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我有点羡慕。
从某种角度来说,简浅已经成功了,或者,不用「成功」这么大的词,简浅已经完完全全达到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一个「纯粹的」【注1】自媒体人,写一篇文章的最终诉求是什么?
点击量,讨论量,留存量。
这三个要素,每一个要素都很重要:点击量决定了文章曝光窗口的大小;讨论量决定了你文章的传播广度;而留存量决定了你品牌形象塑造的难易程度。
就拿我所熟悉的核反应来类比:
一方面,一个核反应想要持续的进行,入射的中子密度、反应截面、反应堆的大小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另一方面,如果这三个条件都达到了,小小的输入也将能释放无与伦比的巨大能量。
同样地,一篇文章也要做好这三个方面,才能达到「核反应」的结果。
而这三点,简浅都把控得很好:
不仅如此,简浅还非常巧妙多做了一步:他的文章,非常套路,非常适合改写。
《XX的XX是没有XX的》《是谁杀死了XX的XX》,随便改一下标题,改一下例子,又是一篇「爽」文。大家争相改写文章,虽然大家都是调侃,但这反而会使原文的传播也就更加广泛,从而最终触达目标用户。
以上 4 个因子叠加在一起,一篇广泛流传的爆款文就诞生了。
别看说起来那么轻巧,这可是技术活,没有天赋以及长时间的自媒体写文经验,要写出具备以上要素的「好文章」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毋容置疑,不管是咪蒙还是简浅,都是非常厉害的写手。
但至于文章的逻辑是否经得起推敲……不存在的。
我在 如何评价简浅《优秀的女孩是没有性生活的》一文? 中,用下面的逻辑反驳了标题:
能不能成为变得优秀,和你有没有性生活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关系非常弱,除非你能从统计上验证它,否则,「举一两个身边人的例子」并不能让文章的可信度增加一分。
而这篇文章,也可以用类似的逻辑反驳:
学术上有种说法,叫做「孤证不立」,也就是说,你举几个(可能还不知道真伪)的例子,往往不如冷冰冰的统计数据或逻辑有说服力。如果你不能证明你举的例子确实存在强有因果性,或者退一步说,至少在统计上是普遍的、多数的,并且没有其他合理的可能,那……文章大概率只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爽文」而已。
但不得不说,这样「爽文」就是有市场。
毕竟,大部分人上网看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思考,而只是发泄情绪罢了。
问:是谁杀死了中国的20岁男生?答:因为优秀的女孩都没有性生活,所以那些男生身边都是不优秀的女孩,是女孩们的不优秀拖累了男生。
如,在《优秀的女孩是没有性生活的》文获得万赞时,知乎上引起了讨论,高票回答获得2w赞,一度超越了原文。但风头过去后,原文的赞同数慢慢地追赶上来,而讨论则被渐渐遗忘。
*****
这个故事里面,没有一个人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下面,每个人都在讨论对错,互相甩锅。
然而这个社会上,没有任何一个角色的人,可以帮到这个家庭。
没有人可以帮助孩子,也没有人可以帮助父母。
人们反对语言暴力,反对肢体暴力,反对禁闭管教,
人们几乎反对所有“极端方案”,却没有人任何人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里,父母的行为,已经做到了一个正常父母,甚至高素质父母能做到的一切。这个故事在一次“长记性”的暴力殴打之后得到了控制。
然而如果这样都控制不住呢?
比如打过之后,依然没用,女儿开始逃学,抽烟,夜不归宿;家里人没有办法,把她锁在家里关禁闭,她用床单当绳索从3楼爬出去,离家出走几天不回家。家长该怎么办?
这其实不是一个假设,
这是豫章书院事件中,那个“只是有点早恋”的当事人,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口诉的故事。
实际上不管是送去杨永信还是送去豫章的孩子,他们的故事和这个新闻都类似,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在从爱的感动,到灵魂交流,再到科学教育法,最后到心理咨询师;
当“正确”的方法都无效之后,还有谁能帮助这些人?
