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新加坡在过去 10 年里 GDP 赶超香港的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vemogg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隔24小时来更新—————



首先,我们来看二者的相似之处:

1.都是微型城市经济体,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被用作贸易港口,本地制造业非常少。香港主要是作为对中国大陆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转换站,而新加坡主要是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2. 战后,二者都开始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内制造业。起初,他们的制造业以纺织业、服装、电子为主,1980年以后侧重发展金融业。

3. 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战后二者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强力且有效的政府管理。

4. 来自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南方——的移民很多。


不同点,我们主要从 ①劳动力素质 ②生产要素积累 ③工业转型 三方面来说。

1.劳动力素质以及二者的简明发展史。

战后初期,香港民众的受教育水平比新加坡要高出很多。

这主要是因为战后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大陆移民涌入香港,使香港的人口数从1945年的60w激增到1950年的224w。

看个数据吧:



同时,在这些移民中,有一小部分是来自上海的资本家,早年在日本投资开设工厂。他们的到来,不仅给香港带来了大量资本(真金白银),更是把日本的先进技术、甚至高级技术工人都一并引入了香港。这些优渥的条件,使香港成为战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放个教育对比图,一目了然是不是~


之后,香港政府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如此,大量的移民涌入,导致香港的住房问题日益尖锐,房产业异军突起。但盖房速度终究不及人口激增程度,导致住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虽然在后期,香港政府终于实行了一系列公屋政策和住宅建设体系(1954年),但总体上看,政府对经济的发展是很少干预的。

另一方面,由于香港任何未经开发的土地都归香港政府所有。本来,政府可以通过卖地增加财政收入并缓解「地荒」的局面,但香港政府却迟迟未动手。香港本来就地少人多,其中一部分土地又要建造住房,这就严重限制了香港工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化。(人民日益增长的发展经济的要求与政府限地政策的矛盾)

反观新加坡,战后的新加坡政府通过增加所得税的方式增加财政收入,并积极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1950-1960

年,新加坡经济陷入停滞期。曾经的经济支柱——对外经济贸易——对GDP的贡献日益下降。原因有二:马来国内的一系列动乱(之前说了新加坡的主要贸易对象就是马来)殃及新加坡的对外贸易;新加坡国内的抗英活动引起的社会动荡对此亦有贡献。

在这之后,新加坡政府开始谋求刺激经济的方法,包括消除贸易壁垒、吸引外资等。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同时,60年代新加坡与马来印尼的交恶使得对外贸易每况愈下。70年代英国人的撤军更是雪上加霜——原来在军事基地工作的人(约占新加坡总劳动人口数的16%)现在全部失业,由此所损失的GDP约在13%-20%。

国内经济如此凋敝,新加坡政府决定换个思路搞一搞。1968年,新加坡发展银行(The Development Bank of Singapore)决定扩大财政承诺(包括扩大债务、股权投资等),由政府直接投资于电机和石油工业,之后又先后颁布了发展国有企业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并继续吸引外国投资。同时,用”居者有其屋“的计划解决住房问题。新加坡的经济终于开始有点起色了。

2. 生产要素的积累的重要性

这一点主要是对新加坡来说的。新加坡政府自1960s后强制居民储蓄,并靠吸引大量外资以累积资本。这一举措大获成功,有数据表明,投资对其GDP的贡献从60年代的9%上升到80年代的43%。

而香港同时期实行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投资占GDP的份额一直在20%左右徘徊。事实上,香港在早期发展的时候很少利用银行借贷或外部投资,都是用自家的储蓄来开办公司建立工厂。

我们来看从1960年到1985年投资为两地的GDP所做的贡献:



3.工业转型阶段

虽然二者在战后都以制造业发家,但新加坡政府目标明确地扶植制造业,并通过设立发展计划(类似中国建国初期的五年计划),号召大家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促使工业结构快速转型,并最终赶超香港的制造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了:明晰的工业计划往往会取得喜人的效果。

总结一下,新加坡后来居上赶超香港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个「很作为」的政府:政府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直接投资;大量吸引外资以累积资本;明确的工业计划促进工业转型;同时很好的解决了人口住房问题。


放个大杀器:70年代到90年代不同生产要素对香港、新加坡的GDP贡献:

————————

参考文献:

1. Chiu S W, Ho K C, Lui T L. City-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M].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7.

