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没搞明白, @狐狸晨曦 这位刚来知乎的时候还挺正常的,怎么现在就变着法的搞情绪输出,一个两年前的毫无热度的问题也要翻出来答……
整个答案一点干货没有,百度百科复读一下,掺点私货拼在一起,反正内容永远是立场先行,搞民族情绪输出能不能也稍微讲点有用的东西?
第一,契胡究竟是什么民族,至今是没有定论的,契胡=羯胡只是其中一个说法,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契胡更有可能是粟特人。
“稽胡,一曰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或曰山戎赤狄之后,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炽,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虽分统郡县列於编户,然轻其傜赋,有异华人……魏孝昌中,有刘蠡升者,居云阳谷,自称天子,立年号,署百官。 ”
“孝昌元年……山胡刘蠡升反,自称天子,置官僚。 ”
根据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山胡、稽胡、步落稽实际上是同一种族,根据《突厥语大词典》,古突厥语的“丘、岗、坡”为/Ki:r/,则汉语音译可读为“契”或“稽”,可以推断,山胡是这一支胡人的意译名,稽胡或契胡是音译名。
另外,周一良先生认为稽胡所谓“刘元海五部之苗裔”是冒认,稽胡的主体应是西域胡,唐长孺先生则认为不一定完全是西域胡,因为稽胡生活的区域的确是魏晋时五部匈奴居住地,并且稽胡中有刘氏、乔氏、呼延氏、郝氏均为南匈奴贵姓,也不大可能都是冒姓。我认为唐长孺先生的说法是更为有道理的,因为山胡、契胡所居住的秀容川中的秀荣指的就是南匈奴类拔部:
"永来告急,遣陈留公元虔、将军庾岳率骑五万东度河救之。破类拔部帅刘曜等,徙其部落。元虔等因屯秀容”。
“ 天兴五年十一月,秀容胡帅、前平原太守刘曜聚众为盗,遣骑诛之。”
所以说,居住在秀荣地区的胡人与南匈奴没有关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山胡(稽胡)是由匈奴苗裔和西域胡人融合形成的部族。
还有一个佐证,《通志·氏族略》贺遂氏一条注:"晋州稽胡。晋初赐姓呼延,居西州。",这一条记载说明稽胡中的呼延氏有可能是赐姓而来,但同时也证明了稽胡与南匈奴的关系,既是赐姓,必然是在本族中相对于本姓更为高贵的姓氏,说明稽胡在当时是被视为匈奴人的。
1999年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出土了隋代虞弘墓,虞弘墓志载:公讳弘,字莫潘,鱼国尉纥驎城人也……奕叶繁昌,派枝西域……祖□奴栖,鱼国领民酋长。父君陁,茹茹国莫贺去汾,达官,使魏□□□□朔州刺史。
根据《突厥语大词典》,鱼之注音为/bali:k/,则其汉语音译为“巴落契”或“步落稽”,因此可见山胡、稽胡即为鱼国或鱼族,为粟特人。
2018年,故宫博物院的王素老师发表了《北魏尔朱氏源出粟特新证——隋修北魏尔朱彦伯墓志发覆兼说虞弘族属及鱼国今地》一文,文中根据尔朱彦伯墓志中的志文“惟安命氏,降参作相”二句,和铭文“体定终名,姓寔安建;惟参比何,方文代献”四句判断尔朱氏的本姓为安氏,志文“既泛岷源,还凝昆质;行方千里,飞固冲天”四句中的岷和昆指岷江和昆仑山,代指尔朱氏来自西域,也就是昭武九姓中的安氏,同样是也粟特人。
粟特人是中亚地区的农耕民族,这与《北史》中关于稽胡的记载也是一致的“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衣麻布。”这与羯人原本为康居人中的游牧人又是冲突的,当然我们不能排除羯人中也有从事农耕的西域胡人,甚至羯人本身到底是不是游牧民族也没有定论,但总体来看,山胡、稽胡、步落稽、契胡很明显与南匈奴和粟特人的关系要更为亲近,将其直接等同于羯胡有待商榷。
