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春晚冯巩的相声导致洛阳部分自媒体要求春晚道歉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mingjun20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哎,我前年第一次来知乎,就是搜索【丝绸之路起点】相关资料来的,第一个回答也是丝绸之路起点相关。没想到春节当天,这话题又因为【洛阳自媒体要求春晚道歉】给挖了出来。我压箱底的知乎首答这几天又有了些阅读量...这个事情有点复杂,和丝路概念形成与发展、文保系统人事形势、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中国古代历史、地方宣传、城市建设、省内外与国内外既定认识都有关系,我关注了几年,算是理清了些头绪。

先说几个结论吧:

  • 西安人,听说了洛阳是丝路起点之一,不要惊诧。已经是权威承认的。
  • 洛阳人,听说了西安是丝路起点之一,不要惊诧。始终是主流承认的。
  • 西安是最早宣传【丝路起点】这个概念的城市,洛阳要晚。
  • 西安的【丝路起点】影响力,高过洛阳【丝路东起点】影响力,这是一直以来公认的。
  • 春晚或相声演员不需要道歉,他们说的是大众普遍接受的事实。
  • 本地自媒体,不仅自己被地方政府宣传方针洗脑,也在洗本地民众的脑。不基于事实,只会贻笑大方。
  • 与有些网友认识恰好相反,西安起点论是数十年前自然形成的,洛阳起点论有政治助力

西安什么时候起被公认为丝路起点?

至少从70年代开始。这样说有证据吗?有的。

1980年,中国与日本两国政府主导合拍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第一集就是《古都西安》,里边明确在讲西安丝路起点的地位。而这部大型纪录片是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是70年代开始策划和拍摄的。

1983年,为了纪念张骞开辟丝绸之路2100周年,西安市规划设计了一个丝路纪念地标——丝路群雕。1987年,选址在唐长安城开远门遗址西边不远处的【丝路群雕】正式落成,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三十多年前,西安就在说丝路起点这个概念。可以说是自封的,但也是首创的。而且被公认,没有多少异议。

1987年,中日鉴于之前合拍纪录片的成功,又拍摄30集大型系列纪录片《黄河》。讲西安的这一集,再次提到古丝绸之路起于西安。而在讲洛阳的那一集,全集只有说白马寺时提到一次丝绸之路:“沿着一条与丝绸之路近乎平行的险要路线,穿越黄河峡谷(三门峡),来到中原腹地。”并未提及丝绸之路起点,而且显然把黄河峡谷这一段与丝绸之路是区分开的。值得一提的倒是,纪录片中,讲到洛阳是将西域佛教文化传播到朝鲜、东南亚等地的起点。提到的是洛阳面向东部的节点作用。

可见,至少80年代,洛阳还未介入到这个西北地缘性的文化地理概念中。那个时候,一带一路战略没有提出,【丝路】是个比较细分且小众的文化概念和历史话题。洛阳那边跟着【中原】文化概念宣传天下之中居多。西安虽然早已经被公认为丝路起点,但这个名号其实关注的人也远不如今天广泛。

洛阳什么时候开始宣传起点呢?

这个不明确了。通过搜索旧新闻,洛阳丝绸之路起点相关最早可见于2002年,而且始终是以对西安丝路起点提出异议为主题的新闻。2004年,洛阳市甚至主动动员考古工作,正名洛阳丝路起点的地位。这大概是就是知乎里说的先有了结论再找线索...

