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代沟。
当年追捕时候,十台电视有八台是高仓健在叨逼叨谁谁跳下去了,跟许文强的浪奔浪流一个档次。
电视冰箱上写个日立东芝说话都气粗三分,骑个光洋啥啥野狼125之类比今天开个卡宴还容易艳遇,大学宿舍里随声听不是爱华索尼都不好意思放桌上。
阿童木到狮子王,花仙子到魔神伝,小鹿纯子到酒井法子,更不用说是个活人都知道的圣斗士。
那时候没日本文化爱好者的说法——只要有条件接触的全是。现在日本文化影响力有当年十分之一都高估了。
正因为是少数,才要抱团取暖搞圈子,才要夸张表现彰显独特,真多数的时候都当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这个道理不深奥吧。
0528更新1:
居然过千赞了,请允许我先自我陶醉下……鞠躬感谢。
评论里有人问为啥这个答案和最高赞那个那么像,只能说这确实是一个时代的回忆,那个时代景象就是如此,换多少人来描述也只能是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评论里好多人说日本ACG影响力依然很大,这个我也承认。要是我还追漫我也追日漫,题材多画风好,美漫那满满肌肉的画风实在是欣赏不来。
然而我写这个答案,是想说日本文化输出曾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每个层面,从老到少,从物质到精神。相对于那个年代,现在日本文化只能在动漫这个领域处于统治地位,已经是大大的退缩了。
至于原因,恐怕写比这个答案再长十倍的答案也解释不清,争论怕是更多……
更新2:
为了证明我这个答案不是信口开河,来点证据,匆匆忙忙的没找到太多,凑合看吧。
——————————————
原答案:
日趋兴盛是什么鬼?
现在日本文化在中国已经日薄西山好吧。
放二三十年前,打开电视,里面演的是《追捕》,《血疑》,《阿信》,《犬笛》,稍后一点的《东爱》,《菊次郎的夏天》,《情书》等等等等。
捧起书来,没看过《挪威的森林》,《失乐园》也好意思说自己是文青?
玩会儿游戏吧,从街机的《拳皇》,《街霸》,《三国志》,到电脑上的《三国志》,《信长的野望》,《心跳回忆》,《最终幻想》,《生化危机》,《合金装备》哪个不是霸榜金牌游戏?
看会漫画吧,从《花仙子》开始,《阿童木》,《七龙珠》,《乱马》,《城市猎人》,《圣斗士》,《灌篮高手》,哪个不是课堂上偷偷传看视为珍宝的?
生活中,有个东芝松下东洋牌子的电器腰板都直。能想象新闻联播开始之前是松下的广告吗?随身听不是索尼的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那时偶像男的是高仓健,三浦友和,木村拓哉,女的是山口百惠,酒井法子。
现在日本文化有当年十分之一热度没?
国内流行的(含盗版下载,否则该有人说国家压制了)最近一部日剧叫啥名字?最新一部日本电影叫啥名字?最火的日漫呢,最新的游戏……十个得有八个摇头答不上吧。
你觉得兴盛,是因为你身在其中,身边都是一样爱好一样的话题,加上互联网强大的穿越空间的能力让你觉得人很多都在一起。
破除这个错觉,最简单的办法,看看你常去的网站,注册量是多少,除以全国人数。
看看你最喜欢的电影也好,什么也好,下载量是多少。最好再和好莱坞当季热映影片比比。
除了动漫和AV现在日本还有广为人知的文化输出吗?