第二,再说侯景,实际上史书中关于侯景是羯人的说法几乎都是判词,例如《梁书》中的“方之羯贼,有逾其酷”,但“羯贼”这个词在当时是一种蔑称,并不一定指羯人,例如王隐《晋书》中就有:“永嘉五年。羯贼刘曜破洛。”
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中也将侯氏归类为羯族,这是姚薇元先生犯的一个错误,他认为魏碑《显祖嫔侯骨氏墓志》是假的,理由是志主侯夫人祖第一品大酋长俟万斤、父散骑常侍、侍中、尚书、日南公伊莫汗皆不见于史籍,且孝文迁洛后改为侯氏的是“胡古口引氏”而非侯骨氏。而殷宪先生根据《皇帝南巡之颂》碑阴的“宁南将军殿中尚书日南公斛骨乙莫干”,获知斛骨、侯骨为音近而异译,伊莫汗与乙莫汗,也是同音异译,足证《显祖嫔侯骨氏墓志》的真实性。
《侯夫人墓志》载“夫人本姓侯骨,其先朔州人”,而侯景称帝时也说过:"前世吾不复忆,唯阿爷名摽,且在朔州,伊那得来啖是?”,可知侯景父侯标也是朔州人,侯景父祖与献文帝嫔侯氏同族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魏书·官氏志》中载侯氏为“胡古口引氏”改姓而来,《魏书》之后的各类姓氏典籍对此的记载各有不同,有“胡口引”、“古引”、“胡引”等,姚薇元先生认为是“胡引”,唐长孺先生认为“古口引”就是“胡口引”,也可简称为“古引”或者“胡引”。这都是由于当时没有《侯夫人墓志》作为参考得出的结论,实际上通过《侯夫人墓志》不难推测出,所谓“胡古口引”就是侯骨的不同音译。
那么如果侯景祖上为朔州侯骨氏的说法成立,很显然他就是鲜卑人而非羯人,虽然不能成为定论,但显然要比所谓鲜卑化羯人的说法要靠谱得多,一来侯景之前羯人姓氏中从未有见侯氏,二来怀朔地区并不是羯人生活的区域,除侯景外也不见其它出身此地的羯人。
所谓五胡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中的羯,专指后赵石氏,此后出现的"羯"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一种蔑称使用的,无法用来分辨族属。
当然,这些东西不适合用来搞民族情绪输出,也不适合圈粉搞营销,不愿意去研究我觉得无可厚非。
但是我还想问一问,十八骑中的刘征、刘宝、赵鹿、呼延莫都是匈奴人,后赵还有侍中呼延盛,积弩将军呼延晃,都是南匈奴屠各人,这些人在后赵算不算国人?
石苞曾孙石朴(璞):"时勒得晋公卿人士多杀之,以其同姓、俱出河北,遂引为宗室,特加优宠,官至司徒。"这位又算不算国人?
什么非匈奴、非羌、非氐、非鲜卑,能不能不要自造概念?
—————————————————————————————————————
字太长了评论区发不了,在这里回复一下 @数学老师
首先,后赵国人以羯人为核心以及当中混杂了大量杂胡、西域胡这个说法我是完全认可的,这也不光是宗教因素,肯定也有胡人在后赵国内享有较高政治地位的原因。
后赵的国人当中存在粟特人,这个也是合理的,粟特人本身也可能被归类到杂胡、西域胡当中。但是,后赵国人或者说羯人中可能存在粟特人并不代表粟特人就可以被归类为羯人。同理,羯人由大量杂胡组成也不代表杂胡就可以等同于羯人。
陈勇教授提出过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就是匈奴汉赵国不仅存在胡汉分治,还存在胡胡分治,也就是屠各匈奴与六夷分治,在这种制度下,许多原本的匈奴人因为不属于屠各也被归类于六夷系统中。
而后赵很显然也继承了这一制度,不止有胡汉分治,同样也有国人和六夷的分治,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曹魏在冯翊郡设置的抚夷护军,这一原本用于管理氐人的官职在西晋时期取消,前赵又重新设置,后赵继续沿用。
在十六国政权中护军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官职,但是在后秦以前,没有使用护军管理统治者本族民众的例子,考虑到后秦是完全汉化的魏晋官僚制,没有胡官汉官两套体系,基本可以认为,十六国时期采用胡汉分治的政权中,护军都是用来管理其他少数民族的官职。
