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评价张纪中版西游记? 第1页

  

user avatar   liu-pe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栏已经开通,此后在专栏继续更新,欢迎大家关注。

专栏地址:zhuanlan.zhihu.com/liup

现有的正在搬运,以后更新的都在专栏。


张纪中、张建亚版西游记(二张版西游记)特别盘点

官方片花:

张纪中版西游记官方片花(4)_电视剧相关

建了一个微信群,方便大家交流,也方便我通知大家进度。有兴趣的朋友加一下吧。

(微信群二维码不再放出)


一、综述:

1,版本问题:目前二张版西游记主要有两个版本,分别是66集版本和60集版本。66集版本是在地方台试播时的版本,后来在卫视播出是删减为60集,目前各大视频网站可看的都是60集版本。淘宝网上有所谓70集版本乃至更多集数的,其实只是每集时长不同,实际上还是66集或者60集两个版本。另外在TVB播出时采用了一个55集的版本,是粤语配音,重制了片头片尾,剧情更加紧凑,但是这个版本很难找到,我手头也没有全集,本文之中不做探讨。

2,66集版本与60集版本之比较:这两个版本各有优劣,60集版本为了上星经过仓促删减,许多地方会看到剪辑失误,很多经典情节也被删的七零八落,虎头蛇尾,比如 “ 唐太宗游地府 ” 等,尤其是到最后几集的时候,紧赶慢赶,剧情跳跃幅度太大;但是60集版本也修正了之前66集版本的一些配音、特效错误,剪掉了一些拖沓之处,部分地方显得更加精良。所以 观看时推荐以60集版本为主,部分情节参考看66集版本,这样比较全面。


3,本文主要围绕电视剧展开,根据需要会穿插原文、其他版本西游记等。既不是专门探讨原著,也不是故意进行版本对比,一切都是根据盘点需要。评论区有朋友说我对86版太过严苛,总是拿86版来对比,其实不是这样,我也十分喜欢央视86版,拿86版来对比的主要原因是我电脑里存了一套86版的原盘文件,截图十分方便(浙版我没有收藏,不好截图)。此外86版流传极广,妇孺皆知,我只要简单一说大家都能还原当时的画面,盘点起来大家更有共鸣。

4,我对央视86版(不包括后来的央视续集)的一些看法:前段时间关于六爷上春晚的事情,网上很是讨论了一阵子,期间有人指出86版不合原著之处颇多(改编成了儿童剧、人物造型过于美化等),那个答案也得到了不少赞同。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西游记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应拿是否遵照原著的标准来区分优劣。//千年来,玄奘取经的故事一直演变为西游记,正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创作者们的修改增删。西游记的故事不应就此定型,万世不易,继续改编创作才是西游文化的出路所在。但是,当一部西游题材的影视作品尝试着用写实风格去还原原著中那些瑰丽的神魔世界时,这也是应当鼓励而不是斥责的。//86版对原著做了不小的改编,流传甚广,但这不意味着不符合86版的西游题材作品不能出现。无论是继续改编,还是用心还原,都是在为西游文化的传播出一份力。相比之下,某些躺在曾经塑造过的角色上吃老本的演员,四处办讲座卖书耍棍、动辄斥其他版本”不符合原著精神“、自己拍的西游题材作品则离谱之极,名为宣传西游文化,实则是将西游文化带上绝路。//86版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一股蓬勃向上的精气神!86版之前,孙悟空的形象都是油彩勾脸,充其量是南派猴戏那样戴个皮帽子(当年杨洁在拜访六龄童之前去拜访北猴王李万春,而李万春则提出要在电视剧里勾脸,被杨导直接拒绝),从86版开始,孙悟空开始戴半脸面具,粘猴毛,这是何等的勇气!而如今二张版西游记使用更先进的材料,制作了更逼真的面具,有些人就开始抱怨”太像猴啦!一点都不美!还是老版的好!为什么不沿用老版的造型?“//86版耗费资金购置特技机,探索特技,大家就鼓掌:”虽然很拙劣,但是满满的都是诚意啊!“,二张版做一个避水金睛兽,大家就说:”太像史前怪物啦!还是老版舞狮子那样来的好!虽然假,但是舒服!“//两部电视剧资金都不足,放在86版就是“克服千难万险”,放在二张版就是“没钱拍什么拍?”//这是何等的双重标准?!在我看来,一部西游题材影视剧的制作,只有从影视剧制作的各个环节上进行勇敢的探索,那才是向老版致敬的最好态度,这样的拍摄态度才符合真正的西游精神!




二、片头

1,祥云瑞霭之下,原著 吴承恩、片名 西游记、英文名 Journey to the West 缓缓出现在眼前。


2,师徒四人穿行于远山荒漠之中。

3,师徒三人(还没收沙和尚)穿行于深林之中,出自黄风怪一集。

4,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穿插唐僧雪地独行等画面。

5,悟空含泪下跪,双手合十,恨逐美猴王。此时出现:总导演 张建亚。

张建亚,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有三部影视作品足以在电影电视史上留名:1992年自编自导喜剧电影《三毛从军记》,2006年执导电视剧《贞观之治》 。2009年担任新版《西游记》总导演。

另:1995年张建亚开始全力打造中国第一部电脑特效片《大闹天宫》,该片以原著前7回为创作蓝本,可惜资金中途撤出,未能完成。关于这件事可以参考我的另一个答案:

如何评价六小龄童与派拉蒙合作的《敢问路在何方》西游电影项目启动? - 刘鹏的回答

6,白马化龙救唐僧。出自通天河。

7,天宫森严。此时出现 导演 黄祖权、赵箭 动作导演 赵箭

赵箭,张纪中武戏的灵魂人物。赵箭是戏曲出身,后被徐克相中,加入徐克班底,饰演过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的赵天霸,后来在央视水浒中与袁和平兄弟合作,逐渐成长。之后一直担任张纪中电视剧的武术导演。2011年荣获中国电视剧产业二十年突出贡献人物,动作导演奖,被誉为内地首席动作指导

8,四位主演,吴樾——孙悟空,聂远——唐僧,臧金生——猪八戒,徐锦江——沙和尚。

9,龙宫、雾隐山、狮驼城、无底洞一一展现。

10,高老庄收八戒,此时出现 文学顾问 陈墨,剧本策划,李安纲

陈墨的大名,金庸迷都知道,陈墨也一直担任张纪中金庸剧的文学顾问。著作有“评金庸系列”,另有《细读神雕:问世间情为何物》、《<碧血剑>拍摄秘笈》。

李安纲,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禅文化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经济文化促进会西游记文化中心主任。

11,布金禅寺,唐僧遐想当年佛陀讲经。

12,取经归来,长安法门寺弘法。

13,最后,总制片人 张纪中,此公大名如雷贯耳,也可说本剧50%的骂名就由这个名字而来,多少人一看他拍电视剧就会冠以“毁经典”的称号。至于本剧究竟如何?让我们慢慢看下去。

14,片头曲:心,演唱者:杨小琳(片尾字幕写错了,本剧片尾值得吐槽的地方有很多,以后慢慢说),作曲:陈彤

杨小琳,又名敬善媛,演绎过多首佛经音乐。在金毛吼一集客串了一次观音。本剧 66集版本使用的是她演唱的梵语版《心经》,60集版本中重新填词,为汉语版的《心》,原片头曲会在剧中作为BGM出现。
陈彤,著名音乐制作人,作曲家,张纪中版《天龙八部》、《鹿鼎记》、《神雕侠侣》等金庸剧的音乐创作及为张靓颖量身定做的《神雕侠侣》主题曲《天下无双》均出自他的手笔。

下图为66集版片尾的片头曲信息:


三、第一部分:猴王初问世囚困五指山

1,开篇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66集版本中旁白把这首诗从头念了一遍,60集版本删减为前两句后最后两句,影响不大。用微博上

@九之尾

的话说,这首诗大部分是废话,前六句只说了一个意思:开天辟地,万物生发。

2,四大部洲,“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此乃西游记向玄奘法师致敬也。四大部洲之说著于天竺僧人世亲《俱舍论》,该书由玄奘取经带回译为汉文,并亲于《大唐西域记》序言内详加阐述。(via 九之尾)

3,花果山全景采用刘冬子设计的概念图,概念图十分优秀,然而特效制作一般,就是简单的贴图。



4,石猴造型。原著写道: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这里的“

拜四方”据@九之尾 解读,应为牛犊初生便要站立行走,期间不断跌倒跪地,民间称为拜四方,认同这是生命的一种仪式。石猴降生第一件事"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但猴类出生并不能立刻站立,作者仅以常见现象类比。

本剧将石猴做成了一只浑身无毛的玉猴而后张开双臂,站立不稳,学走学爬,目运金光,射冲斗府,皆有体现。

5,金牌替身。从片头我们知道,孙悟空的扮演者是吴樾,不过开篇第一个猴子的画面(就是这只无毛玉猴)却不是吴樾演的,扮演者是剧组的金牌武替——黄兴倍,黄兴倍的肌肉比较有型,动作也非常帅,他除了担任孙悟空的武打替身,还出演了六耳猕猴、客串过白鼠精那一集的小和尚。如今,黄兴倍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担任武术指导了。


6,千里眼与顺风耳:历来神话剧中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必然在眼睛和耳朵处做一些文章,近年来我们看到有加眼睛上望远镜的,耳朵上加雷达的等等……本剧的千里眼与顺风耳采用民间彩塑造型,一红一蓝。至于哪个是蓝哪个是红,民俗不一,本剧采用红色千里眼、蓝色顺风耳。




7,孙悟空二号:王九胜。石猴服饵水食之后,与普通猴类无异,此时出现了本剧第二个孙悟空演员——王九胜。

王九胜戏曲出身,参演过多部古装剧,古装造型俊朗,《御前四宝》中饰演的“纳兰容若”颇有翩翩佳公子的气概,在本剧中,他担任孙悟空的二号演员,演员表排在第五位,写着“孙悟空(部分)——王九胜”,出演了“大战青牛精”等多集戏份,并且在传艺玉华洲一集饰演玉华国大王子。(Ps:正主吴樾反而是出场最晚的一个…………)


8,吴樾与孙悟空:穿过瀑布,进入水帘洞,吴樾正式登场!

