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更新:打算把这个答案大改一遍,以一种更方便理解的方式呈现这个答案,同时纳入更多关于民粹主义的理论。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移步专栏。
6.13更新:争取在6月底7月初有一波比较详细的更新。
5.16更新:在后面讨论了拉美民粹主义的模式以及一些相关讨论。
增加了正文目录,后面的更新会同步更新正文目录。
目录:
1.民粹主义的定义:
a.作为政治风格的民粹主义
2.民粹主义典型地区与类型分析:
a.拉美民粹主义(左翼民粹主义)
————————————————————————————————————————
占坑,为啥没人正经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民粹主义是什么?
我的回答基于这个观点:民粹主义在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目前主流的对于民粹主义的定义有以下几种:1.作为意识形态的存在。2.作为一种逻辑的存在。3.作为一种话语的存在。4.作为策略/组织概念的存在。5.作为政治风格的存在。
下面先分别介绍前四种看法以及对它们的批判:
1.作为意识形态的存在:
这种观点是目前的主流观点,也是各位非常容易理解的一个定义。但是这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民粹主义定义。它的定义如下:
一种内核空洞的意识形态,认为社会最终将分裂为两个同类的且对抗的群体“纯粹的人民”和“腐败的精英”,并且政治应当是人民公意的一种表达。
它的优点在于:1.它是超越地域的。2.它能够规避一种常见的偏见:民粹主义是坏的。
但是缺点同样明显:
1.套用意识形态这个定义来解释民粹主义会直接导致后面的话语定义无法存在。(这一点在后面介绍话语定义时会提及。)
2.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空洞”的意识形态是否会真正变得空洞?这个问题需要对比一下“生态主义”这个概念:生态主义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当空洞的意识形态(环保与不环保两者之间的对抗。)但是生态主义的理论却始终在发展,它并没有局限于“环保”与“不环保”之间的对抗,而是发展出了相当丰富的理论和理论体系。但是民粹主义在目前仍然是一个“民众”和“精英”之间的对抗。因此民粹主义是不是一个类似于生态主义这样的空洞的意识形态是有待商榷的。
3.意识形态时需要来源的,但是民粹主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来源:这里并不是强调民粹主义是没有历史的,并不是如此,而是强调民粹主义缺乏理论建构,同样缺乏对民粹主义的直接认同。民粹主义和此前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是它的确缺乏一个共同的理论,这点从目前对民粹主义的定义的纷争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主张民粹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学者主要是卡斯 穆德(Cas Mudde),也有一些学者认同这一观点如科恩 阿布茨(Koen Abts),玛格丽特 卡洛凡(Margaret Canovan)等。
2.作为政治逻辑的存在:
这个观点也是一个比较好理解的观点:在当今的民主社会中,民主的一个含义就是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就不难理解这个逻辑了:人民作为政治的主体,他们的直接要求(民粹主义)也就是政治的根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所有的政治都是民粹主义的,因为人民的要求是政治权力的根本来源。
这个说法的问题同样有三个:
1.概念误用:提出这种看法的学者厄内斯特 拉克劳(Ernesto Laclau)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前还曾指出:这种所谓的民众与“政权”之间的博弈可以被命名为“霸权”,那么这种博弈究竟是霸权还是民粹主义?
2.现实中的反例:在这个定义中,拉克劳实际上强调了民粹主义提出的主张是对现实的一种“激进的替代方案”。但比如“占领华尔街”运动中,民众实际上拒绝提出一种激进的实质性主张,甚至是反对将自己与民粹主义联系起来。但按照拉克劳的定义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是民粹主义,因此这是个值得注意的反例。
3.这个定义过于宽泛:简单来说,他的定义把民粹主义当作了政治的根本逻辑,也就意味着一切政治都是民粹主义的,这种说法和“一切政治都是民主的”的说法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概括一切也就必然意味着它的解释是模糊的。
3.作为话语的存在
这个定义有两种流派,分开来说:
1.埃塞克斯话语分析学派:基本上就是在解释上面的民粹主义作为政治逻辑的存在的观点的合理性。它的代表人物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拉克劳。
2.定量分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话语来定义民粹主义,这个做法的问题非常简单和突出:什么关键词是民粹主义的?一个词如果摆脱语境来谈是否是民粹主义的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也算是定量研究在社会科学中的老毛病了。。。
4.作为策略/组织的存在
这种说法也是很常见的说法,它的基本定义是:
个人领袖通过其寻求或行使政府权力—这种政府权力以大量几乎无组织的拥护者直接的、未经协调的和非制度化的支持为基础—的政治策略。
这个定义的首要问题在于:词语定义混乱。“无组织的拥护者”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宗教活动和自发的环保运动都有可能被纳入到这个框架之中。而“未经协调的和非制度化”这个说法,勒庞首先表示不服:我的国民阵线组织的好好的啊为啥说我非制度化啊?