2. Young A. A tale of two cities: 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M]//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92, Volume 7. MIT press, 1992: 13-64.

3. Dawson S M. Secondary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s, Hong Kong, Singapore and Malaysia: 1978–1984[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1987, 14(1): 65-76.

4. 冯邦彦. 香港与新加坡产业结构及经济政策的比较研究[J]. 学术研究, 2001, 7: 42-45.


以上。

————————

特别要感谢

@李奇

。真的,你说过你为了回答问题而跑去买书。Well, I'm on the half way啦。


user avatar   moooo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楼上几位都说得很好了,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新元对美元的汇率变化。我们说新加坡GDP超过香港,实际指的是美元衡量的名义GDP,新加坡大于香港。

新加坡政府过去二十年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维持低利率;并且作为小国家,为国家政局稳定考虑,努力打压通胀,推动本币升值。而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美元兑港币汇率被官方锁定在1:7.8。从下图看以看出,从2004年到现在十年间,新加坡元SGD兑美元USD大约升值了30%。(data source: Yahoo! Finance)

下图则是美元对新元的20年汇率变化图。从图上看,SGD USD和汇率就更dramatic了,20年间大起大落。(因为是美元兑新元,所以曲线是向下走的,意味着美元在贬值。其中左边那个U型的右半边,亚洲金融危机,新元曾大幅贬值。)但总体趋势上,自2000年以来,新元是坚挺、稳健升值的。(data source: ForecastChart)

SGD to USD Currency Exchange Rate - 20 Year Graph

(US Dollars in Singapore Dollars)


这种汇率上的变化会带来个怎样的结果呢?那就是新加坡名义GDP兑换为美元后,快速增长。

什么是名义GDP呢?名义GDP就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有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用当前的价格水平来衡量的总和。比如,我今年成立一家房地产公司,投资宇宙中心五道口房地产,房价1,000,000每平。我修10,000平米,全卖掉了。那我就为中国的GDP贡献了一百亿人民币。第二年我继续搞开发,结果由于清华大学影响力硕大,房价已经涨到了2,000,000每平,我同样再修10,000平米来卖,但我为GDP做的贡献就涨到了两百亿元。

但实际GDP就不同。Real GDP,我们在衡量的时候要刨开价格变化的因素。经济学里面有许多专门的方法用来衡量价格水平的变化,比如CPI,GDP deflator等。但简而言之,就是不管你房价涨到多少,我同样修10,000平米的房子,对GDP的增加是一样的。

这就为我们讨论新加坡和香港GDP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下图是新加坡和香港两地的名义GDP对比图。从图上看,新加坡GDP在经历两千年初期的短暂调整后,从2004年增速快过香港,并终于在2012年超过了香港。(data source: World Bank)

但抛开本币升值所带来的红利,新加坡和香港实际GDP水平又怎样呢?下图是同一时期,新加坡和香港real GDP的比较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香港实际GDP一直都大幅领先新加坡——2000年是,2004年是,现在也是。而且这个差距一直比较稳定,看不出有快速缩小的趋势。这也和香港与新加坡的人口差距有关。(data source: World Bank)

新加坡和香港都是亚洲的领先地区。发达的经济,高质量的教育,和充分的法治都是她们竞争力的核心。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领先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大部分亚洲国家望尘莫及。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坡港一类的小型开放经济体,其实也有一些研究价值,有时经济学家可以借植物学家的眼光试试看。

譬如生态福利或者效率的衡量体系中,绿草茵茵的安宁,草灌间杂的蓬勃,林木森森的死寂,哪个相对好一些?

