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题苦笑了一下,我先讲两个故事吧。
我某门课的教授,当年自己刚出来做律师的时候,在一个小县城的派出法庭,代理一个离婚官司。
派出法庭是个什么概念呢?据教授说,审判员的桌子都是两张拼起来的。可以说,这是我国司法体系中最底层的一级。
本来这是个很简单的案子,就是男方怀疑女方有外遇要离婚,但不寻常的是男方上庭的时候带了一塑料瓶无色透明的液体,骂骂咧咧个把钟头硬是一口不喝。从法官到律师的视线就都跟着这个瓶子,大家都怕啊:那里面是水也就算了,万一要不是水呢?他一激动,哐哐一泼,我的天老爷这谁受得了。后来还是法警聪明,给男方倒了一杯茶,说:“你喝水你喝水,歇一下别累着” 男的说“哪能让政府给我倒水,我自己带了”,然后扭开瓶盖子咕咚连喝了几口。
一屋子人明显都松了一口气,然后审判长才敢制止双方互相骂娘的举动。
教授说,这次事之后他彻底坚定了要离开小镇去大城市的念头。
这个故事先说到这儿。
第二个故事是我学姐实习的事。
我们院的学生到了大二的假期要去湖南各个法院实习,分到哪儿是随机的,我有两个学姐被分到了一个特别小的法院,没待多久就向院里强烈反映要回来。
原因是什么呢,这两个学姐说晚上睡觉实在是害怕,她们俩一起睡在法院一个小房子里,共用一张硬床,四壁斑驳灯光昏暗,乡村特有的气味里蚊子嗡嗡作响。
最可怕的是,这个房间是没有锁的,从外面一推即开,有天晚上,一个见过几面的律师醉醺醺地来推门聊天,这两个学姐一下就崩溃了,哭着和家里打电话要回家,最后院里把人调回来换了男生去。
是院长有意刁难她们吗?不是,基层法院条件就这么差。这个法院就这么一间能睡人的屋子,院长照顾两个女大学生,腾出来让给她们住自己骑车很远回家。那个律师后来也证实没有恶意,就是单纯来聊聊天。
但是要是你,你怕不怕?这两个故事里的人都没有恶意,但也有很多故事里的人是满怀恶意的。
要是你,你厌烦吗?扎根基层不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的,像派出法庭的审判长一样,小院那个院长一样,在乡村的尘土中做一个「法律人」,生活是很单调的。
实际上,中国的法学生从来没有就业难的问题,中国的法律太缺人了,但缺人的地方不是人人想去的大城市而是广大的乡村,尤其是中西部的乡村。
可那儿没有笔挺的西装,没有优渥的收入,没有钟汉良俊美的容颜,有的只是落满尘土的水泥路、随地吐痰的摩的司机和对法律懵懵懂懂的乡民;有的只是洗得发灰的法袍,有的只是一颗颗「法律人」的心。
那么,有多少看了《何以笙箫默》而决定念法学的孩子,愿意扎根在这些地方呢?
2015年2月12日更新:
因为题主把法律行业看得太光鲜了,在答案里我多少说了些败兴的话。
第二天,评论里有人提到中国法律就是一片黑暗,我也不这么认为,这不是我写这些东西的原意。
事实上我们既要看到它不够好的一些现状,也要看到它未来的发展,社会的总体趋势总是在进步的。
希望有一天,法律行业能实现下面这句话:
小李当了大律师,小红做了省里的检察官,小王在村派出法庭做审判员,他们都有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