没了吧。
谢邀。不过感觉自己这次写的东西恐怕又要得罪人了= =……
首先说两个论点。
一、日本文化在华的传播,模式上至今经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阶段。
二、日本文化在华的传播,质量上现在已经到了文化传播的最后(也是最高的)阶段。
先说第一点。
自上世纪80年代的中日蜜月期到本世纪初的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文化在国内毫无疑问是自上而下传播的(由上层引导,普通人开始逐渐了解和接受)。
在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人在国内的主流形象,开始从老故事片中单纯的鬼子形象,渐渐变成了高仓健(杜丘)、中野良子(真由美)、三浦友和、山口百惠、酒井法子和木村拓哉等等被国人喜爱和效仿的现代形象,并和传统的鬼子形象泾渭分明。
在赵丽蓉奶奶的小品中,会直接说“人家(日本人)是最讲礼貌啊”,唱一首日文歌作为结尾(《陈年老醋》)。
在郭达蔡明的春晚小品里,日本制造出和真人毫无差别的机器人这种设定在观众眼中也是毫无问题(《机器人趣话》)。
同时,各电视台里,日本动画占据黄金档毫无问题,很多动画片成为80后、90后的一代人回忆。如《机器猫》、《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等作品,基本没有几个80后和90后是完全不了解的。
而拥有日产家电、汽车等等大件,在当时更是家里有面子的象征。如果家里有人能在日本打工,或者留学日本,绝对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可以说,在那二十多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作为地理上和文化上离中国最近的发达国家,她的人物、技术、各种产品在国内是得到主流认可的,日本制造在当时就是先进和高档的象征。最早的哈日群体和各种与日本有关的神段子(夏令营之类)也就是在那个年代产生的。
但是这种(八九十年代的)认可或者说“盛行”,和问题中(现在)的“盛行”有很大的差别,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首先,因为这种(八九十年代的)盛行既正常又非常不正常。
正常的是,在此期间日本在国内的形象开始告别片面的二战阴影,逐渐恢复到比较真实、贴近生活的一面。
不正常的是,这个改变主要建立在自上而下的主观引导上。加之当时的日本国力正处于巅峰,而大陆刚刚开放,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同日本的差距都非常之大,文化上又处于一种极度饥渴的状态。
所以日本文化产品作为当时国内能够以较低成本并较方便接纳的产品(作品引进相对容易,同时中日文化隔阂与中美、中欧相比要小很多,港台文化产品同理),所以在国内的主流文化消费渠道(电视、报纸上)日本文化产品所占比重大到不科学。
类似的,当时同样处于巅峰的港台文艺作品,这一时期在大陆也是广受好评,成为一两代人的集体回忆,至今被人们奉为经典。
同时,这种“盛行”无疑是被动的。
因为当时绝大多数大陆居民并没有办法接触到欧美文化产品,而当时的日本文化产品,既是比国内文化产品先进的,充满新鲜感的,又是政治上正确,且不难接触到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文化产品自然在国内广为人知,成为一两代人的集体回忆,也就是表面上的、人数上的“盛行”。
但即便日本文化产品在华受众规模达到巅峰的当时,能真正比较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在国内仍然寥寥无几。
一组比较值得参考的数据,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了把握全世界日语教育现状而每三年左右进行一次的“海外日语教育机构调查”,从他们的调查中,也多少能看出这近四十年时间里国内日本文化爱好者的真实规模变化。
首先是刚开始对外开放的80年代初:
80年代初,大陆日语学习者总数,基本和当时港台的日语学习者人数总数相当,规模大致在一万三千人左右。考虑到巨大的人口基数,这一比例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到了蜜月期的80年代,以及日本影视作品、动漫作品成为80后和90后集体回忆的90年代,也就是日本文化产品开始在大陆备受喜爱,广受好评,日本文化认可度在中国(大陆)达到极盛的传说年代,该数据是这样的:
大陆日语学习者的规模,从之前的1万余人增长到20余万人,增长了近20倍。增长速度可谓非常之快。
但是,在12亿人中,这仍是微乎其微的小众。
通过上述数据,用最简单的说法可以总结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在八九十年代,虽然中国(大陆)熟悉日本经典译制片台词和日企广告语的人比比皆是,但真正会日语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时的盛行,无疑是泡沫式的。
而到了日本文化在国内认可度渐渐降低,即,传统主流渠道对日本文化产品渐渐收紧,日剧开始从国内电视上消失,同时神剧渐渐增多,国内消费者对日系电视、电脑、手机渐渐退烧,欧风、美雨和韩流开始真正盛行的21世纪初,数据是这样的:
2003年,大陆的日语学习者较1998年增长了57.8%,达到至少38万余人。
在2012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截止目前真正巅峰的一百余万人。
相对巨大的人口基数,这个规模仍然不算大,但已经是在13亿人口饼状图中可以勉勉强强看到一丝比例的规模了。
这一数据在此后2015年的调查中有所回落,但仍然是近百万人的规模。而这,已经是日语自学开始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了。
从上述数据不难得出,虽然在主流媒体上日本文化产品(日剧、日本电影)的存在感逐渐减少到微乎其微的程度,用日产手机和家电的人也不再具有特殊的优越感,但是民间日语学习者(约等于主动的日本文化学习者)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总人口比例一直在不断升高。日本文化爱好者已经从自上而下的被动,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主动,对日本文化的喜爱正在从实用(性价比)为主转变为理念(非经济层面的偏好)为主,所以在这个角度上,说日本文化在国内已退潮至少是不严谨的。
