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第1页

  

user avatar   gao-lin-54-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问题很多人都被伏尔泰误导了采取了非常简单粗暴的态度去贬低它。从911年康拉德当选,或者962年奥托加冕,到1806年帝国解体,神圣罗马帝国有将近九百年的历史。对这段历史强行贴标签的行为不可能是客观的,也不可能是符合历史的。而伏尔泰这句话表现出来的刚好就是非常不客观非常非历史的态度。神圣罗马帝国即使涣散,它的内部依然兴起了可以和欧洲其他强权平起平坐的奥地利和弱一些的普鲁士这样两个大国,还有一系列次一等的小国。德意志的涣散体现出来的是在1648年以后帝国等级现状得到欧洲强国担保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畸形但却意外的宽松。在法国厉害新教徒、英国迫害天主教徒和非国教会的新教徒的十八世纪,德意志的这种宽松固然是畸形的,但却没什么不好。

但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涣散虽然在欧洲显得很突出,但它却并不是最涣散的。事实上欧洲各国的起点原本就是不一样的。罗马帝国在很长时间里都以莱茵河和多瑙河作为它的边界,换而言之在边界之内的意大利、西班牙和高卢,是有罗马帝国的传统的。而在莱茵河那边的中欧和东欧的广阔领土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罗马帝国的遗产。而我国人最热衷的日耳曼人传统却占据了主导地位,换而言之倍受追捧的条顿武士的传统跟神圣罗马帝国的这种涣散状态其实是密切相关的。

神圣罗马帝国的源头其实没有必要追溯到加罗林帝国。虽然它确实跟加罗林帝国的瓦解和东法兰克王国有关系。但911年的选举奠定了这个国家的发展道路。911年对康拉德一世是德意志的四个部族选举的,而他自己只是其中的法兰克人的公爵而已。换而言之在西部加罗林王国里的王权衰退,实际上在德意志并不适用,因为911年以后德意志的王权本来就是部族公爵选举的产物。

神圣罗马帝国是德意志君主试图在日耳曼习惯法占据支配地位的德意志构建一个君主国的产物。在这一点上它和法兰西君主国并没有什么不同。而神圣罗马帝国日后的涣散其实也只是这个构建君主国的努力失败的体现。

在构建一个君主国的过程中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大君主国遇到的阻力都是大领主,具体的说就是德意志的部族公爵。而君主的最大帮手就是教会,因为康拉德一世、捕鸟者亨利本人都是公爵,所以他们身上往往兼具公爵和国王的双重色彩。比如康拉德的法兰克尼亚公国比较弱,所以他就是一个比较弱势的国王。而捕鸟者亨利的萨克森很强大所以他就是一个强势国王。而唯一能够不考虑公国的强弱而选择支持国王的势力就是德意志教会。在这一点上德意志教会的忠君色彩和高卢教会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且考虑到德意志教会根本没有什么什一税可以收,完全靠地产生存,同时德意志人又是被武力强迫皈依的,他们在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王权方面甚至比高卢教会更急切。

所以日后德意志的教会诸侯林立的局面是当初德意志君王试图通过教会诸侯在公国里打钉子掺沙子的体现。曾经是王权强盛的基础之一,因为主教区的建立和主教的任命权是德意志君主从公爵们手里抢来的。从康拉德一世时代他就这么作了,试图以教会为基础树立强大的王权,但是他没能取得成功,但是在捕鸟者亨利和他的继承者们手中,德意志君主成功了。只不过他们成功的有点过分,他们不但牢牢的抓住了德意志的主教们,通过主教兼任伯爵的方式让他们成为直接听命于自己的诸侯。他们还把持了罗马教廷甚至把教皇贬低到首席宫廷神父的地位。

