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第1页

  

user avatar   zi-qiao-9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是科普哦……

这个问题的意思似乎是:为什么大哥“伯邑考”的名字里没有“姬”姓,而二弟“姬发”却有?而且“伯邑考”这个名字怎么怪怪的?

其实啊,在先秦文献里,周武王兄弟几人的名字前面都没有“姬”姓,“姬”姓都是后人加的。就是在西汉的《史记》里,这个姓都没有加上去。(子乔按:注意是《史记》原文,不含后人的注,网上有些电子版《史记》是混在一起的,不要弄错。)

我们先说说为什么一开始都没有“姬”,文王、武王、周公到底应该叫什么,“伯邑考”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最后再说说为什么后人在文王、武王、周公的名字前加上了“姬”姓,而“伯邑考”却没有加。

(一)

《史记•管蔡世家》云:文王“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冄季载。冄季载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

(子乔按:“冄季载”的“冄”同“冉”,读为“聃(耼)”,音nan2,另说音dan1,本为地名、国名,后为姓氏,又写作“冉阝(冄阝)”、“那”。网上的TXT版、网页版《史记》几乎都误作“厓”,此乃“冄”的扫描识别之误,不少人直接copy,都错了。《史记》一定不要看这种版本啊,至少是中华书局版的PDF吧。)

尽管司马迁也不完全清楚“姓”和“氏”的区别,但《史记》的这种称呼本身,是符合商周习惯的。当时的“姓”和“氏”是两回事。“姓”,从“女”从“生”,代表血统。但是,男人的全名并不能以“姓”开头,而是要以官职、爵位、封地、籍贯、住地、职业等等开头,这些属性中的一部分就形成了“氏”。如“管叔鲜”,“管”是封地,也是氏,“叔”是排行,“鲜”是私名,他当时可以叫“鲜”、“叔鲜”或“管叔鲜”,却不能叫“姬鲜”。

所以,象“子受”(纣王)、“姬昌”(文王)、“姬发”(武王)、“姬旦”(周公)、“姜尚”(姜太公)、“嬴政”(秦始皇)这些名字,在当时也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后人按后世的习惯想当然地去追称古人;而《史记》这种离先秦较近,且比较严谨的史学著作里,是没有这种称呼的。

这些人当时的称呼分别是:“受(或商王受)”、“昌(或西伯昌、文王昌)”、“发(或太子发、武王发)”、“旦(或周公旦、叔旦)”、“尚(或师尚父、吕尚,又称太公望、吕望)”、“政(或秦王政、赵政)”。(子乔按:请注意秦始皇本人的氏是“赵”。)不过,女人的名字里却要带有“姓”,这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如“姜原(嫄)”(《史记•周本纪》、《诗经•大雅》)。此即所谓“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这也体现出了妇女的地位:女人是被男人挑选的对象,这是单向选择,所以要给女人贴上标签,也即代表血统的“姓”,以供取舍,而男人却不用。

同“姓”之人可能有不同的“氏”,如“嬴”姓之人可能是“赵”、“秦”、“徐”等氏;而同“氏”之人也可能有不同的“姓”,如“王”氏可能源于“姬”、“子”、“妫”等姓,再如很多人因居于城邑的西门而以“西门”为氏,彼此却未必是同姓。

后来,“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一方面,“姓”被当作“氏”看待和使用,男人也可以将其加在名字前面了;另一方面,“氏”被固定下来成为血统的标签,比如父亲以“西门”为氏,儿子就也以“西门”为氏了,哪怕他现在并不住在西门。到现在,统称“姓氏”,简称“姓”或“氏”。现在的所谓“姓”,有些如姬、姜、嬴等,来源于先秦的“姓”,有些如赵、管、吕等,来源于先秦的“氏”,有些在秦以后形成,但也大都相当于先秦的“氏”。

《史记•秦本纪》云:“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史记索隐》注:“……生于赵,故曰赵政。一曰秦与赵同祖,以赵城为荣,故姓赵氏。”

因此,总的来说,现在的“姓”主要对应于先秦的“氏”。这样的话,如果现在问“秦始皇姓什么?”,我们回答“姓赵”、“姓嬴”都可以,看怎么理解和定义。回答“姓赵”,是理解为按后世的习惯来问,等于是问秦始皇的“氏”是什么。当然,更完整的答案是“秦始皇是嬴姓赵氏”。