吴樾,中国大陆青年影视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武英级(国家健将级)武术运动员 。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武术锦标赛冠军,包括八极拳、刀术、棍术、醉剑。1996年,参加“国家个人精英赛”,获得“八极拳”第一名。1997年,参加全国第八届运动会,获得“南拳”第五名。又以全国表演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以表演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专业演员。

当初剧组选角时,想演孙悟空的人纷纷登门,但试戏时却无一不落入了戏曲的窠臼,除了模仿六小龄童还是模仿六小龄童,除了京剧架子还是京剧架子。而吴樾也是一副六小龄童的戏曲猴相,但是,吴樾的一股机灵劲给导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发现,只要吴樾领会了创作意图,吴樾的戏曲相可以完全脱去,纯以自然猴相入戏,在反复斟酌之后,选定了吴樾来演孙悟空。



期间也有不少波折,包括最初的难以入戏,找不到灵魂,到后来的人猴合一,吴樾另辟蹊径,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猴王。这些留待后边再说。

9,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本剧的三星洞塑造出了一种别有洞天的幽深之感,洞内有水有树,祥光斜照而下,自成一套小型生态系统。而菩提祖师众弟子在水面浮台之上听道,也是张建亚当年拍摄《大闹天宫》时的设想。

下图是当年《大闹天宫》的剧照:

而菩提祖师讲经坛最初的设定如图,可惜由于太过神似阿凡达,没有采用:


10,菩提祖师马精武。马精武,1938年11月14日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77年至1980年任表演系领导小组成员。曾任表演教研组组长、主任教员。1995年任教授。之前曾和张建亚合作过《贞观之治》,饰演李渊。剧中菩提祖师的造型被许多网友说是抄袭“甘道夫”,这和说石猴出世造型抄袭伏地魔一样,无稽之谈。


11,筋斗云。历来,筋斗云的表现就是一个难题:

祖师道:“凡诸仙腾云,皆跌足而起,你却不是这般。我才见你去,连扯方才跳上。我今只就你这个势,传你个‘筋斗云’罢。”悟空又礼拜恳求,祖师却又传个口诀道:“这朵云,捻着诀,念动真言,攒紧了拳,对身一抖,跳将起来,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路哩!”

有人认为,筋斗云的特殊之处在于起飞时应当翻个筋斗而上,也有人认为筋斗云的特殊之处应在与飞行过程中应当是一个接一个的筋斗。在本剧中,筋斗云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翻跟头而起,也有在空中翻滚的。

悟空初学筋斗云,在空中翻翻滚滚,宛如失重一般。这个特殊效果来自于剧组自己发明的一个辅助装备,演员腰间两个环可以相对转动,做出轴向翻转动作,可以让演员突破传统威亚的限制,自如翻转。

12,牛魔王造型:悟空学艺归来,操练兵马,惊动了牛魔王(原著是水脏洞的混世魔王),牛魔王初一亮相,霸气十足,是全剧最出色的几个造型之一。

与以往神魔剧化妆不同的是,本剧的塑形使用了全脸面具(以往只贴半脸),而且除了脸部塑形,手和脚都做了处理。

86西游记画面(右边是牛魔王):

可以看出,除了孙悟空是一副毛手套以外,其他人都是自己的手,最多涂一层油彩。

而本剧画面:

可以看出专门塑了手。除了塑手以外,还塑了脚(牛蹄子),在打斗中蹄子还可以当作一件武器


且看刘冬子的设计稿

造型师刘冬子解释道:“原著中,牛魔王是一头白牛,法力、家产各方面,算是妖怪中最高级别的了,头饰不同一般妖怪,藏银装饰,细致雕刻花纹图样,白毛中编出几缕小辫,佩戴银饰品点缀,财大气粗,更显奢华,不同老版中的红披风。新版中,它将披上动物图样皮草,拖在地上,厚重感凸显富贵之气,盔甲不再是前胸、后背简单两片,更类似西方的盔甲,甲块一片一片,规律排齐,作旧的金属质感,高贵却不威严,让它感觉更像很有修养的企业家,而非暴发户。”

陈之辉试妆,大家都非常满意




13,东海龙宫。悟空为求趁手兵器,来到东海龙宫。本剧的龙宫布景极为惊艳,水草摇曳,水晶生辉,不愧海底水晶宫之称号

龙宫设计图(可惜这效果还是做不出来):


比起86版西游记,龙宫特色有三:

一、虾兵蟹将悬浮于空中,随波摇晃,屏幕前不时划过海鱼、水母等,龙王端坐龙椅,神态威严。

二、旧版龙宫为了表示是在水底,屏幕前往往偶尔飘出几串气泡,本剧更加写实,增加了暗流涌动导致的物体变形,增加了人物剧烈运动时的气泡和说话时的起泡,孙悟空还因为不熟水性而呛水(这个人物说话水泡的效果是60集版本重制特效时加入的,66集版本没有 ):

三、人物说话因为海底空旷和水波干扰,所以做了特殊处理,音效上更有海底的感觉。

另:龙王的塑形较之老版,换宽袍大袖为金甲银铠,手拿着海味十足的权杖,更有行云布雨、点水部兴龙兵的风范,也更像一个收藏众多兵器的收藏家。


14,定海神针(金箍棒):金箍棒的设计之前已经在我的另一个答案中说过了(链接:

金箍棒“碗来粗细”会不会太粗不方便使用? - 刘鹏的回答

),在这里我主要说一下定海神针的设计。

定海神针,本应作定海神珍,原文称为神珍铁,后来因为金箍棒变小与绣花针相似,所以多讹传为“定海神针”。

正说处,后面闪过龙婆、龙女道:“大王,观看此圣,决非小可。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 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能中何用?”龙婆道:“莫管他用 不用,且送与他,凭他怎么改造,送出宫门便了。”本剧关于孙悟空借定海神针的桥段设计颇有趣味。

设计图如下(设计图想说的意思是:孙悟空轻轻一拔起定海神针,海水陡然下落,形成海啸):

首先,因为神针放在海底年深日久,所以布满了菌藓海藤,虽然如此,但还是掩不住隐隐霞光(参见下面第二张图):

其次,各种糟糕的台词,首当其冲的就是这句“好大好粗好长的……”,还有什么“不可以拔啊不可以拔……”,网友的想象力总是很丰富的。




14.1再说金箍棒:

关于影视剧中的金箍棒,按颜色分大抵有三派:

第一派是以86西游记为首的银棍派:棍体成银色,两头镀淡金,此派脱胎于戏曲,以往在戏台上就是要靠银色反光,来凸显兵器的奇妙,特别是舞动之后银光闪烁,视觉冲击力比黑棍子强;

第二派是近年来崛起的金色派(最近几部电影电视剧全是这样),棍体从头到尾一体呈金色。只能说道具师没读过原著,金箍棒(港台甚至改名为金刚棒)不是雷震子的浑金棍啊。

第三派则是原著派,两头金中间黑是此派的标志(星爷的《西游降魔篇》颜色也对了,可惜一出场就被空虚公子的飞剑破了……浙版的金箍棒颜色也做对了):

其他稀奇古怪的还有中间是水晶透明的,还有变成双截棍的……不一而足。

另有一派“动画派”,特色是“两头黄、中间红”,从动画电影《大闹天宫》就是这种造型,大概是为了和动画片色彩鲜艳的风格相符合,但影视剧中很少出现。

15,披挂。孙悟空借得如意金箍棒之后,又强要披挂,龙王擂鼓撞钟召来三个兄弟,商议之下无可奈何,只好每人出一件,凑成一副披挂。分别是:藕丝步云履、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而本剧的这件披挂说实话其实一般,我不是很喜欢。

设定图(很美好):

实际效果图:

锁子黄金甲通体金黄色,明显是一块板上压制出来的甲片纹络,用心程度不及牛魔王的造型,甚至还不及四海龙王的锁子甲。此外还露出了两胳膊的毛,当初剧组一开拍时,悟空穿的一件背心,也是露了俩胳膊猴毛,当时被吐槽猴子看起来太臃肿,此处也相差不多。

