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除却最常见的那几个,秦朝灭亡的原因还有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ying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毁灭一个社会的最有效的方法. 是毁灭其货币——列宁

一国人民不懂本国之银行和货币系统是极好的。因为他们若是懂,我相信不出明晚,必有革命。—-亨利.福特

货币是经济的基础,但因为货币的间接性,隐蔽在诸多经济现象背后,人们很难发觉货币其实在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我认同朱嘉明先生的观点,秦朝灭亡是因为废除六国货币,强行推行“秦半两”的货币政策,因为货币的供应不足,导致严重的经济萧条。

中国大多数朝代,不是亡于通货膨胀,而是亡于经济萧条。因为,只要在金属货币形态下,不会发生现代人所熟悉的那种通货膨胀。其实,秦朝不是亡于苛政,而是亡于经济萧条。秦末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秦始皇驾崩前一年统一货币的币制改革,推行“秦半两”,彻底消灭六国货币的残余影响,摧毁了传统的多元货币制度,于是,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出现“物贱钱贵”的局面,于是农民受到伤害,手工业者受到伤害。
《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经济两千年》绪论

这个观点颇具启发和颠覆性,乍一看很难被我们接受。

因为两千年来我们的思维定势都是按照儒家的思路,归咎为苛政,导致官逼民反,并把统一货币简单的看成是好事。

但我相信,很多人内心中一直有个疑惑:

秦国的苛政不是一年两年的短期政策, 为什么 同样的 能使 秦国100 年内崛起,统一六国?却又在秦始皇死后2年内让帝国全面崩溃?

是不是我们遗漏了什么关键问题?

直到看到货币论,心中的疑惑才迎刃而解,甚至找了规律性。

秦国因为无节制的货币政策,而出现全国性的经济剧烈动荡,这是快速瓦解的关键诱因。

在统一货币之前,六国市场中的货币供应主要来自本国的铸币商(官、私皆有),虽然种类繁多,但已经流通了数百年,而且供应充足。六国民间百姓可能其毕生的财富积累,都是用本地货币来计算和储存。

秦始皇死后不久,胡亥强行推行秦国的“半两”,把六国的货币收集、销毁,强制退出市场流通。

《史记 六国年表>

三十七年十月,帝之会稽、琅邪,还至沙丘崩。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杀蒙恬,道九原入。复行钱

强行推行秦半两会马上带来以下影响:

  1. 强令废除旧币,会使各国原来用旧货币计算的民间财富迅速贬值,不分贵贱所有人的财富都会缩水,引发大范围的恐慌。
  2. 民间为了获得合法货币进行交易,不得已快速、低价的抛售财产,导致“物贱钱贵”。
  3. 相对于民间财富贬值,秦半两的购买力会大幅度升值,民间为保值增值,会囤积秦半两,而不是拿出来消费流通。
  4. 当市场流通需要大量的货币时,不仅政府无法铸造出足够的货币,更可恶的是秦二世后来铸造了大量质量低下的劣币。
  5. 本地交易靠人们互相熟悉尚可勉强进行,但是跨区域的陌生人贸易却难以开展,只能以物换物。
  6. 严重的通货紧缩,使买的人买不到,卖的人卖不出去,商家关门裁员,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导致经济短时间内进入大萧条,爆发经济大范围动荡。
  7. 大量的民众破产失业,为旧贵族的造反提供了足够的民众基础。

为什么政府无法铸造出足够的货币。

  1. 因为政府是行政指令驱动,而不是市场指令驱动。
  2. 铸币商逐利,当发现货币购买力增加,有利可图的市场指令会驱动他们迅速的大量铸造新币,获得利润的同时,满足了市场对货币供应的需求,货币购买力保持在正常范围。
  3. 政府把铸币权强行从民间收缴,货币供应量由政府指令决定,需要层层批准,不能擅自铸币,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远远慢于市场变化。
  4. 当合法货币只有一种完全垄断的货币时,缺少不同币种的竞争,政府就会对货币上下其手,偷工减料。

货币 统一 后的仅一年,秦二世又发行了大量重量减半的劣币,强行让百姓使用,导致严重的通货贬值。

上图来自《

輕重無常的秦半兩

》,最大的是标准半两,后面是秦政府后期发行的劣币。

毁弃“半两”旧模,另铸新的钱范,将原来的标准半两减半重量,铸成“轻钱”,仍然按照原来“半两”的面值投放市场。老百姓不愿意接受这种减重的半两钱,致使其流通困难。秦二世就重申行钱的法令,将这种不足重的轻钱规定为国家的法定铸币,用严刑峻法强迫百姓接受和使用。重量不足半两的铜钱却仍强迫百姓按照半两的面值使用,这实际上是以通货贬值的方式,变相掠夺百姓的财富。半两钱的信用从此大坏,变成了所谓的“恶钱”。

摘自《

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汉宣帝刘询登基始末

综上

强令推行的货币统一政策和超发劣币,引发全国性、不分贵贱阶层的全面经济动荡,是导致秦始皇死后帝国就快速瓦解的关键诱因。

但是这并不否认苛政是秦亡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苛政,就不会制定这样不合理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伤害也不会这么巨大。

同时也不否认货币统一是好事,但是政府无节制的货币政策,反而给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真正有能力抵抗政府政策的,洽洽是六国残存的旧贵族,这为他们造反提供了充分的经济和民众基础。

同样历史的重演

===============================================

在知乎的类似问题《

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乱世后建立的,在很短时间后就被灭亡,之后就是一个绵长的盛世。非常相似,这其中有什么规律?