传世文献多有称秦始皇为“秦王赵政”者,如《史记•楚世家》、《淮南子•人间训》。《北大汉简》中有一篇《赵正(政)书》,亦称“秦王赵正(政)”,这是出土文献。所以,秦始皇本人为赵氏,已经无可争议。(子乔按:秦始皇祖先的氏还存在争议,不过,即使其祖先不是赵氏,也不妨碍其本人为赵氏。)

按现在“姓”的意义,我们说“秦始皇姓赵”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按先秦的意义,也可以说“秦始皇姓嬴”,但不论怎样,当时都没有“嬴政”这种称呼。

当然,文学作品为了行文和阅读的方便,可以在叙述中称呼“姬昌”、“姬发”、“嬴政”,但如果是严肃的历史小说,在人物语言里,仍需慎重地使用这种称呼。至于学术研究场合,则有必要避免使用这种称呼。我发现,有些答主使用了“姬昌”、“姬发”、“嬴政”这种称呼,如果这个问题是属于历史和文字训诂的范畴,而非文学的话,那么这种称呼也是不严谨的。

中国姓氏的源流和姓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专门学问,这里无法展开,大家请看文后附图所示的李学勤先生的有关文字。李先生特别提到了,不能称周公为“姬旦”。

(二)

好了,现在回到“伯邑考”的问题:“伯邑考”这三个字什么意思?

后人对“伯邑考”的解读有很多,比如以“伯”为爵位或排行,以“邑”为官职或封地,以“邑”、“邑考”或“考”为私名等等。

我认为,对“伯邑考”不能孤立地考察,而必须参照同时期的人名。可以拿来参照的是:“管叔鲜”、“冄(冉、聃)季载”、“师尚父”、“文考”、“邑考”等。参照之下不难确定:

1、“伯”肯定是排行。

“伯”对应于“管叔鲜”的“叔”。《史记索隐》:“伯邑考最长,所以加‘伯’”。所谓“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幺是“季”,中间的不论几个都是“叔”。周武王“同母昆弟十人”中的老幺叫“聃季载”,老三、老五到老九的名字里都有“叔”,则老大名字里的“伯”就肯定是排行了,没有别的解释。

那么,文献为何不称周武王为“仲发”呢?我推测,他本来是叫“仲发”的,但他后来做了太子,又做了王,所以去掉“仲(老二)”字以示尊贵,导致文献中未见“仲发”之称。(子乔按:某电视剧中,周武王对小美眉自称“仲发”,可见编剧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老四“周公旦”也类似。周公对西周贡献极大,被尊为“公”,仅次于“王”,所以习惯上多称呼“周公旦”(子乔按:史上有“周公称王”之说,这里不讨论)。所不同的是,文献中可以见到“叔旦”之称(《天问》),只是较少,这是其地位比周武王低的缘故。

2、“伯”后面应该跟着私名。

伯邑考早死,没有封地,所以不能称为“封地 + 伯 + 私名”。参照其他九兄弟的全名,“伯”后面也应该跟着私名,但是有两种可能:

(1)、“邑”为私名,“考”为尊称。

参照“师尚父”(《诗经•大雅》、《逸周书•克殷》,即后世所谓“姜尚”者),“师”是官职,“尚”是私名,“父”是尊称;则“伯邑考”的“考”也可能是尊称,指已故的父亲。《离骚》:“朕皇考曰伯庸”。皇:大、美。周人先祖“公亶父”的名字也是这种结构。“公”就是“先公”,表明其先祖的身份,“伯”也是这个作用,表明是兄弟里的“老大”。(子乔按:顺便说一下,商周的“父”、“母”、“子”均不限于生父、生母、亲子,则“考”亦未必都是已故的生父。)

另外,文献中周文王有时被成为“文考”(《逸周书•世俘》、《尚书•泰誓》)。“文”是王号——是生称还是死谥这里不讨论——而伯邑考早死,并没有此类名号,故而只能称呼私名“邑”。所以,如果仅从构词上看,这么解释“邑考”是可以成立的。“伯邑考”可能是子侄对他的尊称,后被文献采用。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子乔按:“伯邑考”也可能是周武王对兄长的尊称,长兄如父,详后。)