此外,这里定义的民粹主义的参与者只是“无组织的拥护者”,那么人民在哪里?
最后:民粹主义只是为了煽动民众获得支持的么?它的文化属性是否被忽视了呢?
这个定义的提出者是科特 维兰德(Kurt Weyland)
这里我想简单分析一下目前排名第一的 @冷哲 答主对于民粹主义的定义:
(民粹主义)即向民众宣扬有一个集团正在损害或阴谋损害民众的利益,而自己是和民众站在一起的,只有选自己才能保护民众的利益。更为极端的民粹政治,是试图煽动民众情绪,然后用民意来压倒正常的程序,实现政治目的。这些种情况下,这是一个贬义词。
换言之,狭义的民粹政治就是向民众灌输仇恨或恐惧心理,使之产生错误的观点,并在决策中做出对灌输者有利的决定。
作者:冷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69219/answer/221775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基本上包含了上面所说的四种民粹主义的定义。
首先它强调“一个集团正在损害民众的利益”,也就是“腐败的精英”,意识形态的表现在这里体现的非常明显。
其次:它的一个根本逻辑是:“民意能够压倒正常的程序并实现政治目的。”这符合对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政治逻辑的定义:民粹主义是政治的根本逻辑。(程度也许没有那么深lol)
再其次:话语定义在这里面虽然没有太明确的体现,但是“煽动”这种行为也会多少涉及话语问题。
最后:作为组织/策略的存在是非常明显的,“实现政治目的”这个表述是非常直接的。
我对这个定义的最后一句话很感兴趣,显然我认同“民粹主义”不是贬义词,但是冷哲先生将它限制在“这些种情况下”这个范围内。我很喜欢这个界定。
但是正如我所说,以占领华尔街为例:是否煽动民意是带有破坏现有政治体制的目的呢?我觉得是不一定的。
我没有任何批判 @冷哲 先生的意思,我只是想表达:冷哲先生的观点可能还是局限于第一种定义,即作为意识形态的民粹主义。可能我们在讨论民粹主义时,需要考虑摆脱这些传统定义的影响。
这也是政治风格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意义。
下面讨论政治风格这个说法,在讨论这个说法之前我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唐纳德特朗普。
首先,讨论前提是:特朗普先生是一位民粹主义领袖。
各位如果看过《Yes Minister》和《Yes Prime Minister》两部剧的话,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作为首相的Hacker先生,尽管在很多问题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但是他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处理媒体问题的能力非常,非常强。在这个问题上他是超过Humpy的(比如《YPM》最后一集中Humpy说错话被Hacker教育。)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政治家们开始逐渐变成了演员。
进一步考虑这个问题:政治家们的权力来源是什么?很简单:民众的支持。
一个只会处理“媒体问题”的废物成为了人民支持的“政治家”,这显然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但是这也反映出一个基本问题:民众喜欢这样的,拥有好的媒体表现的政治家。
我们再来看一看成功的政治家,特朗普先生在面对民众时,所采取的主要策略是什么?这个问题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他的Twitter。他的twitter可以称得上是任何人都能读懂,他的语言简单且直接。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每个人的知识背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果一个专业人士给你谈很专业的内容,你听不懂,你大概也不会觉得自己感觉很好(多数情况)
这也正是民粹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一种以简单的、直接的方式进行沟通的趋向,而且具有给予简单的、直接的解决方案的倾向。
很显然,这些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使用如此直接和简单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应该是不符合他们的真实教育水平的。(在此拒绝讨论特朗普的受教育程度,这个问题在目前的知乎环境下没法讨论。)所以结论很明确: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质。
或者这么说:大家现在关注政治是完全关注政治的内容么?还是开始更多关注这个领导人的八卦甚至是他的家庭?
