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君一笑
一作nature,今天接受了。经过了10个月的和reviewer的反复拉锯战。以前投过cell,science,elife,审稿过程都要比nature友好很多。Nature编辑需要所有的reviewer(n>3) 都很positive才会考虑发表,所以经常会出现被某一个reviewer虐上几轮的情况。各位生物狗共勉。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验。真正激动人心的时候是拿到实验结果的那一刻,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发现上帝这点小秘密的人。剩下的就是科研中最boring+painful的过程:投稿,补实验,修改,appeal。最低谷的时候曾经怀疑自己研究的意义,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最后收到接受邮件时,并没有特别激动,只是觉得阶段性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科研就是这样的一个bitch,撩得人夜不能寐,却又欲拒还迎。如果你能够survive,你的内心会变得无比的强大。
一篇文章今天下午刚刚知道接收了,共同一作,来答一句。
当时正在上课,合作者转发了一封邮件。手机上还没来得及细看,老板电话已经打过来了……因为上课不便接听,发了个短信他就秒回说快看邮件有好消息。然后开心了一下就听课去了。下课之后……就完全没感觉了……
从轮转开始接手的工作,断断续续有两年半时间吧……从觉得『混个 author 就可以了』到『其实还可以凑合拿个二作三作』到最后『我觉得自己的贡献 deserve 共同一作』,真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当然,主要还是运气好。
目前的感觉么……我的 thesis project 还是没有着落啊而且老板开始放羊了怎么办!
这篇回答不知道为什么又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谢谢大家。
nature一作。我的文章在同一期被News and Views点评,同时也被同期的Nature Podcast收录,欢迎大家收听。
--------------以下为原答案------------
nature一作,今天刚刚接收。
博士七年只有这一篇一作,软物质领域。
之前还有一篇二作nature materials。我是nature materials二作的时候,觉得这应该是我参与过的最好的文章了。没想到,我也有发nature一作的那一天。
从初一注册QQ以来,我的昵称一直就是博士后。那时候我想当个科学家,并天真地以为博士后是个学位。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没得选的时候,努力很重要。有的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要选一个好的方向,要选一个好的平台,要选一个好的导师,要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
举个例子,我这篇文章一共七个作者。除了二作是个低年级graduate student还没发文章之外,其他人都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正刊或者Science正刊发表过文章。
有些领域确实好发文章,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发Nature或者Science的。能把这些人聚一块,需要一个优秀的平台,和一个优秀的带头人。
当好方向、好平台、好导师、好同事,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时候,接下来就是要俯下身沉下心,耐得住寂寞,干坐冷板凳,坚持到底不放弃。(翻译过来就是,别人都在转码农转金融的时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特别是在纽约这种地方!!!)取得成果之后要尽快move on,尽快翻篇,不能沉迷其中、自鸣得意、沾沾自喜、无法自拔。(翻译过来就是,我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但我还是要吹一会。)
博士七年只有这一篇一作文章。我的一些朋友觉得我很有毅力,我反倒没觉得。在我看,毅力是在完成某些艰苦任务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品质。还有一些朋友觉得我对学术很有热情。我在实验室确实还是挺享受的,平时该吃吃该玩玩,整天以大师兄自居调戏师弟师妹,随时看看他们有没有给我的朋友圈点赞,并接受他们(发自内心)的吹捧。。可能是第一年的时候太不顺了吧。心想第一年那么惨都挺过来了,七年不发文章算得了啥?心态保持的不错,读博让我觉得活得久最重要。(翻译过来就是,其实我们实验室不发文章也能毕业。)
这项研究是我老板二十五年以来的目标,很多人前仆后继,却一直无人实现。(翻译过来就是,接大课题要做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准备。)我在第六年的时候差点也放弃了,因为当时的方法看不到任何可以做出来的可能。理论上,模拟上都已经枪毙了,我老板已经打算让我写写为什么做不出来,然后让我毕业了。
最兴奋的时刻并不是知道文章被接收的时候,而是产生想法、灵感乍现的时候。
我平时喜欢去系里打印机旁边晃悠,看看大家最近都在看什么文献。那天,我捡了一份无人认领的文章,文章写的一般,引用也是错的。不过正是里面一篇错引的参考文献让我在纽约深夜空荡荡的地铁车厢里,经历了读博以来唯一成功的一次灵感乍现。
文章里说的东西,并不是参考文献里的主要结论。我很确认是因为参考文献里的那个PI刚刚来我们这交流,关起门来亲自一对一给我讲了他们的体系(可见平台的重要性)。这文章虽然一般,但我基于张冠李戴的结论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想法。是不是很神奇?
