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上看,没人吃亏,宏观经济总体上是获利的,但是具体到个体个例上看,总有些人赚到,有些人亏到。
人才,岗位和报酬的关系要求三者都是匹配的,才是最优解的。
拿高级人才,干低级的岗位不合适,同样低级人才也干不了高级的事,人才的能力要和岗位要求匹配,太高太低都不行。
即使人才和岗位匹配,报酬也要在合理范围。
三者如果关系不合理,就是资源错配,达不到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调整,有的是通过转岗,换项目,或者调薪来内部解决,内部解决不了就通过跳槽来外部解决,总之长期的资源错配是不会发生的,总会通过某种方法调整解决。
解决或者暂时缓解了资源错配,对整体经济而言都是多赢的,不排除个别个体有负面收益,但是不影响整体。
跳槽增值不增值,不要只看工资,行业经验人脉生活品质都要综合考虑。
同行业同领域跳槽还好,换了行业原来积累的领域知识要打折,即使你不喜欢原来公司的某些同事,但是原来公司肯定也有同事赏识你,换工作后人脉会有损失,还是要慎重考虑。
谢邀
好问题,先说结论,后展开。
跳槽高峰期,跳槽的人都增值了,谁亏了?
管理水平高的公司赚了,管理水平低的公司亏了。
管理水平高的公司以价值为导向,能够权衡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挽留员工需要的成本和员工能够创造的价值。
管理水平低的公司关注手段而非目的,管理水平低的部门关注KPI而非绩效,管理水平低的管理者追求卓越的人才而不是合适的员工。常用的台词是:“公司除了老板离开谁都照样运转”,“哪个说的都挺好,还是看干的吧,先使用,不行开掉换一个”。公司确实离开谁能运转,但是不同的人离开有不同的机会成本;如果没有标准,试用又能看出什么,能力没看出来,成本付出很多。如果管理者不在乎成本,不关注产出,你说他会赚还是亏?
各公司间员工相互跳,都能增值不少。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
信息不对称+过度自信+管理者懒得花小成本解决问题,却愿意用大成本试错。
公司和员工双方都满意了吗?
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招到第二种员工,踢出第三种员工
管理水平低的公司,流失第二种员工,招到第三种员工,招到第三种员工,招到第三种员工……还要感叹,为什么中国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