(2)、“邑考”为双字私名。

在《逸周书•世俘》里,伯邑考被称为“邑考”,与“文王”、“文考”同时出现:

“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古朕闻文考,修商人典,以斩纣身……惟予冲子,绥文考,……’”

一方面,《世俘》是公认的周初文献,其写作年代与所记之事的年代非常接近。伯邑考是周武王之兄,按后世的观念,这里似乎不应称之为“考”(已故的父亲),跟“文考”有所不同。这样看来,似乎可以把“邑考”理解为双字私名,“伯邑考”与“(曹)叔振铎”的构成方式相同,只不过伯邑考没有封地,前面没法加封地名。

然而另一方面,“邑考”又与周武王的“烈祖”一起受到祭祀。从“太王”到“文王”,都是尊称而非私名,则“邑考”也应是尊称,而非双字私名。

古人每视长兄如父,加之周文王废长立幼,周武王才得以成为太子,而周武王继位时,伯邑考已死;所以,周武王将伯邑考的地位提升,视同父辈,将其与祖辈父辈一起祭祀,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上面的引文标点无误,似乎可以理解为:“邑考”在“烈祖”之内。既然可以称“祖”,则称“考”也不为过。“考”者,“老”也,就是一种尊称。其时殷商刚刚灭亡,西周的礼制还未建立起来,祭祀的规矩和“考”的用法可能不象后世那样严格。

(子乔按:关于商代和周初礼制不完善,祭祀时存在嫡庶直旁不分、上下贵贱无别的现象,可参看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中“王烈祖”这一句下的注释,以及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

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邑”为私名,“考”为尊称的可能性更大。

(三)

最后,为什么后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在“昌”、“发”等名字前面加上了“姬”姓,而对“伯邑考”却不加“姬”姓呢?

以《封神演义》为例,全书出现“伯邑考”全名39处,承上文简称“邑考”的98处,承上文简称“考”的1处,合计138处。除了最后一处,即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称为“姬讳伯邑考”外,前面137处都不加“姬”姓,甚至与“姬昌”、“姬发”同时出现之处,也都不加“姬”姓:

“长曰伯邑考,次子姬发即武王天子也,……与世子伯邑考、姬发,领众军民人等,……”(第十回);

“邑考答曰:‘吾乃犯臣姬昌子伯邑考。’……比干奏曰:‘臣启陛下:西伯侯姬昌子伯邑考,纳贡代父赎罪。’”(第十九回)

当然,根据封神时“姓 + 讳 + 名”的格式,“姬讳伯邑考”就相当于“姬伯邑考”了,如“袁讳洪”即猴子精“袁洪”。但是,这显然是因为,封神时的人名都是这种格式,“伯邑考”不得不加上“姬”姓了。然而小说的大部分场合,都没有这种需要,所以都不加“姬”姓,包括与“姬昌”、“姬发”同时出现之处。这反映出:

1、作者认为“伯邑考”同样是“姬”姓;

2、但是作者持“能不加就不加”的态度。

提问的人对此有困惑,也是很自然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不好意思,让列位看官失望了。我认为,这里面可能并没有什么值得深究的东西。“伯邑考”这个名字确实比较“怪”,在后人往“昌”、“发”前面加“姬”姓之时,他们对“伯邑考”可能已经无法理解了,或者是出现了分歧。

当然,后人肯定认为“伯邑考”也是姓“姬”的。但如果称为“姬伯邑考”,似乎太长,而且更加别扭;如果称为“姬邑”、“姬考”或“姬邑考”,又无法保证哪个是正确的——单名“邑”或“考”,还是双名“邑考”?于是,就只好原封不动地称为“伯邑考”了。


附记:

1、《封神演义》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有“姬讳伯邑考”之称,系“马褂”先生告知,在此深表谢忱!