基于前六年的积累,知道这个新的idea应该是领域内三十年来最靠谱的,简单却从未被人发现过。前六年经历了很多灵感乍现,最后都发现是自己想多了。这回越想越觉得是真的靠谱,每天晚上睡不着。
把问题想通之后,很快就做出来了。得到初步结果大概也就花了一个月 ,当然这也离不开前六年在实验室的积累。后来实验结果越做越好,一系列结果又证明,这个思路不仅解决了领域内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某个问题,还顺带解决了一些边边角角的技术问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兴奋了! 每天睡不着。
因为这个想法过于简单,之后一直就是捂着,不能给外人透露任何风声。我是做实验的。如果做模拟的把这个idea拿去发一篇模拟,那我们这个idea就发不了顶刊了。
从前面的文字你应该已经发现,这完全不符合我张扬高调爱炫耀的性格,但尽快完成课题的紧迫感让我忘记了那些。
2020年2月,投稿。我们组最近几年投nature正刊的都送审了,所以那个时候没什么感觉。不过上一篇接收的还是在2012年。我老板本来想投Science,他说很久没发Science了。但我功利啊,nature影响因子高! 方便我吹牛逼! 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中了nature, Science或者nature materials,就继续在学术界挣扎一下。如果中不了,就找工作去吧。
2020年3月,25天之后我们的稿件才送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期间发现我老板只传了正文,没传extended data...
2020年4月,审稿意见回来了。我之前每天上去查状态,当我发现状态从“all reviewers assigned”变回“manuscript under consideration”时候,我当时的心情是整个过程里面最紧张的。因为我知道审稿意见要回来了,但是编辑还没通知我们。我最担心的是审稿人让我们补数据。疫情期间,实验室都封了,没法做实验。又是睡不着的一天。
第二天早上(毕业答辩前五天),我老板转发了nature编辑部的邮件。三个审稿人全都认为我们的稿件适合在nature发表,而且不需要补实验~~在审稿人意见中学习了新词语:nothing short of spectacular。激动得快哭了!大概过了三天我才平静下来。(我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方法就是在冰箱里摞了五层鸡蛋。。)
我跟别人说只是审稿意见回来了。他们都说,审稿意见这么好,就是时间问题了。但我那时候还是很不踏实。
今天文章正式接收了。感受就是要尽快move on,不能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一篇文章是一个课题阶段性的结束,但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以终为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本身是个爱吹牛逼的人。(要不我怎么会来这?)虽然我之前老跟朋友说我们组多牛逼,但现在反而不太敢大张旗鼓跟他们吹牛逼说我发nature了,总而言之一种十分复杂的感觉油然而生。
还有一点就是,这篇文章可能会让我更自信一点吧。其实我挺不自信的。爱吹牛逼的人都不太自信。从小学到大学,升学考试总是发挥失常,第一志愿从来没考上过。留学申请也是十分不顺,这对我或多或少造成了一些影响。再加上我深入接触的一些青年PI都特别聪明特别优秀(比如共同作者几乎全都发过nature或者science正刊),全面发展样样精通(就是不太喜欢给我点赞)。还有一些我认识的同学朋友也是,非常优秀,履历漂亮文章牛逼性格也不错。跟他们比起来我还差的太多了。我想继续学术,但是每次看到他们我都是不太自信。
我跟我老板讨论过自信的问题,他的原话是:“我当年也不是我同学里最聪明的。”
一个“也”字,让我想明白了很多。
不容易。
博士做的密码学,第三年初发出来一篇Crypto,第四年延续之前那篇的思路做了进一步的优化中了Eurocrypt,也算是把密码学领域里两个(个人认为)最顶的会议都打卡过了。
感觉就是,太难了。。。翻accepted paper list看到大神动不动一次会议发三四篇,很难想象是怎么做到的,peer presure极大。本人做的是password 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方向,算是个小领域,从开始做项目慢吞吞一年多才磨出来第一篇,确实有点落后于人的感觉。当然也有可能是南加本身自带chill属性,导致效率可能没有湾区或者其他天气较冷地区的同学高 (我在考虑有没有可能去seattle remote工作会提高点效率)
但抛开文章数目不谈,在这个过程中所锻炼的推导证明和写文章的能力,以及对自己领域全方位的了解,是我觉得最有价值的。而且由于第一篇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协议,之后的项目都和这第一篇有紧密的联系,拓展起来也就不会花那么大气力。可能多年之后回过头来看会觉得第一篇并没有那么好,但我会永远记得收到录用通知时的那份激动,以及那晚眉州东坡的蒜蓉扇贝和水煮活鱼。
前两天刚被FOCS接受,算是理论计算机的顶会了。
证明思路大概是17年下半年就有的,算是给出了一个open problem的最好的回答。当时我是没听说过FOCS的,本来想写下来投数学方向的顶刊。后来老板建议我们投一下FOCS,因为证明中(用了regularity lemma)自带了一个算法。
