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什么是工程师文化? 第1页

  

user avatar   le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开始强调工程师文化。这是个好现象。

@Wang Arthur

的答案有点跑偏了。他说的是美国的车库文化。美国车库文化是基于其较大的居住面积和较高的收入水平的一种业余爱好文化,强调的是自己动手进行创造(但这在美国一般不叫作DIY文化,一般DIY指的是自己动手做一些平时付钱让别人做的事情,美国讲的DIY一般不带有创新意味,而车库文化一般带有创新意味)。车库不是工程师文化。工程师文化一般指的是一种企业文化。

那么什么是工程师文化(Engineering Culture)?

一言蔽之,就是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文化。认同这种文化、执行这种方针,并不要求当事人本身是个工程师。

工程师文化以解决问题的第一线人员为核心,除部分公司发展方向的制定者外,所有其他人员均为第一线人员服务。层级要扁平,第一线要具有极大的自由度,权责要向下转移。

一个人的地位、声誉、威望全都归结到一点上——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一个优秀的一线问题解决者的收入高于中层管理人员是很正常的。

工程师文化里面,有领导层级,但在具体的问题上,只有一个判断谁的意见更重要的准则,那就是谁的方案产生的结果更好。背景、资历、年龄、官位,所有的一切都不顶用,只有一种东西最重要,就是你的方案好用。就算你是常春藤毕业的,你的方案没有一个三本毕业生好用,你的地位、声誉和威望就比不上后者。在讨论问题时,不存在层级。权威来源于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成功率,而不是官阶。

工程师文化不讲意识形态,不看怎么说,只看怎么做。在工程里面,只有“这顶用”、“It works”,没有“这正确”、“It's correct”。工程里面大家信奉的只有一条:“实践是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吹得再天花乱坠,未经实践检验,都会被怀疑。

工程师文化不在乎加不加班,不在乎是不是办公环境里堆一些非常geek的东西,其关键在于,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那种“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内部组织模式和思维方式。

此外,真正的工程师一般还会强调“发现问题-了解背景-分析问题-集思广益-制定计划-解决问题”整个流程。必要时,工程师可以放弃了解和分析问题,而直接解决问题(在很多时候这是可能的),在事后才分析问题的缘由。工程师还要理解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总是存在差异,好的纸面方案,即便在模拟中性能优良,在实践中也未必有优势。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试错才是关键。当然,这些“工程师的文化”未必包含于企业的“工程师文化”中。


user avatar   zhen-shi-yin-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机器人大擂台这个曾经在央视7套9点左右播出的节目,我觉得那个节目才是真正解释了什么叫做国外工程师文化,节目里所有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造出的机器人稀奇古怪,统一在擂台厮杀,至今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做利剑的机器人,它奇特的造型与超强的液压刀使其他选手望而生畏,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的所有零部件都来自于废品回收站!当时我还是在上小学的我,瞬间像被刺激了一样,既然如此我也可以去废品回收站造一台!带着满脑子的憧憬我爸爸真的带着我去废品回收站了,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国内的废品回收站除了瓶瓶罐罐,破盒子,不要说铁片了,塑料片都没几个。

带着几分怨念的我只好继续看电视节目,随着看得越来越多,六年级的我感慨也越来越深,千斤顶,电钻,冲床,电焊,各种各样的材料工具零配件,他们组装的机器人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复杂的电路图纸,数不清的设计稿件,各种奇葩的武器系统构造,我越来越觉得即使给我这些材料不要说造了,组装都不一定能组装起来,而当看到那些六七岁的小孩子随着爸爸妈妈来参加这个节目,自豪的展示自己的机器人时,我这才发现原来我们与别人的差距这么大,国外的所谓工程师DIY文化不是我们所谓的一种形式,他更是一种一代代传承的精神与文化,能真正创造出东西的创造力。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东西,可惜后来没过几年这个节目国内停播了,原本的机器人厮杀被改成了唱歌跳舞的少儿节目。


user avatar   Wang-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天没来,打开知乎吓了一跳。居然还被知乎日报推荐了。受宠若惊。谢谢大家的支持。更新在正文的后面,对一些回复做了回应,也努力想解释的更清楚一些。希望大家喜欢。


