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幻想的素质教育:“国家出钱让学生外出旅游,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唱,跳,rap的综合素质。”
资本主义现实的素质教育:“家长用平均收入十倍百倍的高价,给自家孩子买好学校的门票。”
买得起的家长,自带门票的家长,毫无疑问想要推高门票的价格。
买不起门票的,就变着法的支持应试教育。
前两天我们学校办了一场话剧表演,表演的剧目都是教材上内容,也就是说他们把语文课本搬上了舞台。
他们刚开始筹办的时候我还有点嗤之以鼻,想着他们根本没有受过专业的话剧培训,充其量也就是在舞台上读对白。
结果表演的那天我大吃了一惊,他们的表演虽然离专业的话剧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看起来已经非常有模有样了。
那天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参加表演的,还是观众,眼睛都有小星星。
我相信,经过这样的“语文课”他们对话剧的理解要远远好于普通课堂上老师的讲述。
这样的课堂算得上素质教育了吧?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就说了,要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这样上不挺好的吗?
不不不,首先,这样的课一学期只能上一两次,整个活动从开始筹备到完成,整整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一学期筹备一次,学生挤挤课外时间,还能勉强完成教学进度,如果每一节课都这样操作,那么一学期语文课只能安排四五个课程。可能很多外行都不知道,不管是哪个学龄段,教师每学期都是有教学任务的,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完成教学任务。
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学生全程参与,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这点上现代化教师集中讲授型的应试教育效率是非常高的。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更令人难以启齿的地方,那就是素质教育需要学生家庭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那天我们话剧表演所有的服装道具都有学生自己花钱买的,总共有二百多学生参与了表演,就算一套服装按二百块算,那天光服装费用就是四万多。这些费用但凡学生家境不好,就很难支持。
要知道我们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本地家境比较好的,而很多家境一般,甚至农村的孩子家里供他上学已经竭尽全力了,连买一套常规穿的校服都吃力,对这样的家庭而言,表演话剧买只能穿一次的服装那不是瞎胡闹嘛!
你要让这样家境的人支持素质教育岂不是何不食肉糜?
更何况以上我说的这些还都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你听过特长生降分录取吗?
对对对,奶茶妹妹就是靠健美操特长生的身份进入的清华。
还有去年,步长集团总裁的女儿靠帆船特长生的身份进入斯坦福。
奶茶妹妹进清华花了多少钱我不知道,步长集团的千金去斯坦福是花了五十万美金买的的帆船比赛名次。还给哈佛“捐”了一大笔钱,反正前后共花了二百多万美金吧!
这事后来败露了,我们才知道,要是不败露,她还能一边读斯坦福,一边在网络上做直播教网友“坚持梦想就能成功呢”!
所以啊,只要有钱,想搞个“艺术特长生”太简单了,花钱请名师手把手教,只要不是个傻子,几年下来搞个特长生太简单了,毕竟他们所谓的特长直接就是跟普通的高中生比,田忌赛马懂吧?
特长生很水,可降的高考分数线那可是实打实的,凡是高考过的人都知道高考分数不要说提高一二十了,就算提高一两分都不容易,一两分往往都能刷掉上千人,而他们降分录取直接降几十分。
所以,你知道了吗?
素质教育好不好?当然好,可那不是大部分人能玩得起得玩意。
就算所有人都能玩,所谓的素质教育可暗箱操作的余地余地太大了,而高考一不看脸,二不拼爹,在这点上应试教育下的高考拥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起码我这样的泥腿子坚决拥护。
ps:但是我坚反对“衡水模式”——学生每天学习超过14个小时,高考是按比例录取的,不管你一天学八小时还是十四个小时,上985的都是人群中那百分之一二,不会因为你把八小时拉到十四小时,上985的比例会提高,如果把学习比做看电影,这种模式就是到最后大家都单脚着地看电影,极端内卷。
大多数人拥护的“应试教育”,指的是“具有明确考察范围、公正考核途径、透明选拔标准”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仍然与个人的阶层和未来发展高度挂钩、且教育投入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大多数人宁愿在一定程度上容忍现行应试教育的僵化之害。
这种情况下,“应试教育”的反义词并不是全体高投入优产出的“素质教育”,而是破坏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让一部分人有机会绕过独木桥的“黑箱操作”与“教育资源错配”。
而且,这也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教育产业化导致的初等教育垄断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初等教育军备竞赛”趋势没有怨言。
14年至今的库里,可以利用自己历史级的外线投射能力结合跑动能力撕扯对手的防守,最开始库里的无球没有这么强,就像起初的杜兰特一样,名声大噪之后,其他球队的教练组自然会根据你的特点重点看防布置防守战术。科比在争冠的那些年,在球队的意义是强力擦屁股机器,其他四个人怎么跑也跑不出战术了,得分又很难的时候,科比站出来不停的用两分去惩罚对方,最后依靠纯实力改变对方的防守策略,不得不包夹。诺维斯基07年以后基本大成,在进攻中就是面框或背身去冲击对方内线,作为一名内线,在进攻读秒阶段会接到队友的传球打高压球,你会发现他们大部分是为了弥补自己球队的战术不足,或在对方防守战术相对完美的情况下用自身能力强行改变对方防守计划,俗称擦屁股,这类球员是为了解决球队进攻便秘存在的。
也可以这么理解,上述球员,实际上也是一块球队的拼图,他们的功能是不讲理,争冠球队必须有进攻端打高难度球的人。他们在场上是在帮助队友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勒布朗废队友,这是比出来的。
在库里身边,格林,汤普森,巴博萨,大卫李们都有自己的职责,他们都有自己的专职,但同时,也会给他们很大的空间去发挥。
科比三连冠时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那时候他对队友怎么想根本不关心,可以说,那个时期他想赢的不是总冠军,而是全世界,太贪,太自私。08年以后再看,除了阿泰斯特以外,所有队友基本都可以激活,队友进球球未必是他传的,但那个时期他懂得应该给队友一些空间,让他们发挥,也是他电影中说的,我现在终于可以相信队友了。
他们在夺冠时期是为了球队存在的,队友表现的比自己好?那也高兴,哪怕是科比,在两连冠时期也是这样。队友有不足,这些球员是要想办法帮忙的。
勒布朗不是这样,无论是他招募的队友,还是在场上的比赛方式,都是队友在帮助他。
很多人说印象流不好,不懂球才用印象说事,我不这么觉得。我觉得会打球的人才会聊印象。
印象里詹姆斯就不是个得分高手,但明明他得分很高啊。为什么出现这个现象?
