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药吃了很久,还是决定来刨个坑。
首先,严格来说,信长包围网是三次。
第一次(元龟1),主要对手:浅井、本愿寺
第二次(元龟2-天正1),主要对手:武田、浅井、本愿寺
第三次(天正4-7),主要对手:上杉谦信、毛利辉元、本愿寺
但说实话,从1570-1580这十年,织田信长的对手只有一个——本愿寺。
如果说三次包围网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都以足利义昭为大义名分,本愿寺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穿针引线、联络各地反信长势力,最终由一个野心较大的强势大名发动总攻。而在这一套体系之中,最重要的其实并非浅井、三好这些背后捅刀的人物,也不是武田、上杉这些看似强大的大名,而是本愿寺。
本愿寺在战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政军教合一势力,早期由京都的山科本愿寺为中心,以近江三井寺为联络中转站,辅以石山御坊(大阪)、鹭森别院(和歌山)、尾山御坊(金泽)、长岛、越前等等一大票分支机构,建立了一个地盘不大、但无人敢小视的独立联络体系。在其他大名都想着怎么守住一个地盘的时候,本愿寺早就不重视这些,专门致力于打通联络。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与寺院本身属性有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最早的商贸中心都是宗教场所的大门口,西方是教堂,中国是隆福寺、城隍庙等等,日本则是各地的神社、寺庙门口。每逢宗教祭祀都会有很多人聚在一起,这就为早期商贸提供便利,寺社靠着商贸,从平安时代开始就形成了独立势力。
但本愿寺比起他们更加恐怖,因为其他佛教宗派大多讲个按资排辈,好比中世纪天主教的感觉,他们形成了独立的利益网络与地盘,人为形成壁垒。但本愿寺强调谁都可以加入,而且不用拜佛像,只需要拜经文,换句话说,进不起寺庙的穷人也可以加入,这就使得广大信仰空虚的农民伯伯成为宣传对象。
更何况,日本农村当时普遍是“惣村”形式,即从庄园逃亡出来的农民自发形成村子,村长投票选举,兼具地方行政军政两方面任务,这些村长们叫做“刀祢”,如果村子足够强大、或者跟着武士打足了胜仗,就可以获得武士身份从而变成“地侍”。“惣村”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战斗力不算很弱,加上有了本愿寺信仰加入,这些人就有了组织,形成网络效应,自然更带劲了。
既有商贸中心,又有农民支持,还有网络效应,足利义昭自然要找他们。
很多人提到武田、上杉两位大神“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提到浅井长政这个人太听从朝廷的话,才导致包围网失败。个人认为,这虽然是织田信长踩了满脚狗屎出来的运气,但事实上这些人都不是这场战役的根本元素。
本愿寺的战役早在元龟元年(1570)就开始了,但一直持续到天正八年(1580)才结束。这期间,织田信长不停建筑大城,广泛推广乐市乐座这种自由市场经济,还引入堺港商人的货物体系,丰富城下町经济。这看起来是织田信长重视商业的表现,但事实上还是有功利考虑:毕竟本愿寺对过路商人抽成都非常狠,织田信长这么一搞,就把近畿地区所有商贸中心从寺庙转移到了城下町。
说实话,无论岐阜城还是安土城,亦或是近江坂本城、长滨城,都不算是很好的交通枢纽,但织田信长靠着这种策略,在不到十年时间里扭转了近畿经济的中心布局,应该算是1570年代世界上最成功的顶层设计。
除了这种软刀子以外,织田信长还玩儿硬的:直接用宗教手段。
先是引入天主教,跟路易斯·弗洛伊斯好得跟亲兄弟一样,让他随便传教,而且凡是有佛教这边敢去阻止,织田信长就出兵帮忙。
当然也不得不提织田信长在位时期的几场屠杀:比叡山、长岛、越前。纵观信长一生,这种大面积屠杀基本上只针对佛教势力(例外一次是针对荒木村重的家人),朝仓家臣基本上全数留用,而面对松永久秀这种烂货,信长居然能忍他叛变两次,最后还想着劝降,可以说这个人还并不是完全没有理性。
第六天魔王就是织田信长自称,他很明显是想做出个姿态:你们本愿寺不是意志坚定么?行,有一个杀一个,有一村杀一村。
应该说,织田信长从一开始就找到了反信长包围网的真正核心,也找到了应对办法,并且疯狂加以实践,这才能最终将近畿全部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