德意志君主的胜利还体现在公国的崩溃上。如前所述德意志君主的最大对手是德意志的公爵,911年选举康拉德的是德意志的四个公爵,法兰克尼亚、施瓦本、萨克森和巴伐利亚。之后通过夺取洛林,有了第五个公国。在奥托皇帝的加冕礼上这五个公爵象征性的分担了国王的宫廷职务。但是这五个公国只有两个活到了帝国晚期。洛林被人分割为上下洛林两个公国,下洛林又因为内战而被分割为布拉邦特和林堡两个公国。日后的卢森堡家族又把卢森堡提升为公国。同样的巴伐利亚的克恩腾边区被从巴伐利亚割走与两个意大利边区一起组成了肯恩腾公爵。巴伐利亚的东边疆区被提升为奥地利公国。萨克森就更不用说了,萨克森在911年就是一个强大的公国,而且它在德意志东进运动里获利最大,所以分割出来的领地也最多。韦尔夫家族拿到了吕内堡周边的领地,阿斯坎家族本来在其他的萨克森领地上当公爵,但是勃兰登堡边疆伯爵飞黄腾达了。然后阿斯坎家族的维腾堡和劳恩堡两系又处在内斗状态。但好歹萨克森不但活到了帝国晚期,还因为分割继承变成了一大票萨克森的诸侯国。而施瓦本和法兰克尼亚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甚至他们的公爵在君主加冕礼上象征性分担的宫廷职务都被其他人继承了,作为选侯的波西米亚国王和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就继承了他们的职位。

公国崩溃的表现还有一个那就是伯爵等级的兴起。如果说挑动公国内斗或者在王室内斗里公国被迫选阵营而导致公爵分离,那还是扬汤止沸的画。康拉德二世皇帝在拉文纳颁布的帝国法,就是釜底抽薪了。这项帝国法承认了帝国之内原本隶属于各公国的伯爵领地的世袭权,这比《推恩令》猛多了。小国也好多了,其中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今天被我们记住的那些德意志君主的家族,几乎都是伯爵家族。韦尔夫和斯陶芬这一对儿冤家还多多少可以被硬说成是公爵家族。但他们之后,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维廷、维特尔巴赫这些家族就都是伯爵家族了。德意志贵族里以城堡为姓说明他们原本都是小贵族,虽然他们很多人会宣称自己原本有一个更古老的法兰克姓,比如哈布斯堡和韦尔夫家族都是如此,但是他们的法兰克姓已经几乎无人提及了,说明它们之登上历史都是作为拥有一个城堡的伯爵这个等级。

这些胜利也从侧面证明了神圣罗马帝国在中世纪的强大,很少有哪个国家像德意志这样深刻的卷入了中世纪的历史。在中世纪里德意志帝国统治着广阔的领土,他们降服了波西米亚人、马扎尔人、波兰人。把莱茵河以东基督教化,甚至跨过易北河在罗马人根本未曾初级的广阔领土变成了中世纪盛期的中欧和东欧。在德意志的蛮荒之地和大森林里兴起了德意志的城市,城市之间形成了商路。莱茵河和多瑙河从罗马帝国的边境变成欧洲的贸易通道。在人口只有500人的小小的施佩耶尔建立起了欧洲最宏伟壮丽的大教堂。德意志国王登上罗马帝国的宝座,像真正的罗马皇帝那样去统治教会,废黜教皇。这样的辉煌历史从没有被忘记也不该被忘记。

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在之后的历史上失败了,它赖以建立其强大帝国的基础教会诸侯和伯爵等级,日后反过来吞噬了帝国,但神圣罗马帝国并没有因此而涣散。相比同样保持着君主选举志的波兰-立陶宛,神圣罗马帝国至少活到了十九世纪。而且在帝国历史的最后篇章里,这个帝国虽然表现的软弱无力,却因祸得福在18世纪的意义上实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对宗教信仰的宽容。

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在1806年被取消,但是从帝国法的意义上说弗兰茨二世皇帝的法令更应该被理解为皇帝个人的退位而不是帝国本身的被取消。普鲁士改革的伟大人物斯泰因男爵和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都持这种看法。所以1815年的德意志解决办法之中,恢复帝国就曾经是选择之一。

