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态度:从丁院士身上我看到了支撑中国发展的脊梁,正是有无数默默无闻的奉献的学者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向他们致敬!
这个采访最主要的矛盾在于柴与丁在认知层次上的差距(其原谅我使用的是差距而不是差异)。丁院士作为研究古地质的泰斗,其研究的时间跨度以亿年计,同时长时间的科研工作也使其相对于普通人更加的理性而富有远见。这造成了丁院士在看待问题的时候站的更高,看的更透彻。他让我们明白了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问题,它涉及经济、政治、科技、历史等一系列问题。而柴静在这个采访中所表现出来的,更像是一个普通人针对环境问题所发出的的诘难。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和生活经历,妄下论断。从立场上就与丁院士相悖,所以我们在视频中看到柴的面部表情多次表现出惊讶和对对方的不认同。
首先针对这个视频,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柴静犯下了几个普通人都会犯但是却难以察觉到的错误:
1首先柴是站在自己预设的立场上来看待环境问题。这是也是由她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她所代表的是生活在北上广和欧美发达国家,有着丰厚的物质和经济条件,所以不满足于现在浑浊的空气,想要追求更好的空气质量和生活品质的都市白领的声音。但是她没有意识到的是,同样是获得干净的空气。每个人甚至每个群体所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作为一线城市的白领阶层,他们所要做的或许只是少开几次车,少抽几根烟,甚至是随手关一下电源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但是作为河北省的中小钢铁厂及工人来说,他们面对的是工厂的倒闭和工作的丢失。作为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如果你让他为了改善环境停止焚烧乔木而改用天燃气或者无烟煤的话,他们面对的很可能是在自己所剩无几的收入中额外的支出一大笔钱。这些钱原本可以为家人添置几件衣服,也可以为孩子多买几本课本。但以柴静为代表的所谓的精英阶层,他们想当然的把自己的诉求当成了全中国人民的诉求,他们掌握了话语权,他们每天发出声音。但是如果你现在去农村或者去非洲采访一下当地人民是愿意要温饱的生活还是要蓝天白云,恐怕我们又会听到另外一种声音。但是,他们不会上网,他们没有引导舆论的能力,也没有人愿意为他们发声。因为这种事在目前看来,似乎有那么一些政治不正确。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也扮演了柴在中国类似的角色,他们享受到了工业革命的红利,物质经济都远远好于发展中国家,掌握了国际话语权。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全世界还有数以亿计的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对他们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他们需要的不是蓝天白云,而是吃饱穿暖。他们连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你却要求他为了全人类放弃发展。这本身就是对发展中国家人权的一种剥夺。
2柴还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她潜意识的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和所谓的主流科学界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正如丁院士在视频中所反驳的一样,科学家没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科学是以事实判断为依据的,我掌握了事实,那我便是主流,无关名气人数。所以我们在视频中看到柴屡次按照西方塑造的价值观和逻辑来对丁院士进行责问。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现在已经发展的很好了,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地球环境,让我们这样的生活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我才不管亚非拉还有多少人吃不饱饭,看不了病。我们发展到现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你们不行,你们不可以和我们一样消耗大量资源,这样地球温度会上升,生态系统会被破坏。
借用评论中的一段话:
“发达国家11亿人口拿走44%,剩下的56%给发展中国家的54亿人口,柴静是100%占在发达国家的立场去质问丁仲礼,逼的丁仲礼回应柴静 :中国人是人不是人?”
“柴静质问丁仲礼指责IPCC,丁仲礼回应为什么不能指责,柴静:我看到你的措辞是很激烈的,有这个必要吗?柴静不是做了多年的电视采访的媒体人?这次【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视频,措辞不很激烈?”
“柴静提出科学家不能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应为人类共同利益。丁仲礼回答精彩: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保护发展中国家的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的落实,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这是国家利益吗?这是个人利益吗?”
“柴静指责丁仲礼,科学家介入政治,对身份提出疑问,考量问题是为国家为前提等;就差把话挑明:丁仲礼是五毛了。搞不懂为中国人为什么就和为世界矛盾。排放量是发展权,是人权,不懂为什么柴静会认为:中国争发展权就是违背世界利益了?
