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武帝削弱相权对后世的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yyl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句话概括就是:这是皇权对相权的一次严重侵夺,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拉锯一直持续。


要理清这个问题,就得从秦汉之际官制的嬗变说起。


各种(脑残)历史剧看多了,会让人觉得皇帝的权力是无边无际的。对此,在下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至少在清朝以前,这种说法是错的。

而还有很多人对历史一知半解,总是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己只要掌握了军权,就能为所欲为。对于这些筒子,也只能说你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军权,不是你仅仅说“掌握”这两个字,就真的能握在手里的。


当皇帝,是一个很忙很累人的差事,既要处理政事,又要处理军事。有些皇帝呢,自己还有些能见人和不能见人的小癖好。所有的这些事情加起来,每天给你2400个小时都不够。


因此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花最少的时间,保证对国家的掌控。而这,就必然要求分权,他得把一些事情交给别人去做。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结合之前秦国本身的官制,创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大约就是把权力分成几块,交给各个部门负责。


比如丞相负责行政权;太尉负责军事权;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权,并兼任副丞相。三公之下的九卿,则负责一些更具体的权力,如少府掌握皇家账户,廷尉负责司法,等等。

而皇帝留给自己的权力,则大约有三个部分:一是对高级官吏任命的权力;二是在遇到国家大事时,召集“廷议”,与高级官员商定对策;第三,就是调动军队的权力了。

尽管太尉是全国的最高武官,但其实他只掌握与军事有关的日常行政,如武官的选拔、粮草的征调等。若要真的调动一支军队,则需要勘验虎符。虎符一半在军队将领手中,另一半在皇帝手中。


这个制度看上去很漂亮,皇帝能掌握最终权力,统而不治——具体行政问责于宰相,日常的军队行政事项责成于太尉,御史大夫则是监察官,很有些三权分立的样子。


钱穆先生对于这个制度也特别欣赏,认为“永为后世称美”。




但是。三公九卿制度在设立后的几十年间,在实践中却慢慢出了问题。简单来说,问题大约有这么几个:


首 先,丞相与皇帝之间,权力界限模糊。


理论上而言,皇帝与丞相,类似于董事长与总裁的关系——总裁负责日常经营管理,董事长不插手具体事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肯定也见过很多企业是一个人同时肩挑两个职务的,董事长又兼着总裁。


那么,皇帝能不能兼任宰相呢?


自汉以来,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都没有这种需求,所以期间制度得以良好运行。但是,到了汉武帝这里,刘彻雄才大略,对宰相是看不上的,他想要自己来干。


堂堂皇帝,没有自己任命自己做宰相的道理,也不可能自己去丞相府上班,怎么办呢?汉武帝想了想,绕了个弯,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增加尚书台的权重


古代皇宫有宫禁制度,外臣一般是不能进内廷的。即使是丞相要见皇帝,一般也只会是在朝会的时候。而平时如果有事,那就写信。

信写给谁呢?尚书台。尚书台相当于皇帝的速递易。尚书台的尚书们把来信进行整理,然后转寄皇帝。

原本,宰相有日常行政的决策权,但武帝通过尚书台,将这个权力收归己有:他自己做决策,然后再将意见通过尚书台发给丞相府执行。由此,丞相府就从决策执行机构逐渐演变为了单独的执行机构。


这是皇权对相权的一次严重侵夺,在之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这种拉锯一直持续。


其 次,三公九卿中,太尉的权威太大


虽然在制度设计中,太尉并没有调兵之权,但事实上,美好只停留于纸面。


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

既然武官的铨选在太尉府,那么,太尉是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亲信A和B提升为南北军护军的——这是长安城外最大的两支武装力量。而城门校尉,又可以让亲信C来担任。如此这般,整个长安附近所有的军事力量,就全部都能控制了。

而太尉如果出身于文官系统,之前又恰好当过光禄勋,那么,宫里的各种护卫也就全都是他的手下了。

再如果,这个太尉还是文臣领袖,名望所在。那么,这时候如果他想弑君,基本上就毫无障碍了。


表面上看,丞相的权力要比太尉大得多。但实际上,太尉所能造成的破坏性,是丞相完全无法比拟的。


这种假设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但是,在吕后死后,功臣集团在诛诸吕之乱时,的确是太尉周勃靠了自己的威望,带领军队参与其中。周太尉没有用皇帝的虎符,自己去军营里做了个“Yes We Can !”的演讲,然后就把人带出了军营。


所谓掌控,并不是说名义上它归你管,就是你掌控了。关键还在于形成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的形成,相比于皇帝,太尉要来得容易得多。