而第二点,即,从文化传播的规律上来说,日本文化在国内的传播,已经到了文化传播的最后(最高)阶段——理念阶段。
文化传播的阶段,从文化产品的角度,基本可以分为:
以具体人物为文化传播符号的第一阶段(初级),
以商品器物为传播交流媒介的第二阶段(中级),
以抽象理念的认同为基础进行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第三阶段(高级)。
就如同清末和民国时,中国对欧洲文化的接受先是从引进和学习器物开始,最后发展到理念认同与融合一样。日本文化在国内的传播,也是如此。
第一阶段:杜丘和真由美、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成为国人羡慕的偶像。酒井法子是天后,木村拓哉是大神。这些人,就代表着日本。
第二阶段:日系家电在中国广受追捧,用起来放心也有面子。许多日本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和TVB金庸剧、国内纪录片几近完美地融合,日本歌曲与众多翻唱的日本歌曲成为国人心中的经典旋律。一些经典的日剧和动漫作品成为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这些产品,就代表着日本。
第三阶段:日系经营理念从被盲目追捧到被探讨反思(比如国人提出的“工匠精神”),日系设计风格被国内企业运用到自己的产品中(比如小米的生活用品),日本特有的“物哀”“一期一会”“本格派(推理小说)”等概念被国内日本文化爱好者所了解和践行(比如中国现在的茶艺和推理小说)。对具体的动漫作品的喜爱变成对二次元的热爱,形成日系审美(比如各种萌化)。外来词汇与概念被广泛运用,甚至其原有的意思也改变成了更符合中国语境的意思,如“打call”“人设”“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等等等等。很多日本文化要素,已经融入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成为普通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而在八九十年代的所谓“日本文化巅峰期”,国内民间自发的文化交流,无论在频率和规模上都无法与现在相比。
比如八九十年代,几乎只有传统的国外名著才能够引进国内,少数知名畅销作家的作品在国内也几乎只是专业人员和少数文艺青年才知道和消费的,所以那时的文青显得特别有文化和先进,比如随口就能引用一句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没听说过的某外国人所说的“名言”。因为他们享受的就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接触不到的东西。
而现在,即便是国外二三流畅销作家的作品,在国内也能够收获相当数量的粉丝。而文青在特定语境下甚至成了一个贬义词。
现如今,像《机器猫》、《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等成为国内一代人记忆的日本动漫作品确实是没有了,但接触各种各样日本动漫、游戏和轻小说作品的人却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几部动画作品,小众作品也可以拥有死忠粉丝,国内动漫迷眼中日本动漫绝不仅限于民工漫、宫崎骏和新海诚。讨论的话题也绝不止于最喜欢某某人物和喜欢他/她的原因,或者作品中人物能力的高低排名,而是进行各种各样的漫评,比如讨论销量、讨论分镜、讨论作者的创作经历和背景等等等等。市场也大到即便远非国民级作品的声优同样能因为作品的原因来华参加活动,日系漫展也在全国各地兴起。
单纯日语专业的学生已经不再容易就业,会日语并了解日本文化的日语学生才会受欢迎。
同时,甚至日本的传统娱乐活动,也在中国拥有相当的受众。比如歌牌和夏日祭,
拥有日产家电和日系车不再是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日本料理在国内也不乏消费者,和服(主要是浴衣)在特定场合也可以公开穿出去,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都是八九十年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有这些现象,都反映着日本文化在中国仍有很强的生命力,自发性受众不断增加,而且爱好者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程度远非八九十年代喜爱日本文化的普通大众可比等特征。
所以,为什么一方面国内普通人对日本文化的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崇拜感)远不如八九十年代,但另一方面国内的日本文化爱好者却逐年增多且水平相比过去越来越高,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的原因,应该就不难得出了。
一个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国际关系原因,中日之间的政冷经热已成为常态,日本文化产品自上而下的传播不再具有充分和必要的理由,甚至喜欢日本文化也因此有了一定的“政治不正确”的意味,这和八九十年代是完全相反的。
另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国民购买力与眼界的不断提高和扩大。普通中国人的眼光早已不只局限于文化上巅峰不再的港台和日韩,购买欧美的文化产品也渐渐成为普通的日常消费,中国的进口文化产品市场已经变得多元化,日本在这一市场的份额受国际关系和文化属性的影响被分流,原有的近乎垄断的优势遭到大幅削弱,逐渐回归到符合日本自身软实力的水准。这并不是日本文化在华的衰退,而是中国的发展使文化领域日渐成熟的正常体现。
所以个人认为,对于日本文化在国内的传播趋势,比较严谨的说法应该是:
日本文化在中国的热度,正在逐渐回归它本应属于的程度,但中日文化的融合,却会向更高的水准和更深的层次发展。
以上,感谢耐心读到最后的小伙伴,也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吧。
孤独的斗士,一个悲怆的结局。
让FBI头疼、绝杀希拉里、搅乱美国大选的阿桑奇,今日被逮捕了。
