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把这个问题搞得特别复杂的,但是有知友质疑原图数据真实性,有必要补充说明一下:
首先,容我吐槽一下咱们国家官方网站要找一个数据得多难了,因此很多数据都是多方比较最终确定其真实和准确性的。
1、国家疾控性艾中心网站看到了这份文件《2009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
http:// ncaids.chinacdc.cn/yqjc /yqgj/201312/W020131220520837002955.pdf里头有这张图
可见85-2005年,2006年,2007年的数据和原图都是吻合的。08年和09年的数据和原图有一定出入(其实可以理解,可能后来在预测算法上有一定调整)。
2、然后是这篇文章《「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十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分析_郝阳》
里头有这张图。文章发表在《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二作「崔岩」单位就是疾控性艾中心的。数据来源,文章里头说了是「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哨点监测数据库。
可见,所有数据都和原图吻合。
另,卫计委发布的《201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 的图如下
一样是全部吻合的。
3、最后说一下原图,来自于白岩松《新闻周刊》
校园里的危险艾情数据来源也是疾控中心提供的。提供一下视频截图。
我在百度文库里头找了一个清晰版的,就是原图了。
4、关于「青年学生」的数据来源: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关于我国15岁到24岁的青年群体艾滋病疫情情况,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近几年我国青年群体疫情占每年报告的疫情总数的14-15%。2008年全国报告了56000多例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其中青年人群是8300多例,占14.85%。2014年全国报告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03000多例,青年人群占14.87%。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报告存活的青年感染者和病人是36000多人,占全国存活总数的7.2%。其中青年学生是7200多例,占全国存活总数的1.4%。青年学生尽管构成比例不大,但是增幅偏快一些。2008年报告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数是482例,占报告青年人群总数的5.77%;到2014年青年学生占青年人群总数的16.58%。虽然人数不多,但是过去几年上升的幅度相对快于其他的人群,这是第一个特点。
二是传播途径基本以性传播为主,青年人群性传播比例由2008年的55.3%增加到2014年的94.5%,其中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由2008年13.2%上升到54.7%,而青年学生当中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由2008年的58.5%上升到2014年的81.6%。
这样,应该不会再来质疑我说数据来源疾控的说法了吧…
人和人之间能不能有一点信任…
巨心塞…
以下是原文和原图
---------------------------------------------------------------------------------------------------------------------
传一个图你看看就明白了,数据和国家疾控发布的数据吻合。个人觉得新发病例的传播途径构成比 相对 所有病例的各传播途径构成比而言,对防治工作的开展更有意义。
可见,时代变迁,不同传播途径导致感染的比例亦会变化。
2005年之前,我国HIV新发病例一直以注射毒品和经血途径为主。近年来,注射毒品和经血途径导致的HIV传播得到显著控制,但性传播病例却快速上升。2009年,过半新发病例由性接触引起,到2014年,性传播病例达到新发病例总数的92.2%,其中异性传播占66.4%,同性传播比例也从06年的2.5%上升至25.8%。同时,60岁以上老年病例和15-24岁的青年感染者也上升明显,青年学生感染者中,超过八成是由男男同性性行为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