洛阳丝绸之路的地标,是2008年建成的洛浦公园的“丝路主题公园”。

丝绸之路申遗的背后

2004年,是丝绸之路文化概念的命运之年。这一年,丝绸之路项目申遗工作启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采纳跨国申遗的方式,算是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协同要求的重点申遗项目,涉及中亚多国,与中国境内包括青海、宁夏在内的西北诸省,在国内也是首次尝试多省打包的联合项目。每年世界遗产名额稀缺有限,打包申遗一次能够纳入数十个的遗迹或景区,这种形式对地方的文保工作、旅游经济都是重大利好,相关各省趋之若鹜。河南省也明白过味儿了,丝路与河南关联也不小。

这几年,正是河南省文化强省战略的推进期。与外省争议颇大的南阳诸葛故里,新郑黄帝故里,都集中于这几年上马。从2000年,龙门石窟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世界遗产,到2014年,河南已经有5个世界遗产项目。西安过了27年才有第二个。要知道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一年就一个竞选名额。而河南“天下之中”项目在2009年大会未能通过,次年2010年才通过,相当于河南一个省份的备选项目,在14年里被集中申报了6次,不可谓不强势。

这与河南省当时在全国文保系统内的人事优势有关。这个也正常,近几年闽浙的遗产申报频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申遗工作历来是两个国务院部委共同管理:住建部,文化部。其中文化部的申遗工作,是下属的副部级国家文物局主抓。在中国,党领导政府。文化部虽隶属国务院,但也必须在副国级配置的中宣部指导下开展工作。历任文化部部长,都会同时兼任中宣部副部长。而中宣部,则由负责文宣系统的正国级中央常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分管。

而2004年到2014年间,04年到07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是河南省老书记。07-12的国务院工作是河南省另一位老书记负责常务,12-14责任主持工作。2004年,河南新任书记是中宣部副部长调任。国家的申遗项目最终决定权,一边在国务院,一边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上、中、下河南省文保工作背后的人事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而在这个阶段备战整整10年的“丝绸之路:起始端到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预备项目,自然会着重考虑河南省的加入。

但是当时国家文物局,依然不赞成洛阳以“丝绸之路起点”的名义和定位进行申报。最终,洛阳方面对自身丝路地位的宣传,定调为“东起点”。这个“东”,不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而是对应起点西安的东边。但西安历来是公认的丝绸之路起点,国内外并无太多异议,宣传上自然不会改称自己是西起点。西安官方也是眼看自己曾经宣传起来的名号,被分走共享,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真正借了政治大势的,不是西安,其实是洛阳。三十年前,上到国家,中到学者,下到民间与媒体,都公认西安是丝路起点。但10年前,反而是争议最大的时候,这是十年前的形势导致。但近5年来,西安的起点地位被重新申明,有背后形势此消彼长,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豫西本身在地缘上,丝路研究上,丝路相关的历史资源还是不如西安及陕西丰富。比如洛阳2004年突击发掘罗马金银币,骆驼脚印来论证丝路起点,那种唐朝时的外币,西安何家村遗宝、陕西法门寺地宫、西安粟特人墓葬都是成箱发现...而且唐朝时期,不仅长安、洛阳外国人多,扬州、广州都很多。仅就丝绸之路遗产点数量来说,西安一市的数量比起其他申遗的几个省都是最高的。百年来,西安都是丝路研究最重要的城市。丝路研究机构即是在2012年以前,也大都设在西安。这也不是近期形势才决定的。

有些网友习惯性受害思维,不愿意相信那些年文宣系统人事优势对申遗名额的影响,看到这里看不下去了。首先,那个时期该系统与河南省人事重合度非常高,其次,那些年是河南省规划中明确提出文化强省战略的时期,有文件可查。再次,包括建造郑州炎黄巨雕在内的拜祖活动也是那几年升格为全省支持。最后,河南那十年的世界遗产申报频率全国最高。如果这些现象不足以说明当时河南文宣的强势,还觉得是被冷漠,那我也无话可说。本文要得就是一个事实,不是制造虚假迎合情绪,说谁爱听的话,愿意相信的话。我对后来西安在丝路宣传中的优势也不避讳。各位可以看看2004年申遗最初是几个省,新闻都有:

“丝绸之路”申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甘肃段

2006年,文物局大幅度调整申遗预备名单之后,才是今天的丝路遗产分布。西安人不要只顾过去的说法,无视权威定论的结果,洛阳人不要只看今天的说法,枉顾事实变化的过程。

洛阳称作丝路起点,符合丝路定义吗?