香港只有打工仔,经济死穴是政府拍卖土地的成本价,逼走逼死一干容留中低端人口的普通行业,包括IT,只剩房地产与投行。

新加坡是个独立国家,好歹兼济天下,强撑着修船与炼油行业,保住职校毕业生养家糊口的铁饭碗与为人夫父的脸面。

分析经济,结构比总量更重要。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加坡、香港、阿姆斯特丹、迪拜这样的贸易节点,只靠贸易、金融和房地产是不靠谱的。

1,

地缘政治的变化。

新加坡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转口贸易、金融,在过去20年,局势和形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香港辐射台湾、大陆。在过去20年,其参与度和可替代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大陆的发展越来越好,大量的投资和贸易已经不经香港周转。

2,

经济结构。

香港依赖金融和房产生意。去制造业之后,已经空心化。

新加坡以国家力量推动科技创新,RIEC的能力和执行力都非常高,这表现在从上世纪末开始,新加坡的创新科技公司大量增加。

同时,石化、工业近几年仍在加强发展,经济形态多元化,对比香港的状况,新加坡更加稳定且不容易被传染经济危机。

3,

领导层的远见。

新加坡的内耗少,领导层稳定,可以进行一些长期的,短期没有效益的规划和投资,例如最近公开的3030农业计划,从经济效益上,在35年之前都是亏本的,但有可能使35年之后的新加坡增加一个支柱产业,甚至可能使新加坡成为亚洲的荷兰。

香港的话。。这个就不用对比了。医疗港规划,变房地产;科技港规划,变房地产;想填海都有一堆人闹腾....

4,

财政收入。

香港财政收入去掉利息。

比新加坡少1000亿港币。

可预见的未来新的财政收入必然超过香港。

这带来的优势的显而易见的。

——————

以上。

现在大量贸易公司和咨询公司都从香港搬到新加坡了。

以后差距会更大。


user avatar   qiu-ming-KIDD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加坡的发家大概是这个样子

ABCD是西方的码头,EFGH是东方的码头。如果按照左面的交易模式,航运公司起码需要16条船。而以新加坡为中转站,最少只需要4条船,还省时省运费。

这是老天爷赏饭,你自己别作死就行。


香港的发家,大概就是这个样子,这座围城开的口子越多,你越疲。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金政委的语气:

“新加坡搭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顺风车;而香港(包括台湾)拒绝了登上中国这辆快车”。


新加坡的支柱产业是船运、转口贸易及衍生国际结算、炼油。

欧洲(包括美国东部)发送到东亚(包括东南亚)的货物,先是大型货轮(几十万吨的)运输,然后要按目的地分拆成小型货轮运输。比如30万吨物资,5万吨是上海的,8万吨是广东的,5万吨是天津的,7万吨是韩国的,5万吨是东京的。必须要分装。那么,新加坡就是一个最理想的转口分装地

同样,东亚的物资要往欧洲和美国东部,同样要 在新加坡混装。

货物的分装和混装,必然要有一套相关的保障程序,这样又催生了新加坡的国际结算和金融地位。

2000后,随着中国的国际贸易风声水起,新加坡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近些年来,随着像上海洋山港这样的一系列中国大陆巨型港口的兴起,新加坡的转口集结地功能不再那么突出了)。

香港一直以来同样承接大陆的转口贸易业务,以及国内的公司金融上市业务。

然而,香港的特殊的财团现象,发现炒房比实业更赚钱,于是把实体经济完全荒废。

在转口贸易方面,大陆沿海港口的兴起对香港和新加坡的冲击是一样的。然而,新加坡还有炼油等实业的支撑。新加坡这个弹丸地,竟然有一座世界排行第三的炼油厂!反观香港,你能数出香港有什么产业吗?近10几年,新加坡在江苏、安徽、贵州等省兴建了大型的产业园,将其国内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大陆,从而赚取利润(类似中国在非洲建产业园生产服装鞋子一个道理)。相比香港,你听说过香港在大陆的产业园吗?我只听过东莞有一些早期香港人投资的厂子(有如作坊一般的),由于技术含量低,很快被内地人接手了。

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的逐步开放,深、沪证券业务的逐渐走上正轨,内地企业现在并不非要去香港上市融资,香港赖以生存的证券业也开始受到冲击。

制造业几近于0,贸易和证券又逐渐丧失优势,这就是是香港目前要面临的问题。


user avatar   muyuq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4年3月21日更新:有答案说新加坡有”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这点虽然夸大倒也难以否认。不过新加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香港和上海难道没有?事实上,直到2004年,香港集装箱吞吐量还在新加坡之上,而上海在2010年就追上新加坡,从那时候起就一直是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港口。话说回来,有名的大港口,哪个没有地理位置优势的?