3柴人为的将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割裂开。她不自觉地认为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让全人类过的更好,却不知道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和发达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他们需要的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以及更好的就业。这就和马斯洛需求理论一样,只有当我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以后,我们才有精力去追求更高的需求。但是柴将这个需求割裂开,将西方发达国家的需求当成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并要求他们按照西方的标准全盘接受。这也造成了在视频中丁院士反问:“难道中国人就不是人了吗”?这看似不可思议,但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无论我们怎样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通过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经验来进行思考。同时我们也会不由自主的认同更好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更高的标准,并以此为标准要求处在更低生活层次的人们。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矛盾与冲突。从香港对大陆的地域歧视到种族问题,从pm2.5的治理到国际二氧化碳的减排,都是这个问题的不同表现。当然,最后往往是制定标准掌握资源和话语权的群体获得了胜利。但是胜利者不一定是正义的,我们不能因为失败就放弃思考和反抗!
4作为一个记者,在这次的采访中,个人认为柴没能够做到一个记者该有的客观和公正。过多的代入了个人主观的判断。采访中不断地表现出对丁院士观点的不认同,提出的问题也有很多误导性的词语,有一种想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还诱迫被採访人用自己的嘴说出他们的既定观点的感觉。视屏中多处表现出对被采访对象的不屑。就这个视频来看,我个人认为柴静有悖与一个记者的基本素养。最近网上也出现了一种阴谋了的说法,说是柴在采访中扮演了黑脸的角色,刻意反衬丁。对于这种腹黑的阴谋论论调我们不做过多评价。
以上几点主要是针对柴静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批判,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绝大多数的网民和公知们对这件事的认识程度也仅仅甚至还不到柴静对问题认识的深度,他们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全人类的问题,他们也是想当然的把自己的需求当做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并为此而洋洋得意。对于网络上不同的声音无所顾忌的谩骂和攻讦,仿佛和主流不同的都是异类。借用丁院士的一句话:科学家没有主流,科学是对真理的判断。感谢丁院士,也感谢柴静让雾霾和环境问题引起的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让更多不同的思想和声音可以碰撞出文明的火花!
再来谈谈丁院士,本人看完了这个视频之后最大的感触不是关于环境问题,而是丁对于地球环境发展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普通人甚至难以理解的高度。目前绝大多数的人对于地球环境变化的态度是停留在自己作为这个星球的主宰,为了保护物种的延续并且作为这个物种内部的一员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但是丁院士给我的感觉是他已经跳出了人类这一物种内部,站在地球的高度,以亿万年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环境问题。人类所做的这一切和这个星球上无数物种一样,只不过是在消耗完自己生存所需的资源以后走向灭亡。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但是,对于地球这棵养育了无数物种的大树来说,可能只是一片失去养分的落叶而已。所以丁院士才会说: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能够拯救人类的也只有人类自己,那就是在这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产生更具包容性的文明,唯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也是在我读完三体之后看到的关于文明的意义的又一番振聋发聩的思辨。
写了这么多,深深的感觉到理性应该取代感性,以撑起现代决策。
我觉得这个答案底下很多嘲讽柴静的人都该好好反思一下。
他们嘲笑柴静不懂丁院士的专业,其实他们对柴静的专业也完全是外行啊。
首先,我们看这期节目的最终效果是什么?最终效果就是,丁院士的声音和观点,被传递出去了,而且是很生动,很掷地有声的传递出去了。
其次,不要只看片段,要看完整节目,你会发现,节目组的主观意图,也是为了传递丁院士的声音和观点,整期节目的解说词,中插短片,都是在帮助观众理解丁院士的观点。
嘲讽柴静的人,对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一无所知。
我们看到的柴静和丁院士的对谈,不是两个人走大街上遭遇了,然后爆发唇枪舌战,而是一档经过事先策划的演播室访谈节目,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节目组想让你看到的。
在电视制作流程里,首先要“报选题”,就是你这期节目想做什么主题,你要先给节目组报上去,然后大家讨论看有没有做的必要以及可行性。
那么我们看到的这期节目的选题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不采访别人,非得采访丁院士呢?