如果不放在西安最早宣传时,那种【时间起源意义】的“起点”语境下,而是在某些时期贸易的【空间起止】语镜下,符合。但不是一些极端网友和自媒体所谓的符合。

【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清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的。即晚清开始才有丝路的说法。这个文化概念的形成发展,乃至出现【丝路起点】这个衍生概念,都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所谓丝绸之路,其实就是相对宋以后以东南海运为主的对外贸易通道,重新明确了在宋以前以西北陆运为主的对外贸易通道。李希霍芬查阅东西方史料,发现在中国两汉这段时期,欧洲一带对东方是极其陌生的。他们不知道“汉”这个国名,但因为西方贵族推捧来自东方的丝绸,朦胧得知道东方有独产丝绸的大国,便在文献中称之为【丝绸之国】,赛里斯。李希霍芬是研究地质的,他考察大半个中国后,将这条从宋朝开始就衰落且被忽视的中国西北陆路贸易通道,重新定义出来,称之为“丝绸之路”。后来被不断引用拓展,即成了中国西北陆路通道的概念名词。首提丝绸之路的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也是他的学生整理的其中国考察笔记、书信而成。

而【丝路起点城市】这个概念,不仅李希霍芬,后续将丝路概念进一步发展的斯坦因等学者,都没有提过。因为人家学者和老外不搞地方宣传,没有地方本位思想,更不是地域粉或黑。

有些洛阳网友,在网上胡编乱造,来证明洛阳是丝路起点。比如很多人引用:“1870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洛阳,考察了南关的丝绸、棉花市场,参观了山陕会馆和关帝庙,在《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等著作中,首次提出从洛阳到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有一条古老的商路,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这段就纯属断章取义,而且洛阳到撒马尔罕的起止描述是假的,原文根本没有句。洛阳报纸故意不负责任的这么写,百度百科这类网站只要有新闻引用源就能够改。所以地方报纸上写的,即使是错的,也被只相信“愿意相信”“喜欢相信”的内容的洛阳网友拿来以讹传讹。这种不基于事实的虚荣,甚至造假,只会招来更多的被指责的委屈,地方宣传不该反思吗?

实际上李希霍芬最初的丝绸之路原始定义,并非是他体系化的塑造一个完善的学术概念。他书中所指的丝绸之路,仅仅是“从公元前128年至公元150年,中国与中亚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道路”。时间长度仅为两汉,空间长度仅是中国到中亚。这是一个笼统的贸易通道概念。根本没有去说什么具体的起点、终点。李希霍芬对与他学术无关的中国古代历史也并不感兴趣。可以这么说,丝绸之路是张骞最先开辟,但丝路这条中西文明大通道是两汉时期逐渐完善形成。

但这个原始概念里,丝绸之路是持续到公元150年,而公元25年—150年恰恰是东汉的鼎盛期和稳定期。东汉的首都已经不在长安,而在洛阳。所以,河南宣传部门以此为由,将洛阳定位为东汉时期,不断发展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并无不可。只能说,西安最早在采用【起点】这个宣传字眼,来表现自身【起源】意义的时候,忽略了【起点】这个空间感强于时间感的词语,本身就容易引发丝路发展过程中,关于都城方位变动后谁是“起点”的争议。

李希霍芬所提出的丝绸之路,时间上仅是两汉时期的,路线上仅是中国到中亚,并不是今天所说的中国到欧洲。因为欧洲历史与西亚中亚历史的交融程度比较高,欧洲与中国两大端点板块才是陌生的。中国又在帕米尔高原以东,地理封闭性较强。无论是李希霍芬的西方资料视野下,还是中国本土资料视野下,中国连通到外界,都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视角。后来,丝路的研究与宣传不断发展,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连通欧洲之宣传。但这只是宣传。洛阳网友喜欢抓住东汉的甘英出使大秦,汉桓帝在洛阳接受大秦使者献宝两件事,来论证丝绸之路到东汉,洛阳官方沟通到罗马官方,才算是完整,来讲洛阳才是唯一起点。其实定义就错了。且不说甘英有没有到大秦,大秦使者是不是罗马使者这些历史悬案争议,丝绸之路的定义,无论是李希霍芬版,还是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都只是中国到中亚。现在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廊道概念,其实也是北疆天山廊道对应南疆昆仑山廊道的概念,丝路学术范围始终就限定在中亚与中国之间,廊道是不同的支线而已,不是向欧洲或日本的延伸。将来的丝绸之路遗产项,依然会是中国到中亚的分支路线。