2、写完这个回答后,又读到刘洪涛先生新发表的一篇论文《文王食长子伯邑考事考》(《殷都学刊》2018年第1期)。刘先生根据古代“杀首子”的习俗,认为伯邑考刚刚出生就被周文王主动杀死了,周文王不但吃了伯邑考的肉,还将其献给了纣王。看得我脊背发凉。该文前面论证“杀首子”习俗,广征博引,有理有据,非常不错;但第三部分后半段和第四部分“真相还原”则完全属于推测。也即,“杀首子”的习俗肯定存在,但具体到伯邑考的遭遇是否如刘先生所说,证据还不够充分。文中关于伯邑考名字的构成方式,可与我的回答参照着看。我们都认为:伯邑考是后人的称呼;邑考不是双字名,而是伯-邑-考的结构;伯指老大,考是对已死之人的称呼。不同的是,我认为邑是私名,考是晚辈对他的尊称;而刘先生认为伯邑考本无名,邑是后人称呼时临时起的,读为冤,考指死者,伯邑考就是冤死的老大。刘先生这样解释,是因为他认为伯邑考刚生下来就被文王杀死了,但证据不足,暂备一说吧……

附图:李学勤先生关于先秦姓氏的一段文字,出自《〈史记•五帝本纪〉讲稿》。请从第一图的第三段看到第三图的第一段。


user avatar   ju-yu-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相当棘手,我认为可以有许多种解释。但所有解释的前提是一致的,即,伯邑考的名字不是伯邑考,他无疑姓姬,同时,伯邑考的‘伯’是兄弟排行老大之意(即伯仲叔季排行),正如周公旦以下的文王诸子都称‘某叔某’(或者某季某)一样,伯和叔都是排行。姬发在未继位时,也该称作‘某仲发’(某可以是封地或者官爵)。

然后是伯邑考此名的解释:

  • 通常的解释是,‘伯’是排行,邑是官职,考是名字,即伯邑考真名是姬考,排行老大,封于邑地,或者做采邑首领之类的官(有一说是邑为邑子,即世子)。
  • 另一种小众的解释认为,伯邑考死得很早,大概不可能有封邑或者做官,故而伯邑考的邑考两字是他的名字,伯是排行。故而伯邑考的真名是姬邑考——虽然周代取名鲜有两字名(二名),但假如邑考是当时的某种连文(习语)就无妨(如周共王叫繄扈,周孝王叫辟方)
  • 最后,日本汉学界另有一种很特别的解释(个人倒认为比较合理),称伯邑考之邑考既不是封号,也不是名字,而是他死后周人对他的尊谥——什么叫做考,《礼记》说:生曰父,死曰考。考等于是对父辈及父辈以上死者的尊称。而邑字在诗经、尚书中很常见,周人喜欢称商朝为‘大邑商’,自己为‘小邑周’、‘小邦周’,很可能邑就是‘邑周’(即周国)的省语。故而,邑考的含义是‘周国之父’,是赞美之词、哀悼之词。按照这种说法,则伯邑考在史籍上并没能留下名字。

ps:关于第三种解释,也许有质疑,说一个如此重要的人物真有可能完全不留下名字吗?是的,有可能且有实例。

比如吴国的开国之君是太伯和仲雍,仲雍之‘雍’无疑是名字,而太伯则全然只是个模糊的身份象征,无名传世。另外,周初有重要的封国虢国,建立虢国的是周武王的两个叔叔,一个叫做虢叔(西虢),一个叫做虢仲(东虢),他们也是当年显赫的人物,但同样无法考证其名字。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回答也提到了。姬发这种叫法是封神演义这些后人书上才有的。其次,商周的文字和古埃及文字一样,是既表意也可以表音的。此时人名都是表音的,伯邑考只是代表发音如此,不能用任何表意方法来解释。

姜子牙、姬发都是J发音开头的,J在古代是众多姓氏的开头发音。比如说Joshua(约书亚),古代犹太人有个军师就叫约书亚,跟姜子牙发音非常接近,巧的姜子牙也是一个军师,是一个人也说不定。

周跟犹太姓氏jew发音相似。古犹太人有12个支系,但是其中10个都在2800年前流散了,不知所踪。而周朝更是从西方迁徙过来的。

而且更离奇的是,中国的习俗和犹太习俗高度一致。其中最离谱的就是中国人过年和犹太人逾越节。从过年本身的含义,到贴春联(犹太人刷羊羔血在相同的位置),到(团圆饭)年夜饭禁忌(逾越节晚宴条例,守夜,吃饺子 vs 无酵饼+野菜),到过年传说(年兽吃小孩和牲口 vs 逾越节前夜天使击杀埃及地长子和头生牲畜),到红包,都一模一样,这完全不能用巧合来解释了。