丁院士的观点,肯定不是在这次采访里首次发布的,在他的课堂上,他的文章里,他在其他场合的发言里,一定早就讲过了,只不过没有在大众传媒发表过。
而节目制作者,也是通过某种渠道,事先就了解到了丁院士的观点,并且认为有价值有必要向大众传递这种观点,所以就有了这个选题这期节目。
至于柴静在访谈中的表现,其实都是套路。
你说柴静表现的无知,我告诉你,柴静表现的再无知,也比电视机前绝大多数普通观众有知。
在这期节目里,柴静代表的就是广大无知观众,而丁院士的角色,是回答无知观众疑惑的专家,这样才合情合理。要是柴静非得装专业人士在那班门弄斧,那才是荒谬啊。
还有柴静不断质疑的采访方式,这也是套路。
要知道,有很多人,虽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无所不知,但他可能是个闷葫芦,完全不会口语表达。还有的人,平时聊天口若悬河,只要一面对镜头,立马支支吾吾。
在演播室里,镜头一对,灯光一打,一般人很难保持自然状态,院士不是演员,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要做到自然表达,需要采访者的引导,甚至是刺激。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有质疑有交锋,节目效果好。你说的再有道理,但最终呈现出来的节目不好看,一切等于零,电视不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它是针对大众的,“好看”永远是最重要的。
总之,这期节目从目的到手段到结果,都是为了传播丁院士的观点。而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偏见,看过几页《三体》,就嘲讽起柴静来,真是蠢得不可救药。
人家和院士谈笑风生,给大众普及知识,比你拿起键盘胡喷,不知要高明多少。
很喜欢柴静,她的穹顶之下很伟大,但是这次丁院士比柴静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很多人说丁院士在科学素养方面完爆柴静,这是废话,作为一个院士,如果科学素养连柴静都比不过,那才是大问题。
关键的是,很多人没有看出来,丁院士在人文方面的素养也完爆柴静了,尤其是回答柴静的那句你认为什么样才算是平等,丁院士说,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其实平等问题应该是柴静这样的新闻人的擅场,他们平时所受到的训练和思考,都应该在平等这个问题上下过苦功才对。
显然,丁院士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顾问,对这个问题是有过详细的思考以及后面严密的逻辑链路的,最终得出这个关于排放权问题的终极目标。丁院士背后的逻辑是,既然是人类救人类,而不是人类救地球,那么环境问题就应该放到人权这个框架下来探讨,而牺牲一部分人去救另一部分人显然是不公平的,那么丁院士这个整个的说理过程其实就是建立在这套逻辑基础上的,而他所依赖的讨论基础就是他说的那个“地球不需要你来救”那番话,而这正是丁院士研究的主攻方向。
致评论区:
不知道这个答案最近怎么被人点了。但是我希望评论区的各位在讨论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讨论些什么,不要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就出来扯一堆貌似正确但完全实在胡说八道跟机器自动抓取生成的语句似的回复。例如:
这种,连IPCC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不要出来给人扫盲了。
====================
我是属于吃屎都赶不上热乎那种
其实关于中国减排的问题,有两个层面的问题:
1. 中国需不需要减排?
2. 中国需要按照什么方案减排?
如果第一层面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第二层面问题自然不用回答了。
但是无论是视频中以丁院长为代表的观点还是以柴静为代表——姑且说是柴静代表——的观点,二者其实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所以他们交锋的问题实际上是在第二个层面。
具体到二人所辩论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而言,无论是IPCC方案还是G8方案,实际上都已经设定了人类排放的上限,这样一来,在给出发达国家的排放限额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排放就有了天花板。而如果按照这个天花板,达到预期目标时,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甚至更多。丁院长和柴静的分歧就在于,此类方案是不是公平的,或者更直白一点,可不可以接受。
从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高能耗产业也基本都升级或淘汰或转移得差不多了。而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基础设施还远没有完善。而产业结构升级是需要相当的工业化基础的,因此按照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减排方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步伐一下子受阻了,需要更长更久的时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当前的发展水平,甚至有可能是永远达不到。
有人说按照哥本哈根大会的方案,发达国家减排的比例更高,而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比例较小。但是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减排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发达国家减排,无非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发展中国家要么就得直接跳到发达国家的产业水平,要么就得缩小自己工业化的速度。这就例如一个月入百万的富翁和一个月入一万的工薪阶层来比,即使富翁减少了90%的收入,他也比减少10%的工薪阶层能做更多的事情。
如果说用发展中国家的未来,能够毫无疑问的换取一个非常明确的前景,比如说地球肯定肯定肯定不会变暖2度,那至少柴静代表的观点,至少还有一点道义上的优势。但这个前景根本就是模糊甚至说是虚幻的,IPCC连一份准确的全球碳排放评估报告都拿不出来。注意,是准确的碳排放评估报告,不是数值估计都是10±3 Pg/yr C的那种。至少在我了解的范围内,全球的碳循环数据都带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没有人敢说自己能拿出一份绝对可靠,误差不超过10%的碳循环数据。尽管生态学家们探索了一种又一种方法去分析碳循环,但是不同的途径得到的结果是非常不一致的。基础数据都具有如此大的分歧,那么怎么指望IPCC依据这些数据给出的前景是可靠的?那哥本哈根大会的方案,不就是在用发展中国家的四五十亿人口的未来,去赌一个虚幻的明天?