当地时间11日,厄瓜多尔总统宣布撤销对47岁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政治庇护。
随后,英国警方立即逮捕了他。
2010年,阿桑奇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大量涉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了争议;
同年,阿桑奇被瑞典检方指控涉嫌强奸。
4月10日,维基解密现任主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阿桑奇在厄瓜多尔使馆被监视。
自从2012年6月,得到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的庇护后,阿桑奇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七年。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它的避风港。
Julian Assange,这位天才黑客,执着于公布“真相”的“记者”,是一位令美国政坛震颤的鬼魅传奇人物。
在瑞典背负了性侵嫌疑的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多年不见天日的政治避难生活。
2017年,CNN电视台就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美国司法部自2010年起,就对阿桑奇和维基解密进行了调查;
同时,美国政府已准备正式起诉,以逮捕维基解密网站创办人阿桑奇。
指控方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在追究阿桑奇责任方面进一步推进的办法,比如,证明维基解密在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公布秘密文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证据。
(图片来自中新网)
美国政府为他兴师动众,他把美国搅和起风浪一片。
双方斗智斗勇,也是一场爱恨情仇的大戏。
这戏,可得从头说起。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一座城市。
16岁,他就成为一名黑客,并成立“万国倾覆”组织。
后来,这位迷人的反叛角色,利用超级黑客的身份,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被符号化的机密,阿桑奇案的一个首席检察官曾这样形容他:“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阿桑奇曾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一幅美国国旗图案的胶带封住了阿桑奇的嘴。美国政府一直对阿桑奇充满忌惮。(图片来自网络)
35岁的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是2006年。
这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组织。据 iAsk Media 报道,维基解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阿桑奇本人也周游多国,居无定所。维基解密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获取信息所需的计算机也藏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
网站主页上,维基解密称自己为“大规模文档解密与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审查来源的网站”,而它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暴政”,“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
并称:“我们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建设更好的政府与强大民主国家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阿桑奇自我定位是一名“记者”,而维基解密作为一个“媒体组织”,能最大程度保护揭秘者和记者的安全。
据国际在线报道,这个网站每天贴出数十份机密文件,并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
一时间,“互联网时代的罗宾汉”与“破坏了国家信息安全的危险人物”两种评价让阿桑奇站在风口浪尖。
据报道,“维基解密”的创立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定时炸弹,至今已曝光1千万份文件,握有多少机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敢想象的问题。其中,跟美国政府结下的梁子尤其大。
网站运营初期,就公布了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于如何审判俘虏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关键转折发生在2010年。
4月,“维基解密”在Collateral Murder 网站上公开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
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已经将维基解密排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第一名。阿桑奇被称为“黑客罗宾汉”,明目张胆地挑衅奥巴马政府。
顶着美国官方发出的追捕令与政府的多番警告,3个月后,它发布了7700份美军阿富汗战争绝密资料,涉及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联系。美国就此事展开了大范围的刑事调查。
