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人:富察明义。
他姓富察,富察氏在清朝是贵族。富察明义是乾隆的皇后的亲侄子,皇上给他安排了个工作:管理上驷院。
上驷院是个什么院呢?主要是养马。皇帝皇后皇子出门,上驷院就是给他们准备马的。说白了,这个富察明义是个弼马温。
说到弼马温,很多人马上就笑了。因为一本小说,有一个弼马温特别出名。
富察明义是第二出名的弼马温,也是因为小说,还是四大名著中的一本。
弼马温,四大名著。你会想到什么呢?《西游记》?
不是,富察明义的出名是因为《红楼梦》。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没有结尾的,世面上只有前80回,后面40回是高鹗续写的。当然,很多其他人也续写过,只是质量太差不予采用。我们课本上说:曹雪芹太穷,书还没写完,就饿死了。
曹雪芹在康熙的时候是富贵人家,雍正上台后打击贪污,曹雪芹被抄了家。由富贵到贫贱最容易激发创造思想,鲁迅就是。这个曹雪芹也开始写书,《红楼梦》。
雍正干了13年就死了,然后乾隆上台。乾隆28年(1763年),曹雪芹去世。
《红楼梦》只有80回,很多人认为,书没写完,曹雪芹就死了。
曹雪芹被抄家之后,搬到了北京,因为他祖上是做官的,所以跟清朝贵族有来往,经人介绍,就认识了富察明义。
富察明义作为一个弼马温,是个闲职,天天闲得无聊。无聊的时候就打游戏,看小说。正好曹雪芹也在写小说,就拿过来看。
这一看居然看入迷了。
《红楼梦》确实写得好,当时很多人看入迷,据说连妓女都入迷,这个富察明义入迷一点都不奇怪。
富察明义跟妓女不一样,他有点文化,看完之后就写读后感,一写就写了20首,然后集合成册。再给诗集写了个《序》:
曹sir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
伤心一首 葬花词 ,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 沉痼 续红丝?
这些诗水准不高,看起来平平无奇,加上后人感叹红楼梦的诗又太多,所以这些诗都不出名,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仔细看了他的描述,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他说他看到的是“一部”红楼梦,而我们现在只有半部。
他说“伤心一首葬花词”,说的是黛玉葬花。没想到居然成真,黛玉也死了。黛玉之死出现98回里。我们只有80回,第98回是后人高鹗写的(别人也续过)。
这种情况还很多。
高鄂,出生于大城市铁岭。别人出来都是“铜锣湾陈浩南”,“常山赵子龙”。高鄂最喜欢说“铁岭高鄂”。
高鹗能续写红楼梦,姿势水平肯定高于一般人,他后来考上了进士,进了国务院。作为国家高级公务员,他的履历非常清楚,他续写红楼梦是在1791年。
富察明义这边,作为皇室御用弼马温,虽然官职小,但衙门大,好歹也是中央直属单位的公务员,履行也很清楚。他写的读后感是在曹雪芹还在世的时候,就是1763年之前,也就是说,他没有看过高鹗续写的红楼梦。
那么,富察明义看的只能是曹雪芹本人写的!
后面几十回的内容,我们今天可以通过这个富察明义的读后感推算出来,这个默默无名的弼马温,突然就成了红学界的宠儿。
也是因为他,一举推翻了《红楼梦》没写完的说法。
而且,《红楼梦》第一章说得非常清楚: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第一章肯定是曹雪芹写的,这毫无疑义。
我也是写书的,只有在书写完的时候我才会做修改,绝不会在写着写着,突然停下来做批改。
还有个问题,从高鹗的履历上看,他续写红楼梦后40回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这个速度有点超乎常人,质量却是各种版本中最好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高鹗并非重新构思红楼梦,他应该看过曹雪芹的红楼梦,凭记忆重新写下来。
所以,现在我们说高鹗是红楼梦的编纂者和整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