我大胆猜想一下,夏朝,根本就不在中国,指的应该是古埃及。商,是埃及人东迁的移民,而周是犹太人东迁的移民,然后商周干了一仗,中国人是古埃及人和古犹太人融合的结果。


user avatar   wu-su-lan-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一开始是多音节,伯邑考不过是一种汉字音译而已,后来语言土著化,就演变成同姓+不同名了,就好比清太祖叫努尔哈赤,后代却叫福临。


user avatar   lin-dan-dan-21-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馋嘴肥猫铲屎官

伯邑考,一个奇怪的名字,也许就牵扯出了三千多年前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悬案。

商周时期,古人和现代人的称呼可大不相同,那时候一般是不称姓的。

大家要了解个概念,什么姬昌、姬发、姜尚、赢政,都是后来人这样叫,在当时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的。

那时候古代成年男子通常是不称姓的。这些带着姓的名字都是后来人硬给加上去的。

咱们看看《史记·管蔡世家》中的内容,记载了关于周文王的儿子们:

“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

大家看,并没有什么姬昌、姬发的说法。都不带姓的,都是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等等。

那么咱们来逐个分析几个名字。

“姓”,这个字一分两半,就是“女、生”,什么意思呢?意为“从女而生”,代表的是血统。贵族们如果家里有了女儿,到了“及筓”的年龄,该取名字了,名字中是带姓的。为什么女孩子要带姓呢?其实是为了避免同姓通婚,把女孩确定了姓,大家就注意了,不会泡错了妞,求错了婚。

举例如:姜嫄。“姜”就是姓,而“嫄”是名。

但贵族男性的名字不能这样。名字的开头要么是爵位,要么是封地、要么是官职、籍贯、居住地或者职业等等。这些开头的字有些就逐步发展成为了“氏”。

这就叫“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然后要有排行,这个大家知道,有伯(孟)、仲、叔、季,或者其它什么的。

再后就是自己的私名了。

咱们就拿周文王的儿子们来举例。

蔡叔度

封地――“蔡”

排行――“叔”

私名――“度”

当时大家称呼他的时候,可以叫“度”,也可以称他为“叔度”或者“蔡叔度”,但是不能叫他“姬度”。

这是通常的情况,咱们再来说说特殊的。“武王发”。

王,这是他的爵。“武”是谥号,死后追加的。“发”是名字。

为什么没有排行呢?因为他当了王,称孤道寡,太尊贵了,就不能和兄弟们再论排行了。

同样,“周公旦”也是这样。太伟大了,地位尊崇,不和兄弟们论行排位了。当然,也决不能称呼他为“鸡蛋”,他会生气的。

说了老半天,终于早说到“伯邑考”了。这个名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复杂。

“伯”,这不用多说,肯定是排行,是老大。

“邑”和“考”怎么解释?

“邑”是他的封地吗?不对。伯邑考早死,并没有封地。那么,是他的本名吗?也挺怪的,不像。

咱们来看《逸周书·世俘》中一段内容:

王不革服,格于庙,秉语治庶国,籥入九终。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籥人造,王秉黄钺,正国伯。

《逸周书·世俘》是周朝初期的文献,里面的记载很接近那个年代。这段文字是说周武王克商以后,将列祖列宗升祔祭祀。

我们发现,在文中“邑考”和“太王”、“虞公”、“文王”这些称呼是并列的。

咱们来分析分析,假如前面写了一串这样的称呼: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要你写出下一个称呼来,你会写什么?

你会写“刘彻”吗?当然不会,你肯定写的是“汉武帝”。

以此类推,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后面跟着的这个“邑考”,必然是死后的称呼,绝不可能是生前的。

跟据这个原则,咱们再分析。

邑――周朝在覆灭商朝而取得中原统治权之前,通常将商朝称为“大邦”,而将自己称为“小邑”,由此可知,“邑”很可能就是“周”的省略语。

考――《礼记》中说:“生曰父,死曰考”。“考”就是对父辈或更高辈分的死者的尊称。

所以说,“邑考”实际含义就是“周国之父”,表示赞美和怀念。

伯邑考

那么,周武王为什么如此尊崇伯邑考呢?《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同母昆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以前卒矣。

这意思是说,周文王认为发和旦更加贤能,就舍弃了伯邑考,而立发为太子。而伯邑考是在周文王之前去世的。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吗?咱们继续看。《尚书·中候》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文王废伯邑考,立发为太子。”