一点浅薄见解。请批判着看。

在海外多年,很多媒体追捧的国外的概念,比如什么法制民主人性化诚信素质高之类的,绝大部分是虚的假的YY的。但是西方社会有两个东西,我认为真的需要我们去研究,学习,然后吸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内在财富。我觉得这两样事物,才是西方文明崛起的关键,也是他们贡献给这个世界伟大的财富。其一是工程,其二是金融。

作为一个和理工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金融我就不指手画脚了,毕竟不是专科出身,也没有业内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工程师文化的看法。

其实工程师文化这个词的定义十分的广泛。你说物理学家算不算工程师?建筑工人算不算工程师?其实严格来讲,从文化这个形而上的层面,他们也应该都算。

如果没记错,这个词儿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因为IT行业的爆炸式发展,一群硅谷的公司的风格,如穿着休闲,时间自由,头发蓬乱,放荡不羁,公司里这里摆个雕塑那里放个躶体画之类的,被很多媒体再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的一炒作,就火了。

但是我认为这不是工程师文化,这最多只算是公司风格罢了。

我看到的,感受到的西方的工程师文化,是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从儿童时的乐高玩具, 年少时跟着父母做屋子修修补补的工作,青年时打工买二手车折腾来折腾去。人生在这里会出现分水岭,好一些的家庭继续深造,真正进入工程师的某个专业。大部分人则去打体力工,进入规范的流水线。

但无论是哪一种人生,这个社会的洋人给我一种他们依然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不安分,与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的感觉。很多孩子小的时候,都收到过塑料的扳手做为礼物。而成人的梦想,则是有一车库的工具放在价值上千的工具柜中。整套整套的螺母,整套整套的扳手放在超市里供人选购。更有许多超大型的商店, 占据最好的地段,专门出售格式各样的工具与原材料。





这是属于创造的浪漫,来自于改造这个世界的不安分。拿起厚重而锋利的冲锋锯的时候,你的灵魂仿佛与百万年前那个举起木棒的先祖相连。这,就是工程师。

而当上面这些东西,散布在每一个家庭的车库里,散布在每一辆公路上奔跑的汽车里,每一个孩子都知道如何用改锥去拧紧一个螺丝,每一个少年都知道如何用千斤顶顶起车来换轮胎以便继续泡妹子,每一个成年人都知道如何将木板拼搭成漂亮的露台。这种文化,就形成了。

这才是工程师文化。硅谷的年轻人的自由与青春只是它表达的一小部分,而这种文化自身,则要深邃的多,包容的多,广阔的多。

我还记得很多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踏进我当时同学家的车库时,看到满墙工具时所感受到的震惊。现在回忆起来,那种震惊里夹杂着一种恐惧。我隐约觉得我发现了,这些国家强大的源头。而我们真的缺少它。

所以,我们要学会它。

十几年过去了,我从只会拧螺丝钉,学会了使用各种尺寸的锯子,学会了使用不同用途的电钻,知道了怎么修理汽车,明白了房子结构,搞清楚了怎么搭木头才不会倒。

然后我又发现了,各种新鲜的信息工具层出不穷。用了iPhone, 不停的自动化自己的信息库,使用Mac来提高效率,使用终端来与电脑对话,学习各种语言与数据结构。

然后我又发现了,各种家用产品百花齐放,我换了陶瓷刀,买了面包机,用洗碗机来处理碗筷,用慢炖锅来给自己熬早餐粥,尝试胶囊咖啡,用烤箱给自己做美味。

然后我又发现了,同样的感觉出现在了各个方面,金融,医疗,教育,税务。每当我看到这种成体系的东西,每当我看到一种新的创造,我的脑子中,总是会浮现出我那位同学家车库上,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工具。

那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我依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过,我可以对我这么多年的感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工程师文化,是一种内心的欲望与恐惧的表达。对创造的欲望,对世界的恐惧。因为欲望而创造,因为恐惧而改造。创造世界,改造世界。


这种欲望是如此的强烈,这种欲望驱使着我们从树上爬了下来,生起了火,盖起了房,驯服了马,开上了车,造出了原子弹,发射了好奇者。而这种恐惧也是如此的强烈,逼迫着我们不停的看向周围的一切。还能不能更好?还有什么可以做的?还可以怎么做?