藕丝步云履增加了一副胫甲,更加写实,参考了壁画造型:

但是那毕竟是壁画…………真人穿上之后反而显得小腿比较粗,再加上俩胳膊猴毛,显得猴子有些不够跳脱。这个问题也存在于其他人的盔甲中,比如说二郎神的,留待以后再说。

凤翅紫金冠与以往不同,少了头上两根长长的翎毛。左右两根翎毛其实是京剧的做派,本着“去戏曲化、贴近生活”的态度,本剧也没有加翎毛。这与我们固有印象差别较大,连吴樾初次试披挂时都差点以为道具拿错了。

16,地府。地府的置景和剧情设置可谓亮点与槽点齐飞、惊喜与遗憾共现,亮点处令人拍手称妙,槽点处令人忍俊不禁,惊喜时令人击节赞叹、遗憾时扼腕叹息。

地府的整体风格十分对味,阴森恐怖,空气中飞魂游荡,远处地狱魔窟隐隐有火焰翻腾。

设计图:


拍摄成品:

但是黑白无常有些草率,两个鬼使穿着黑白袍、拿着旗子去勾人,旗子上各写着一个“捉”字。相比千里眼顺风耳造型向民俗靠近,黑白无常功课似乎做的不够。民俗中黑白无常头戴高帽,上书“一见生财”,伸长血红舌头的造型没有出现,还自罢了,旗子上的“捉”字太过别扭,不如换成:一个写“正要拿你”,一个写“你便来了”。

黑白无常设计图:

民间造型:

悟空一路挥棒打到森罗殿。看到森罗殿上坐了不止一个阎王,本来想鼓掌叫好:“终于拍出了十代冥王!”仔细一数,颠倒只出现了六个…………

阎罗王设计图:

中间法轮盘的设置非常有心,剧本中有孙悟空乱转轮盘导致阴阳失序的情节,十分有趣,可惜…………没拍。

剧本:人间街道上,正在互相扭打的两个人一个变成狗,一个变成猫,变相之后狗继续追猫,猫上树,狗在下面狂吠。

围观的人大笑,但围观的人马上也有变化:有的人变成一条鱼,在尘土中挣扎,终于蹦到一条积水的车辙中,苟延残喘;

妻子薅着丈夫的领子要他回家,丈夫正苦恼间,突然变成女子,妻子正惊诧时,自己竟变身为蛇,咬了丈夫所变的女子……

生死簿设计为竹简样式,按书中所述,孙悟空被压五行山该是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时节,闹地府应该更早,不用纸也合情合理,黑简白字,孙悟空强销死籍,一笔抹下,全都不见,这个设定非常赞。(孙悟空的手套请暂且忽略之,后面还有更差的)

至于我们熟悉的牛头马面,因为森罗殿的布局一改,没有了桌案,牛头马面也不知道站到哪去,最后跪着出了个场:

关于地狱,在“唐皇游地府”一节中还有重要补充。此处先按下不表。

17,天宫。龙王与冥王上天告状,来到天宫。

灵霄殿外景祥云翻腾,瑞气千条,远处楼阁宫阙隐现在云雾之间,又有两只金鸾飞过,下方是瑶池,上方悬浮着各处宫殿。这个就是在设计图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云气的流动效果。


灵霄殿内景,玉皇大帝高高在上,各路神仙大小不一,分列两旁,廊柱之间有天女飞翔。大小不一的设定我十分喜欢,像足了年画,贴合民俗。由于玉帝最高,俯视众生,眼睛常是半开半闭,总是一副非常淡定的神态,两手垂下不动,象征着垂拱而治。

灵霄宝殿的壮美,我认为有九成功劳应当交给美术设计,下面是原始设计图:

原始设计图简直是我人生中见过最完美的灵霄宝殿,但是悲剧的特效公司水平实在有限,又没时间又没钱,效果大幅度缩水。不光如此,连玉皇大帝背后旋转的光环都是直接从设计图上抠下来的…………当时本剧一播出,曾有人想人肉出大闹天宫的特效公司是哪家做的,我十分理解他的心情。

而且事实上,只要镜头不动,灵霄宝殿的景可以合得非常漂亮。但镜头一动,就悲剧了。比如下图就是一个从玉帝头顶俯拍的一个视角:

嗯,玉帝对面那个亮亮的放着气的圈子是灵霄宝殿大门,脚底那个云气稀薄、露出星宿的地方可以普察三界众生(别名三界闭路监控终端显示器)。

18,天使。太白金星来到花果山,招安美猴王,小猴报:大王,外面有一老人,背着一角文书,言是上天差来的天使,有圣旨请你!于是剧中出现了如下对话:

“天使”二字一出,当时首播时网上可是炸了锅,到如今,B站的二张版西游记上都可以见到对这两个字的吐槽。

大家心目中的天使大概都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上浮个圈,身后一对洁白的翅膀,手里拿着一根魔法棒…………事实上,天使,即天子的使臣。西游记原著写道:

金星领了旨,出南天门外,按下祥云,直至花果山水帘洞。对众小猴道:“我乃天差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你大王上届,快快报知!”洞外小猴,一层层传至洞天深处,道:“大王,外面有一老人,背着一角文书,言是上天差来的天使,有圣旨请你也。”美猴王听得大喜,道:“我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

那么回到本剧,天使的称呼可谓丝毫不差。编剧大概料想到天使这个词必会引起讨论,故意加了这样一句:“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虱子。”而在最原始的66集版本中,老猴的解释更是重口味:“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屎”,后来上卫视时改为“虱子”。

另:本剧的编剧用原著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促狭鬼”,剧情和台词上亮点颇多,有时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比如龙宫借宝时的:“好大好长好粗的好宝贝”等等,称之为“污妖王”也不为过。

19,看我小就不让我进去。孙悟空初到南天门,发现增长天王十分巨大,随后太白金星赶来,悟空发现太白金星也变得巨大无比,就自己是星星小人。这个上天先变大,不大不让进的设定很值得玩味:



20,官封弼马温。孙悟空被授予弼马温一职,换上官服之后,孙悟空大模大样来到御马监。60集版本将这一情节剪得乱七八糟,前后逻辑不通,推荐看66集版本。

本剧从一上天宫开始就渲染品级这个词的重要性,“看我小就不让我进去”就是一例,在这段情节中更甚,比如:

监丞悄悄指着悟空:星官大人,这位什么来头?

木德星官半闭着眼睛,一脸的不屑:用脚后跟都想得出来——有来头的能给这么个芝麻官儿?笨死了!

木德星官转身走了。监丞等几个小官马上也变得不屑起来……

孙悟空这身官服也比较够味,尤其是帽子。但是,张建亚毕竟是拍过《贞观之治》的人,《贞观之治》的服饰化妆对初唐风貌的还原至今无电视剧能出其右,但在本剧中这份深厚的功力只剩下不到三成,尤其是到了后面长安唐王的戏份时,让看过《贞观之治》的观众大失所望。

天马造型本剧采用纯CG,马身由云气聚成,在空中奔驰。设定极好,特效一般,不过镜头不多,又多是在飞奔,只要不暂停就看不出突兀之处。

关于天庭养马用来干什么的问题,本剧仍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关于养个马要这么多人干什么,倒是说了一下:

悟空:管个马,要这多人做甚?

监丞:哎,大人此话差异,您想啊——天上这么多神仙,谁在下界没个亲眷,哪个不想在天上过个好日子,混个仙箓?这管马不过是个营生,铺排咱这些人口才是正事。(指指众人)你问他们,若没个引见,能这般好吃好喝?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出现了托塔天王府,李天王正在与哪吒下棋,这个设定我极其喜欢,既是神仙下棋,下的棋自然不同凡人,棋盘上星罗密布,棋子呈有色水晶的透明样式,为山岳形状。

只不过…………既然是神仙下棋,那就最好不要自己亲自拿手去摆棋子了吧……

21,哪吒三太子。悟空自封齐天大圣,天庭派兵围剿,巨灵神初战不胜,哪吒出场:

本剧的小哪吒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人物之一。

首先,他是一个小男孩演的。在此之前,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的小女孩演哪吒、小伙子演哪吒、青年人演哪吒、大姑娘演哪吒,甚至阿姨演哪吒,那三太子演成了三公主。除了曹骏当年有一部《莲花童子哪吒》以外,我不记得还有哪个哪吒是小男孩演的了……在这里,我们终于见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扮演的哪吒了。


上面是小姑娘版哪吒。

上面是小伙子版哪吒。

上面是青年人演哪吒。

至于大姑娘版和阿姨版我拿一张图意思意思就好。

如今,终于有了一个萌萌的小正太了,设计图:

成品:

第二,哪吒的配音。细心的人可以听出来,哪吒的配音演员还配过另一个角色: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英雄小哪吒:

没错,配音演员郝幽玥,正是配过央视版《哪吒传奇》的那位。

第三,哪吒的兵器。哪吒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面都是极为重要的人物,但兵器却有所不同:在《西游记》里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封神演义》中却是:“……哪吒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注意是两根),一手执金砖,还空三手;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 。