但是对于是否需要减排的问题,丁院长和柴静的意见是一致的。中国需要减排,不是因为我们工业化有基础了,实在是因为我们的能源利用水平太低。中国的单位GDP碳排放在金砖四国里是最高的,电力、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平均单位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40%。减排就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水平,降低单位能耗,降低成本。这是环保的要求,更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这种减排需要一步步来,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单纯靠政府的强制肯定不行。而哥本哈根大会的方案,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中国必须减排,但是决不能按照哥本哈根大会那种对中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利的方案减排。
丁仲礼被美国制裁了,以个人身份被美国制裁,上了美国人的黑名单。
谁是丁仲礼?
为了中国人的经济发展,在国内公知亲美思想最浓厚的时候,他多次发声,坚决反对美国主导的全球减排协议,坏了美国的好事的一位中国院士。
站在美国的利益角度考虑,丁仲礼实在是太坏了。
2010年,丁仲礼曾质问柴静“中国人到底是不是人?”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批评发达国家碳排放霸权的丁仲礼,接受了柴静的采访。
按欧美国家提出的计划,未来的世界里碳排放总额被限制在8000亿吨以内。
所有人的碳排放量按现有的规模锁定,大家都得降排。
发达国家降的多些,按80%的规模降,但不发达国家你也得降,绝不允许增。
降完之后,现在的27个发达国家,以11亿人口,占据了全球碳排放权44%的份额。
另外包含中国在内的55亿人,占据56%的份额。
按此计划,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将是我们的2.3倍之多。
即便不考虑科技的差异,未来的西方人也会永久性的比中国人有钱2.3倍。
如果考虑到科技效率的差距,那么财富差距就更大了。
所以丁仲礼对此方案坚决反对。
丁仲礼提出的方案,是把碳排放权视作基本人权,所有人都应该一样,因为众生平等。
中国退一步,那也得要欧美发达国家80%的人均碳排放量。
无论欧美国家把碳排放量降的多低,中国都跟,而且我们按欧美国家人均碳排放量的80%来作为自己的碳排放上限。
中国人不贪,每个人只要能有欧美国家80%的工资拿就行了。
这就是丁院士的方案,但欧美国家对此坚决反对。
为了反对这个方案,欧美国家甚至声称巴西热带雨林的毁灭是因为中国人吃肉太多而导致的。
柴静也坚决反对,她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你这么一乘的话,那个基数太大了。”
丁仲礼回击道:“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
柴静回应说:
“现在常规的算法,都是以国别计算。”
类似荒谬的回应还有很多。
比如说丁仲礼在指责欧美国家给中国挖陷阱时对柴静说:“那你算账。假如告诉你,中国今后从2020年以后,每年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二氧化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
而柴静不接这句话,立刻从另一个角度去刁钻质问作为回应:“科学家在谈论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比较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字眼,这样是否合适?”
你和她聊科学,她和你聊道德。
不过当你和她聊道德的时候,她就和你聊其他的了。
丁仲礼说:“如果这些方案成为国际协议,那将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平等条约,在道德上是邪恶的。”
柴静:“您现在是在直接指责IPCC?”
丁仲礼:“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就是可以批评,既然你承认你是科学,你就得能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
不单纯只是转移话题,能看出柴静真的很震惊丁院士居然敢质疑IPCC。
大概在柴静的眼里,指责欧美的IPCC,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还有更离谱的呢,给你扣政治黑锅。
丁仲礼说:“我对公平的理解,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所以我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
柴静:“您看您原来研究古气候的,都是很专业的科学家,但实际上这次气候谈判,您一直是在做政治解读,是在提出很多的方案跟策略,别人也许会对你的身份提出各种疑问,觉得适当还是不适当,您觉得?”
丁仲礼:“你就说我搞科学研究的,就不应该去了解后面的政治?”
记者:“这倒不是,他们可能会觉得,科学家甚至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应该比如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这个前提下去制定方案?”
什么叫科学无国界,什么叫人类的共同利益?
有中国人的利益么?