工程师文化就是这样两种感情所催生的。永远想要去改造些什么。而工具带来了无限的安全感。永远想去创造些什么,而工具给予了创造的可能。

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所描述,我觉得它可能更接近女人看到美丽的衣服与精致的化妆品时候的感受。那种渴望,那种冲动。这是工程师文化的来源。

但仅有这个来源是不够的。欲望与恐惧毕竟是不可靠的人类情感。而西方社会则在这几百年里,发展出了一套严格的,制度的,详尽的规则来约束这种情感。当然也有约束不住的例子也很多。但无论如何,这个社会用最大的力气,将这种感情导向了有益的方向。

人类本身无法磨灭的欲望与恐惧,与社会所制定的约束与导向,共同造成了工程师文化的兴起。也成就了西方在近代的辉煌。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太大太空,下面是我所能想到的关于工程师文化的一些关键点:

1. 热爱创造。你愿意弄脏自己的手,捏出个什么,搭出个什么,并引以为豪。

2. 爱你的工具。工具是工程师的命根子。不管是扳手,还是软件,还是报表。它们的祖先,是人类第一个举起的那根木棒。

3. 永不满足。总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总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总有可以完善的地方。

4. 理性思维。不做无用之事。明白实验与犯傻之间的区别。

5. 好奇。对自己专业的好奇,对不同专业的好奇,对生活的好奇,对世界的好奇,对宇宙的好奇。

6. 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一直向下挖。

6. 疯狂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这句话最近也很火。但是真的,工程师,确实是这么一群人。而且他们真的在改变世界,已经改变了好几万年了。



注:很久不写大段的文字,表达能力下降很多。这一篇写的有些潦草,望谅解。

其实我想说的是,想知道工程师文化是什么,最简单的办法,是去买一把漂亮的扳手,用它去拧紧一个螺丝。如果你真的适合这种文化,在看到那把扳手时,你就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

-----------------------------------------更新与回复------------------------------------------------------

一天没来,打开知乎吓了一跳。居然还被知乎日报推荐了。受宠若惊。谢谢大家的支持。

这篇文字其实我自己并不是那么的满意。评论里有一些批评认为情感太充沛,太煽情,我是同意的。其实写完就有这种感觉,不过当时没有想到会获得这么多关注也就懒得改了。可能是文字过于情感化,把一些细节的观点盖了下去,没有表达清楚,造成一些误解。所以在这个更新里简单的再探讨一下,算是对各位朋友支持的感谢,以及对一些评论疑问的回答。

有一个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我没有在正文中表达清楚,那就是工程师文化到底包括了哪些职业?哪些范畴?

可能是我在文章中帖的三张图片与反复重复的‘工具’这个词造成了误导,使得很多朋友觉得我主要是指做机械工作的工程师。也可能是因为我强调了‘车库’这个给我第一次震惊的场所,使得很多朋友觉得我们真没车库啊所以没工程师文化。不是的,我的意思真的不是这个。

我想表达的,是工程师文化这个东西,要比电锯,车库,硅谷公司,Geek,都大的多的多。满车库的工具,自由的软件公司,创造几十亿利润的金融产品,都只是这种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其根源,是同一种东西。文化应该是平淡的,润物细无声的,表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是某个群体对某种行为,某种思考方式都认为理所当然,而其他群体的人却觉得很新鲜的,这才应该被称之为文化。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你做哪一种职业,无论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你都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并乐在其中,这就是文化。而当你在从事你得专业工作时,这种日积月累的文化积累在不经意间,表达在方方面面,这才形成了某种行业特有的风格。