为什么表演会成为政治的主流?有两个理由:
1.意识形态的衰退:在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是赋予政府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政府合法性的基础。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的影响开始退潮,甚至是遭到了大量的攻击。这导致政府急需寻找新的合法性的来源。
2.传统政治主体的衰退:在这里我提两个主体:1.官僚体系。2.政党体系。
官僚体系的逐步衰落(公共空间中的)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我们提到官僚体系时我们往往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
政党就更不用说了,“建制派”已经被批判了多长时间了。。。
为什么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主体被群众们疯狂批判?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无法让我们产生共鸣:对于官僚机构,在我们和官僚机构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官僚机构的低效,我们不知道官僚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行为对民众而言是无法理解的。(这也是“人民的名义”会如此火爆的一个原因吧。)普通民众很少会认同这个观点:官僚机构对于国家政治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至于说政党,一个最简单的标准:有多少人真正去了解过一个党派的党纲?恐怕是少之又少吧。政党的许多行为已经无法发挥传统的动员民众的作用。
简单来说:政党和官僚机构距离普通民众越来越远,这个现状是对官僚机构和政党这两个主体的合法性的重要挑战,也是民粹主义得以兴起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我觉得我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讨论的原因是:媒介化使得政治开始越来越引人注目。什么是媒介化?引用一个嘉沃德的定义:“社会对媒介及媒介逻辑的高度服从和依赖。”这里实际上强调的就是社会与媒体之间日益增强的相互作用。在现代社会,媒体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几乎不可能与媒体绝缘。媒体开始成为塑造社会的重要力量(有一个说法叫做媒体正在成为三权分立之外的第四权力和这里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同时,社会的好恶和需求也反过来影响了媒体的内容,毕竟任何媒体都需要主动适应这个时代的主流的需要。
政治起初并不是引人注目的,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民众是不可能了解政府的,19世纪的秘密外交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实例。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政治看是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当代社会,各种媒体平台上关于政治问题的讨论都非常兴盛,而民主制度的发展也使得政治家们必须要关注大众的想法,甚至是为了获得支持而主动向选民介绍自己。
但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民众接受自己的观点,领导者们必须要把自己的观点以尽可能简明的方式介绍给民众,因为民众的理解水平差异极大,最简单的方式是最能够让民众理解的方式。因此政治家们的主张开始变的极度极度简单化,由复杂的政策分析逐渐变成了“谁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应当怎么消灭我们的敌人。”当政治开始暴露在镁光灯下时,领袖们也就需要开始借助表演来主动构建政治关系。
我们在此就可以界定一个重要的概念,政治风格是什么。它的定义是:“用于构建政治关系的各种表现手法。”
为什么要主动关注表现手法?因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这种表演究竟如何影响了民粹主义领导人和民众之间的关系。强调这一点主要是为了区别两者:风格与内容。在之前所讨论的四种定义中无一例外都在本质上依赖于这种区分。但实际上两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完全可以造就内容,而内容也可以反过来影响风格。这是因为当代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代政治正在迅速风格化。因此我们必然要研究风格,而不是将风格与内容分离开来并强调内容才是政治问题的核心。实际上很多时候人们已经不关注这位领袖的政策主张究竟是什么,他的政策的具体影响可能是什么,而是关注比如他的镜头表现如何,他长得帅不帅之类的point。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选择风格而不是前面所提到的四个因素呢?也有三个原因:
1.政治社会学向社会行动和实践的转向:用人话说就是这避免了一个问题,将民粹主义当作一种固定的事物。因此民粹主义完全可以有非常不同的表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种表现形式如“精英”与“平民”的对抗。
2.重视关系因素的政治代表理论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政治代表制意味着一种相互关系:提出主张,(观众)选择接受/不接受。而表演正是在提出一种主张:你们选择我,我可以作为你们的代表,让你们被代表。因此政治表演(如政治家的形象)被重视:如果不重视表演的话是无法说服民众你能够代表他们的。
3.有关表演性的理论的发展:民粹主义谋求的代表全体民众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总有民众对于民粹主义领导者的主张是不满的。但是民粹主义领导者们则试图通过表演塑造出一种假象:他可以代表所有人(也就是人民这个整体。)以此来掩盖一个事实,即他并不能真正代表所有人。这也是民粹主义能够创造政治主体的一种解释,这一点实际上体现出了政治性表演并不是一种“表面性”特征,而是能够深刻影响到整个环境的。
在此,“表演”并没有界定为一个贬义词,因为表演实际上是能够将我们的政治中的许多基本要素拿到聚光灯下来鉴定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够作为我们的政治的支柱。
更具体的说:以意识形态定义民粹主义忽略了表演因素的存在,一种意识形态下的政治风格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将其定义为意识形态可能将范围扩大了。
将民粹主义定义为话语的毛病在前面已经提及了:民粹主义不是一种话语,表演风格和话语不是一回事,表演风格可能包含话语但是话语的范围远大于表演风格。
那么,作为一种风格存在的民粹主义,有哪些特征?