所谓的共同利益就是欧美的利益吧。
这就是2010年的犀利交锋,柴静站在西方的利益立场上妄图驳倒丁院士,但失败了。
任何国家从不发达到发达,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二氧化碳的高排放过程。
欧美国家完成了这个过程后,想关上大门,让不发达国家永远不发达,让他们自己永远可以当人上人。
如果同意了这个方案,那么中国想发展就必须每年对外缴纳1万亿的费用。
什么叫丧权辱国,这就叫丧权辱国。
当年金国打到了宋朝首都底下,才迫使宋朝缴纳了岁币。
如今中国作为一个核大国,居然在没打仗的情况下被迫对外缴纳岁币?
如果谁能帮欧美国家完成这个壮举,那什么荣誉称号都可以给啊。
2015年2月28日,柴静耗时良久的《穹顶之下》出炉了。
看完这部似是而非,混淆概念的片子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被震惊,深深的认可柴静的观念。
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达成,缔约国开始进行减排。
事实上,雾霾和碳减排一点关系都没有。
美国的国土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因为人均碳排放量太高,所以碳排放总量也和中国差不多。
但美国的空气,是“香甜”的。
而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倍,人均碳排放量也是中国的2倍。
换句话说日本的空气污染程度应该是中国的4倍。
但实际上,日本的空气,被很多人给吹上了天。
所以雾霾和碳排放量没有关系,只取决于环保的管理水平。
导致雾霾的是颗粒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没办法导致雾霾的。
而且丁仲礼院士通过详尽的科学研究,以无可辩驳的证据驳斥了西方荒谬的二氧化碳灭世论。
欧美国家说,如果人类再肆无忌惮的排放二氧化碳,那么全人类都会灭亡。
丁仲礼以中国黄土高原1.8万个不同时期的化石样本为基础,多维度建立起了中国黄土高原260万年来的气候记录曲线。
丁院士发现,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亚洲象化石,出现在了在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时期的中原地区。
换句话说,3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气温和今天的亚热带及热带是差不多的。
丁院士还在四川东北部的巴中地区,发现了荔枝树的化石证据,时间大概是中国的唐宋时期。
而荔枝,只能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目前一般只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及海南地区。
唐代的杨贵妃爱吃荔枝,曾有人专门运送荔枝入长安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很多人小时候纳闷,荔枝这么易腐烂的水果,是怎么从广东地区靠马力运到长安的,高速公路遇水搭桥都要1700多公里,中途河流和山脉无数,古人快马加鞭没有大半个月是绝对到不了长安的。
哪怕在今天的高速公路上跑,如果你用马来运输,新鲜的荔枝也绝对到不了西安城。
但丁院士用化石标本证明,唐朝的时候,那荔枝的产地离长安城其实一点都不远。
实际上唐贵妃吃的荔枝树产地可能更近,也许就在长安城外面的山头上。
这样的新鲜荔枝,吃了才不会拉肚子。
当温度高到西安城旁边可以种荔枝的时候,唐贵妃都没死,唐朝人也没灭亡。
今天的人类科技如此强大,怎么可能会被灭亡?
实际上,东亚夏季风暖湿气流所到之处通常会带来降水,若是它不断往北方推进,北方降水就会增加。
而全球气温升高,会使中国北方的干旱现状将得到缓解,气候环境大幅改善。
当年的长安城作为多朝古都,是当时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地区之一。
后来就是因为气候变冷,西北变得极度干旱,才最终不再适合成为首都的,今天的西安人只能怀念几千年前的辉煌。
如果气候变暖,降雨线北移,那么西安有可能重新恢复古代的盛况,成为一个气候上非常宜居的城市。
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北方有太多的干旱土地甚至是荒漠。
如果气候变暖,这些土地将重新肥沃,而荒漠将会逐渐消失。
怎么看,对中国都不是坏事。
历史上,地球就是在不断的变暖和变冷,但人类一直活得好好的。
气候变暖对人类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对大陆国家甚至是好事。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科学道理,但欧美就是装傻充愣。
至于说保护地球那就更扯淡了。
3.65亿年前,地球上进化出了植物,这玩意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的木质素,整个地球上没有一种生物可以吃。
事实上到了今天,也就蘑菇和白蚁吃这玩意,没有几个生物有本事去啃木头。
所以当年的植物是地球上的绝对霸主,比今天的人类还嚣张。
整个地球的生态都被植物给彻底改变了,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了80%,而氧气含量提升了好几倍。
这导致整个地球被冰封,进入了冰河时代。
但地球过的好好的,冰封就冰封呗,有关系么?