武帝中期以后,太尉基本上不再任命。当然,并不是说你不任命太尉,这个职位就不存在了,而是武帝在有意无意之间,找到了一个更为安全的办法。


既然职业官僚出身的太尉,安全性不能保证。那么,就得找一个更为信任的人来干这个活。去哪里找呢?这时,小舅子卫青出现了。


外戚对皇帝,是绝对的依附关系。“只有我当皇帝,你才能是外戚;我要是被别人宰了,你也没有好下场”,在这种逻辑下,外戚的忠诚无可指摘,他们是皇帝的忠实守护者。


至于外戚想要废除皇帝,那过程就长了去了:你必须得到绝对的权力,还要有文官集团的支持。在此期间,皇帝还要无法察觉你的异志......这么多小概率事件组合在一起,基本上是不可能事件。

当然,这种小概率事件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因为即便防备制度再完善,对于皇帝本人也是有要求的。

只有在皇帝不能正常履职的时候,整个链条才会产生重大漏洞,给人以可乘之机。

比如王莽和司马懿,其实就是钻了这种空子:前任皇帝短命,后任皇帝年幼,总之,皇帝经常性无法履职。


历史上,武帝只是将军事交给大将军卫青,政事还是抓在自己手里的。但到了后来,很多皇帝却连政事都不想处理了,反正大将军靠得住嘛,那就交给大将军一起解决好啦。


于是,一个职务产生了:大将军领尚书事(东汉称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这成为了外戚的标配,职责就是代行皇帝职权。


翻看东汉的历史,“外戚祸国”一说是逃不掉的。但我们从上述的分析就可以发现,东汉(包括西汉后期)的外戚,根本就是一个制度性的产物。那些没有外戚专权的皇帝,如光武帝刘秀,不是因为他贤明,而是因为他亲自操持了权柄,并不需要别人来代替他行使权力。


大汉王朝最后一个出现在这个职位上的人,是何进。而到了曹操当政的时代,在消除了最大的外部威胁——袁绍以后,曹操便开始着手思考制度设计的事了,以解决权力归属的问题


最终,曹操废除了三公的职位,恢复了西汉时所设置的丞相和御史大夫——既然两汉以来的制度转型是加强皇权,那么曹操的行为逻辑就很好理解了:反其道而行之,增加相权。


曹操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但权威更进一步,取消了太尉。没有太尉,活儿曹丞相自己来干。


明面上看,曹操的改革,是对西汉政治制度的一种回归。但实际上,他假托恢复旧制之名,却身兼丞相、太尉之任,其实是找到了一种有利于自己专权的方式。




最后,在下想顺带阐述一下自己对于钱先生汉代政治制度见解的看法。


钱先生看中的,是其权责分明——皇帝问责于宰相,宰相对行政事务负责。恰如本文所言,这种结构类似于现代企业制度中董事长与总裁的关系,所以,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分权的意识。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有这种理念是一个方面,如何实施却是另一个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中,董事长问责于总裁,不管效果如何,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即便总裁架空了董事长,他也没有办法把董事长的股权给抢过来。

但是,在帝制时代,权臣势力大到一定的程度,废立皇帝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现代社会,总归有法律可以保障所有权,但在古代,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自秦汉以降,皇权侵夺相权的逻辑也就清晰了:不是皇权天生有集权的欲望,而是皇帝在维护自身安全的目的之下,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手段


集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那么帝制时代,什么样的制度设计相对最佳呢?应该是皇帝在能保障自己绝对安全的同时,又尽量不要让自己接触实际政务——一来,皇上没有那么多闲精力;二来,皇帝对实际政务的处理能力,远不如职业官僚,还是让他们能者多劳吧。


依此看来,明朝在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安排,最为完善。明朝的昏君之多,令人摇头,有年幼无知的,有癖好奇特的,还有消极怠工的......但是,明王朝竟然能坚持近三百年之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政权并不需要一个皇帝的能力有多高,也不需要他忙多少活,但却能保障他的绝对安全。


当然,保证了这个目标,其他的,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以上,节选自个人文章,番外补充了狄青之死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博弈斗争,其实也和话题有关,但关联不强,就不放过来了,欢迎自戳: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没有用兵如神将军? 
  为什么宋粉经常黑唐朝? 
  如何评价刘伯承? 
  秦国为什么没有灭卫国? 
  北宋为什么不统一大理? 
  历史上有哪些装逼不成反被打脸的案例? 
  历史上有哪些没有被贬的诗人? 
  为什么俄罗斯这个国家在大多数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基本不会出现? 
  司马懿是奸臣吗? 
  李鸿章的外交水平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大家对穿汉服披发怎么看?对穿汉服不戴首服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衡水学生2月24日学生运动?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