1.诉诸人民:这是民粹主义与其他风格的根本区别(如威权主义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民粹主义可能并不是单纯针对精英,也可能针对别的主体如反移民运动。作为民粹主义运动,它针对的对象就是“移民”这个主体。同时,诉诸人民也是所谓的反对专家的重要理论依据:他们强调人民的常识作为一种朴素的判断标准,乃是界定一切问题正误的根本标准。这也是反精英运动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持。
2.利用“危机、分裂和威胁”等概念:民粹主义领导人通过种种重大的,直接的威胁来煽动民众的情绪,并且强调这些危机的解决已经是刻不容缓,排斥一种传统的深思熟虑后的危机解决方案。这实际上反应出一个问题:民众对现代的复杂治理体系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非常致命,也是非常自然的:人们天生会对复杂的事物感到厌恶,加上难以理解,对于这些体系的排斥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举个例子,许多人讨厌数学)(逃
这种排斥实际上可能是多种不满结合起来一同爆发的,所以民粹主义的内涵可能是相当复杂的。
3.无礼的行为:一方面民众的粗鲁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粗鲁更能够获得底层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这实际上是在表达对现有政治体系的不满,见第二条。
这种看法也会产生自己的影响:
1.帮助理解民粹主义并不一定与政治光谱的某一端绑定:右翼民粹主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但是左翼民粹主义同样存在,取消这种绑定会有助于理解这种现象。
2.解释“主流政治的民粹主义干涉”:这实际上解释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民粹主义领导人上台后开始变的正常,以及政治家是如何运用民粹主义作为帮助自己获得支持的工具的。因为在这种理论看来,民粹主义只是一种风格而已,本质上是多变的。
3.避免民粹主义与民主之间的概念滑移:实际上是规避了在讨论政治逻辑定义时出现的问题。
4.帮助区分民粹主义与其他风格的区别:我们一般理解的传统政治的风格更多是Humpy所代表的,优雅的和冷静的办公室政治,而不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民众的直接参与。它实际上在挑战传统政治的中立性。
5.一个问题:代表制如何成为了所有民粹主义讨论的焦点?这也就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民众究竟应该是作为一个活跃的政治实体,主动参与和影响政治呢,还是被动的被外部力量(宪法、历史甚至是领导人等等)所塑造的一个实体呢?
总之,作为风格的民粹主义只是为理解民粹主义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路径,这种理论也当然存在问题,但是借助这种理论,我们可以解释一些既有的现象和规避一些传统问题,同时产生新的思考。这也就是这种研究方式的价值所在。
民粹主义在现实中有许多类型,在此讨论一个左翼民粹主义的典型:拉美地区的民粹主义。
拉美地区的民粹主义通常表现为一种“福利民粹主义”,其表现是一种“民粹式的福利超载”(为了获得民众支持强行推进不可行的福利政策。)
客观上,拉美地区由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分裂,不健全的民主制度为这种民粹主义的发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主观上,民粹主义领导人针对贫富差距进行的政治性煽动和为了巩固成功而选择提供福利是这种民粹主义容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这也涉及另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区别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这个问题后面会有专门的讨论。
如果我们认定拉美地区的“福利民粹主义”是为了迎合民意而提升人民福利这个特点存在的话,实际上我们就将这种民粹主义界定为了一种“政治策略”。
以此,我们可以对“福利民粹主义”下一个最终的定义:“民粹主义政治人物为了获取“人民”的支持或践行其政治理念,强力推行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带有“政治性分配激励”色彩的社会福利政策。”
完成定义之后我们也许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拉美作为民粹主义的主要研究对象?
原因非常简单和直接:拉美地区的民粹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这种社会文化普遍强调不顾经济限制以发展福利,实现均贫富的目标,并深刻影响到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拉美地区的民粹主义何以盛行?