稽胡生活的秀容地区也设有秀容护军,虽然秀容护军究竟始于何时很难认定,清人洪吉亮根据《水经注》的记载认为秀容护军始于前赵,这一点虽然不能当做定论,但这和我的回答中提到的《尔朱彦伯墓志》中的一点记录是吻合的,《尔朱彦伯墓志》记载:“金马之难,避居秀容”,金指屠各刘氏,马指西晋司马氏,也就是说,尔朱氏这一支栗特人是在西晋末年,匈奴汉赵政权俘虏怀、愍帝之后才迁居秀容地区的,那么他们在迁居秀容地区之后,被汉赵政权设立秀容护军进行管理,是一个合理的推测。
那么如果后赵沿置了秀容护军,则秀容地区的稽胡就必然不可能属于后赵的国人。同时通过《尔朱彦伯墓志》可以看到,墓志中完全未提及迁居秀容后北魏以前的先人,只说“世有爵土”,这应该也能说明,在北魏以前尔朱氏并未获得太高的政治地位。
另外我要提一句,杂胡和杂胡也是有区别的,被称为匈奴别部的杂胡一般用来指随南匈奴一同内迁的其他胡人,例如羯胡。但像尔朱氏这样,西晋末年才内迁的胡人,就不属于匈奴别部这一杂胡体系。
总体来说就是,羯人或者国人中肯定存在西域胡人,也肯定存在栗特人以及其他杂胡,但这不代表西域胡、杂胡、栗特人就等同于羯人,他们当中有一些迁居较早的可能跟随石氏,获得了国人这一政治身份,同样也会有迁居较晚的被归类到六夷当中,尔朱氏这一支栗特人显然属于后者。仅通过“降胡粟特康等执冉胤及左仆射刘琦等送于祗, 尽杀之”就判断栗特人在后赵可以归类为国人显然过于片面了。
那么,恭喜宇宙大将军侯景加入不死族了。
所谓“羯族”和冉闵“杀胡令”都是现代民族主义理论追溯历史构建的民族主义叙事。
羯人不是一个民族,其所指群体的含义也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经历了巨大变迁。
要言之,最初的羯人群体是指居住在上党郡武乡县羯室的胡人,这个群体大致形成于西晋泰始年间,主要来源是匈奴五部的一部分被迁移到上党郡(出于西晋的政策)与汉人杂居。上党郡涅县的人口由于匈奴人的迁入而剧增,由此分设了武乡县——武乡县是整个西晋时期并州少见的增设县级政区,总体而言西晋在并州还因为人口削减裁撤合并了一批郡县——而这些迁入武乡县的胡人大多居住在一个名叫“羯室”的地方,因此这些胡人被称为“羯人”。换句话说,羯人就是匈奴人的分支,由于与汉人杂居,其汉化程度较部分匈奴人为深。
后来,随着羯人石勒的崛起,羯人含义就发生了变化。羯人不再是特指上党郡武乡县羯室的胡人,而是将石勒的部下笼统的称为羯人——原本含义中的羯人数量非常少,连一个县也住不满。按大县万户算,每户5人,一万户也不过五万人(包括男女老幼),而据《后汉书·郡国志》,上党郡只有【十三城,户二万六千二百二十二,口十二万七千四百三。】原本的羯人群体不但人口不到五万,而且实际数字还应当大大少于这个极值。(一万户是大县的标准,上党郡很难有满万户的大县,武乡县是由上党郡涅县分出来设置的,而整个武乡县是胡汉杂居,汉人比例不低)——而这些羯人并非全是来自武乡县羯室,只不过是石勒的部下罢了。
再往后,羯人和胡人成为同义词。这种语义变化甚至在石勒还活着时就已经产生。并大量运用在史书的记叙中。后世许许多多对“羯族”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对“羯人”群体和史料的巨大误解之中。
总而言之,大多数关于羯人的记述,实际上是对胡人的记述,而和羯人一样,胡人也是一个无法精确概括含义的群体,所有的非汉人都可被笼统的称为“胡人”,甚至一个人如果被认为不是“纯”汉人,他也可以被他的敌人骂为“胡人”。
西晋乃至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没有整体的“汉族利益”和“胡(羯)人利益”,也没有整体的“汉人利益”。后赵在石勒死后陷入内战,冉闵不过是其中的参与者。至于羯人的“消亡”,只是因为随着后赵的灭亡,作为胡的同义词的羯字渐渐的不再频繁使用,淡出了视线。
南朝称北朝索虏,北朝称南朝岛夷,嘴炮而已。
陈庆之北伐入洛阳,酒宴中嘲讽北朝不是正统,中原士族杨元慎(应当是出自弘农杨氏)把陈庆之喷的【杜口流汗,合声不言。】之后陈庆之生病,杨元慎又一顿嘲讽,要陈庆之快滚回老家【急手速去,还尔扬州】后尔朱荣将陈庆之打的大败,陈庆之全军覆灭,孤身逃回南朝。
