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克服写作时的模仿欲望?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jia-w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别把这事太放在心上。

读宽一点。再多写。自然就脱开了。


首先,下意识地模仿大家,并不算坏事。别抄袭就行。

马尔克斯早期的小说,自己都承认有许多福克纳和海明威。

金庸先生那么大的才子,也没全脱离大仲马的影响。

喜欢的东西,喜欢的倾向,自然会映照在文章中。

即便王小波,也没有全然脱出卡尔维诺的痕迹。

实际上,司汤达当年写《红与黑》前,会先读一页法典,好让自己找找语感,简洁些,别拖沓。

许多人会主动这样呢。


再者,说实在的,许多人企图学王小波,其实还真挺难学像的。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可能你自觉“我这是学了王小波,我这是学了王朔”,别的读者一看,并不觉得像。

仿其表易,许多人以为说几句北京痞子话,来几句性描写,就像王朔王小波了,不是的。

所以别太在意。

至于说,学写东西,最后到自己一方天地,其实是有进度的。

不信您如果一天都读王小波,到时候说话都有王小波味。

您一天都听马三立相声,说话都带相声味。

您连着啃一星期哲学专业书,说话都带翻译腔。


人是会被自己最近阅读的东西影响的。体现在文本里,就是语言,就是选词用句,就是节奏感。

所以,如果您写东西,情不自禁,总带有某个人的味儿,那可能是因为,您读得稍微窄了点。以至于一写字,都是那个人的味儿。

比如,如果总怕自己行文带翻译腔,那多读读古文,或者民国诸位先生的文字。

怕自己行文太冗赘,读读说明文。

怕自己说话太文绉绉,多听听相声。

你会被自己所读所听的语言节奏感影响,最后写出另一种文字的。

所以相信我,读宽一点,再多写,到各种文字节奏都掌握了,自然就不会带味儿了。


令狐冲刚练独孤九剑时,无招胜有招,很怕自己出招带有招式的痕迹。到后来发现,其实也无所谓,也不去分辨自己出的是峨眉还是华山,随心所欲就行。

写字也是如此。




  

相关话题

  《红楼梦》里有哪个人物被严重低估,或在现代的解读中情感色彩上严重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有哪些你不爱看的书? 
  除了武侠,其他书都看不下去,但现在想看其他方面的书,但有什么建议吗? 
  如何看待「中国学生写作几乎是天赋技能,美国学生到了大学还在学习写作」的言论? 
  中国历史上哪一句话或哪一段话最令你感动? 
  为什么语文老师要求多看名著,不让看网络小说? 
  我在作家助手写作,收到了签约的信息,但是我是高三党,舍不得放弃,又怕断更签约失效,该不该签? 
  2019年做自媒体还有前景吗? 
  你如何做读书笔记? 
  有没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看过的书都忘记了? 

前一个讨论
牛逼到不需要认同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个讨论
如何回答助理「你就给我三千月薪,你还想我怎么样」的问题?





© 2025-04-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