1.社会基础:快速城市化,低迷的就业率,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以及仇富心理。其中国有经济主导的经济体系为民粹主义领导人以国家政策方式提高福利提供了可能性(经济基础),而仇富心理则是民粹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
2.制度环境:缺乏法制与社会基础的民主制度无力限制民粹主义的蔓延。在成熟的民主国家中,限制民粹主义的蔓延通常有以下三种手段: 强化法治(如违宪审查);限定直接民主的范围(如限制全民公投);强化“协商民主”。但这三者在拉美地区并不适用,拉美地区的宪政名存实亡,对于民粹主义领袖难以起到限制作用。
3.主观因素:民粹主义领袖的个人魅力是维系民粹主义阵营内部各派别的重要纽带。拉美民粹主义领袖通常聚焦社会分裂的现状,在上台后则采取大量的措施取悦民众,试图巩固其政权。他们经常将复杂问题诉诸口号式的简单解决方案。也常通过丑化精英来唤起人民的参与。
拉美地区民粹主义者上台后,总体上的特色是:无视各种限制,对外强调民族主义,对内推行国有化,推行强制就业,强行补贴以提高工资水平,管控物价以应对通胀。
公共支出方面,消费支出全面压倒生产性支出,无视财政收入能力的财政扩张往往引发严重的赤字危机。
关于民粹主义的经济学研究,下次更新再补。
参考文献:
1.《对民粹主义的再思考:政治、媒介化和政治风格》,本杰明 墨菲特;西蒙 托米著,宋阳旨译,《政治研究》2014年第2期(总第62卷),有删改
2.Stig Hjarvard,The Mediatization of Society, Nordicom Review 29 (2008) 2, pp. 105-134
3.《福利民粹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政策实践—基于拉美地区和泰国的经验》,赵聚军,《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6期
————————————————正文完结分割——————————————————
PS:拒绝污名化民粹主义。
PPS:建议在讨论民粹主义之前考虑一下卡里斯玛这个概念。
PPPS:反民粹主义的一个重要论据是:人民是愚蠢的和容易被煽动的,这个观点是我目前看到的反民粹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但这个基础我个人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谢谢邀请。
这仍然是个很大的问题,我讲的未必正确,大家姑且一听。
@陈荣钢把民粹主义的源流讲的非常详细了,我答不了那么好。我就讲讲民粹的优势和劣势吧。正好和这个答案互补(
精英主义的最大问题在哪里?)。
民粹主义的内涵很模糊。如果大致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把民粹主义描述为这样一种思路:民众的意愿是决策最高准绳。
民粹主义一开始就是以精英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民粹主义否定了精英主义之中“精英”的决策合法性。民粹主义认为“精英”是不应该存在的,亦即,一小部分人的决策意见不应该比多数人的决策意见更值得尊重。这种思潮的出现,毫无疑问,是因为精英主义在历史上一直无法解决精英占据决策位置而自肥的问题。民众受够了精英的剥削,因此否定了精英决策的合法性。
如果否定精英阶层的决策合法性。那么毫无疑问,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比另一个人更适合决策。既然所有人在决策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那么决策结果用多数票决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就更能贯彻。因此政治决策上的民粹主义,总是以投票形式,尤其是全民公决为体现。
民粹主义的决策合法性体现为一种“程序合法性”。也就是说,经过了大家都认可的程序(多数票决)实现的决策,自然得到大家的尊重。
由于直接否定了精英阶层的决策合法性,也就是否定了精英阶层的存在意义,民粹主义能够完美地回避精英主义中精英认证的漏洞以及精英自肥的问题。
但是这样一来也带来了民粹主义的核心问题:决策的不专业,或者说是决策的盲目性。
————————————————————————————————————
对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问题,专业对口的人总是人口中的极少数。
得病的时候,正常人不会随机找一群人通过投票表决来诊断,即便是全民公决,也绝不比找个正经医生更受欢迎。那么在政治问题上这种非专业人士占多数的决策方式怎么可能产生正确决策呢?
进一步讲,既然大多数民众可能对待决策的问题并不十分了解,那么民众对于这个问题的决策思路又是怎么来的呢?
我想大家基本都没见过自己该投票了然后投个骰子决定自己是投赞成还是反对的吧?
民众对于问题的决策,有可能是出于与问题毫无关联的个人喜好。比方说,有的选民在投票时仅仅依据自己感觉哪个候选人长得更帅。
但是,更可能的,则是通过问题的一些见闻而进行的决策。而这些道听途说的见闻,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比如当初PX化工厂是不是该建在本地。当时很多民众在抗议时,其实对PX的毒性的了解都是错误的。
由于不专业的民众在决策中的依据大多来源于道听途说,所以媒体舆论对民众决策结果有着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如果媒体舆论给出错误的信息,那么民众的决策自然也就不会对到哪里去。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相关利益集团或政治人物的需要,他们常常会向民众宣扬错误的观念,引导人民做出错误的(但却符合利益集团或政治人物自己利益的)决策。。
————————————————————————————————
民粹主义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可能会产生出暴民政治。
民粹主义让人民相信自己才是最正确的。如果人民本身又没有任何制约,那么一个人身上的不良思维模式就会上升为一种不良行为模式,乃至演变成灾难。比方说,很多人都不太能听进对立意见。当政治对手喋喋不休地说着与自己对立的意见时,很多人都会想让对方闭嘴。本来这只是想想而已。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很容易有这样的发展:
我是人民的一份子,人民是正确的。
你和我意见不一样。
所以你和人民的意见不一样。
所以你是错误的。
你坚持你错误的意见,所以你是人民的敌人。
既然是人民的敌人,自然应该被消灭,这符合人民的利益。
在纯粹的民粹主义下,人民失去了制约,却还信奉着我即正义的信条。这就是为什么民粹主义很容易演变出暴民政治。文革中的广泛迫害、武斗,以及法国大革命之中的乱捕乱杀,其根源都在于极端民粹主义带来的社会心理。
而且在极端民粹主义下,意见不同者还会比拼谁更“革命”,谁更“忠于人民”。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思路比对方更正确。这更鼓励了极端思维。
————————————————————————————————
既然民粹主义有如此的弊病,为什么现代民主体制还普遍带有民粹主义特征呢?