最终电视剧里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砍妖刀和火尖枪的合体。为了跟大家已经习惯了的火尖枪接近,两侧保留了枪的式样,但实际上却是一把长刀。此外还保留了大家都喜欢的童年记忆中枪头的红缨。

设计图如下:

而哪吒的风火轮设计的也十分精美,但在成片中火焰太大,也看不出来:

其余降妖杵,斩妖剑等小法宝也十分用心,在降服青牛精那一集也有详细展现:

第四:三头六臂。关于哪吒到底是三头六臂还是三头八臂,历来说法不一。本剧遵从三头六臂一说:哪吒变身时通过旋转再长出两个身子来,手执六样兵器(而有的版本是直接冒出两个头和四肢胳膊,身子还是一个身子,窃以为本剧三个身子的处理方法较好)。

本剧中哪吒的演员是一对双胞胎,三个头同时露脸只能露两个,故此可以避免穿帮。拍摄时双胞胎兄弟和另外一个不露脸的小演员站在转盘上,对于小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22,齐天大圣府。第一次围剿失败,悟空再次被招安,被封齐天大圣,在四大天王的簇拥下来到齐天大圣府,却发现齐天大圣府和御马监一模一样,连手下的人都没换:

在监丞的忽悠下,孙悟空被哄得心花怒放,相信了自己确确实实当了一个齐天大圣:

只换了个牌子的齐天大圣府和御马监全套人马倾情客串的安静、凝神二司就可以轻易地忽悠孙悟空,十足讽刺。

事实上,在原始剧本中是没有这个桥段的,剧本中是写了一个新的齐天大圣府的,连设计图都做好了:


有消息说, 当时拍摄到这部分戏份时,置景组来不及把御马监改成齐天大圣府,导演张建亚灵机一动,就这样换个牌子直接上(牌匾左右那几个马头雕塑都没拆),顺手把剧本也改了,反而讽刺意味更加浓烈,既表现出了天庭的敷衍和对孙悟空的轻视,又表现出了孙悟空一副顽童心态,稍加安抚就得意洋洋。

在我看来,这个消息的可信度还是挺高的,只不过张建亚的“灵机一动”要改成“无奈妥协”吧……


23,四大天王(广目天王的悲剧灵蛇)。四大天王肤色各异,与传统形象相比,除了没有长胡子和毫无特色的帽子之外,基本符合民间形象。四天王的兵器也各有可道之处,首先要说的就是广目天王了,因为他的兵器最悲剧。

四大天王各自手执法宝,唯有最左边的广目天王手里握着一条蔫了吧唧的“玩具蛇”,实在给四大天王丢脸。

西方广目天王,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虽说是道具,但也应算个角色,人物造型设计刘冬子画了一条非常漂亮的赤龙,如下图:

拍摄时,演员手里拿一条道具蛇,后期替换成这条赤龙。结果呢,只在二次围剿花果山时替换了一次,灵蛇盘绕(特效组自作主张换成了白蛇),手浮避火罩:

其他时间都是蔫了吧唧的一条软皮玩具蛇,这个锅,特效组你再背一下吧。

北方多闻天王——宝伞(宝幡),在永乐宫壁画里,大神们拿法器都是用两根手指拈着的,所以杆子设计得细。

东方持国天王——琵琶(调) ,东方主青龙,琵琶设计如下(设计时直接用奈良正仓院中所藏的唐代琵琶形制修改):

南方增长天王——宝剑(风)。南方主朱雀,宝剑纹饰以朱雀为主:

但是!!!拍摄时,增长天王居然拿了一把白虎剑!

这个是给广目天王手下设计的白虎剑,颜色都不一样啊…………这个锅道具组来背。


24,天蓬元帅与九齿钉耙。猪八戒的前身天蓬元帅,在历来的改编中总是会提前出现,和孙悟空在取经之前就会有各种对手戏,以表达这对“取经活宝”的前缘。本剧也不例外,悟空被封齐天大圣之后无所事事,在天庭闲逛,就遇到了天河水兵大元帅。

关于天蓬元帅的造型,需要说的就是他两鬓的头发,斜着梳起来,而且与天庭其他武将不同,没有戴头盔。这个发型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吐槽,有人甚至说,还没投猪胎呢怎么梳了个猪耳朵?

其实本剧的神仙造型和各路法器有不少都参考了《永乐宫壁画》,在永乐宫壁画中,天蓬元帅的发型可谓相当奔放,须发箕张,与其余仙家武将大不相同,所谓“以发立型”:

其次是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在此盗用淡定教教主云飞柳的一张三版西游记兵器对比图(从上往下依次为86版、86续集版、浙版、二张版):

说到这个九齿钉耙,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诸位,都是垃圾(包括最近的几版电影,都没有这么做出好的耙子)。

九齿钉耙是天篷元帅的法器,雕刻猪头固然不对(这也怪不得老版,毕竟受戏曲影响严重),孤零零九个齿也不能体现出堂堂“九齿玉垂牙”的“上宝沁金钯”。

此是锻炼神冰铁,磨琢成工光皎洁。老君自己动钤锤,荧惑亲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机,六丁六甲费周折。造成【九齿玉垂牙】,铸就【双环金坠叶】。身妆【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八节。短长【上下定乾坤】,左右【阴阳分日月】。六爻神将按天条,八卦星辰依斗列。名为【上宝沁金钯】,进与玉皇【镇丹阙】。因我修成大罗仙,为吾养就长生客。敕封元帅号天蓬,【钦赐】钉钯为御节。举起烈焰并毫光,落下猛风飘瑞雪。天曹神将尽皆惊,地府阎罗心胆怯。人间那有这般兵,世上更无此等铁。随身变化可心怀,任意翻腾依口诀。……

本剧的九齿钉耙由美术组道具设计师袁枫设计,为符合水军元帅的身份,饰以水纹,而道具组这次也比较给力,非常完美的还原了袁枫的设计:


25,大战二郎神。二次围剿花果山,满天神兵无可奈何,观音保举二郎神出战。本剧的二郎神由冯绍峰扮演,出场时正在灌江口钓鱼:

小说中对二郎神的描述是:

仪容清秀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首先二郎神第一个特点:帅,仪表堂堂,这一点历来各版本都注意到了,基本饰演二郎神的都是帅哥。

二郎神第二个特点:服饰特点。主要是:三山飞凤帽,一领淡鹅黄衣衫。靴子是缕金的,袜子上盘着龙,腰带是团花八宝妆点得玉带。从这一点上来说,最符合原著的是央视86版:

但是我们现在所有的二郎神造型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定式:穿银甲,而且平时不露第三只眼。这个定式的起源大概要追溯到《宝莲灯》中焦恩俊的造型:

焦恩俊的二郎神造型英俊潇洒,圈粉无数,另辟蹊径,重新定义了二郎神是什么样的。(没办法,颜值太高)而且,二郎神是否真的有第三只眼,原著中并没有提,只说过“真君圆睁凤目”之类的,这里的凤目也可以理解为在形容原有的两只眼,毕竟介绍诗里连穿黄衣服都提了也没提这个最大的特点——三只眼,所以可能在作者的设定中,二郎神可能没有第三只眼。

本剧的设定是这样的(第三只眼在常态下是没有的,只有要施法时,会表现出《魔戒》中类似魔眼的效果):

二郎神第三个特点:兵器。二郎神的兵器我们都知道是三尖两刃刀/三尖两刃枪/三尖两刃神锋。本剧的设计往枪的感觉上靠了一下:

另外还有一件弹弓,在后面降服九头蛇时使用:

弓有双弦,中间做上皮套,可以放上银弹射击,这个才是作者所说的“新月样”的弹弓,而非其他版本中的树杈子弹弓(下图从左往右依次为央视86版、浙版、二张版,中间浙版是错误的,借云教主图):

但是!!!本剧的特效组继承了一贯不读原著的优良风格,降服九头怪时又做成了弓箭,没有做出银弹的效果,实在是可叹:

二郎神第四个特点:跟班。二郎神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但我们所熟知的和最喜闻乐见的却是他的哮天犬,这一点大概也和焦恩俊版《宝莲灯》有关。

说起来原著并没有提过哮天犬的名字,只说是一只细犬:细犬是中国古老的狩猎犬,狗如其名,长得确实比较“细”:

本剧的细犬使用CG制作,出场不多,也没有咬孙悟空腿肚子和咬九头蛇的戏份,存在感较弱,不过大体也是个细犬的模样,而非别的版本中牧羊犬藏獒等各种犬(别问我特效组怎么又开窍了,这是美术组设计的):

关于孙悟空大战二郎神,这是一段极富想象力的、作者浓墨重彩描述的打斗过程,从地上打到天上,斗本事赌变化,极为精彩。但是本剧大闹天宫部分是最后拍摄的,效果实在不好。

如果说资金所限,效果缩水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低级错误却实在是令人郁闷,比如说极为失败的飞行镜头,神仙飞行急转弯还要手在地上托一把吗?他们是在滑滑板吗?