人类能拯救自己就不错了,别幻想去拯救地球了。
所谓拯救地球的碳排放协议,完全就是为了约束发展中国家,让落后的国家永远落后而精心设定的圈套。
只要中国上钩了,那就等同于美国不费一兵一卒迫使中国签订了澶渊之盟。
但丁仲礼却拼尽全力在从中阻止,甚至连学术证据都能搬出一大堆,让人无话可说,你说美国讨不讨厌他?
表面上,丁仲礼是被美国封杀了,但实际上美国是在给丁院士颁奖。
美国的封杀令,就是最高含金量的嘉奖令。
就在丁仲礼被美国封杀的13天之前,英国的BBC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女性名单。
这份名单,被称之为全球“百大巾帼”。
中国区只有两名女性上榜。
一位是《武汉封城日记》的作者,把武汉描绘成阿鼻地狱的方方,一位是香港“废青领袖”,千方百计要把香港分裂出中国的周庭。
所以,他们被英国BBC认定为2020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授予了荣誉称号。
真的是战斗英雄啊,英美的战斗英雄。
英国刚表彰完方方,美国就制裁了丁仲礼。
谁是中国的脊梁,谁是真正为中国好的人,一下子就对比出来了。
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若不被敌人反对,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同敌人同流合污了。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 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毛泽东,1939年5月
人民出版社版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我能理解她:
一个四处奔波、把拯救地球的责任和节能减排的环保问题当做自己的事业和价值来源的记者,在学术工作者“无情”地攻坚下,自己过去所坚持的、宣扬的价值被瓦解得一干二净时所进行的自我保护。
但我不喜欢她:
与她的出口闭口皆直指受访者的小心眼,用辩论客观的口吻精心伪装的小把戏相比,钱维宏教授的豁达与平和、丁仲礼院士的浩然正气着实显得如此地浩瀚包容,两者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两位教授身上,我看到了学者的尊严与骄傲。
他们体现出来的是很多学术工作者身上都有的一种高远的、安身立命的价值。
这种价值在于:他们长期的科学以及人文训练的素养,使得他们可以明晰地穿透纷杂的云雾,看到问题的中心所在。所以他们不迷信、不妄言,他们将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人本主义式的大爱,作为自己不断追寻的价值来源。而此价值的存在与学科无关,与职称无关,甚至与是否来自科班无关。
柴静的问题在于她没法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与思想。她像很多普通人或者学者一样,沉迷在建构出的文化神话之中,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不但没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反而只能不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论据来反复地强化自己的观点。所以她完全不能接受 “对自己观点的存疑”这样的科学人文学科都需要的基本学术精神。——她不能接受为什么有人可以没有什么确定的“价值”,没有“梦想”这样的“宏大叙事”,没有确定的并且坚持不懈追寻的“观点”也能够自然地活着,这与她一向坚定地为自己的“观点”和“价值”所辩护的这种行为完全相悖。
所以采访中她不断地将受访者的观点贬低某个“一家之言”,不断地试图通过削弱对方观点的说服力,强调观点的“主观性”,甚至以“科学家学术工作者都是为政治背书”这种西方式的批评来自我保护,实际上也是在试图维护自己原有的价值观。
所以她的问题并不全是因为崇洋媚外,而是她价值来源的“民主”“正义”“反体制”“环保”就只是一种西方式的文化和价值判断,这种西方的文化在中国十分流行甚至被各种“公共知识分子”们封为圭臬,但是没有建立在科学研究和理性思考前提下的这种价值判断,只能沦为各路人士自我陶醉并且构建自我价值的迷药。
所以柴静,她是一个有“原则”、并且敢于维护自己所推崇价值的记者,只是她的“原则”建立在了并不真实的基础上。
相比她这样的局促的、批判的、却根基不稳的价值,
我认为两位教授身上体现的东西才是我们要追寻的,也是学者身上值得敬重的。
丁院士的话提得人很多了,钱教授的这段话同样深深打动着我,就此抄录于下:
柴: 你是为了推翻IPCC的结论么?