2月份老板就让我写,但那时候我在做另一个问题,就一直拖着。然后三月中旬另一个问题做完了,开始加班加点的写这篇FOCS的论文。那时候离deadline还有10天,基本上每天睡不到4个小时,写了一周。初稿有60多页,后来删了20页证明,终稿不到40页。删除的证明是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角度的推广定理,但是老板觉得和算法没关系,就先删了。为了写这个文章,我都没去好朋友 @许汝培 组织的会议,很遗憾。。
不管怎么说,能中还是很开心的。当时时间太紧,文章写的比较乱。我是文章投了之后才知道FOCS是顶会的,之前我只听说过STOC和SODA。reviewer的评语意外的positive,夸的我有点不好意思。不过还是收到了一个3分 weakly accept,那个reviewer说这是篇很好的数学论文,不过为啥投到计算机的会议。。
顺便给大家看看其中一个reviewer给我挑的部分语法错误,这只是我截取的一部分,太多了…虽然他给文章打了满分。。
现在是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跑过五公里,五公里跑分两种性质:一种是竞赛类,另一种是健身运动类。而竞赛类一般都会有专业的教练老师去指导,并且非常科学合理,方式方法分类的特别详细。非竞赛类跑步者绝大部分是遵循所了解的比较狭隘的方法去运动,如果你去问一个非竞赛类的跑步者怎样提高五公里速度,或者怎样提高配速,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我比较系统地训练过两年多的五公里跑,因为有专业的老师指导,速度一般保持在17分钟左右,配速一般是3分30秒,其实五公里并不是跑的越多越好,跑的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一些不良的拉伤扭伤,会不同程度上磨损半月板。利用一些时间整理出一套可以提高五公里配速的方法,与朋友分享,希望能够帮的上你。
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练好小腿的力量,能够不断输出力量。
1、跳绳: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的话,想要锻炼小腿的力量,那么跳绳是最好的。跳绳不占场地,有一根绳子就能跳了。每天1000个。
2、深蹲:如果你想要锻炼你的小腿力量的话,那么可以深蹲。如果你觉得力量不够,可以一边举铁一边深蹲。
3、半靠墙:如果想要训练小腿的力量,那么你可以尝试半靠墙这个动作。保持深蹲的动作半靠在墙上。
如果说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那么大腿是起着带动小腿的至关作用。
1、蛙跳;蛙跳可以在平地跳,也可以在楼梯里往上跳;其方法是将双手放在后背,或是双手抱头,跳的时候最好是将脚后跟踮起,尽量跳高,跳远,跳的过程中要调整呼吸节奏,以30个为一组,进行多组训练。
2、篮球场上往返跑;以篮球场篮筐一头的边线为起点,第一次往返以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二次往返以中线为终点,第三次往返以另一个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四次往返以球场另一头的边线为终点,四次往返要全速跑且要一次性完成,进行多组练习。
3、深蹲起跳;站在原地,将双手抱住头,下蹲时,要蹲到底,往上跳时,以最快的速度爆发往上跳,越高越好,以每组50个,进行多组练习。
4、肩上负重上下蹲;将杠铃平衡的扛在肩上,杠铃的重量根据自己需要配置,当下蹲时,速度要慢,下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当上蹲时,速度稍微加快,可以提高大腿的爆发力。
以腰腹部为中间点,下半身为力量型,上半身多为协调型
1、卷腹
平躺在瑜伽垫上,屈膝,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踩地。双手可以扶在耳侧,或者提高难度,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双腿放松,用腹肌的力量抬起上半身到30度-45度之间,在最高处停留一下,再缓慢回到初始位置,注意感受腹肌的发力。卷腹时呼气,下落时吸气。
2、悬垂举腿
握住单杠,让身体与单杠垂直,双脚并拢。收缩腹肌,屈膝向上抬腿,直到大腿与身体呈90度,停留一下,控制双腿缓慢恢复原位。抬腿是吸气,放下时呼气。
有一个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正确的摆臂动作,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头部:跑步时应该目视前方,头部保持水平,这样才能很好地缓解脊椎的压力,防止脊椎受力过大而造成的疲劳损伤。
手臂:跑步时手臂应该前后摆动,这样才能很好的带动我们的身体,节省身体的能量,让我们跑得更快更远。
腹部:跑步时,应该挺胸收腹,让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要弓腰塌背,否则很容易造成脊椎压力过大,导致脊椎受伤。身体上半部分应该稍稍向前倾,这样可以让我们跑得更加省力,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腿部:跑步的时候大腿应该带动小腿,这样才能很好的缓冲,从而减轻膝盖的压力,防止膝盖受损,步幅自然有意识地稍大一点。
脚踝:跑步时脚踝一定要活动起来,千万不能太硬,防止脚踝受损,脚踝扭伤。要用脚踝的活动性来带动足弓,从而进行缓冲。
脚部:落地时应该用足弓来进行充分的缓冲,最好前脚掌着地,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脚部吸收落地时的冲击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我们的膝盖!