(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公开了超过40万份,由美军士兵2004年-2009年间提交的报告,称为伊拉克战争记录,被BBC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而当时,阿富汗战争已持续近9年,战场上已留下千余名阵亡士兵的尸体,“撤军”的呼声渐高。
“被透明”的白宫跟五角大楼怒了,他们强烈谴责维基解密,称这些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让美军及盟友人员面临危险;并要求维基解密立即向美国政府归还机密文件,并删除网站上所有记录。同时威胁,如果维基解密不这么做,军方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迫使他们“做正确的事”。
然而,早在6月,涉嫌泄露大批情报资料给维基解密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已经在伊拉克被捕。
阿桑奇2010年Ted演讲(图片来自网络)
有消息称,因涉嫌“性侵门”被美国官方追捕的阿桑奇,同时面临美国情报部门的追杀(有爆料称,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想除掉阿桑奇,甚至表示:“难道我们就不能对这个家伙使用无人机吗?”);网站也将遭遇美国军方的黑客攻击。
可阿桑奇却说,网站还将继续公布文件,“我们不会被压倒”。
年底,又发布了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报与对美国安全影响重大的官方机密设施清单。
此后,维基解密网站历经短暂的低迷期,回到大众视野是2012年。
据报道,标志性的事件是:它爆料了从黑客组织Anonymous 处获取的,美国全球情报分析公司Stratfor的一系列机密邮件,内容涉及该公司不可告人的运作方式和收集、出卖情报的内幕本质。
被人们称为“影子中央情报局”的Stratfor公司,是一个全球情报分析公司,表面声称主营业务是为政府和商业机构提供全球政治局势分析服务,但实际上从事的是收集和出卖各类机密情报给美国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
维基解密的合作伙伴解释曝光这些资料的原因:“我们认为,在美国社会资本主义框架下,执法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本家选择与富有的统治阶级站在了一起,从而背叛了人民。”
而这家公司应对的态度是坦荡荡:事业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畏惧。
阿桑奇这边却动作不断。
第二年,阿桑奇的维基解密组织,帮“棱镜门”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疑似争取避难冰岛。
而前一年,因为向公众泄露美国政府机密文件而触怒华盛顿的阿桑奇,已经获得厄瓜多尔无条件提供庇护所。
阿桑奇在厄瓜多尔大使馆(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藏身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阿桑奇说:“我们一直在和斯诺登接触,也一直在帮助他。我个人非常同情斯诺登先生。” 同时,暗示“接棒”公布斯诺登的揭秘文件。
当时,英国《独立报》称,阿桑奇与厄瓜多尔一名外交官合作帮斯诺登获取了安全通行证。
而斯诺登成功出逃后,阿桑奇也成了为数不多知道他下落的人:“考虑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威胁,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细节;但我们知道斯诺登先生身处何处,他目前处境安全,情绪高昂。”
以往种种已经让美国对他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接下来,2015年的“监听门”更让美国政府陷入众人讨伐的境地。
6月,阿桑奇称:“法国人民有权知道,他们选出的政府遭到本应是盟友的国家敌意监视。”
“维基揭秘”网站和法国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连续监听希拉克、萨科齐和奥朗德三任法国总统的通信,时间跨度至少6年。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等援引“维基揭秘”网站的有关材料报道,“维基揭秘”网站获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经常监听三位总统后撰写的5份结论性文件。
监听内容包括:法国领导层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前途、法德关系乃至美方对法方的情报监控行动。
这些文件描述了上述三位法国总统施政和决策行为的一些特点,被列为高级机密。最晚一份监听资料的标注时间为2012年5月22日,即奥朗德就职数天后。
(图片来自网络)
报道称,法国一些部长和议员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曝光材料包括了美方获取的奥朗德和许多总统府官员的手机号码。
奥朗德召集议会主要领导人,抗议美国监听这一行径。执政党社会党议员雅克·于尔沃阿用英语和法语写道:“我们又一次看见,美国眼中没有盟友,只有靶标和仆从。”这件事上,美国起初表示无可置评。稍后称,“现在”没有监听。
法国媒体认为,“斯诺登事件”对法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还没消除,又披露出总统遭美国监听的丑闻,法美关系,甚至是欧美关系将因此受到冲击。
同样被阿桑奇警告的,还有日本。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甚至奥巴马访日时形容日本是”美国在世界上最亲密的一位伙伴”——可是,被阿桑奇啪啪打脸。
8月1日,据德国媒体报道,维基解密公布了名为“目标东京”的文件,称美国政府也对日本的政府和企业界进行了监控活动,其中一份报告的注释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也获得了这份报告。
监控的广度和深度然人心惊,他干脆警告:“不要期待一个全球监控大国会有所顾忌或敬畏。