【其庆之还奔萧衍,用为司州刺史,钦重北人,特异於常。朱异怪复问之。曰:"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如登泰山者卑培塿,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江表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带,被及秣陵。】
羯人这个古民族,史书记载了他们深目、高鼻、多须的外貌特征,和蒙古人种长相的匈奴人截然不同。历代史学家一般根据「匈奴别部,羌渠之胄的记载」,认为他们是羌渠即中亚的康居人,也有主张他们是西域石国人,或者月氏人,总之同属于欧罗巴高加索人种的一支。
他们最早是作为匈奴人的附庸被带到中原,论人口户数原不算多 ,也远不能和匈奴、鲜卑、氐、羌这些大胡族相比。
根据现俄罗斯境内古墓中出土的古月氏武士头颅复原图,可推想出的羯人的外貌,和汉人确实是泾渭分明。何况他们原本大多信奉波斯文化的祆教,即拜火教,因此和汉人疏离隔阂,远大于同以蒙古人种为主的匈奴人或鲜卑人。
羯人相貌大致复原图:
出身羯人酋帅的石勒,趁西晋末年中原大乱,击破众多对手,成为北方最大军阀,建立后赵政权。
石勒生性残暴,在宁平城之战,杀掉王衍等一群误国大臣之余,同时更对着数十万已经放弃抵抗,“相登如山”的晋军和随军百姓,分骑围射,斩尽杀绝。而侥幸逃脱者,亦被他的同伙王璋焚烧杀戮,并食其尸。
为加强其统治基础,石勒以原羯人为核心,裹挟了非匈奴、非羌、非氐、非鲜卑的许多胡人中小部族,生造出一个多达几十万人口的新民族,作为后赵政权的统治民族。
石勒更设置专门律令,让他们制度化压迫和掠夺为数众多的汉族民众,并基于共同的利益、立场相关,凝聚成一个以石氏家族为核心的共同体。——这个他们自称为“赵国国人”的族群,也被其他人笼统成为羯人,也即是历史上和匈奴人、羌人、氐人、鲜卑人并列、参与了”五胡乱华“这一历史重大事件的”五胡“之一。
石勒禁止汉人称羯人为“胡”人,“羯人”,而必须尊称为“国人”,违者重惩;并允许这些“国人”随意劫掠汉族百姓,甚至是高级汉人官员,可以任意索取,免受责罚。
非止如此,石勒连日常生活中也严禁“胡”字,「制法令甚严,讳胡尤峻」,因此将“胡瓜”改成“黄瓜”,“胡荽”改称“香荽”,“胡豆”改成“国豆”,“胡饼”改称“抟炉”(后来石虎又改为“麻饼”)。
石勒的这种做法,正类似于后世的满清八旗,同样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以最初只有几万丁口的建州女真部为核心,裹挟了女真的广大其他部族、以及大量蒙古人、辽东汉人,然后给予他们种种特权,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统治,基于共同利益、立场相关,凝聚而成了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庞大族群。
后赵皇帝:石勒
石勒死后,其侄子石虎统治的后赵政权,更变本加厉去穷兵黩武、残虐汉民,民族矛盾愈发激化:
公元336年,赵国境内大旱,石虎非但不抚恤赈灾,反而广征徭役,耗费重金建造宫殿。被强征而来的民夫,大批饿死倒毙。
公元340年,石虎下令强征四十多万民夫,大兴土木,营建大量宫室,导致生产荒废,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
同年,石虎下令举国每户三个男丁征二人、每户五个男丁三人,强征甲士五十万人,船夫十七万人,而且五人便需捐献战车一辆、牛二头、米十五斛、绢缎十匹,缴纳不齐斩首。穷苦百姓纷纷卖儿卖女,上吊自尽。
公元345年,石虎征发十六万民夫,营建长安未央宫,又征发二十六万民夫修建洛阳宫室,并强掳十余万民女民妇,供其淫乐,因妻子被掳去而反抗被杀、悲愤自杀的男子,多达三千余人。
公元347年,石虎又下令征发邺城周围各郡的百姓十六万人,昼夜不停去修建占地数十里的华林苑,结果民夫日夜困苦,又遭暴风大雨,死者竟高达数万……
石虎还圈占了大片田地,建造了一个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猎场,用来豢养野兽,并严禁百姓伤害这些尊贵的“兽大人”,违者立斩,又在黄河之南靠严刑杀戮和驱逐,大量制造野兽肆虐的无人区。