钱:我不是,我做的工作不是要推翻谁,我的目标是要认识自然。
认识自然就是要完成老祖宗的作业,老祖宗早说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我想要认识自然。
语出《庄子·知北游》
以上。
这个视频昨天我也看了,很有意思
我建议任何人在答题或评论前,再看一遍楼上贴的完整文字版。
我的评价是:
1,柴静被完爆。
2,柴静没作功课。
3,柴静不是坏人。
-------------------------
以下分段讨论:
1,柴静被完爆。
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对话,柴静被完爆是正常的,柴静本身就科学底子不厚,而对方偏偏是院士里有真料的人。
但问题是,柴静作为一个采访者,她并不必和受访者对抗,她完全可以像一个捧哏一样,引导和帮助受访者更好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模式下,她水平与受访者差距再低,也不会被完爆。
当然,还有一种"咄咄逼人"的采访方式,那就是把自己摆在对抗者的位置,不断质疑和发问,当受访者是善于作秀,说空话的人,尤其是政客时,效果特别好。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要求采访者至少要和被采访者旗鼓相当。谈笑风生蛤哈蛤的那场采访,就是旗鼓相当的好例子; 而当采访者水平差很远时,会被完爆。柴静这场就是例子,而且对手还是个说实在话的学者。
2,柴静没作功课。
那么柴静为什么会被完爆呢?记者要采访不同行业中优秀的人,你总会在专业上低人一头。但记者是职业的采访人,在提问题上有主动权,也会有不同的视角。而在准备问题时,又有可观的时间作功课来弥补专业性的差距。
但柴静没作功课
丁院士的观点,算得上简单直接也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他的观点是公开的。你在采访前,就可以通过收集资料,来提前理解他的观点。
但柴静没作功课
这体现在她的问题普遍小白,也体现在她得到答案时总感到惊讶。比如:
“记者:如果它模拟计算机这一切是可信的话,那不是一个依据吗?
丁仲礼:你怎么知道它可信。
记者:我们几乎是信仰实验室里所有的数据?”
这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这事是完全反着来的,我们几乎是怀疑实验室里所有的数据。更别说计算机和实验室分不清的问题了。
在这些问答进行的同时,丁院士透露出了一种“,你这么傻我们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的情绪”。而柴静在接连得到 “计算机模拟的数据可能不靠谱”,“主流科学观点可能不靠谱”,“环保的大旗下可能是个陷阱”等等这些对她来说,有些颠覆三观的答案后,也出现了一种情绪:“你一定不能是对的,不然我不就是个傻B了么”。 这便有了采访越到后面,那种情绪性的对抗味道越浓厚的感觉。
所以单就这场采访来说,柴静的表现是很欠佳的。当然,我们不能用一次表现来定义一个人。谁都有水平发挥失常的时候,也有没时间好好准备的时候。
但从节目的播出水平来看,柴静又是作了补救的。
3 柴静不是坏人。
我们来谈谈柴静作的补救。其实就是采访中间穿插的各种解说画外音以及前言后语。这些事后加上的话,几乎都用来帮助大家来更好的理解丁院士所说的话。
这意味着虽然在采访时,柴静表现出情绪对抗。在采访后,情绪冷静下来之后,柴静选择了臣服。也就是说承认了 “你说的是对的,而我却是是个傻B”。
而正是在这些画外音的帮助下,才显得柴静愈发的小白。 如果她乐意,她当然可以插进去另一套画外音,显得自己很女神很文艺很清新很高大上,而对面的院士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官僚怪叔叔作派。柴静绝对有这个实力。
在明白自己错了后,承认自己是个傻B,是很可贵的品质。
所以我说,柴静是不是个好人我不知道,但看起来肯定不是个坏人。
---------------------------------
话说柴静的科学底子真的很差,而人文情怀又太蓬勃。以前坐飞机时被我们生物男忽悠过一把,为此还被另一个生物男追着骂了很久。 很有意思,有空的话我再写写八卦。
一个有智慧有口才的科学家碾压文艺小清新。其实很多时候这些环保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丁仲礼先生的三个反问:
1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广大第三世界的人民算不算人?还有没有人权?
2发达国家在已发展完的情况下,还要强行切掉一大块未来碳排放配额的蛋糕,还讲不讲道理?
3发展中国家未来还要不要发展?我们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到底是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还是它只是发达国家扼制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毕竟人家丁仲礼先生是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比记者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有这样的科学家做骨干,中国人之幸。
不看数你根本不知道发达国家能耗有多大,来,就看看2010当年的数据
在这个老外的统计图表上,每个中国人仅仅排放6.2吨二氧化碳,耗1.8个单位的能源
加拿大是15吨,澳洲是17吨,美国是18吨
比消耗的能源,德国、日本和法国是中国人均的2倍,澳洲是3倍,美国和加拿大是4倍
我从制造业的角度讲一句:想有高质量产品和环保型生产,原材料冶炼、机加工消耗、废物处理能耗都要比低端产品高个好几倍
就说机械加工,想让中国制造追上日本制造,能耗不升个几倍我是不信的
国内拿铸铁浇铸的东西,德日要拿整块钢坯机加工加工;国内拿碳素钢加锰简单热处理凑合的零件,德日可以拿土耳其和南非的铬、南非和加拿大的镍,多次锻造多次回火消耗几十倍能耗去折腾,全世界进口上好的合金元素做好的材料,这能耗不低才怪
其实节能减排中国被盯上因素很简单:总量太大
全世界烧油最多的除了灯塔就是它了,不怼它怼谁?