再一点我要指出的是,港口/中转业务确实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不过也没有那么重要。2011年6月,新加坡就业人口199.89万,而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的从业人员才19.2万人,不到就业人口的10%,这可不仅仅是港口业务,还包括公共交通,航空运输和邮寄包裹。相比之下,制造业有近15%,29.24万人;批发零售业超过15%,30.05万人;公共服务和教育也超过13%,26.63万人。


此次更新,数据来源:Singapore Year book of Manpower Statistics, 2012


从1980年到2009年,新加坡的GDP总量一直不如香港,这主要原因是在人口数量上新加坡比香港要少的多。平均起来,从1980年到2011年香港的人口是新加坡的1.72倍。但是这个比率从1980年的2倍,跌到2011年的1.34倍,说明新加坡的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香港。从2004年到2009年,新加坡的移民政策相对宽松,引进了大量外来人才。这期间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人数接近35万人,年均近6万;获得新加坡公民的人数超过9万,年均超过1.5万人。这群人多数年富力强,平均学历高,平均收入高,对新加坡的GDP总量增加贡献不小。此段时间内新加坡人口增长61万(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永久居民和公民的增加,质量也有保障),而香港在同时期只增长了20万。若从2001年开始算,到2011年止,新加坡人口从417.6万增长到531.2万,增长116.4万。而同期香港人口从673万涨到711.2万,仅增长38.2万,而且据资料显示,这其中大部分还是妇女和儿童。


若是算人均GDP的话,新加坡在1983年,1984年,1985年,1995年,1996年均超出香港,然后从2004年开始,再次追上香港并保持至今,并有持续拉大的趋势。80年代初的超越,主要原因在于樟宜机场在1981年的建成,以及电子产业的兴起。但在1985年新加坡遭遇了一次衰退,此次增长势头遭到遏制。而1995和1996年的超越(其实两者的数据都非常接近),原因大概是很多香港居民和投资者对大陆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忧虑所造成的。然后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袭,新加坡和香港均受到波及。从GDP的下降程度看,新加坡受到的冲击更严重。此后的好几年两地的人均GDP都没什么增长。从2004年开始,两地的人均GDP都有所增长,但新加坡明显要快很多。若以2004年为基准,新加坡2009年人均GDP是2004年的1.41倍,2010年是1.69倍,2011年是1.89倍。而香港同时期的三个数字是1.23,1.30和1.41。可见新加坡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是远远超过香港的。这很大程度上估计是拜新加坡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节节攀升所赐。另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新加坡的金融服务业从业人数,在2001年为32万人,2010年是近60万。而香港在相同时间内,只增加了18%至65万。显示新加坡在这香港一向占优的金融服务业的规模上,与香港的差距大大缩小。


简单地来说,新加坡GDP追上香港,主要原因是新加坡最近10年的人口增长速度比香港快很多,人均GDP的增长也比香港高很多。新加坡的产业结构比香港合理,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比香港强很多,在加上经济政策明确有力,本地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也好得多。只要没什么大失误或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层面上(包括人均和总量),我认为新加坡将在接下来的相当长时间内领先香港。


【以上有关总人口,GDP,人均GDP的源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中GDP和人均GDP计算前的单位是美元。】




  

相关话题

  为什么深圳警察有意无意地模仿香港警察? 
  我表弟于1月29日,因心脏主动脉破裂抢救无效而去,想请教一下各位过程中院方有否疏忽的责任? 
  2021 年中国 GDP 突破 110 万亿元,意味着什么?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武汉的人均 GDP 与上海不相上下,为什么工资待遇远远不如上海? 
  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国家与中国还有什么联系?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对我国政府和人民什么态度?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还需要多久才能超过美国? 
  2020 年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长 3.2%,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意味着什么? 
  李光耀对中国有何看法? 
  目前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二,怎么看待这种民族自信? 
  如何评价香港最近展开的土地大辩论? 

前一个讨论
人民币汇率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能算「汇率操纵国」吗?
下一个讨论
部分高速动车组余票近半,「空着也要空着」道理何在?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