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丝路的定义,仍然是5000公里,从长安/洛阳,中国汉朝和唐朝首都起始,一直到中亚七河地区。仍旧不是说什么中国连通欧洲的道路。就是连通到中亚。关中到里海,刚好是5000km。定义中,强调了丝路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形成,使用到16世纪的道路。即将李希霍芬原始定义中,公元前128年到150的两汉时期,定义成丝绸之路的形成期。而教科文定义的丝绸之路使用时间,则一直延续到16世纪明朝后期。1605年还有葡萄牙传教士鄂本笃从西北陆路来到中国,这相对于李希霍芬的两汉时间范围,对概念的已经拓展非常大了。但仍旧是基于尊重李希霍芬定义,拓展而来的。洛阳的起点概念,也是这种拓展的一环,是近十几年才有的。有个别洛阳网友造假什么季羡林说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敬请洛阳市民警惕这类绑架民意的虚假行为。除了无端加深仇恨和各自的委屈感,没有任何意义。

对比了解丝绸之路的原始定义,和今天教科文组织权威的学术定义,能够发现,为什么洛阳也是起点之一,而16世纪以前的其他首都开封、北京、南京不是。因为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被定义为丝绸之路的形成期。强调唐朝是因为唐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全面繁盛时期。这两个时期的都城,被定义为贸易起止点。

在联合国对丝绸之路遗产的表述正文中,还提到“起自黄土高原上的汉唐京都长安”。广义的黄土区,是包括陇东、陕北、关中、晋西、晋南、豫西在内的。黄土层从甘肃东部,一直持续分布到郑州巩义一带。之所以表述黄土高原,正是因为李希霍芬所强调的原始定义中,将丝绸之路的范围划定正好表述为中国西北黄土区到里海。李希霍芬本人虽然没有谈及起点城市什么的,但他手绘了一张最早的丝绸之路地图——《中亚地图》。而他用红笔勾勒出的丝绸之路路线,是以西安为起点。长安,代表着丝路东端黄土区的中心地带。而洛阳能够被学界接受为起点之一,是因为洛阳是中国第二地理阶梯的东缘入口和门户,处于大黄土区的边缘。这个区位也是异于北京、开封、南京的条件之一。丝绸之路,最早就是地理概念,后来才发展为文化概念,由地质学家提出,而不是历史学家。

谁有必要为谁道歉?

洛阳成功申遗。无论是否被广泛认可为起点,都是河南与洛阳地方的文保工作成功范例。而且在当下教科文的权威定义中,已经采用“长安/洛阳”的表述,为洛阳正名,洛阳不亏。遗产项目,最终定名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也是为西安在申遗中,地位不得伸张的委屈正名了。但这起点之名,今后势必是共享的了。可真正决定性的,还是历史影响力。西安的丝路地位远远大于洛阳,这是事实。

为联合国发布一套丝路邮票里出现了中国的龙门石窟,就证明洛阳是起点,那些个别自媒体简直自欺欺人。也不知道这微博公众号运营是20几岁,对4年前申遗毫无认识和概念,被本地宣传长期灌输“洛阳是唯一起点”,才会有对春晚的义愤填膺,或者根本就是故意而为,再次混淆视听,借此加强人们对洛阳的起点记忆。同样,西安有些网友,也知偏听本地“好听话”,除了盲目自豪,对一些文化表述的变化丝毫不知,才会互相出言不逊,加深地方对立情绪。

如果说春晚一个相声演员,还是洛阳人,讲出了西安是丝路起点,春晚就要道歉,那我们看看还需要道歉的都有哪些?

