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等的设置悬念是悬而不念,虽然设置了悬念,但读者在阅读时根本感受不到具体的悬念,不会心心念念,最多只有些疑惑,主要是氛围上的悬。直到最后揭示结局,才会令人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觉,比如福尔摩斯里经典篇章巴克维尔的猎犬,在结局揭示出斯台吞普(鬼知道我当年看的是什么翻译版本)也是巴克维尔家族的继承人后,前面很多阅读时根本不注意的东西一下子都会令人发出长舒一口气的发出“so得斯内”的感叹。还有一篇名字我忘了,但大概情节是一位因为逃亡被误卷入摩门教势力的父亲挽救女儿的故事,那里面最后凶手的身份出来以后,前面所有的情节都迎刃而解,非常舒心。
中等层次的设置悬念是悬而不发,可能有具体的情节语句被读者感觉到了是在设置悬念,但是由于非常贴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读者能体会到未到真相大白的时候,情绪可能会有焦急,但是理性上都能理解。例子上继续老生常谈的举紫金陈《谋杀官员第一部》中,主人公徐策扮成回国商人,宴请几位即将暗杀的目标吃饭。大部分读者都知道徐策肯定有目的,然而不知道什么目的,只能跟着规划往下走,最后警方通过把手指纹(所谓的把手就是宴会上让目标验看的产品)确定了“真凶”后,也有一中666的感觉。这一层次的例子不少,能被广为传阅的悬疑故事,基本都有这样的存在。
以上两种设置悬念,都是通过调动人天性中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非常合理的引导思考方向,基本不会引起读者反感。
然而现在很多文章,尤其是经常被某xx档案局或者盐选专栏收录的故事,搞的则是第三层次的下流悬念,比如,“那天晚上回家,我却在合租学姐的房子里看到了震惊的一幕……”
按照正常的说话逻辑,只要主人公设定不是哑巴,只要不是马上地球爆炸,他都应该立刻马上张大嘴巴把他看见了什么告诉读者,究竟是踏马怎么震惊的一幕,是隔壁老王进了房还是隔壁学长上了床?但他不,他笔头一转,开始叙事“我跟学姐,是xxx时候认识的……”
这种水平的作者,本身没有设置悬念的本事,也没有足够的文笔水平,根本无法引导好奇心求知欲这样高层次的思想需求,他们所谓的“设置悬念”,实际上是故弄玄虚卖关子,哗众取宠搏出位,是通过擦边球软色情撩动读者情欲而不是情绪来激发阅读兴趣,容易造成读者一边骂骂咧咧问候作者全家,一边还不得不往下看的效果,性质上可以等同于“文字妓女”。
当然这还不是最低层次,最低的悬念设置是只悬,还悬,一直悬,反正没结局,也不解释,就那么挖个坑不填,一直放那,别问,问就是鸽了,忘了,事情忙赚钱去了……典型例子挖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