》中,摘录我的回答

规律就是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好坏。
昏君都透支财政,与民争利,推行错误的货币政策,引发经济大萧条,贵族趁势造反。
明君都会轻徭薄赋,开放民营和自由贸易,经济繁荣促进财政盈余,政府钱多的花不出去。

昏君导致王朝覆灭的规律是

穷兵黩武——>透支财政——>没收国营——>超发劣币——>经济萧条——>贵族起义
例如:秦始皇(包括秦二世)、隋炀帝

明君开创盛世的规律是
休养生息——>开放民营——>自由贸易——>规范良币——>经济繁荣——>财政盈余
例如:汉文帝、隋文帝

回应评论

================================================

为什么汉武帝推行五铢钱没有导致造反

来自维基百科的《

五铢

上图是汉武帝发行的五铢钱,注意外边缘和内边缘隆起的郭,这是防止盗铸者刮铜的技术手段,对照一下“半两”,是没有郭的。

个人分析是因为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货币已经统一,五铢钱要解决的是私造假币问题,而不是货币统一问题。汉武帝是为提高货币的成色和防伪能力,让足够份量的政府良币,把民间劣币挤出市场,这样做比强行废除旧货币要温和的多,但即使这样,因为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而死亡的民众也在数十万以上,不亚于大规模战争!

汉初经济复苏和繁荣
汉初的铸币权曾经回归民间,解决了货币供应不足问题。

汉初采取了与秦末不同的货币政策,政府只对货币的标准做规范,但是铸币放权放给民间,一方面做到了货币统一,同时又解决货币供应量不足的问题。

汉初政府的干预减少,不仅是铸币权,盐铁也可以私营,自由的市场经济诞生了大量的富商,造就了的文景之治的经济繁荣局面。

汉武帝透支财政、没收国营
汉武帝因为连年征战,导致政府财政紧张,为了扩充财政收入,其思路就是与民夺利,把民间经济中“来钱多、来钱快”的领域(盐、铁、铸币)进行国有化,并严禁民间涉足。

民间劣币盛行、严刑峻法
收缴了民间铸币权,政府获得了铸币的垄断利润。但是政府货币的铸币效率和供应量,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催生出大规模的地下私铸、仿制官方货币,当然仿制中也出现大量劣币。

原来铸币商之间有竞争,大家是重视信誉的,减低质量或超发货币就是自毁商誉,获得利润是有节制的。

但现在大家都是地下非法私铸,再好的币也是非法假币,铸币不需要商誉,这时候获得利润就无节制了,可以不断挑战下限。

  • 有的刮去货币边缘的铜,把刮下来的铜重新铸币,导致官方货币的重量不断减少。
  • 有的干脆把官方货币重新融化变成更薄、更小的假币。
  • 有的掺入低价金属、降低货币铜的含量,导致低成色的劣币充斥民间。

大量劣币流入市场,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官方货币,而是追求各种货币替代品。

汉武帝针对不断涌现的货币问题,先后进行了6次币制改革,不断提高防伪技术,并实施严刑峻法,参见维基百科《

汉武帝币制改革

》。

《汉书·食货志》载,“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

仅仅因为铸币问题,政府就杀掉这么多的民众,不亚于与匈奴的战争中战死的人数。就是放到民国,也和南京大屠杀一个数量级,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总人口只有3000多万。

汉武帝完全透支了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大好局面,到了后期出现经济动荡、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直到后来的汉宣帝才恢复了经济稳定。




  

相关话题

  有没有一个瞬间觉得哪个皇帝活得无比悲催? 
  王耀武在解放战争前期的作为? 
  如何评价2022年的俄乌战争? 
  为什么历经几千年发展,只见科技进步,人民却仍旧束缚于政治暴力、经济自由? 
  为什么靖康之乱相比于历史上其他乱世,平民遭到大规模屠杀的事件给后世的印象并不突出? 
  为什么现在像94版三国演义,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样高质量的历史剧越来越少了 ? 
  日军是怎么对待「汉奸」的? 
  如何评价洪秀全这个人? 
  明朝军民府指什么,和府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有没有两线作战并且获得成功的国家或者势力? 

前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罗辑思维:你因挣钱而伟大》中的金钱价值观?
下一个讨论
约翰·拉斯金的名句「Sunshine is delicious」应当如何准确优美地翻译?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