现在是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跑过五公里,五公里跑分两种性质:一种是竞赛类,另一种是健身运动类。而竞赛类一般都会有专业的教练老师去指导,并且非常科学合理,方式方法分类的特别详细。非竞赛类跑步者绝大部分是遵循所了解的比较狭隘的方法去运动,如果你去问一个非竞赛类的跑步者怎样提高五公里速度,或者怎样提高配速,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
我比较系统地训练过两年多的五公里跑,因为有专业的老师指导,速度一般保持在17分钟左右,配速一般是3分30秒,其实五公里并不是跑的越多越好,跑的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一些不良的拉伤扭伤,会不同程度上磨损半月板。利用一些时间整理出一套可以提高五公里配速的方法,与朋友分享,希望能够帮的上你。
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练好小腿的力量,能够不断输出力量。
1、跳绳:如果你是一个新手的话,想要锻炼小腿的力量,那么跳绳是最好的。跳绳不占场地,有一根绳子就能跳了。每天1000个。
2、深蹲:如果你想要锻炼你的小腿力量的话,那么可以深蹲。如果你觉得力量不够,可以一边举铁一边深蹲。
3、半靠墙:如果想要训练小腿的力量,那么你可以尝试半靠墙这个动作。保持深蹲的动作半靠在墙上。
如果说小腿是整个身体的支撑,那么大腿是起着带动小腿的至关作用。
1、蛙跳;蛙跳可以在平地跳,也可以在楼梯里往上跳;其方法是将双手放在后背,或是双手抱头,跳的时候最好是将脚后跟踮起,尽量跳高,跳远,跳的过程中要调整呼吸节奏,以30个为一组,进行多组训练。
2、篮球场上往返跑;以篮球场篮筐一头的边线为起点,第一次往返以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二次往返以中线为终点,第三次往返以另一个半场的三分线为终点,第四次往返以球场另一头的边线为终点,四次往返要全速跑且要一次性完成,进行多组练习。
3、深蹲起跳;站在原地,将双手抱住头,下蹲时,要蹲到底,往上跳时,以最快的速度爆发往上跳,越高越好,以每组50个,进行多组练习。
4、肩上负重上下蹲;将杠铃平衡的扛在肩上,杠铃的重量根据自己需要配置,当下蹲时,速度要慢,下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当上蹲时,速度稍微加快,可以提高大腿的爆发力。
以腰腹部为中间点,下半身为力量型,上半身多为协调型
1、卷腹
平躺在瑜伽垫上,屈膝,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脚踩地。双手可以扶在耳侧,或者提高难度,双手交叉抱于胸前。保持双腿放松,用腹肌的力量抬起上半身到30度-45度之间,在最高处停留一下,再缓慢回到初始位置,注意感受腹肌的发力。卷腹时呼气,下落时吸气。
2、悬垂举腿
握住单杠,让身体与单杠垂直,双脚并拢。收缩腹肌,屈膝向上抬腿,直到大腿与身体呈90度,停留一下,控制双腿缓慢恢复原位。抬腿是吸气,放下时呼气。
有一个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正确的摆臂动作,在运动过程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头部:跑步时应该目视前方,头部保持水平,这样才能很好地缓解脊椎的压力,防止脊椎受力过大而造成的疲劳损伤。
手臂:跑步时手臂应该前后摆动,这样才能很好的带动我们的身体,节省身体的能量,让我们跑得更快更远。
腹部:跑步时,应该挺胸收腹,让身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不要弓腰塌背,否则很容易造成脊椎压力过大,导致脊椎受伤。身体上半部分应该稍稍向前倾,这样可以让我们跑得更加省力,同时也可以很好的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
腿部:跑步的时候大腿应该带动小腿,这样才能很好的缓冲,从而减轻膝盖的压力,防止膝盖受损,步幅自然有意识地稍大一点。
脚踝:跑步时脚踝一定要活动起来,千万不能太硬,防止脚踝受损,脚踝扭伤。要用脚踝的活动性来带动足弓,从而进行缓冲。
脚部:落地时应该用足弓来进行充分的缓冲,最好前脚掌着地,这样可以很好的利用脚部吸收落地时的冲击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好我们的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