法吃人血馒头的无良媒体。
当年打天下的时候能让国军成建制起义反正,迅速把国军士兵改造成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靠的正是温暖人心的力量,而不是什么道理和有名无实还要卸磨杀驴。
而我和我爷爷理念上的矛盾也来源于此,他还活在那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年代,我更现实,也更冷漠,我觉得这样的年代从未有过,灾荒的时候那些饿死的农民未必不想要他的命,抢他的粮。
只要有差距在,总会有人思考为什么过得好的不是我,只要有人这么想,动乱的祸根就会存在。
可惜的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老同志怎么也不会想到那听着自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度过童年的亲孙子会在十五年后的某一个下午因为一本《君主论》和自己分道扬镳。
可能是因为他孙子怎么也理解不了他那个年代的乐观精神。
PS:没想到居然火了,关于君臣相得这个词,评论区一些有意思的同志觉得我在开历史倒车,得出一个结论,侮辱伟人。其实仅仅只是当初写的时候一下子想不起别的词了,咬文嚼字了半天,发现还是这个词比较不错,后来才想起来还可以用“将士用命”“上下一心”来替代。
前文不是说怎么在条件不如人的时候留人吗?那就是温暖人心的力量呀,急下属之所急,想下属之所想,爱兵如子,方能将士用命,上下一心。这大概算是一个管理学小窍门吧,有一个很能干的下属,不仅在薪资上给予优待,时不时关心慰问,逢年过节上门拜访送礼,家中出了变故则仗义疏财救急于水火,那再有人开高工资来挖人的时候就没那么好挖了。
温暖人心的核心含义,就是让人觉得在你手下工作值得、舒服、安心、快乐,那么自然就会尽心效力。没有当曹操、袁绍的那个条件,发现自己只是个织席贩履之徒,想要人才,那学学玄德嘛,不丢人。
PPS:理念之争不代表断绝关系,我能有今日全靠祖辈余荫,我爷爷还是我爷爷,只是我不会再主动谈起工作发展乃至我的处事原则这样的话题,他喜欢下象棋,我就陪他下个够,虽然老下不过,但是他老人家能很开心,我也很满足。
能理解
985+北大的,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本科是中南大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到了北大,专业是先进材料与力学。
之前在象牙塔内,也还没觉得这专业有多坑,还是心安理得地搞学习搞科研写文章,主攻电池材料方向,现在也发了不少文章。
到现在研究生阶段已接近尾声,本人也加入找工作的大军,才开始对材料这个专业有更深的认识。
材料的就业面其实不宽,但是也不至于太窄,新能源、制造、电子、车厂、航天、军工等行业都有招材料的。
根据我个人经验,(我接触到的)理工专业中,岗位数量及薪资总体大概是下面这个趋势。
计算机>机电>机械土木=材料化学>生环
材料似乎是排在末尾没错,但其实也不至于太差,因为我们还有号称材料遮羞布的华为。
题外话,华为能把材料应届生的薪资拉到计算机的入门水平,如果你是锂电或者半导体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在华为甚至能领到超越计算机大多数应届生的薪酬。
在材料下属的细分方向中,我个人感觉又大体是如下趋势。
半导体(或IC相关)=电池>高分子>金属>加工>其他
工业界的就业情况细分来说。
大厂
像华为中兴oppovivo这些企业,每年都招大量的半导体、高分子、电池、屏幕、封装领域的研究生。
大厂给材料专业学生的薪资都还过得去,其中不少紧缺的材料方向的岗位,硕士基本都有三四十万年薪的。博士生去华为则都是四五十万起步。
小厂
除了上述大厂外,其实还有很多小厂可供选择。美的,格力,海尔,长虹,长鑫,瑞声,海康威视,华星光电,京东方,中芯国际。其中还可以包括一些外企,三星,英特尔,西部存储,宝马.......