今日国务院编纂的《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中,第一句便说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要道歉?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会标选取了西安大雁塔为标志元素,以后高峰论坛有可能在西安召开,西安这几年正在建设场馆,国家要道歉?

90年代就发起的丝绸之路国际大会第三届就在西安举办,前两届都在中亚,中亚丝路沿线各国都要道歉?

去年,阿里巴巴在西安设立阿里集团的丝路总部,马云和企业界要道歉?

丝路国际电影节隔届就在西安召开,文艺界要道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世界全球史观开山之作《全球通史》中,也写道丝绸之路起于西安。著名汉学家比尔特著作《丝绸之路》也是他亲自从西安向西考察而著。芮乐伟·韩森著《丝绸之路新史》专门写“第五章长安:丝路终点的国际都会”。当代世界史学界、汉学家都要道歉?

中日纪录片《丝绸之路》,中日韩纪录片《新丝绸之路》,英国纪录片《丝绸之路》,德国纪录片《中国新丝绸之路》,法国纪录片《丝绸之路》,土耳其纪录片《从父辈的土地到祖国:丝绸之路》,瑞士纪录片《今日丝绸之路:从威尼斯到西安》,意大利纪录片《西安对话罗马》,美国纪录片《探访古都西安》...各国丝路纪录片都只拍西安,只说西安是丝路起点,全世界都要道歉?

国内大型纪录片《中国通史》,大型航拍纪录片《航拍中国》,热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台湾节目《台湾脚逛大陆:古丝路之旅系列第一集“古城西安” 》,香港纪录片《丝路同行》...这些没有西安地方背景的纪录片都说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全国都要道歉?

如果所有人的说法都和自己不太一样时,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之前被灌输的知识错了...而不是觉得别人都在黑自己,忽视自己...

其实看1987年拍的纪录片《黄河》的洛阳那集时,里边讲了包括登封少林寺,巩县石窟寺等遗迹,真心是为今天的洛阳市感到遗憾。

第二地理阶梯上的人口密集省份,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和本省对省份核心城市都有所划分。比如四川,成都是省会,重庆则后来被直辖。比如山西,太原市是国家一五重点城市,旁边十几公里就是地级晋中市区。比如陕西,西安市是国家一五重点城市。旁边十几公里就是陕西省扶持的咸阳市区。比如西边一半在第二地理阶梯上,东边一半在地三地理阶梯上的河南,位于第二地理阶梯线撕口内的洛阳是国家一五重点城市,三门峡是国家水利布局重点城市,而河南省会本在豫东,省府为了加强对豫西的控制,将省会迁至郑州,带走了登封、巩义等洛阳传统辖域,其实是削弱了豫西当时的首位度。郑州经济规模到90年代才超过洛阳的。市场经济时代,洛阳、太原、西安不再是共和国的宠儿,回归到本省的经济统筹之下,这些本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与本省一直以来脱离的矛盾就凸显出来。同样境地的是单列市西安与省府主要掌握的咸阳的矛盾。还有太原的平原发展空间被晋中锁死,都是计划经济时代,央地在省份核心区各自主导扶持一个城市,这种中央飞地战略在市场经济时代转型后回归本省一体战略的遗留问题。西安比洛阳好的就是,西安本身就是省会,陕西最终还要扶持西安,尽管依然在西咸问题上掣肘西安。而河南扶持的亲儿子是郑州,不是过继在别人家长大又回来的洛阳。洛阳的城市文化和历史,也因郑州划走东部郊县而被切割开。奈何河南省又硬要把郑州打造成文化招牌,连历史文化都要分给郑州,严重削弱洛阳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在省内得到的文化战略支持。洛阳市的宣传思路,对西边,对外省,见缝插针的拾人牙慧,却根本没看到,历史上,洛阳的城市辐射方向本来就在东边。洛阳市宣传得不到省里的资源支持,放着东汉魏晋的都城历史本地人都提得少,却要和西安同质化竞争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

西安市区有城墙。洛阳市区有龙门石窟。

西安市区有大雁塔。洛阳市区有白马寺。

西安远郊有兵马俑。洛阳远郊有少林寺。

西安远郊有汉唐帝陵,洛阳远郊有邙山陵墓群。

...