我想表达的是,这个社会选择了给工程师文化提供土壤。利用工具,解构问题,保持好奇,动手去做。这些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耳濡目染,渗透进每一个细胞里。当然必须承认,他们的这种选择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出于他们实在是没有那么多人,只好自己动手干。但这种客观环境确实在让民众接受这样的文化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们认为能够自己修房子的人是很牛的,女孩子们喜欢能把几百块的破车改装成发出几百万豪车声响的男孩子,认为他们很酷。人们喜欢自己没事儿在家鼓鼓倒倒折腾出来点儿莫名其妙的东西并引以为豪。这在我们是不可理解的。但是他们司空见惯并习以为常。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在评论区不出意外的看到一些对我国现状的抱怨。这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有我们的文化,有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美好。我认为西方的工程师文化很好,但绝不代表我认为可以一股脑的去模仿,更不认为我们的文化比他们差。我们可以将这种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我们认为可以对我们有益的部分提取出来,加以吸收转化。但最不该做的,是自暴自弃,不加选择的全盘西化。

理解工程师文化,并不需要大车库,也不需要整套整套的工具。需要的,只是一颗开放的心。我们也许没有工程师文化,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理解与使用工程师文化中精华的部分,来帮助我们生活的更好。而全盘照搬别人的文化,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不必对别自己的文化自怨自艾,要带着审视与惊喜的目光看向那些已经被证明可行切有益的文化,然后去学习,去改进自己,完善自己。

同样,在表达层面,一个公司想要有所谓的工程师文化。我并不觉得一定要把硅谷的那套做法全盘照搬。事实上,因地制宜,利用现有工具,合理安排流程,产生最大价值正是工程师文化的精华之一。我们没有必要因为硅谷的人爱用苹果,就一定要全公司都用苹果。结果发给客户的全是Pages格式的文档打不开丢合同。没有必要因为Google的大食堂里有西餐,就一定要让食堂大妈去做牛排,相信我,吃西红柿鸡蛋打卤面配夹肉饼员工会更开心。我们要理解的,是什么是一种文化的本质与核心,而什么只是泛起的泡沫与波澜。过好自己的日子,然后看看别人有什么可借鉴的。这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不知道这段并不是很短的更新是否有解释清楚,还是解释的更糊涂了。但无论如何,我的这个回答只是想分享一下我个人,对西方社会这种独特的文化的感受。我很喜欢它,但我更爱我自己的文化,更喜欢吃夹肉饼而不是牛排。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做到的,是告诉各位读者,看!地球另外一面有一群人这么干事情,好像很不错哎,我们要不要也学学试试看?仅此而已。

最后祝大家2015都生活快乐!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家公司,没有虚假的神、美、德等等文科气息,类似实验室文化。 就可算是工程师文化。

腾讯的产品文化,深圳的山寨文化,都可算是变种。

再增加点。其实美国人讲到工程师文化的时候,对比的对象中国人是不太清楚的,他们的语境

国人不一定了解。其实前两名的答案未在点子上。

美国商业/企业更主流的文化一个是销售文化。这个的巅峰可以认为是可口可乐,它只要一个品牌

就可以再塑一个帝国。(是的,品牌就是销售文化。)

再这个之后,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另外一个主流就是管理文化。不再把销售列为最重要,而把

管理列为最重要。管理的本质是效率以及效率的平衡。一个典型案例,就是IBM,大象也能跳舞。

一个外行拯救了IBM,这就是管理的能力。

工程师文化是随着互联网而兴起的,google,FB等销售、管理不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工程师才是。

所以才会这么推崇工程师文化。




  

相关话题

  海员们在海上有哪些需要严格遵守的禁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传统文艺无法在年轻人当中呈现流行之势?如何合理地改变? 
  东亚腐女文化的流行是不是也意味着心理上隐性的男性崇拜? 
  如果大清的来源是daicing,那么辽金的来源是什么呢? 
  被父母骗了是个什么体验?发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中国大陆文化断层是指什么? 
  为什么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你所认为的人生三种境界是什么?能否用诗词句子来表达? 
  一个民族的传承是血统重要还是文化重要? 
  如何理解「母语才是我们的祖国」这个观点? 

前一个讨论
哪些知友因为在知乎的答案被报刊杂志联系约稿过?
下一个讨论
怎么理解「国家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 / 培养你」?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