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题不严谨,完整的情况是亚特兰大联储预测美国第一季度增速为零。而这其实也不算是新闻,因为亚特兰大联储在1月底就预测美国第一季度增速为0.1%,和零差不多。
同期,美国银行也将2022年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估从4.0%下调至3.6%,并对第一季度增速的预期设定为1%。
把增速设定大幅降低的原因,美国银行说法是“在拜登的《重建美好》法案规模被拦腰砍半之际,如果国会无法通过任何法案的内容,那么不光是一季度,今年最后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也会有 "适度的下行风险"。
(因为那会乌克兰还没打起来,所以美国银行说了实话)
简单说,就是拜登那个1.75万亿的放水计划没通过。而马上要进入的中期选举又让民主党没有精力去推动放水计划。这样一来,美国自奥巴马以来靠放水拉动经济的操作有了个中断期,这好比给病人拔了管子,要了命了。
这点预测很多经济领域人士也早就认可,比如前英格兰银行成员David Blanchflower与伦敦大学学院的Alex Bryson认为美国经济会在上半年持续下滑。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和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预期指数也支持了这点。
喜欢和拜登吵架的马斯克童鞋也来凑热闹,去年最后一天宣称美国在今年春季和夏季会喜迎经济衰退。
奥密克戎感染了几千万,死了至少二十多万,能有0的增速已经是修饰过的了……
意味着美国继去年调整GDP算法后需要立马再次调整,之前2013年和2021年调整都是中国大步跨越拉进与美国距离的时候。
值得好奇的是美国名义GDP会增长多少,说是实际如何如何,只要美国通胀没有引爆经济崩溃,大家还是会去比名义。
最终影响比值的还是汇率,如果放的水没有引发美元指数大规模贬值,说明被有效吸收了。
现在对中美来说比较GDP意义不大,真要把算法全球一致,美国不知道要挤出去多少水。现在就是需要盯着两国通胀,就业,汇率和核心资产价格,这才是行稳致远的关键。
我没记错的话美国是算环比吧?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有多猛不用多说吧?今年四个季度都维持住去年第四季度,差不多名义都能接近25万亿美元了。。。
整个一月单日确诊人数都在100万以上,峰值接近150万。
这泡B样还发展经济。
亚特兰大联储有高华懂美国经济?我劝你少在信息茧房里看世界,多和高华聊聊,这样才能看到美国的强大
2019没灾没难,美国GDP增长2.2%,表现已经很可以了。好家伙,2022多灾多难,全球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新冠疫情迟迟得不到解决,俄乌战争又添了一把火,结果imf告诉我们美国将会有4%以上的gdp增长,世界银行告诉我们美国gdp会有5%以上的增长。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没影呢,美国这种体量怎么达到如此之高的增速?一群机构掩耳盗铃,故意无视2020年经济大幅度衰退的情况,把2021作为起点开始算,然后就可以得出一个奇葩的结论。
美国全年无增长或者是负增长应该是很正常的,现在连个客观中立的文章都看不到,各种胡说八道还有人信。美国这种靠消费拉动的经济,受得住高通胀?美国消费信心这么低,美国消费者难道不知道经济情况怎么样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截至2021年10月,有1亿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的美国人感染了新冠。研究表明[1],27%至33%的COVID-19患者在感染后数月仍会出现症状。
这意味着3100万工作年龄的美国人(超过工作年龄美国人的七分之一)可能已经或正在经历挥之不去的COVID-19症状。
他们被诊断为"新冠的急性后遗症",或者更通俗地说,是Long-Covid(新冠长期后遗症)。
根据英国数据,超过70%的后遗症患者患病了三个月以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已经病了至少一年。
假设3100万新冠后遗症患者平均生病三个月。这意味着在过去20个月中,平均每月有450万人处于虚弱状态。
两项针对长期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在研究时,分别有23%和28%的人因没有及时康复而失业。这表明,在任何特定时间,由于新冠的后遗症,可能有大约110万美国人没有工作。
一些长期新冠患者减少了工作时间而不是休假:根据《柳叶刀》的一项研究,这一比例为46%。这意味着另外210万工人不能全职工作,相当于损失50万劳动人口。