但现在,西安的汉唐帝陵,在无力推广它们的咸阳手中。少林寺、邙山,则都在郑州那边。洛阳最重量级的文化招牌都没了。洛阳与西安是两个省,互相没有多少行政交集和制约。洛阳网友与其争西安用了几十年的名号,不如好好想想,洛阳真正的竞争者是谁...


———————————————— 一点感想 ————————————————

不到140的赞,就有20多个踩了。我本来不想沾这个题的,因为关注的知友里多数是爱好历史的,这题一站队就容易惹人不高兴。点踩肯定洛阳多些,西安也有。因为我写洛阳也是起点之一。我倾向于西安,我所陈述的也都是事实。我的答案里,西安与洛阳交集的是最多的。刚来知乎时还有些地域情绪,但后来觉得,如果我看待历史都是靠乡情,那我能看到个屁真相。仅就丝路起点这一个话题,我想说的已经很明白:西安是传统上公认的起点,洛阳是丝路概念拓展之后,被权威认可的起点之一。三十年前没有这个争议,十多年前才开始有。这个问题我有倾向,因为我的证据本身就有倾向,事实就有倾向。我不可能各打五十大板,或者没有主次轻重都夸一下,撂一句两者并重。我在贴吧还讨论过一段时间历史,但那个氛围实在让人无法忍受。我再碰这种地域话题,梳理丝绸之路文化概念在中国近十几年的演变,也想让每个不注重资料源头,任由本地激进网友和地方宣传洗脑的网友,无论是西安还是洛阳的,扪心自问一下,你到底想知道的是你喜欢的,还是真实的?你到底想思考的,是能印证你情绪的,还是于你有思辨价值的?感谢能够平心静气对待这篇回答的洛阳网友。也奉劝一些持一切轻蔑言辞的西安网友,在丝路之外的其他认知上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因宣传而错信的盲目?我一直都认为,多数人是沉默且理智的,但总被少数的挑梁小丑所“代表”。

我这篇回答不是讨地极端域情绪喜欢的。起码我个人是把起点这类关于丝路的名号,和城市对于丝路文化的影响力,分开去看的。洛阳已经被名文定义为起点之一。有人如果非要说西安唯一起点,就是要砸世界遗产权威标准这口锅。没有标准,那不更是自说自话,谁都能自封一个名号了?有人如果也非要说洛阳是和西安对丝路有同等影响力的起点,甚至是唯一起点,那也是无视“长安-天山廊道”以及遗产项正文中出现频次和强调程度远高于洛阳的长安,无视一百多年来丝路文化发展和研究历史。于谁有利就列举什么,那都是踩踏标准。至少要列举全面详尽,保证材料原真,有个现实的比对,用事实说话。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陕西健康码与西安一码通融合为陕西一码通,正式上线? 
  西安一确诊病例被立案侦查,瞒报致十余人感染,该涉事人将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西安一两岁幼童喝现挤羊奶得布病,暴露了哪些问题?街头现挤生乳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如何看待西安小伙没吃的买馒头被群殴? 
  唐朝长安城到底是什么样,坊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西安市长安区一直被各种骂(hei)? 
  西安的你们,都在干嘛? 
  西安疫情源头锁定境外输入,病毒隐匿传播了 11 天,感染是如何发生的? 
  1 月 2 日西安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续两天下降,累计报告 1663 例,目前西安疫情情况如何? 
  如何评价西安高速发展,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六,中国城市前十?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江苏常被说为内斗省?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故事?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