因为到目前为止,这是能够有效制约精英自肥行为的唯一有效方案。
现代民主政治,一方面通过普选行政首长和议员来制衡精英主义,另一方面,又通过选举,将民众与具体的决策隔离开来。此外,还会利用宪法对民意结果进行制约。这就是所谓“宪政民主”。
美国在建国时,一大批建国者对“民主”深恶痛绝,认为“民主”就是暴民政治,是绝对不可取的,必须执行“共和”而不能搞“民主”。所谓“共和”就是现代的宪政民主,而所谓“民主”就是民粹主义的多数暴政。(所以传统上,“美国国家体制是什么”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共和”,而不能回答“民主”)
————————————————————————————————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什么是民粹政治。
广义上讲,民粹政治与精英政治相对,指的是以民众意见为优先的政治体制或思路。原则上讲,这是一个中性词。
不过生活中常常讲到的民粹政治是这样一种行为,即向民众宣扬有一个集团正在损害或阴谋损害民众的利益,而自己是和民众站在一起的,只有选自己才能保护民众的利益。更为极端的民粹政治,是试图煽动民众情绪,然后用民意来压倒正常的程序,实现政治目的。这些种情况下,这是一个贬义词。
换言之,狭义的民粹政治就是向民众灌输仇恨或恐惧心理,使之产生错误的观点,并在决策中做出对灌输者有利的决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陈水扁等人在竞选时,常常宣扬,自己才是“爱台”的,而对手则是“卖台”的。他们可以加深了台湾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对立,并以此来获得稳定的票源。
这种诉诸民粹的手法。在民主体制刚刚确立,或贫富差距非常明显的国家与地区中非常常见。任何成熟的发达国家,基本都经历过民粹政治的洗礼,能够有效地抵御政客诉诸民粹的行为。
那么台湾是民粹政治吗?不是。台湾谈不上绝对的民粹政治。但是台湾确实有很多的民粹政治行为。
比方说,大家会注意到台湾在早些年总是非常热衷于使用“公投”这一工具。比方说“入联公投”、“公投制宪”,甚至还提出所谓“咨询性公投”的说法。最最神奇的,莫过于“公投护台湾”这种东西。
就拿民进党的入联公投来说吧,投票内容为“是否支持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出来能解决台湾入联问题么?不能。那么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其实解决的问题就是绕过宪法,以“台湾”而非“中华民国”为台湾在国际上活动的正式名称。从而实现绕过修宪而实质性更改国名的举动。
而民进党却偏偏不走修宪,却要走公投。这是因为修宪的难度太大、政治影响太大,在政治精英中难以获得足够的认同,最后只能诉诸民粹。
民进党本身就是靠民粹起家的政党。这并不奇怪,一个国家强有力的长期在野的反对派从来都是走民粹路线的,因为精英路线已经被执政党占据了。民进党在执政后仍然习惯性地走民粹路线。
实际上在发达民主国家,社会对于公投这个东西是非常谨慎的。大家都明白这是现代政治中最为民粹主义的一部分。它带有着民粹主义的各种缺点,往往与煽动民意脱不开关系。正如台湾入联公投一样,公投的表面议题往往不是发起者的最终的目的。欧洲历史上最热衷于使用全民公投的,恰恰是极右翼民粹政治的代表人物——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近年来感觉台湾民粹政治逐渐有退潮的迹象。但也可能是因为国民党在台上的缘故。具体发展趋势是否如此,只有等民进党再度上台以后再看了。
1、面对现实。
如果去问广大年轻人,你们对市场经济和私人财产持什么态度?得到的最广大多数回答是:
“为何我们需要对市场经济和私人财产报以尊重?