更低级的错误:孙悟空被金刚琢打中,金箍棒脱手掉在地上,居然没有配音效,咕噜噜一声,暴露了木棍子的属性(在第五集31分38秒处)……由此也看出,后期各部门赶工的种种弊病。


26,八卦炉中逃大圣。悟空被捉,刀砍斧剁,雷劈火烧,俱莫能伤。于是被投入太上老君八卦炉中。太上老君兜率宫在三十三重离恨天,设计时突出了太上老君这个“三界第一军火制造商”的特点,火热的岩浆隐隐发出红光,内景则布置出一种远古森然的灼热气氛,墙壁上的岩石透出阴阳鱼的八卦图案:

孙悟空被投入八卦炉:

悟空在炼丹炉内被火烧的镜头,拍摄起来十分凶险。为了追求真实,剧组最初采用实拍,但是当炉内点上火点之后,演员已经被烟熏火烤得难以忍受,而在画面上仍然看不出炉内的凶险之处:

工作人员试着加大鼓风机的风力,结果炉内瞬间变身火海,烟尘四起,急忙将演员吊起,紧急灭火,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最后不得已,还是采用了点几簇小火和后期加效果渲染的方法:

七七四十九日之后,老君开炉,本以为孙悟空已经化为灰烬,不料却把猴子炼回原型,成为一颗黑石卵:

石卵崩破,炼出一只黑猴,浑身氤氲着一种铜头铁脑一身钢被烧红之后的红光:

黑猴造型当初曝光以后也是饱受吐槽,央视版中,孙大圣盔甲烧烂,脸上抹了几道煤灰,大圣跳出来,迫不及待地施放他“火眼金睛”的新本领了,对于很多观众来说,盔甲可以烧破,但大圣的俊美形象不可以受到破坏,更不用说毛都烧没了:

本剧中这个设定与石猴问世呼应,八卦炉火何等凶险,悟空被炼回石卵,重新迸破,成为一只黑乎乎的石猴,全身的猴毛和盔甲已被炼化:

演员拍摄时,全身涂黑,戴上纯红色的隐形眼镜,只穿一条黑色的平角内裤,为了表现烟气,在屁股上塞进了烟草:

由于只穿一条平角内裤,不仅烟草烫屁股还得忍着,而且不好绑威亚,替身演员王宇被钢丝硬生生从肚皮上剐了一层:


27,再闹天宫。悟空逃出八卦炉,挥棒杀向灵霄宝殿(这部分建议看66集版本,60集删减版本出现了剪辑失误,个别地方逻辑不通):

与天兵大战这一段,虽然相比老86版直接杀进灵霄宝殿更符合原著一点,但还是有一些遗憾。比如,群戏打斗仍然是在二维平面上,天兵的包围仍然只是包围成一个圈而不是一个球,没有一种“从上打到下、从里打到外”的立体感。而且从个别镜头来看,剧组原本是想做出这种全方向打斗效果的,可惜迫于资金没有实现。

情急之下,玉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

本剧的这个大如来和大玉帝的造型在此显得非常合理:在以往所有的版本中,如来的造型都是特别巨大的(至少在五行山压大圣这一段),因为在这里要有孙悟空站在如来手掌之上的故事,那么此时如果玉帝和孙悟空都是一样大,那么玉帝比如来就小得多。玉帝在如来面前如果是巴掌大小,那么这个地位高低就说不过去了。所以玉帝和如来是同样大小这个设定,在我看来是十分合理的。

孙悟空大叫“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来要与他打个赌:

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为何翻不出如来的手掌,书上没有明说,历来的电视剧要么在这里避过不谈,让观众糊涂到底,要么就提出各种设想,以求合理化:

这个小世界的解释清晰明白,孙悟空大翻跟头,不过仍在手掌之内蹦跶。悟空见五根天柱,一为已到天边,本剧“天柱”取景于张家界:

悟空刻字留迹,撒尿留味,都在手掌之内做文章,打赌一输,佛祖一翻手掌,被压在五指山下:

贴了金字压帖,佛祖拘唤山神土地,叫给悟空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原著中可没有这么慈悲:

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 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 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

28,结语:大闹天宫是原著中前七回的内容,先声夺人,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就在这七回之中得以塑立,甚至有很多人只喜欢前七回的孙大圣而讨厌后面的孙行者,可见齐天大圣这个形象是何等的光彩照人!这样重要的篇幅自然不可小觑,而总导演张建亚在十年前曾经筹拍过《大闹天宫》,历经波折未能完成(详见

如何评价六小龄童与派拉蒙合作的《敢问路在何方》西游电影项目启动? - 刘鹏的回答

),对这一部分也是十分重视。剧组决定将本部分放到最后拍摄,等剧组人员、特效、设备都磨合到天衣无缝之后好好打造,然而事与愿违:长期高强度的拍摄使得工作人员身心俱疲,而后期资金不足导致大量美好的设想只能缩水,孙悟空的面具也严重僵化做不出表情,特效一方面没钱一方面时间紧迫,导致低级错误层出不穷,反而使大闹天宫成为全剧最水的部分。张建亚这个老顽童,至今仍未能完成他心中的那个《大闹天宫》梦,殊为可惜。

自此,本盘点第一部分就基本结束了,以后如有补充,我会进行添加,也希望大家是不是地温习一下前边的,说不定可以看到我补充的内容。

四、第二部分:我佛造经传极乐五行山下行者脱困

(本部分剧情60集版本删减过重,情节跳跃幅度太大,配音错误很多,尤其是删掉了“唐太宗游地府”的情节,所以推荐看66集未删减版本)

1,灵山雷音寺:原著中的大雷音寺在灵山顶峰,仍是实体建筑,而非飘飘渺渺在云端: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


为了突出西方圣境的庄严肃穆,在贴合原著的基础上,剧组最初设计的场景图:上有飞凤盘旋、天女散花,下方祥云瑞霭、普查四大部洲:

最后特效组做出来的是:

较好的还原了美术组的设计,而且神似六爷在辽宁卫视猴年春晚上表演的节目中一个背景:



2,如来佛祖:本剧的佛祖由王绘春饰演。王绘春属于那种不论在历史剧、正剧还是偶像剧、玛丽苏剧、、戏说剧里,都能保持节操、演出水平的那种演员,有时候甚至能硬生生拔高某些影视剧的格调。他曾在山东版《孔子》中饰演过孔子,什么时候再演一个太上老君,他就三教合一了。

本剧如来佛祖当初被人吐槽太瘦,和老版身形看上去完全是两个级别。事实上,本剧如来佛祖的造型参考了印度佛教造像,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面部越来越丰满、身形越来越厚实,越来越符合中国传统心目中的有福有道之象。而原始的印度风格基本都是这样瘦胳膊瘦脸的僧人模样:



3,观音百相。观音菩萨,印度僧人鸠摩罗什译作“观世音”,我们西游记的主角玄奘译作“观自在”,这位菩萨可谓是菩萨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了。本剧最初曝光出一款男版观音(印度本相)之时,引起轰动,网上质疑者有之,科普者有之。观音在流传过程中如何由男变女,网上相关介绍文字很多,本文不做赘述。到现在,我们观众已经基本可以接受男版观音的存在了。

剧中借观音之口说出了“观音百相”这个事情。

事实上,这里的百相并不是指有一百种相,而是约指,有很多种相,常见的说法是三十二相或者三十三相,本剧中涉及的“鱼篮观音”“杨柳观音”“千手观音”等皆在其中。下面是千手观音的设计图:

诸位菩萨的扮演者分别是:观音菩萨:刘涛;千手观音:萧蔷;提篮观音:梁丽;男相观音:唐宸禹(TAE,泰国) ;女相观音:杨小林(敬善媛,片头曲演唱者);此外演员未进组时观音造型试穿:李丽薇。

放一张千手观音的成品图对比一下:


4,唐太宗游地府。 唐太宗游地府作为原著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情节,却因为封建迷信的原因导致历来的影视改编要么略过,要么避重就轻,本剧稍一涉及,也难逃广电一剪,殊为可惜。本段情节大致脉络为:泾河龙王私改雨水时辰点数——人曹官魏征梦中斩龙——唐太宗游地府——刘全献瓜、萧禹谤佛、水陆大会,由此引出玄奘。本剧只拍摄了唐太宗游地府和萧禹谤佛、水陆大会。故事从唐太宗病死开始切入:

张建亚拍摄过国产历史剧神作《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戏自然史驾轻就熟,几个镜头一过,屋内陈设布景、人物坐姿礼仪都隐隐可见当年《贞观之治》风骨。(但是人物服饰是大大的悲剧!!!)