唯一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当时间走到2016年,已经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足不出户四年的阿桑奇,在美国大选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高潮。
这个身为天才黑客的记者,发誓要终结希拉里的总统之路。
当2016美国大选的喧嚣渐渐平息,人们讨论着特朗普为何击败呼声极高的希拉里·克林顿。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有人提出:是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成功地将那位曾被当做笑话的特朗普送上美国政坛巅峰宝座。
每一次维基解密的亮相都是对希拉里的重创,也将特朗普一点点推向总统宝座。
开向希拉里的第一炮,是7月。
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早上10:30,维基解密公开了美国民主党国家委员会内部绝密的19252封邮件和8034个附件,此次泄露的账户来自公关主任、国家财务总监、人事财务总监等7个民主党高层。
而此次曝光的内容主要是:民主党内部对桑德斯的打压、抹黑对手特朗普、屏蔽不利信息和报答捐款人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称,这可能是自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情节最恶劣卑鄙的一次总统大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邮件信息直接导致DNC主席舒尔茨下台,部分桑德斯支持者反目希拉里。
美国民主党主席舒尔茨辞职(图片来自网络)
桑德斯支持者反对希拉里(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好戏不止于此。
2016年8月,“维基解密”悬赏2万美金抓获杀害民主党工作人员Seth Rich的凶手。值得一说的是,这位被离奇枪杀的受害人在党内负责技术方面工作。
阿桑奇更发表讲话暗指其为邮件爆料人,继续炒热邮件门。
(图片来自网络)
当希拉里阵营疑似要甩锅俄罗斯时,阿桑奇说,希拉里的“天性”就是通过渲染外国威胁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而俄罗斯坚决不接锅,并称“俄罗斯企图利用邮件影响美国大选”等类似指责是美国大选中的“常见伎俩”。
到了美国大选高潮迭起、抓马横出的十月,这一“黄金时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十月惊奇”。
原来,希拉里、川普两方阵营都卯着劲儿展开了最后的殊(si)死(bi)大战。
此前阿桑奇就通过多个渠道扬言要彻底摧毁希拉里的“总统梦”,计划每周放一波关于希拉里的猛料、在11月8日投票选举日前瓦解希拉里的获胜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10月,说到做到的阿桑奇,利用“维基解密”曝光了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经理Podesta邮件,指责希拉里曾“支援”IS。
Political Insider的原文表示: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授权将美国产武器运送至卡塔尔。她这一做法旨在颠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之后,这些武器又被送至叙利亚去资助基地组织,用于颠覆叙利亚的阿桑德政权。
希拉里在组织“叙利亚之友”(Political Insider说这也叫基地组织或ISIS)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领导人的角色。这是在支持由CIA领导的叙利亚政权更替暴动。
(图片来自网络)
2013年班加西恐怖袭击后,希拉里曾公开否认她对武器运输这件事情知情。
在之前Democracy Now对朱利安·阿桑奇的采访中,希拉里“邮件门”中包含的1700封邮件中指出希拉里与利比亚、叙利亚、基地组织、ISIS有直接联系。
每个大料,虽然真实性受到部分媒体的质疑,可照旧令希拉里招架不住。
维基解密,这个因为对政府不信任而建立的“编外成员”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场美国大选。
如今,这位人们眼中的“互联网的罗宾汉”,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政治避难生活后,宣告被正式逮捕。
面前是与他纠缠许久、恩怨深远的美国政府,他又将去哪里呢?
国民党不是没打过胜仗。
傅作义的部队,尤其是第35军,在平津战役之前纵横华北,从来没吃过亏。结果在平津战役中被杨罗耿兵团在新保安一举歼灭。
邱清泉兵团,在淮海战役之前也是指哪儿打哪儿,算得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结果在淮海战役被全歼。
胡琏指挥的第十一军也是当年的王牌,每次与解放军作战基本都能取得胜利。结果交到黄维手上,在双堆集被歼灭。
陈明仁在血战四平的战斗中让林彪损兵折将。战斗结束后,东北局面刚刚好转陈诚就来摘桃子,用“浪费粮食”的罪名撤了刚刚打完胜仗的陈明仁。后来东北国军被全歼,不能说与此事没有一点关系。
孙立人指挥新一军的时候在东北也曾经打得林彪溃不成军,后来孙立人遭蒋介石猜忌被撤换。不久之后,新一军也就灰飞烟灭了。
所以说,国民党的军队不是没有能力击败解放军,之所以输了,可以说是非战之罪。军事以外的原因才是关键。
另一个明证就是,解放军中最精锐最能打的战士除了极少数经过长征的老战士之外,大多数是解放战士。所谓的解放战士就是被俘以后自愿参加解放军的原国民党军士兵。这些人在国民党手下的时侯战斗力并不突出,可是加入解放军以后就战力倍增。这一点非常说明问题。
当然,军事上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淮海战役时,刘伯承一眼看出宿县是一个要害,决定发动进攻抢占宿县(这个行动彻底改变了淮海战役的形式,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决策)。在发动进攻的同时,刘邓致电中央军委进行请示。毛的复电是:以后碰到这种情况由你们自己决策,不要请示!