我凭什么尊重这种狗屁规则?凭什么比我毕业早五年的同事明明没有我优秀,却买到了一座我现在需要三倍价格才能买得起的房子?凭什么那些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深圳农民什么都不做,一天收的房租比我这个勤劳好学的优秀工程师几个月还要多?凭什么那些房东打打麻将,一年房价上涨的好处比我一辈子勤勤恳恳工作还要多?我现在没有钱、没有女朋友、没有时间,很快连青春和希望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让尊重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凭什么?QNMD,该死的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都去死! ”
一部分年轻人称自由主义为:“自由的压迫员工,自由的炒作房价”
生活看不到真正改变的希望,而且又体会过类似于蛋壳公寓事件的悲哀,当资本套利而走、房东呼喝上前,又有谁还会继续保持对所谓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的尊重呢?
经济地位决定意识形态的方向。自由主义思想对市场经济和私人产权的坚持,使得自由派不可能获得大多数新生代年轻人的认可。
新一代的大多数将自由主义思想视为给资本、买办张目的洗脑,对其极力声讨,乃是新生代经济利益决定的,而非一种单纯被迷惑。
——大华人必须面对现实,不能逃避现实!其实因为房产金融化,中国已经走到了革命的边缘。
2、观察细节。
我们观察年轻人的呼声,真的是反企业家吗?可以肯定,并不是。
中国年轻人反的,不是实体制造业的华为、大疆、老干妈……
反的是房产金融的吸血得利者,反的p2p之类虚拟金融的金融诈骗,反的教育资本化……
直接说年轻人反自由市场和企业家,实际是扩大矛盾,这种扩大矛盾正好会被海外反华的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利用。
记住:年轻人反的是:房产金融化的“新城市地主阶级”,虚拟金融的金融诈骗犯,教育资本化的教育资本家,医疗资本化的医疗资本家,娱乐至死的娱乐业过多榨取了社会财富再分配。其中,这些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房产金融化的“新城市地主阶级”
有人说,中国房价和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关系大了。
这里必须谈一下中国房价高启不降的根本原因,在1997年以前,中国的房子不是这样的。后来的房价虚高,是房产金融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什么力量,里应外合搞起来的?
1997年后,中国的房产是输入性被香港模式感染,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马仔李嘉诚作为先锋官,来中国内地传授经验,连公摊面积这种绝户把戏也是李嘉诚带进来的。
关于香港的房产金融化,是导致今天香港被美国严重渗透并整个社会青年废青化的主要物质原因。具体展开请看:
美国犹太金融财阀用房产金融化,成功渗透侵蚀了香港,并把整个香港青年人变成了房产金融财阀的丧尸大军。——美国犹太金融财阀用房产金融化,在中国全面的铺开,也是要全面把中国新一代年轻人变成房产金融化的债务丧尸,使中华民族被彻底绑架在房产债务的火堆上炙烤,使中华民族彻底丧失活力;同时利用房产金融化进行种族绝育,达成让中华民族亡族灭种的目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构建了反中国中央的三角联盟。包括:某些地方政府,银行,地产商。这个三角联盟靠国际犹资的注入作为催化剂。
国际犹资,通过利益诱导和间接投资,把地方政府,银行,地产商,捏合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房产金融化问题,是拉高房价最初的本质原因,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国际犹资就可以躺着赚钱,同时挑拨离间中国地方与中央关系,甚至架空中央。
这个利益共同体,对下可以抬高房价吸血中产工薪,对上可以通过高房价把中央政府的税节流在地方。高房价换一个角度说,是地方政府、银行和地产商在国际犹资的催化下,再跟中央抢税,架空中央的过程。
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以上行为在把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银行及其地产商,构建成在自己领导下的买办。同时对于因地产金融化产生的个别地方干部、银行干部及地产商,国际犹太金融财阀负责把把他们的黑钱洗到海外银行或者离岸基金中。而这些银行和离岸基金都有犹太金融财阀把持,既可以赚取“洗钱”的手续费,又可以彻底控制买办地方干部、买办银行人员及买办地产商的所有金钱,把这三类买办彻底变成自己的马仔和在中国的代理人,甚至成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反华马仔。——这就是卑鄙的外邦魔鬼,用金钱利诱,把人变成吸血吃肉中华民族恶鬼的过程。
中国的人口问题,发展问题,房产金融化是第一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到本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将功亏一篑,将成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及其买办马仔的彻底奴隶!