李世民病逝,被黑白无常带到阴间,路上魏征烧给李世民一封给崔判官的书信。李世民一到阴间,这段情节的因果轮回气氛就开始显现出来。

一个官员大喊冤枉,却在白无常的法力之下招供了偷卖粮草、滥杀无辜、损公肥私的恶行,气得李世民怒骂:“你是哪里的官员?!”,黑白无常叹道:”崔判官手里一本明帐,谁又能逃得了?“

待得来到幽冥殿,面见十代冥王,十代冥王又问出李世民同室操戈、戕害手足的罪状来,李世民吓得抖如筛糠(这里可以得知,本剧将唐太宗一命归西的原因设定为建成元吉在阴间告状,而非原著的龙王索命):

后来崔判官私改生死簿,将李世民的三十岁改为五十岁:

李世民暂时逃过一劫,崔判官带他逃走,一路见到刀山火海油锅、十八层地狱,特效组难得给力了一回,却被一刀剪个干净:

两人最终还是被冥王发现,再被抓获,幸得观音菩萨降临,救李世民脱难:

李世民还阳之后,发誓要做一场水陆大会,不料萧禹谤佛,被太宗喝止:

这身打扮坐姿礼仪分明是在向《贞观之治》致敬,奈何道具服装太不给力:

李世民要选得道高僧办水陆大会,得人举荐玄奘,便亲往拜访,由此引出玄奘法师。

Ps:最后附上《贞观之治》中太宗驾崩和面见玄奘的截图,来惋惜一下这段死于广电、毁于服装道具的唐太宗游地府:


5,唐僧。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至此终于出场。本剧的唐僧做了一个大胆的设定,即向历史原型玄奘法师靠拢。这个设定的大胆之处在于唐僧的性格相较原著会有很大变化,为求贴合原著情节,唐僧的许多行为、动作、语言都要进行重新修改,一些剧情逻辑也要进行重新整理。理所当然的,这么大胆的改编也会受到更多的质疑。接下来将改动一一介绍:

一、本剧的唐僧性格刚毅,不再是那个天天坐在马上哭哭啼啼的白胖和尚,而是历经千山万水的求道者。


二、删去了唐僧身世的故事,即陈光蕊、殷温娇、金山寺等等戏份,出场直接就是水陆大会。

三、唐僧的着装。老版中唐僧的装扮时常是这样的(头戴五佛冠,手拿锡杖,身披袈裟):

而本剧的唐僧却时常是这样的(一领直裰,一串佛珠,太阳大戴个斗笠,天气冷披件斗篷):

而且唐僧的五佛冠自出长安之后再没见戴过。

这个便涉及到本剧的另一大特点——生活化了。唐僧的锡杖和锦镧袈裟都是贵重法器,只有在入寺拜塔、烧香礼佛、入朝见驾时才会拿出,平时都是小心放在行李里面。而像老版这样树林里赶路时还穿袈裟拿禅杖,就有些不切合实际了:

值得一提的86版三位唐僧扮演者:汪粤、徐少华、迟重瑞,汪粤和徐少华还好,晚上睡觉、或者被妖魔捉去,还会露出个光头,而迟重瑞可谓五佛冠狂魔,连睡觉都不摘。

此外剧中还出现了唐僧滤水的纱网,夜间的油灯,铺地的席子,随身从长安带着的经书,不一而足。以下为美术组设计整理的唐僧取经杂物:

是的,孙悟空没有钵盂,美术组说他不怎么吃饭。

6,唐僧的宝物。唐僧的三件宝物:九环锡杖、锦镧袈裟、通关文牒。前两件是佛祖赐给取经人的身份象征,最后一件是唐皇赐给玄奘的身份证明。

一,九环锡杖:

本剧的锡杖与其他所有版本都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颜色,其他版本或金或红,或又金又红,本剧的锡杖却是银中带灰、灰中带绿、绿中又带那么一点金色(即古旧锡器的颜色)的:

这根禅杖由美术组的赵璐璐设计:

赵璐璐的设计说明写道:

唐僧锡杖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原著的描述。经查证,锡杖的形制有双股六环,双股十二环,四股十二环等,皆为双数,遍查中外历代记载,并无九环的制式,应为原著小说作者杜撰。如确有九环形制,那就是设计者查证工作还不够详实。
所以既然九环是吴承恩的杜撰,设计者也就依小说描述设计了最接近原著的锡杖。将九环平均分于三股,每股套金环3枚,小说描述有:“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所以也同样保留了“九节”将锡杖杖身分为九段,形如竹节。遍身纹饰参考印度佛教造像中常用到的火焰纹和云纹,杖头与杖身连接处用了莲花纹样。三股收攒处是佛家七宝中的红珊瑚,舍弃唐代惯用的卷草纹样,标明此物并非出自凡间。
唐僧锡杖的长短粗细参考了法门寺出土的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长196公分,粗3.2公分。
在剧中,锡杖的出现一共有三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一支破旧未鎏金的锡杖,应小说中愚僧的话:“这两个癞和尚是疯子,是傻子!这两件粗物,就卖得七千两银子?...”到了唐僧手中后,锡杖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变为艳艳生光的宝物,令“君臣个个欣然。诚为如来佛子。”这就是第二个版本。第三个版本是长度变短,这种短柄的锡杖也确从古画中见到描绘,表明这锡杖是件礼器,为了显示唐僧的威仪,面见君王时才持杖上殿。平日旅途中为防磕碰损坏,就把杖头杖身拆开用绢帕仔细包裹放在沙僧的挑担里,这也是合理的。
题外话:据此前查证的资料,双股六轮锡杖是地藏菩萨的制式,四股十二轮锡杖属于佛祖释迦牟尼的制式,这次的唐僧锡杖设计为三股九轮,是高于地藏菩萨,低于佛祖,在菩萨和佛的等级之间,其实并非很能说得过去,但由于小说描述就是如此,也就依言创造了一支需要相当高的佛教地位才能用得起的锡杖了。

二、锦镧袈裟:

本剧的锦镧袈裟与其他所有版本都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颜色,其他版本或金或红,或又金又红,本剧的锦镧袈裟却是黄绿色的:

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朗朗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绣。八宝妆花缚钮丝,金环束领攀绒扣。佛天大小列高低,星象尊卑分左右。

最初的设计却是金黄之中带一点透明,更加神奇:

三,通关文牒:

美术组的设计说明十分详细,各国文字印章都经过独特设计,我直接搬运过来:

其实通关文牒这种文书样式或许应该最早起至明代。这是我多年前从书中看到,不甚确切。如果大家有更确切的起始年代欢迎讨论。由于无据可考,我们参考了一些和尚的度牒和其他古代官文的样式,自创了这种现在出现在剧中的文牒。由于我们在这次的西游记中,贯穿始终的思想是唐僧西域之行,(不再是中土大唐兜一圈)所以有大致的路线图,从新疆起,经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直至印度。文字样式也由此顺序演变。里面用到的文字有突厥文,佉卢文,婆罗米文,亚兰文字、楔形文字、梵文……很多都是非常古老的文字体系,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流传,至7世纪绝迹消失。里面也有我们自创的文字,例如女儿国和宝象国。是根据地域特点和民族特征来设计的。
下面贴出的通关文牒,只是给道具制作部门的文字参考。呈现在剧中的是经过抄写过的。

与86版不同,本剧的通关文牒做成了卷轴形状,用金筒承装,金筒已在唐僧取经杂物中贴出设计图,下面我们看看道具组还原得怎么样(以女儿国为例):


可以说道具做得极为精美,十分完美的还原了设计,糟蹋了许多设计图的道具组也是有给力的时候。

7,龙套王——镇山太保刘伯钦。网上曾有一个帖子,说86版西游记中沙和尚闫怀礼一个人来回客串,贯穿了整部剧,由此可见86版拍摄条件之捉襟见肘、拍摄辛苦云云。其实说到86版的龙套王,其实还要数项汉老师,一个人塑造了:顺风耳、马猴、勾死人、马猴、灌江口鬼判、多闻天王、黑熊怪、强盗、高才、五庄观土地、钻头号山土地、黄狮精、阿傩罗汉等多个角色。《西游记》鸿篇巨著,涉及人物之多,即使在今天,也不是一般剧组能够承受,一人饰演多个角色在所难免。二张版西游记也有这样一位龙套王,他就是——张衡平。

张衡平,以健美运动员身份进入央视《水浒传》剧组,担任剧组的健身教练,并饰演“短命二郎阮小五”,专门负责帮助众位好汉练出一身大块头。自此也与张纪中结缘,一直参与张纪中电视剧的拍摄,也因此成为武侠剧常客。

在本剧中,张横平发扬革命精神,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前后饰演了:通背猿猴、南海龙王、乌鸡国文殊青狮、孤直公(柏树)、大唐武将、两界山伯钦、灭法国和尚、金头揭谛等多个角色。



虽然角色众多,但这些角色差异较大,造型各异,也不大容易串戏。在这一点上,张衡平就比不得另外一位表演艺术家——张春仲了,此君演了四个角色,厉害之处在于这四个角色里有两个全是方丈,造型极为相似:


此外要和86版项汉老爷子对应的话,二张版龙套王应该是赵强了,他们俩人都演过高才:


8,悟空脱难。一只石猴,在山底下关了五百年,会是什么样子?