同样是在淮海战役,杜聿明临危受命,把几十万大军带出包围圈。出发之前详细向蒋介石解释了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再三和蒋介石确认,得到了蒋的首肯。蒋授权他“放手去干”。结果杜放手没两天,正领着几十万大军撒丫子跑路呢,蒋反悔了,派飞机空投手令给杜聿明,让他回过头去救黄维。看到手令,杜聿明长叹一声:“完了!”
什么文化在中国流行都不意外。因为国内各方面都很差劲。
动漫被日漫统治。游戏方面国内自行制作的游戏没有几个拿的出台面。电视剧也烂的一比,不过今年好多了,相比美剧韩剧还有很大差距。电影就更惨了……近些年,韩国涌现大量的优秀电影,例如熔炉,釜山行啥的,可悲的发现国内电影也不给力,更别提科幻片了。音乐这方面真的难说,怕被喷,吴亦凡Rap笑死人,薛之谦很多质量很烂的歌却很受人吹捧。
更可怕的事舆论方面,什么追逐演艺圈啥的,还有那个摆渡人,爱情公寓4,还没开播就是水军了。摆渡人更是演艺圈群体吹捧。游戏方面也可怜可怜到丢人,幻死了,被喷子喷死了。而无人深空却越做越好。
外国文化在国内流行不是没原因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很落后。例如戏剧,相信很多国人都抱着敬畏的态度,实际上真的无聊,像是一种极其落后“电影”。什么什么唱腔白脸红脸啥的,这一代人根本欣赏不来,因为各种影视作品更加好看写实。至于传武,被质疑的像是花架子,表演。相声不错,但其实很无聊,那种觉得很不错,但我就是不想看,还不如复联拌嘴有意思。
因为罗琳对于金妮的着墨比较少,感觉就是第六部强拎出来凑数的…
看一下每一部对于金妮的描写
金妮在国王十字车站登场,表达了一个小粉丝对于哈利的崇拜。这个时候觉得还蛮可爱的。
金妮被描写成自尊心强,有点小内向,容易被忽悠,还有点笨的女孩。最后被带进了密室,哈利将她救出,还被蛇怪咬了。这一部中,金妮被带进密室之前,书中对于金妮的描写极少。我们只是事后知道金妮是在丽痕书店被卢修斯坑了,然后就被抓密室了。我们对于金妮在整个过程中的故事和心情一无所知。金妮感觉跟道具差不多。
如果我没记错,这一部金妮好像没有出现。如果说罗琳一开始就想好了金妮要跟哈利在一起,经过了第二部的英雄救美,第三部多给金妮一些笔墨不是更加顺畅吗?而第三部初登场的角色是秋张。这样一来,金妮更像道具了…
金妮出现在哈利和罗恩想找舞伴,但是她已经答应纳威了。从这一部开始,金妮开始变酷。我认为作者是准备提升她得戏份,也许会配给纳威之类的,那是还不一定是哈利。
金妮戏份变多。引荐了卢娜给三人组。各种换男朋友。加入DA。一起去了神秘事务所。这一部,金妮的人设变成了,善良,聪明,有个性,万人迷。讲真,这个弯转的太急了…毕竟在这之前金妮的情况基本都是一两笔带过。我们很难对她产生感情。在这一部,金妮的性格描写都比较符号化,远没有卢娜立体。而且卢娜跟哈利的精神交流非常多。我记得那个时候,哈利女朋友呼声最高的是卢娜。
金妮告诉我们她之所以一直换男友是为了引起哈利的注意……这不是渣女么……迪安招谁惹谁了……金妮更不招人喜欢了…然而这一次居然没有分手,就这么一直在一起了……
卢娜那么懂哈利,赫敏陪了哈利那么多年,然而哈利居然跟金妮了?而且一开始还是哈利突然发现金妮变好看了,突然嫉妒迪安了。纯肉欲啊…跟哈利波特全书的风格不一样啊…
一开始,哈利要走,金妮表达了支持。我觉得这是罗琳想要表达金妮比秋张更懂哈利吧。但是只是几段文字,怎么能扭转读者过去6本书的印象呢。怎么看都是临时硬凑的啊…
我们看着长大的哈利突然跟一个我们都不咋熟的人突然在一起。能喜欢才奇了怪了。
因为罗琳对于金妮的着墨比较少,感觉就是第六部强拎出来凑数的…
看一下每一部对于金妮的描写
金妮在国王十字车站登场,表达了一个小粉丝对于哈利的崇拜。这个时候觉得还蛮可爱的。
金妮被描写成自尊心强,有点小内向,容易被忽悠,还有点笨的女孩。最后被带进了密室,哈利将她救出,还被蛇怪咬了。这一部中,金妮被带进密室之前,书中对于金妮的描写极少。我们只是事后知道金妮是在丽痕书店被卢修斯坑了,然后就被抓密室了。我们对于金妮在整个过程中的故事和心情一无所知。金妮感觉跟道具差不多。