骑士1.0时期我没有这个印象,那时候的詹姆斯在我眼里就是个得分狂人,技术有点缺陷罢了。那个时期喜欢詹姆斯的,绝对是真詹迷,你能看出来这个少年一定是地球上最会打球的几十个人之一,飞天遁地,队友得不了分?我来!硬生生顶开防守队员在人家脑袋上劈扣,有激情,有态度。
那时候他很少打easy ball,简单的进球尽量给队友。那时候我觉得,他以后搞不好要比科比强。
热火三巨头时期,詹姆斯彻底废了
技术确实完善了一些,防守也上来了。但他开始不停的打easy ball,在勒布朗三次夺冠的系列赛里,队友出彩的地方很多,但他本人的经典时刻真的不多。
大家总能想起在比赛中他会快下,无人防守暴扣得分。不是说防守反击有问题,而是战术定位中,那个反击得分的人大部分是詹姆斯而不是韦德,甚至年轻的博士跑起来也是很吓人的,勒布朗完全可以保存体力,利用自己的视野和传输能力给出长传给运动能力同样出色的队友助攻,保留体力用来攻坚。攻坚不是没有,但比重很少。
很多伟大的球星带领队友,可以让队友的能力越来越强,球星为了团队做出努力,给角色球员帮助。勒布朗需要队友帮助自己,其实大部分球队只有一个攻坚的关键球员。特别是外线。但詹姆斯自己不够还要再来一个,并不是他不好。他就是这个风格,
我一直觉着詹姆斯和邓肯其实有点像,总是觉得除掉勒布朗的反击暴扣以外,他们两个都是在48分钟内不停得分的那个,都挺稳,对我觉着詹姆斯挺稳。
詹姆斯的球队打系列赛,总能抢七,哪怕很弱的球队,经常就打的很焦灼。具体原因?我觉着是他的球队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关键阶段希望勒布朗接管比赛了,结果看到的是韦德站出来了。。。很怪异
原答案之前,给大家看一个伏弟魔家庭的长大的可怜女孩。
赔钱货,吃绝户,倒贴。
听听多么令人惊讶的词语,从一个女孩子口中得出,好像在你眼中,独生女就是绝户,而你这个有弟弟的女孩才是光荣的。而女儿出嫁,陪嫁的房、车、现金,都是倒贴了婆婆家。我跟我的老公同姓,并且他很尊重我,生不生,生几个都是我说了算。
并且,我想告诉你,女人结了婚,是建立了独立的家,而不是什么进了婆家的门,带的东西和资产,都是建设自己的新家。不是像你说的,女儿出嫁要从婆家捞钱才是赚的,也不是只有你的弟弟才有资产继承权,你可以怪你的父母一定要封建思想生男孩,但是不要把怨气撒在独享资源的独生女上,我们也有我们的辛苦,我们要独立承担自己的老人。
————————以是原答案——————
全职妈妈,绝大多数时候,命运在别人手上。
我是奶奶带大的。
奶奶40年生人,今年80岁,中专毕业,当时奶奶成绩很出色,只是后战争时代,家里实在供不起两个大学生,于是哥哥去省城读了大学,奶奶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城医生。那个年代,都是儿女成群的,奶奶只生了两个孩子就不生了,带不过来,要工作。当时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婆婆不大来往了,老公也不理解,闹了一阵矛盾,身边的胡同邻居,尤其是在家专职看孩子的女人们,茶余饭后也不是没人编派过。
爷爷经常出差,奶奶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工资一半交了保姆费,另一半留作伙食费,有的时候口粮实在不够,要先赊上5斤粮票度日,下月发了工资再还。就是这么艰苦的日子,都没能动摇她工作的决心。
后来奶奶提前一年退休了,为了带我。
印象里,家里有个小药柜,胡同邻居们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奶奶看,奶奶就摘了围裙,拿起听诊器。小药片几毛钱,不按盒也不按瓶卖,几片能好就卖几片,拿个药片纸包好。
在我们不大的家属院里,老太太们有冠夫姓,被叫做李奶奶张奶奶的,有随宝宝叫的,超超奶奶,娜娜姥姥。只有我的奶奶被叫做周医生,从医几十年,给家属院里的老中青三代看过诊,所以无论男女老少都叫她周医生。
周,冠本姓不冠夫姓。
医生,社会价值而非家庭价值。
小小的我,竟也因此与有荣焉,暗自生出一丝秘而不宣的敬意。原来这个两鬓挂霜,整天灶边炉台,揪着我早睡早起的老太太,从前是个白褂加身,行医看诊的干练女性。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这是今年结婚,奶奶勉励我的话,上大学不是生活的终点,工作稳定也不是,婚姻更不是。
不攀附,不依存,不作菟丝,不改其志。
所谓家风,言传不及身教,是我毕生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