根据现有数据的合理假设,新冠后遗症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可能占全国1060万个未填补工作岗位的15%。
长达数月的劳动力短缺正在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由于人手不足,小企业正在亏损。
来源:
2021年,美国不少农业机械制造商也招不到工人,一些工厂的工人缺口高达40%。[2]
嗯,以下的数据是真的,但是结论我只是猜啊,且听且质疑。
美国去年(2021)Q4各月份年化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6529,$46447,$46385,$46236,一路向下,平均$46399。前年(2020)同期的数字是$47132,$46897,$46285,$46371,平均$46671。
2021年Q4,美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年增率是-0.5%,但是,美国政府部门公布的去年Q4的实际GDP增长是6.9%。
国家层面,收入应等于支出,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幅与GDP增幅的差距大概意味着:
这种超额消费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居民的储蓄率已经从2021年5月的10.4%掉到了2022年1月的6.4%,8年内的最低值(上次是2013年12月,有点巧啊,俄罗斯总挑美国居民储蓄率最低的时候搞乌克兰,美国人要不要反思一下)。2022年Q1,美国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看不到有上升的可能(涨薪一般控制在年增3%以内,而美国cpi最近是炸的,远高于3%),因而总消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降低。
政府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开了一张大支票,全部预算加一起1.8T(貌似编了1.8T,但我没看那1000多页的报告,看不懂,虽然肯定自有章法,但写的又杂又乱,也没有综述,对新手非常不友好)。
1.8T看着很多,但实际上是疫情以来政府花钱最少的一年(如果之后不再额外花钱的话),比去年前年都能少个T。
而企业方面,光看着比cpi飚得还快的ppi和原物料价格,就知道企业不会好过。哦,美国ppi不光是造东西,美国ppi主要的成分是服务业,毕竟其GDP80%都是服务业。现在在美国搞(普通)企业不说无利可图吧,至少利润是比疫情之前是差远了。
美国经济应该是正在进行中的衰退。
其实关心GDP还不如关心社消,GDP里金融游戏太多,跟平民百姓没直接关系,社消是老百姓能享有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
本来18年社消就快打平美国,预计19年就超美国了。结果疫情这两年美国大放水,社消一直略超中国。去年美国是7.4万亿(美元),中国是6.8万亿。
表面看中国追赶美国总是差那么一口气,但如果跟其它发达国家对比就会发现中国的增长其实十分巨大。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多年人均社消维持在1万美元左右(19年1.06万,20年0.99万),21年中国人均社消0.48万美元,已经追赶到日本人均的一半了。要知道18年中国人均社消还只是日本的40%,这进步简直神速了。
其它发达经济体人均社消如下(19年美元计):韩国0.80万;台湾0.59万;意大利0.85万;英国0.96万;法国1.09万;德国1.12万;加大麻1.34万;瑞士1.90万;欧盟0.71万。
可见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已接近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的一半了,如果考虑购买力还要再高些。只不过跟美国这个开挂的比不了,美国21年人均2.24万美元。
有不少知友对社消缺乏直观理解,其实还有一项比社消更直观的指标,那就是汽车销量。社消简单点说就是吃喝玩乐衣食(不住)行,而汽车在社消里是大头之一,大概占比10%。且汽车按道理不属于必须品消费,算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家庭的大额消费,更加能直观反映百姓的富裕程度。去年台湾汽车销量为45万辆,日本为445万辆,大陆为2608万辆,美国为1506万辆。换算成人均汽车销量,恰好台湾略高于大陆,日本约为中国两倍,与人均社消比值接近。其它各国人均车销及人均社消与中国对比的比例也比较接近,误差不超过30%。唯独美国人均汽车销量是中国两倍,但人均社消是中国4.5倍,此现象大家可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