所以大家就看到柴静来要求中国把能耗总量降下来了
现在是又要青山绿水,又要能源充沛,可再生能源不给力,只能往核能上走,柴静采访丁仲礼这年,德国、韩国、俄国的核电产能都是中国的2倍,日本是4倍,法国是6倍,美国是12倍
但铀有一个大麻烦,废物处理难得很,而且碰上日本那样一出核事故基本撒手不管的国家,全世界跟着吃辐射
大妹子,看看咱们的国家国情吧,就这医疗支出,左下角那个大红球,别拿发达国家的标准卡咱,对不?
拓展:
补充第四点:记者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采访的目的是更好地让采访者阐发自己的观点,而非辩论,双方并不是等价的。就这次采访来说,双方显然陷入了口舌之争,特别是后面几个问题,没有给观众更多的信息,反而变成了辩论技巧的秀场。作为采访者来说,肯定是失职的。
我们可以从双方人称代词“你”的使用见其端倪:
丁院士的“你”:
你的福利能不能进一步地增加,也意味着你有没有工作。//中国人
你怎么知道它可信。你怎么知道它是可信是不可信?//采访者
一下子你掉下来,就是从你1.4到0.8//中国人
但是你基数大呀,你的基数是发展中国家的4.8倍,你就往下这么切蛋糕,它就马上就是切走,是你的二点几倍了//西方国家
你不够排你就得买,如果是你承认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是一种稀缺商品的话//中国/采访者
你定指标就是你要取一块更大的蛋糕……的排放只需要你的人均排放的80%//西方国家
那我就要问你了,你就是说中国人是不是人……你这个是以国家为单位算的,还是以人为单位算的//西方/采访者
那我就不跟你算了,我没有必要跟你算了……那你还讲不讲理了//西方国家
那你给我们一个数……那么你说公平不公平//西方/采访者
你要问问默克尔本人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你觉得这个方案公平不公平//西方/采访者
既然你承认你是科学,你就得能经受得住人家的批评//IPCC
那你算账。假如告诉你……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采访者
你批评他们的方法不公平,他们是不会理你的//中国科学家
不管你怎么减排,我都要比你少//西方国家
你就说我搞科学研究的//采访者
地球用不着你拯救//采访者/西方/IPCC
柴静的“你”(您全部指被采访者,可不考虑):
他并没有要求你减多少//中国
你指的是历史上差别//被采访者
就是你想要排有可能//中国
那他可能就会说,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你这么一乘那个基数太大了//中国
他现在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不管你是人均,还是说贫富//中国
别人也许会对你的身份提出各种疑问//被采访者
可以看出,丁院士一开始的“你”,指的是采访者和中国人,而是越到后面,采访者、西方国家、IPCC俨然合而为一了,这导致言语上很强的攻击性。但这并不是单向的,柴静的“你”,也几乎混淆了被采访者和中国,类似网上“你国”的称谓,引起对方的反弹可谓清理之中。如果柴静这样说:他并没有要求“我们”减多少;就是“我们”想要排有可能;“我们”是个人口大国,这么一乘那个基数太大了;“他”不管“我们”是人均……这场采访还会有这么强的火药味么?
在一次正常的采访中,本不应该出现这么多“我”“你”的交锋。何况柴静在提问时立场代入过重,引起了被采访者的情绪。更别说最后几个问题潜藏的攻击性了。据土摩托说,这次访谈是上层授意下进行的,柴静或许有些负气,但这不应该是不职业的借口。
参考:科学松鼠会 IPCC说了什么系列文章(橡树村)
科学新闻没告诉你的那些事儿 2 « 学而时嘻之 同人于野的作品,里面提到“问题是新闻记者总是比科学家更相信模型”
http://earth.scichina.com:8080/sciD/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415719 丁院士在中国科学的文章
人均累积碳排放纯属文字游戏 网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