如果我没记错,这一部金妮好像没有出现。如果说罗琳一开始就想好了金妮要跟哈利在一起,经过了第二部的英雄救美,第三部多给金妮一些笔墨不是更加顺畅吗?而第三部初登场的角色是秋张。这样一来,金妮更像道具了…
金妮出现在哈利和罗恩想找舞伴,但是她已经答应纳威了。从这一部开始,金妮开始变酷。我认为作者是准备提升她得戏份,也许会配给纳威之类的,那是还不一定是哈利。
金妮戏份变多。引荐了卢娜给三人组。各种换男朋友。加入DA。一起去了神秘事务所。这一部,金妮的人设变成了,善良,聪明,有个性,万人迷。讲真,这个弯转的太急了…毕竟在这之前金妮的情况基本都是一两笔带过。我们很难对她产生感情。在这一部,金妮的性格描写都比较符号化,远没有卢娜立体。而且卢娜跟哈利的精神交流非常多。我记得那个时候,哈利女朋友呼声最高的是卢娜。
金妮告诉我们她之所以一直换男友是为了引起哈利的注意……这不是渣女么……迪安招谁惹谁了……金妮更不招人喜欢了…然而这一次居然没有分手,就这么一直在一起了……
卢娜那么懂哈利,赫敏陪了哈利那么多年,然而哈利居然跟金妮了?而且一开始还是哈利突然发现金妮变好看了,突然嫉妒迪安了。纯肉欲啊…跟哈利波特全书的风格不一样啊…
一开始,哈利要走,金妮表达了支持。我觉得这是罗琳想要表达金妮比秋张更懂哈利吧。但是只是几段文字,怎么能扭转读者过去6本书的印象呢。怎么看都是临时硬凑的啊…
我们看着长大的哈利突然跟一个我们都不咋熟的人突然在一起。能喜欢才奇了怪了。
当感情成为生活的一种负担而且无力改变的时候。
与女生不同,大多数男生是不会把感情当作生活的全部的,过日子是头等大事,感情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对于男生来说,一段好的感情是能让生活更轻松的。
一个男生可能会因为你漂亮而喜欢你,但这种喜欢无非是荷尔蒙冲动无法长时间维系,真正能让男生愿意和你一辈子走下去的,是你能够理解他,能够支持陪伴,能够默契相处。
但就这一点上,很多女生都是在逆行。她们所期望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对于男生的索取之上,她们会因为男朋友没有足够专注自己而去作,会因为男朋友没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闹,会频繁吵架提分手来试探这个男人是否足够爱自己,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自己一步步在抛掉自己值得被爱的筹码。
当男生觉得和你在一起,不但体会不到丝毫乐趣,反而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积累失望了。但这个时候男生一般不会直接放弃,他们会尝试逃避,会尝试沟通,会寄希望于你能逐渐去改变。
所以有经验的女生应该知道,男人的态度变化是有个周期的,不会因为你和他吵几次而一下子和你分手,但是会逐渐冷漠下来,这个过程中他就是在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合适,会希望看到你有所变化。然而往往女生在这个阶段,又会因为男生的逃避而更加变本加厉去作去闹,想要控制对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等到失望积累够了,也就变成绝望。他会判断你已经不会变了,无药可救了,再相处下去只会让那自己越来越累,最终决定分开,等你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已经来不及了,这种理性思考下的分手,往往挽回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很多女生整天担心男生变心不爱自己,但同时却又是亲手在不断把他往外推,想想还挺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