同样的即使到1848年革命和1870年建立德意志国家的时候,“帝国”这个名号依然保持着它的影响,这种影响和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一起赋予了神圣罗马帝国以浪漫主义的光辉。无论民族主义者怎么反对,1870年建立的德意志国家的首脑依然不是联邦主席或者德意志国王。当巴登大公带领德意志诸侯三呼万岁的时候,最终德意志国家元首的头衔依然是“皇帝!”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是有些被低估了,首先奥托之类的祖上阔且不论,中世纪神罗因为常年内战的缘故,所以在外战中显得缺乏亮点,但是少数几次爆发还是体现了相当的存在感。

九次十字军东征,确实是以法国封建主为主,但是一共2次占领耶路撒冷,这两次神罗势力都参与甚至可以说起了主要作用。耶路撒冷王国的建立者布永的戈弗雷虽然是出身法国布洛涅家族,但是他出征时是神罗封臣下洛林公爵身份(所以CK2会有把耶路撒冷王国判给神罗的BUG),所召集的军队一大部分也是神罗封臣,其中不仅包括下洛林公国的自己封臣,还包括不少上洛林公国(当时也属于神罗)的领主。所以在第一次东征中有所谓德语系领主与法语系领主不断发生冲突,全靠戈弗雷从中斡旋的说法。

另外一次则是第六次十字军当中,腓特烈二世不费一刀一枪,通过外交谈判迫使埃及苏丹将耶路撒冷、拿撒勒、西顿、雅法、伯利恒割让给十字军,虽说是外交手腕,没有实力后盾是不可能的。

此外第三次东征时,神罗十字军打得也还可以,巴巴罗萨之所以给捧得那么高,显然不是因为6次出征意大利屡败屡战,主要还是因为此次东征中神罗十字军打下并洗劫了罗姆苏丹国的首都伊康尼亚,这是第一次十字军都没做到的战绩。所以这支十字军的规模往往被史籍过分渲染,好几个版本写作10万大军,甚至有张口就来60万的。此后攻下阿克,奥地利十字军也出了力,虽然被理查羞辱了,但是随后奥地利人也在理查回师时也将其扣押羞辱了一番,算是彼此彼此了。

腓特烈二世在位时是神罗皇权的最后辉煌,甚至联统了西西里王国,但是由于他被教皇绝罚去世,继承人无力控制局面,神罗随后陷入60多年的大空位期,事实上已经完全陷入分裂了。查理四世绝非无能之辈,黄金诏书其实就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因为这样至少还可以保证帝位稳定产出,诺大的帝国不至于因为争位直接终结(毕竟查理四世即位前,都还在跟路德维希四世打内战)。

说到这里,很多人对中世纪法强德弱的印象可能就是来自教皇,亨利四世、腓特烈二世等都被教皇整的很惨,腓力四世却把教皇整得很惨,最后还胁迫搬到阿维农去了。这是因为神罗虽然大,但封建主加起来实力远远大于皇帝,而法国国王的领地实力比自己诸侯加起来还强,教皇对付王权无非是靠绝罚鼓动叛乱,而这在卡佩王领壮大之后自然就不好使了。

接下来就是大家熟悉的选帝侯选举皇帝和哈布斯堡垄断时代,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到波旁王朝崛起之前,神罗纸面上的领土都没有减少太多,甚至局部还有扩张(东部),所以我认为不能说这种制度是完全没有过人之处的。卡洛斯一世继承神罗帝位更是直接改变了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力量对比(查理/卡洛斯1516年继承卡斯蒂利亚王位,1519年才继承奥地利公国和帝位),使得意大利战争形势逆转。




  

相关话题

  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王国等称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评价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玛丽亚·特蕾西亚? 
  近代历史上法国能否同化莱茵左岸? 
  18-19世纪为什么奥地利没有吞并托斯卡纳大公国? 
  为什么1618年-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这么血腥? 
  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哪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 
  神圣罗马帝国不仅包含德意志国家,为何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 
  如何评价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玛丽亚·特蕾西亚? 
  近代历史上法国能否同化莱茵左岸? 
  世界大战以前,德意志民族历史上有哪些英雄和战神? 

前一个讨论
工業黨人怎樣看待殖民主義?
下一个讨论
80后的中国家长,你们的孩子仇恨日本人或平时流露出过对日本人的仇视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