《21世纪“新城市地主阶级”》:
3、细化资产阶级,找到主要矛盾。
(1)区分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前者要支持,比如华为、老干妈、大疆这种。
反对应该是买办资本。
买办资本,就是外国人投资,在中国作为外国资本白手套的资本。尤其是那些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投资而在中国割韭菜的企业,他们是买办资本。比如某些电商企业,打着电商的名义,搞网络放印子钱,搞高利贷,这就是典型犹太财阀代理人的行为;他们甚至要染指中国政府的发钞权;他们垄断本应属于公权力控制的大数据;他们基于互联网搞产业生态链垄断妄图形成李嘉诚一个人统治一个香港的模式。他们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在中国搞人种替换服务,通过广告和影视投资,在中国媒体娱乐广告业推广华女配白男,华女配黑男的逆华人主义;他们推广反华女权;他们推广华人自恨,贬低污蔑华人男人;他们用媒体制造中国的媚外气氛……
凡是有以上行为的企业,基本可以肯定,这家企业具有买办性。
(2)区分实体产业资本和金融虚拟资本。制造实体商品且能大量解决就业的企业就是实体产业资本,这个不应该反。要反金融虚拟资本,比如p2p,炒房、炒币、炒鞋之类。
之所以产业资本996,并非是因为产业资本本身,根本原因是金融资本赚取了更多的利润并压缩产业资本的生存空间,造成产业资本不得不通过压榨工时求生存。
中国人如果反金融资本,彻底限制金融资本的寄生饕餮,产业资本的利润空间加大,反而工人会提高工资,996现象会减轻。
(3)解决房产金融化、教育资本化和医疗资本化,这三大资本大山。
4、谁是大boss?
打游戏我们都知道,在一关,如果我们不能把该关的大boss打死,非但过不了关,而且小怪是无限刷的。
谁是资本世界的大boss?
人类最大的资本boss是一小撮国际犹太金融财阀,他们制定了全球的资本规则,是造成我们被房产金融化绑架,高房价买不起房的源头。因为房产金融化的规则是他们制定的。也是他们造成教育资本化让我们孩子得不到廉价基本教育的源头。也是他们把中国劳动人民定义成“打工人”奴隶,996给美国制造实体商品,而换取他们发行的绿纸(美元)的。
《“打工人”与美国民主党的野望》:
5、防止被国际犹太金融财阀趁虚而入。
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很清楚中国的形势,因为大部分形势就是他们造成的。了解中国的房产金融化造成阶级矛盾,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就可以打“马恩牌”,利用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出钱支持在中国搞国际犹太金融财阀领导的“托派”反政府势力,利用自己当初造成的中国阶级矛盾,推翻中国现政府。推翻了政府,犹太财阀趁机低价收购中国的资产,赚的盆满钵满,同时借机扶植听命于犹太财阀的“托派华奸政府”,彻底奴役中国,亡中国。
犹太财阀还可以出钱在中国培植法西斯势力,用这个势力绑架政府,在国际上与其他不必要的国家进行战争互斗,让中国与犹太财阀事先设计好的假敌人同归于尽,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坐收渔利。
中国如果解决不了自己房产金融化、教育资本化、医疗资本化、虚拟金融吸血及人口绝户问题,几乎必定被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多管齐下,下套整死。在中国扶植左人“托派”推翻政府:内斗;同时扶植法西斯与某几个外国:互斗;最终让中国亡国灭种。
国际犹太金融财阀投资扶植非犹太国家左翼革命和非犹太国家法西斯互斗的具体方法:
(1)对冲政治投资法。
(2)政治哲学做经法。
(3)政治横切术与政治纵切术法。
6、内部问题,中国解决不了房产金融化问题,政府必将失去民心,中美博弈中国会落败,中华民族将沦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的奴隶,华男沦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及其买办代理人的“打工人”奴隶,华女将沦为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及其买办代理人的性奴工具。
解决房产金融化的方法:
按照我的继续者人文理论,双职工的中级职称以上劳动力家庭,必须有一套可供生育的房子,用以中华民族的优质人口繁衍。
按照《继续者法则》,民生领域走社会主义,消费领域走资本规则,必须分开。
除商业地产及极个别豪宅外的房产必须纯社会主义道路,政府应该甚至强制赎买“新城市地主阶级”手里的存量房子,分给双职工劳动力阶层家庭,否则,中华民族人口问题无法解决;而且必然被国际犹太金融财阀在中国扶植革命的势力。
《继续者法则》:劳者育者,有其屋。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输了,亡族灭种,永世为奴!
所以必须看到问题的最高层,最深层,大华人本体性智慧回归,必须赢!
深度了解继续者人文理论与继续者体能理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