说是周文王废掉了伯邑考,而改立武王发为太子。

为什么周文王要废掉伯邑考的太子之位呢?董仲舒写了一部《春秋繁露》,这样写道:“伯邑考知群心贰,自引而退,顺神明也。”

“群心贰”,伯邑考知道朝中的臣子们背离了他,失去了拥护,只好“自引而退”,放弃了太子的地位。

事情到此就完结了吗?没有,咱们看这么一个事情。《列女传·晋圉怀嬴》中有这样的记录:

“怀嬴者,秦穆之女,晋惠公太子之妃也。圉质于秦,穆公以嬴妻之。”

这是说,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晋怀公,后来晋怀公死了,重耳流落到秦国,秦穆公又将寡居的女儿许配给了重耳。

秦穆公的这个女儿叫“怀嬴”,为什么叫“怀嬴”呢?因为她继了晋怀公的“怀”字为名。

我为什么要扯上怀嬴这个寡居的女孩呢?咱们再来看看《左传·昭公元年》中的记载:

邑姜

“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予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繁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

武王的妃子名叫“邑姜”,有史书确定,这个邑姜就是姜太公的女儿。

她为什么叫“邑姜”呢?难道周武王的封地是“邑”?根本不可能。

联想一下吧,这位“邑姜”会不会其实就是伯邑考的寡妻呢?

好了,咱们把整个事情的过程整理一下:

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曾被立为太子。姜太公吕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邑考,一方是太子,一方是重臣,靠着裙带联系起来。

这样强大的势力哪能被容许存在,文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有人则利用了文王心底的忌惮。

经过复杂的政斗,伯邑考被废,武王发被立为太子。

伯邑考郁郁而终,留下了一个寡居的妻子邑姜。

周文王死后,武王发继位,纳了寡嫂邑姜为妃。姜太公与周武王重新建立了权力联盟。

周武王

伐纣成功,周武王夺取天下,吕尚受封齐国。能如此高位显爵,他靠的不仅仅是军功啊。

钓的一手好鱼!

附录:

1、《孟子.滕文公下》:「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2、历史上的伯邑考是商纣王的司机,见于《太公金匮》:(周)文王问太公(呂尚)曰:「天下失道,忠谏者死。予子伯邑考为王仆御,无故烹之;囚予于羑里以其羹歠予。」

【狗血】邑姜是伯邑考留下来的遗孀


user avatar   linwugo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我看来,特斯拉想石锤掉张女士太容易了好吗?

现在事情这么大了,都惊动到特粉的精神领袖马斯克了。

行车记录不是特斯拉后台都有吗?

不是只有特斯拉能读取(破解)吗?

直接倒出来事发前后10分钟的记录公布大众不就直接锤死了吗?

还轮的上张女士跳脚吗?

至于隐私啥的,涉及面这么广已经不存在隐私问题了,反正特斯拉也不尊重车主,就直接公布呗?

多少数据啊,拘留5天都整理不出来,都不如我们新招的实习生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锤呢,人道主义吗?


还有人在那说,车主不给车就鉴定不了。

行,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

那特斯拉给一份精选的数据是咋回事?

不用怕网友看不懂,我看不懂,我后面有千千万万网友会翻译成我能看懂的Excel。

你倒是公布啊。




  

相关话题

  既然说北宋军事的疲软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缺少战马,那么明初朱元璋怎么组建起优秀的骑兵部队? 
  如何评价翁同龢? 
  有哪些令人吃惊的历史真相? 
  中外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名人的趣闻轶事? 
  为什么孙中山会放弃临时大总统的位置? 
  冯小刚的新作《一九四二》符合真实的历史吗? 
  谁能演好朱元璋? 
  为什么中国历史年表中有元朝的存在,而不认为该时期中国灭国? 
  如何评价布拉格之春? 
  如果中国人崇拜威廉(Wilhelm)二世、维多利亚、拿破仑三世、亚历山大二世有什么后果? 

前一个讨论
麦当劳推出香菜口味冰淇淋, 2 月 21 日 - 25 日限量供应,你会去尝试吗?你还期待哪些口味?
下一个讨论
20220222 多地「扎堆」领证结婚,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为什么这一天比情人节「香」?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