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这太保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

有不少人指责这一段猴子造型浑身肮脏,毫无美感。其实这确是原著准确的还原,比起披两片树叶的其他版本,二张版这个造型课程诸版最佳。

一只生性好动的猴子关上五百年,这只猴子会不会精神分裂?老顽童不过是被关了十几年,就开始左右手互相打架,孙悟空被关这么长时间又会如何?吴樾在拍摄这一段时自作主张添加了很多情节,比如说与天上飞鸟、地上乌龟的对话,一个人神神叨叨的自言自语,百无聊赖之下玩金箍棒(变小了的),在地上写写画画…………当时导演黄祖权告诉他:“你演的再多,放在成片里也就保留那么点时间。”在最后的成片中,我们只能看到手拿小金箍棒的悟空和无聊时在地上摆出的“五百年”三个字了。

唐僧救孙悟空脱难,需要上山揭下如来的金字压帖。以往各个版本只能叫爬山,而只有本版,是正宗的“攀岩”!不知是为了与外界“唐僧太过刚硬”的说法赌气还是什么原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冒险家”。

但是本处的特效堪称悲剧,悟空出山的特效值几毛钱暂且不论,场景布置之简陋,前后衔接之生硬,堪称本剧之最:

这已经不能用偷懒来形容了……

更有这样的攀岩画面,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

当然本段也不是完全没有亮点,比如唐僧悟空初相会时,悟空像一只小宠物一样依偎在唐僧腿边,这个动作已经和86版悟空唐僧相向飞奔一样,成为经典,随着互联网卖萌文化的发展而走红#小悟空遇上小唐僧系列#:

9,虎皮裙与豹纹裙。孙悟空刚出五行山,路遇猛虎便大显神威,三招两式降服猛虎,并剥下虎皮做一件裙子,是为虎皮裙。

但是!全剧的虎皮裙也就出现过这一次,此外所有的地方全部是一块斑斑点点的豹纹裙,可称本剧道具组犯下的最大失误之一。

对此,张建亚表示很无奈,本以为这么简单的问题不用强调,谁料第一天开始就拿错了:


问:孙悟空的虎皮裙,听说您提了好几次意见。
张建亚:这种事情刚开始就没有料到,怎么会有这种事。拿来一块虎皮,我一看,哎,这是豹皮啊,一块人造的豹皮啊。(此处请想象他的表情)

开拍第一天穿上就是豹纹,只能这样将错就错。悟空就穿着他这件“豹纹小短裙”开始了他的西游旅程。

10,杀六贼与动作设计的界限。杀六贼是原著之中象征意味非常浓的一段情节,六个强盗分别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即“六根清净”的“六根”。孙悟空打死他们意味着翦灭六根,也由此衍生出和唐僧的第一次矛盾。

二张版西游记将六贼的意味点明,特别加了一段六贼与孙悟空对话的戏:

这段戏详细地将什么叫六意,跟随唐僧修行之后为何要抛弃六意,抛弃六意之后将会丧失的种种享受都说了出来。喜欢者称这段改编深得原著精髓,不喜欢者嫌弃这一段太直白,不够含蓄。见仁见智,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改编。

第二日果然遇到了六个歹徒,孙悟空将其打杀,唐僧大怒,指责他出家人怎可随意逞凶,这一段情节自不必说,我在这里要提的是关于动作设计的一个界限问题。

在武侠世界中,武林高手往往可以飞檐走壁、登萍渡水,虽然不是腾云驾雾,但是在地表不高处表现时高来纵去,与真的会飞也差不了多少;武林高手内力高深,力大无穷,往往可以隔山打牛,什么擒龙功控鹤功,一掌打出开山裂石,威力惊人;武林高手们拿的兵器也是有各种神奇功能,什么神剑魔刀,削铁如泥等等。那么,如果一个武林高手遇到了一个神仙,打起架来会是什么样的呢?你拿一根混铁棍,我拿金箍棒,你是江湖好汉、我是神仙妖怪,咱俩打一下会有什么效果?这里就非常考验动作导演的功力了。

武林高手组团出场,翻几个跟头、摆一个高难度的阵势,这是武侠剧中的常用手法:

但是在神话剧中,如果山贼用了这么高难度的动作,那么神仙应该使用什么更高难度的招式来体现出自己更高一级呢?

很多电视剧难以破解这个难题,便只好将强盗们的武功大大缩水为普通人,将孙悟空定位为武林高手,这样孙悟空虐强盗看起来就比较正常。

本剧也在试图探索这个难题,剿灭六贼是最早拍摄的片段,在本次剿灭六贼的打斗中尚未看出特别惊艳的效果,仅仅有刀砍斧剁不避不伤,突然变小突然变大,空中暂停等几种效果。


如何在影视剧中呈现一个武林高手与神仙的对打,剧组也在不断摸索,后来在另一次剿灭山贼的打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道具和特效的帮助下,打斗思路和场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1,紧箍和紧箍咒。如来赐给取经人三个箍,分别是金、紧、禁三箍,“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孙悟空带了其中的紧箍,咒语便唤作“紧箍咒”,另外两个箍分别给了黑熊精和红孩儿。所以像有些版本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带了戒箍,这其实是误传,八戒和沙僧是不戴箍的。

紧箍的形状,按原著来说是和一圈金线相似(其他版本爱在紧箍前面加个月牙或者绕个弯,大致是继承戏曲舞台的缘故,毕竟在舞台上必须做得显眼一点才可以让观众注意到)。最初剧组想按原著所说,弄成一条细丝,这样其实都不用做道具,一条细线放在毛里,平时几乎是看不见的,念动紧箍咒时,一圈一圈往上加特效即可。后来做成了现在这样较宽的一个箍,这样一个实体的箍的好处是既在视觉上符合人们的一贯审美,又可以帮助化妆箍紧头上前后两块的面具(我的猜测……)

而此处的紧箍道具也十分劣质,因为这部分戏是刚刚开拍的时候(事实上可以通过辨认紧箍来分辨是否是前期拍摄的),紧箍只是一条薄薄的金片,看起来一碰就会变形。一段时间之后,剧组终于换了正式的紧箍,雕镂花纹的一个箍,美感质感兼具。这个新箍陪伴孙悟空走过了绝大多数的西游之路。


原著中为了骗孙悟空戴上紧箍,观音将其变作一顶花帽,本剧省略了花帽,直接给孙悟空一个箍,因此孙悟空疑心不小,不敢戴,先往唐僧头上一套:

唐僧急忙解释这是给孙悟空的,孙悟空才敢戴。这里其实有的BUG,如来的三个箍见肉生根,万一套在唐僧的头上,只怕一样也会生根。

悟空戴上紧箍之后,唐僧念动咒语,孙悟空头痛欲裂,原著上说是:

行者叫道:“头痛,头痛!”……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

紧箍疼起来该怎么表现呢?吴樾当时一疼就翻跟头,动作导演赵箭就喊:“不要翻跟头、不要戏曲化!”剧痛之下翻出来的跟头和正常翻出来是不一样的,甚至都翻不动跟头。最后在道具和特效的帮助下,本剧的头疼表现为:不停的撞头(撞石头,撞地板,撞树,以头抢地,配以大量爆破效果),飞到空中挣扎或者钻到地里,面部极度扭曲,一道道金色的弧光从空中勒向脑袋,尖锐刺耳的嗡嗡声。而且每次念动紧箍咒都会因地制宜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年有帖子对比三版(央视版、浙版、二张版)哪个紧箍咒念起来最疼,本剧“荣登桂冠”。


五,第三部分,鹰愁涧换马到观音收伏黑熊精。

1,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孙悟空戴上紧箍之后,有了忌惮,开始和唐僧踏上了西行之路。与老版师徒二人一开始就缝衣服那样温馨和睦的关系不同的是,本剧在此时,孙悟空和唐僧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孙悟空心里想的是“要不是有这个紧箍,谁愿意跟你这脓包和尚!”,唐僧心里想的是“这家伙虽然表面上现在听话,但是心里不服气得很,还动不动顶嘴!”,日常的一点小事都能导致两人唇枪舌剑的吵一通:

突然间一阵大风刮过,把唐僧掀下马来,而那匹白马也就此不见,两个人都着了急,唐僧让孙悟空去寻马,孙悟空说我走了谁照顾你?两个人因此又发起脾气来:

正在这时,天空飘来五个字(五个人):

这就是暗中保护取经人的五方揭谛。按照原著所说,取经团队的暗中保护者一共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共计三十九人。他们每天轮流上班,负责暗中保护取经人,也负责记录取经人路上遇到的磨难和功劳。此处出场的是五方揭谛:金头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本剧之后还会出现值日功曹、其他伽蓝等。

剧组也应该庆幸,这三十九位仁兄是轮流值日的,除了金头揭谛日夜不离左右,其他人不需要同时全部出现,那么意味着剧组不需要完整的准备三十九个演员。就这几位健美运动员今天当揭谛、明天当功曹、后天当伽蓝,更何况金头揭谛还是我们的龙套王——张衡平友情客串的,着实省了不少的开支。


2,论金箍棒的一百种用法。本段孙悟空与白龙大战的戏水平很高,演员前期动作与后期白龙特效配合极佳,特效和模型十分贴切,充分体现出了神话剧中应有的打斗场景,极富想象力和观赏性。金箍棒作为孙悟空随身武器,号称“如意”,可如人意,除了变大变小可长可短,本剧还设定了其他有趣的用法:白龙龟缩水底,孙悟空扔出金箍棒,使出至今仍在知乎流传的一大绝学“炸鱼”:

白龙出水,战不数合,将孙悟空紧紧缠住,正要张口来咬,金箍棒忽然变长,狠狠戳了白龙一下:

白龙待要逃跑,金箍棒一甩,变成缰绳缠住白龙(此处暗合原著心猿收意马):

实事求是地说,本段特效中,白龙做得极佳,纤毫毕现,栩栩如生,但是水上的礁石和变软的金箍棒等,特效仍然一般。但是水上驾龙等镜头想象力和观赏性极为出彩,足可以掩盖特效之不足,令人酣畅淋漓。而此处对金箍棒用法的探索也极为有趣,动作导演在金箍棒上下的功夫可见一斑。

3,小白龙。小白龙身为龙宫太子,在历来的影视改编之中,总是要找一个帅哥来演,衣着打扮总是以白色为主调,在我们的心里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这样就会有一个问题,小白龙的上一辈四海龙王,本相是一条龙自不必说,那么我们平时看到的四海龙王的形态却是人的身子长了一个龙脑袋,到了小白龙这里,现了本相是一条龙,那正常形态呢?居然是一个帅哥!龙须龙角踪迹全无没有任何表面特征表示出这是龙王的儿子(《春光灿烂猪八戒》反而做的比较好,不管怎么大家都长个龙角),你说是哪里来的富家公子也说得过去啊:

既然大家都是龙,为什么爸爸叔伯们都塑形,就小白龙不塑形?

本剧一开始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小白龙化身白龙马,那就是一匹龙马了,于是,造型上兼顾龙和马两种动物的形态,头上白毛化为白马的鬃毛。于是,塑形的白龙马闪亮登场:

好像有什么不对…………

我们英俊帅气的小白龙呢!怎么变成这副德行?太惊悚了…………

最终剧组决定,由于实际效果不好,白龙马这一角色,放弃塑形……

还是这样看着顺眼…………

饰演白龙马的帅哥名叫钱泳辰,近日和女星吕一喜结连理,表示祝贺!!!

4,孙悟空造型。孙悟空出场最早,本该早就盘点他的造型,只是大闹天宫部分面具僵硬、刚出五行山又浑身长毛绿藓、陡涧换马又是王九胜出演,吴樾的孙悟空稳定造型直到现在才真正大段出现,因而在此方做盘点。

大家肯定非常熟悉这样一张图,我曾见过不少人拿下面这张图做头像:

这是刘冬子的原始人设图,图中孙悟空毛发飘逸,双目炯炯。但是,设计图画起来容易,实际造型时却没那么简单。突出的雷公嘴和塌鼻子采用特效塑形可以解决,面具里面也镶上了细小的牙齿,更加逼真:

但是一根根猴毛怎么贴到面具上可以让毛发像真实动物那样灵动飘逸,剧组前后试了很多种织法和贴法。拿孙悟空的猴毛衣举例,织得好则毛发逼真,活灵活现,织不好则毛发全部炸起,看起来十分臃肿(如下图)。

最初的孙悟空造型沿用设计图,猴毛很长,以求飘逸,但是实际效果不佳,不仅显得孙悟空脑袋很大,而且乱糟糟造的反而有点凶:

经过修改,最后稳定的孙悟空变成下面这个样子:

毛发变短,更显可爱,紧箍雕镂花纹,十分精致,头顶梳出一个小尖儿,像颗桃子的尖儿,额头前梳出一缕呆毛,更添俏皮,整个面相十分讨喜。

5,文艺妖怪与魔兽世界。黑熊精,这个名字一听就给人一种粗鲁、笨拙、暴力的感觉,再加上住在黑风洞,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黑旋风李逵一类的人物。但是在原著中,黑熊精却是一只十足的文艺妖怪

他住的山是:

……住了云头,仔细看,果然是座好山。况正值春光时节,但见: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薛萝生,佳木丽,峻岭平岗。不遇幽人,那寻樵子?涧边双鹤饮,石上野猿狂。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拥翠弄岚光。

洞府是:

又见那壁陡崖前,耸出一座洞府,但见那:烟霞渺渺,松柏森森。烟霞渺渺采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桥踏枯槎木,峰巅绕薛 萝。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台。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花香。临堤绿柳转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虽然旷野不堪夸,却赛蓬莱山下景。

写的请帖是:

帖上写着:“侍生熊罴顿首拜,启上大阐金池老上人丹房:屡承佳惠,感激渊深。夜观回禄之难,有失救护,谅仙机必无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会,谨具花酌,奉扳清赏。至期千乞仙驾过临一叙。”

洞府内部是:

行者进了前门,但见那天井中,松篁交翠,桃李争妍,丛丛花发,簇簇兰香,却也是个洞天之处。又见那二门上有一联对子,写着:“静隐深山无俗虑, 幽居仙洞乐天真。

这些请帖、对联艺术水平很高,比后来荆棘岭那几棵附庸风雅的老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连悟空都不住赞叹:这厮也是个脱垢离尘、知命的怪物。

这样一个文艺的妖怪,就因为是一只黑熊,名字难听了点,在历来的改编中都被塑造成一个黑乎乎,乱糟糟的形象。

本剧中的黑熊精也随大流,并未按照原著做出什么改变,还是一副刚从煤窑里爬出来的邋里邋遢的打扮,甚至被人说是抄袭魔兽世界,十分可惜。



6,火烧观音院与微缩模型。西游记涉及到的庵观寺庙、国家城池众多,完全实景搭建是根本不可能的。除了内景在摄影棚内棚拍以外,本剧在多处使用了微缩模型。本集中涉及到火烧观音禅寺的戏份,自然不可能放火烧掉真实建筑,于是烧模型自然也是第一选择。

而在实拍的时候,为了逼真,除了烧掉了观音禅寺的模型以外,还把1:1搭建的一间禅堂给烧掉了(下图这间禅堂真的付之一炬了)。

观音禅院的微缩模型做得极为精致,但是与本剧所有模型一样,犯了一个巨大的致命错误,就是“没有人”。

论模型的精美和逼真,本剧基本已经做到很好了,但是无论皇宫还是寺庙,里面无一人走动,既无侍卫,也无灯火,就是静静的放在那里,自然让人感觉这里不是人住的地方。可以设想,在现在的模型基础之上,如果能加入夜晚的星星烛火,来往巡逻的侍卫僧值,可令整个画面增色不少。

7,熊瞎子与黑熊精。孙悟空与黑熊精大战,黑熊精借口打了一天要吃饭,飞回黑风山,回洞时两个看门的小妖有这么一段对话:

——“大王今天回来这么早?”
——“天黑了大王看不见!”

这两句话说得很快,且不见于原著,属于本剧的自我发挥,大多数观众可能注意不到。即便注意到了也不明白“天黑了大王看不见”是什么梗?因为黑熊精很黑吗?那应该是孙悟空看不见才对啊!

事实上,这两句台词在调侃黑熊精这只熊瞎子。熊有敏锐的嗅觉和听觉,但它的视力很差,被称作“熊瞎子”。白天视力尚且不好,晚上更是两眼一抹黑,于是趁着天还没黑先回洞里避一避。

事实上关于黑熊精视力不好的事,本剧一开始就有暗示:

黑熊精听到救火声,急忙出来查看,看不清,揉了揉眼,还是看不清,摇摇头,还是看不清,跳到高台上定睛观看,:“啊呀,原来是观音寺方向失火了!”


user avatar   qi-qi-85-89-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西游记,基本按原著思路来就很完美了。除了一些比较恐怖的地方可以略过,西游记的色情画面基本可以说没有,就露个风流穴也就是肚脐吧。倒是猪八戒的虎狼之词得删了。

但是这版西游记有的地方太啰嗦了,私货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就像西游记续集里的孔雀公主一样,加的太突兀了,还有那个本应该跑龙套的蟒蛇,硬是来了个三打蟒蛇精。而这版本的西游记,在奎木狼,狮驼岭,南山豹子精,金平府等许多地方硬煽情。啰里啰嗦,越看越烦,真觉得时间太短凑凑风景也好啊。


user avatar   vivian-lee-8-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

不允许吗?




  

相关话题

  士兵突击中老A选拔,为什么吃馒头就算作弊? 
  两晋南北朝如何编剧,拍出像《权力的游戏》一样的电视剧? 
  如何理解《黑神话:悟空》实机演示中的一句话:“人心若是烧没了,修好一座破庙,又有什么用呢?”? 
  有没有很奇葩但是又很好看的古装造型? 
  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你最无法忍受的败笔是哪一个? 
  如何评价网剧《蛋黄人》? 
  《女心理师》拍得怎么样?为什么一部分人觉得悬浮? 
  像六小龄童和赵雅芝等人一辈子就拍了几部戏那平时是怎么生活了,比如经济来源、生活中都在忙什么呢? 
  为什么很多国外影视作品的中文片名跟原名含义完全不一致,甚至很粗暴随便? 
  《琅琊榜》里有什么隐藏剧情? 

前一个讨论
非洲人100年后能否达到目前北欧现在的生活水平与素质?
下一个讨论
朝鲜是不是一个被低估的国家?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