这些人是少数,可能只有千分之一;
同时也不是少数,千万人口的城市,儿童近百万,千分之一就意味着数千家庭需要面对这种极端情况。
在豫章书院之后,我也在试图寻找这件事的答案。
我对话了豫章书院当事人sona的心理咨询师,她告诉我sona不该送去那样的地方,但同时也认为有些人需要在那里管教。
我找了浙大的儿童心理学教授,他告诉我心理辅导和更好的教育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我们的讨论中,出现“驯服人类的方法”这样极限的闭门话题。
一位在工读学校工作了14年的高级教师,他给出的答案更令我惊悚。靠”管“能解决的问题不会送来工读学校。工读学校的作用是把这帮人关到18岁,等他们出去了就能判刑了。
这段时间我看了大量教育学的书籍。但我发现,整个社会对正常儿童的教育信息非常丰富;对于异常儿童和家庭的帮助方案近乎于玄学;而对极端状况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回到主题,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件事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叛逆少年研究和帮助的空白。我们有海量的关于对错的讨论,有海量政治正确的讨论,却没有任何一个方案禁得起“如果这样做无效呢?”的反问。
父母无处求助,孩子无处管教。声称能给出帮助方案的机构,全部诉诸暴力而被网友围剿。
如果学术上不解决这个问题,社会角色不能良好的补位,这样的悲剧永远不会是最后一次。
而这个问题下,现在所有的争论其实都毫无意义。
这个故事里面,没有一个人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下面,每个人都在讨论对错,互相甩锅。
然而这个社会上,没有任何一个角色的人,可以帮到这个家庭。
没有人可以帮助孩子,也没有人可以帮助父母。
人们反对语言暴力,反对肢体暴力,反对禁闭管教,
人们几乎反对所有“极端方案”,却没有人任何人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里,父母的行为,已经做到了一个正常父母,甚至高素质父母能做到的一切。这个故事在一次“长记性”的暴力殴打之后得到了控制。
然而如果这样都控制不住呢?
比如打过之后,依然没用,女儿开始逃学,抽烟,夜不归宿;家里人没有办法,把她锁在家里关禁闭,她用床单当绳索从3楼爬出去,离家出走几天不回家。家长该怎么办?
这其实不是一个假设,
这是豫章书院事件中,那个“只是有点早恋”的当事人,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口诉的故事。
实际上不管是送去杨永信还是送去豫章的孩子,他们的故事和这个新闻都类似,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在从爱的感动,到灵魂交流,再到科学教育法,最后到心理咨询师;
当“正确”的方法都无效之后,还有谁能帮助这些人?
这些人是少数,可能只有千分之一;
同时也不是少数,千万人口的城市,儿童近百万,千分之一就意味着数千家庭需要面对这种极端情况。
在豫章书院之后,我也在试图寻找这件事的答案。
我对话了豫章书院当事人sona的心理咨询师,她告诉我sona不该送去那样的地方,但同时也认为有些人需要在那里管教。
我找了浙大的儿童心理学教授,他告诉我心理辅导和更好的教育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我们的讨论中,出现“驯服人类的方法”这样极限的闭门话题。
一位在工读学校工作了14年的高级教师,他给出的答案更令我惊悚。靠”管“能解决的问题不会送来工读学校。工读学校的作用是把这帮人关到18岁,等他们出去了就能判刑了。
这段时间我看了大量教育学的书籍。但我发现,整个社会对正常儿童的教育信息非常丰富;对于异常儿童和家庭的帮助方案近乎于玄学;而对极端状况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
回到主题,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件事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叛逆少年研究和帮助的空白。我们有海量的关于对错的讨论,有海量政治正确的讨论,却没有任何一个方案禁得起“如果这样做无效呢?”的反问。
父母无处求助,孩子无处管教。声称能给出帮助方案的机构,全部诉诸暴力而被网友围剿。
如果学术上不解决这个问题,社会角色不能良好的补位,这样的悲剧永远不会是最后一次。
而这个问题下,现在所有的争论其实都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