历数石虎这诸多暴政,即使在五胡乱华时代,也属于登峰造极的人间恶魔,在历史上若做暴君评比的话,前十名必有他一席之地。
后赵皇帝:石虎
不到二十年后,羯民族被一个倒戈奋击的汉人英豪灭绝。他就是冉魏皇帝冉闵,他英雄一怒, 举兵反胡,将后赵境内的二十余万羯人尽行诛杀。
到了一百年多后的南北朝时期,出身契胡秀容部的尔朱荣夺取了北魏王朝的大权。因为此人行径凶暴,在“河阴之变”一次就杀戮北魏王公和士族官员二千余人,又和石勒一样是出生于非鲜卑、非匈奴、非氐羌的小族酋长,因此亦被反对者称呼为“凶羯”。
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
事实上,尔朱荣生平最好鲜卑歌舞,常常于酒酣之余,盘腿在地,大唱《树梨普梨》,每次赴宴归家,又和左右亲信挽手结臂,大唱《回波乐》。他这支严重鲜卑化的所谓的“羯人余孽”,和历史石勒那支羯人的差别,未必就比和匈奴人、羌人、氐人的差别小了。
尔朱荣生性喜怒无常,对亲信士卒亦不加体恤。有士卒为他空手捉虎,惨死虎口;有两个僧人两人骑乘一马,被他看见,便将两人撞头而死;有人在他打猎诉苦,扰了他兴头,被当场射杀。尔朱家族的尔朱世隆、尔朱仲远等人,出镇各地军州时,掠夺民财、杀戮无辜,在尔朱荣死后更大肆屠城泄愤,更被时人比做豺虎。
尔朱荣帐下有众多后来叱咤风云的枭雄人物,他的部属宇文泰、高欢、杨忠、李虎等人,此后分别被北周、北齐、隋、唐四个正统王朝的直系先祖,被追封为帝,即所谓的”四朝帝王尽出一军账下“。
而尔朱荣另一个得力部将侯景,同样被史书记载为羯人。其人可能是从前不曾随石勒、石虎进入中原的羯人后裔。
在尔朱荣率七千精骑大破葛荣三十万大军的邺城之战,侯景立下生擒葛荣的大功,从此深得信重,独掌一军。在尔朱荣死后,其部将高欢起兵击败尔朱家族,建立东魏政权后,侯景率部归顺,得以拥兵十万,割据河南十四年。
宇宙大将军:侯景
高欢死后,侯景不敌其子高澄的讨伐大军,仅率八百亲随逃奔淮南。梁武帝萧衍引狼入室、养虎为患,侯景遂起兵反梁,攻破建康,逼死萧衍,其兵锋所经之地,杀尽江南门阀和衣冠士族,同时亦大肆纵兵杀掠,屠虐百姓,单是在建康就屠杀了四万户超过二十万人。
侯景前后为乱不过四年,而这场空前劫难,竟使江南地区沦落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的地狱惨景,对江南文化和社会生产力的的摧毁性打击,更是历经数十年才得以缓缓恢复。
侯景兵败身死后, 他的尸身被饱受荼毒的江南人民所争相分食,甚至包括被他强娶为妻的梁国公主。他的头颅被烹煮后、涂上生漆,藏于府库,和篡汉的王莽在东汉王朝的待遇等同。
侯景和他的故主尔朱荣一样,在残酷暴戾杀戮的同时,也顺便把早已落伍的高门大族们送进历史垃圾堆。八百亡虏渡江,搅得南朝天翻地覆的传奇经历,也让他有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地位。
侯景既死, 羯人这个名将、枭雄和暴君辈出的古民族,也终于在后来的史书上失去了踪迹……
最后:唐朝时由皇帝李世民领衔、宰相房玄龄编撰的官方正史《晋书》,记述石勒、石虎相关事迹时,虽然也肯定石勒“一时之杰、亦曰时英”的能力,但同样认为冉闵诛灭羯人,正是对石勒“剽邑屠城、既穷其酷”,大肆杀戮晋朝军民百姓的历史报复。
【中朝不竞,蛮狄争衡。尘飞五岳,雾晻三精。狡焉石氏,怙乱穷兵。流灾肆慝,剽邑屠城。始自群盗,终假鸿名。勿谓凶丑,亦曰时英。季龙篡夺,淫虐播声。身丧国泯,其由祸盈。 】——《晋书》
现代史学泰斗,新中国史学的开启者范文澜先生,在其所著《中国通史》也写到:
【冉闵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儁致祭赠谥,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
秦汉魏晋从来没有亡国后自杀的大臣,因亡国而自杀,是从冉闵的魏国开始的,这也说明汉族与非汉族间斗争的极端尖锐。】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