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翻译官多数都是日本人,极少中国人。甚至像《鬼子来了》里那样用东北人——伪满洲国,这样接受了一定时间殖民教育的地方带出来的都不会!就是用,也是台湾或朝鲜这样更早接受殖民教育的,但也极少。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早就有自己的汉语教学机构,而且受后来的海运贸易影响,日本人学习的是南京官话。这些机构在日本开国后也一直保留,后来变成了大学的汉语教学主力。侵华战争期间,翻译官多数来自这些大学。
比如有名的小说作家司马辽太郎当年就打算报考 大阪外国语学校的汉语专业(这也是这个学校的强项)。历史上,因为前期中国弱,学中国话的人少。日本侵占满洲后,中国成了日本人的新大陆,学习汉语,希望到中国发展的人开始变多。
这些人有些后来成为了翻译官,有些人甚至成了来中国的间谍。另外,甲午海战期间日军就有临时学习汉语的做法,后来的日本军内也有短期和应急的汉语培训班。
这些加一起保证了日本人不需要中国人当翻译官。
另外,日本的法律也规定了非日本国人不能接触军队驻地,从法律上就禁止了中国人当日本翻译官。
1899年明治32年「軍機保護法」、「要塞地帯法」便规定如无特定许可,外国人与渡来人者不得出入日本军队营地,驻地,军事机关,边防要塞。1937年(昭和12年)「 軍機保護法改正法律」颁布把保密范围扩大至军工厂,警察署,通信铁路,贮藏设施等与军队相关环节。
你在电影里看到的翻译官形象,更符合当时的日本宣抚班其中的中国人,这些宣抚班员是配合日军搞宣传工作的。都是中国服装,带有日军的一些袖标、帽子之类的。
非常抱歉,才发现评论无意关闭了。已经打开。
日本人认为自己是亚洲的灯塔优等民族,日本当时在朝鲜半岛和台湾等地宣传日本文化是高大上 最先进的文化,想要开化就得学日语,学好日语你就能富裕。日本在其殖民地强制性推行日语教育,各地办日语学校。日语学校条件好 ,重要的是提供免费的饭,很多养不起子女或者孤儿都会被送到日语学校。汉奸为了拉进跟日本人的关系也会学点皮毛。
其实这是抗日神剧给你的假象。
没有坏人的反衬,好人的好是没办法充分表现出来的,为了突出英雄人物的英雄形象得搞几个汉奸角色来衬托。熟练掌握一个语言是花费很长时间的,去日本留过学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好的有头有脑的人,他们中出现汉奸的比例很小,而且也不会到底层军官做翻译的地步。
日本人全面侵华之前已经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培养孰知中国各地文化语言的人员,长时间以各种名目派遣专业人士到中国学习和实地考察,绘制关键地区地形图,日本底层军官起都学习汉语、韩语和东南亚各语。当时日本人的一些中国地图比中国人的还精准。我本人之前看过日本人绘制的一张26年的超详细新疆地图。
其实日本人也有类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态,对除大和族外的所有人一律看不起和不信任,觉得他们忠诚度不靠谱,他们是劣等人担任不起重要任务。日军中冲绳人和朝鲜半岛人数量都很少很少,而且都处于边缘化状态,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关键部位。 翻译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人员,情报收集、战俘审讯等很多军事要务严重依懒翻译员。日本人怎么可能会让自己完全不信任的人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