这些工资普遍就在14w~25w范围了,但是其大部分本来就在非一线城市,生活花销和买房压力也小,所以生活质量不见得会比大厂差。而且有些小厂的薪资也是可以和大厂比肩的。
国企或研究所
最后还有就是国企央企或研究所这个选项了,这种工资是14w~22w间,但是福利多多,有编制且稳定,要是离家近那就更完美了。某些蒸蒸日上的央企甚至比计算机和金融的大厂更香,还不用担心失业,不过这种基本都是清北本科才能够到门槛。
本回答只针对材料专业,所以什么转行或者公务员的就不在回答考虑范围之内了。
回到正题,生化环材到底是不是坑,我觉得相对计算机专业来说是的,不管是在科研还是就业方面。相对其他专业,则也没那么坑。
而一切的原因就在于,其中充斥着大量毫无用处的灌水的科研。这进一步导致其性价比低。
什么叫性价比低。在计算机领域,你可能只要成为应届生的前百分之十,就能找到光鲜亮丽的工作。但是在材料领域,你必须成为前百分之一,才能找到对等的工作。
不看我上面说到那么多大厂小厂,我就问问,材料专业每年毕业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挤进这些大厂小厂呢。僧多肉少是也。
生化环材的专业属性决定了,他们是前沿学科没错。听起来高大上。
但是前沿学科有个问题,就是应用价值普遍不高,别看整天文章发的起飞,但是落地投产基本都是没法实现的。
既然所学所做的应用价值不高,那自然工业界就用不上,企业能招的对口的也就不多了。而每年学校为了参加各种排名评比,又需要大量的文章来秀科研肌肉,所以自然要招大量的生化环材的学生来搬砖干活。
此消彼长之下,供求越来越不平衡,性价比越来越低。学生也不是傻子,自然专业的高考分数线也越来越低,分数高的都往计算机跑了。
当然同一个专业下不同方向就业市场也不一样,像电池半导体这些方向就业会好一些,而纳米材料二维材料什么的那真的就是非常艰难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学生出了学校真的是无一技之长,感觉本科四年下来啥都没学到,研究生读完除了搬砖不知道自己能干啥。
总之,如果你已经入“坑”,并且不打算走科研也不想进入工业界。那还是能转专业转专业,能学cs学cs,能选调的选调。如果还没入坑,那就多为自己的人生思考,想清楚自己到底爱不爱物理和化学的结合学科,别被什么“王牌专业”“前沿学科”给忽悠了。
如果各位有准备跟我一样还继续在材料方向死磕的,那我的建议是,不找高校教职的话,就一定要在毕业前一年找个实习,去华为这种有材料相关岗位的大厂实习,这是你进入工业界的黄金敲门砖。或者提前去政府机关实习,为以后选调做准备。
研究方向的话,我首推电池材料领域。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高,评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优势大。就业也有华为小米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可选,上限足够高。
最后更一个材料研究生出路选择,总有一条适合你。(难度分为1到5级,数字越大难度越高。)(我个人推荐程度分为1到5星。)
硕士:
硕士毕业→工业界(1-3级)(2星)
硕士毕业→头部大厂(4级)(4星)
硕士毕业→国企及研究院(2-4级)(4星)
硕士毕业→头部互联网(4级)(3星)
硕士毕业→金融(3-4级)(2星)
硕士毕业→普通选调生(3级)(4星)
硕士毕业→央选及省组织部(5级)(5星)
硕士毕业→一线中小学教师(4级)(5星)
博士:
博士毕业→工业界(1-3级)
博士毕业→头部大厂(2级)
博士毕业→国企及研究院(1-2级)
博士毕业→头部互联网(4级)
博士毕业→金融(2级)
博士毕业→普通选调生(1级)
博士毕业→央选及省组织部(3级)
博士毕业→一线中小学老师(2级)
博士毕业→博后→普通高校(3级)
博士毕业→博后→普通211(4级)
博士毕业→博后→普通985(5级)
博士毕业→博后→顶尖大学(100级)
博士层次已经超越我的认知(狗头),就不妄自推荐了。
以上所有仅是个人思考,主体写于2020年秋招季,不客观公正,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