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学心理学的妈妈,我有个快2岁的孩子,男孩。
孩子很容易跟大人交流,懂礼貌,会撒娇,喜欢妈妈抱抱;
1岁半能自己吃饭,出门会拜拜,回来会你好;
换了尿布会自己丢,头上抹了洗发露会自己洗;
数数能从1数到10,不过没有7;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学心理学的妈妈养娃的全部
还有后半段
1岁半能自己吃饭,但要吃得全身都是;
出门会拜拜,但是还是要先大哭一场;
换了尿布会自己丢,丢完还要翻翻垃圾桶;
头上抹了洗发露会自己洗,洗完还要尝一尝;
我知道你肯定偷偷地笑了一下,心想,学心理学的人养娃好像也就这样。
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学心理学的妈妈养娃的全部
还有完整版
孩子哭孩子笑孩子闹孩子长高;
孩子闹脾气要小汽车,去游乐场不想走;
孩子体贴孩子叛逆孩子打人孩子乱跑;
我都接受,
不管他是什么样,他都永远是我的宝。
学心理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尊重生命原本的模样,帮助孩子去到更好的地方;
他跌到了,我告诉他要自己站起来,不是地板坏,而是自己要小心;
他要什么东西没拿到,一直哭,我告诉他,宝贝,要好好说出来,大声哭妈妈也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遇到不认识的小朋友,我鼓励他去一起玩,抢不到玩具就拿水果换;
我会带他看书、听音乐、去动物园认识好多好多的动物;
也会带他去超市,问他要吃什么自己挑,但是只能挑一个;
他发脾气的时候我会先问他怎么了,而不是先让他别哭。
孩子的生命才刚刚开始,我们对他的态度,会成为他以后面对自己人生的态度。
他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人生;
但只要他想起妈妈,就想起一个永远支持他的人,就够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26更新
没有想到引起了这么多知友的共鸣,谢谢评论里问我还需不需要一个儿子or女儿的盆友,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补充~我们在家都管孩子叫豆哥~
事件一:昨天晚上跑步去了,回家比较晚,一到家豆爸就告状说,他在吃牛肉干,豆哥喊着要吃,他就顺手给他一块我给他专门买的葱油曲奇,结果,结果,豆哥就生气地把曲奇扔在了地上!然后,豆爸就很生气打了他的手,我说然后呢?你有告诉他为什么要打手吗?豆爸说,豆哥刚扁嘴要哭,我还没开口,他就听到你敲门,立马兴高采烈跑去开门了···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事件二:吃完饭豆哥骑着小车车来回跑,不小心撞上了我的膝盖,我说哎呀,好痛啊···豆哥相当担心,马上下车过来摸着我的脸说,别哭、别哭、别哭···豆爸说,那你跟妈妈说对不起,豆哥马上说,对不起,对不起···妈妈乖···
事件三:在奶奶的小菜园里,豆哥看到奶奶每天浇水,就拿着水壶过去,浇了自己一身水;看到奶奶摘一些蔬菜和水果,也过去帮忙,当然也摘了很多未长大成熟的东西,比如绿绿的柠檬,还有绿绿的西红柿,绿绿的小橘子···
说这么多是想说明什么呢?世界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充满了好奇心。学了心理学的我也并没有说遇到什么事情都马上能知道如何解决,只是我可能在事情之后多了一层思考,我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下次遇到这种问题我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我们跟孩子一样,养育的过程也是全新的体验,孩子成长,我们也要学习。
学心理学的人,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多一些好奇,以及很多很多的悦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3月11日更新
被评论里说娃长得像王宝强和地包天的评论shock到了,我意识到我挑错了照片···为了不毁掉娃的形象,我决定把照片删了,万一以后他成为了网红呢?偷笑脸^^
2016年3月15日更新
就在豆哥2岁生日来临之际,他自己把1到10数全了···又长大了一点~
——————————————————————
2016年4月1日更新
关于小朋友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问题,想根据自己的经验补充一些
我和老公以及婆婆在家里都是说方言,但是我们生活在深圳,孩子以后势必是要以普通话为主,可能还要去学习粤语、英文等等···
曾经我很长时间在纠结,婆婆带着孩子,说的家乡话,小朋友会不会听不懂普通话?不会说普通话以后上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没法沟通怎么办?
现在我完全地放心了。婆婆每天家乡话夹杂普通话跟小朋友在家聊天,过程也是相当顺畅和有趣,小朋友开始自发学习念儿歌,开始用他知道的词汇来描述这个世界,开始自言自语跟玩具聊天。事实证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跟说家乡话或者普通话没有太大关系,重点是要有人跟他说,跟他讲,让孩子习得语言是如何使用~
昨天带小朋友去打疫苗(是的,打疫苗),我在排队,小朋友在社康中心里面开心地玩滑滑梯,坐摇摇,很开心。
轮到他打疫苗,我说,宝贝,来,我们去给医生阿姨看一下,会有点痛痛,但是你要勇敢好吗,妈妈和奶奶都在这里陪你。
小伙子似懂非懂地进去了
我们把他袖子脱掉
他盯着医生擦酒精
取注射器,没哭,也没退缩
针一扎进去,小伙子开始大哭,2秒后就打完了,我们抱着他出去
抱着他坐在外面的凳子上,他开始一边哭,一边喊:干嘛···干嘛···
那委屈的小眼神,好像在说,医生阿姨,我只是来给你看看,你干嘛打我···
然后我就笑疯了
——————————————————————
2016年5月10日更新
糟了,发现写成了连载。
整个四月份都在疯狂出差,完成了几件在我看来非常有意义也非常重大的工作,很多知友私信我也来不及回,在这里说明一下,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不能给很多人点对点解决问题,我认为现在很多家长遇到的问题还不是某一些细节上如何处理的问题,可能跟知识体系以及固有观念有关。很多妈妈开始学习心理学,讲真,这绝对是孩子的福气。
四月份菲利普·津巴多先生访华,分别在北大和清华做了演讲,万人空巷。我们有幸承办了此盛事,在圆桌论坛我忙得要飞起来的时候,听到津巴多先生非常诚恳的,非常有份量的,关于孩子的创造力培养的发言。在这里贴出来分享给大家,个人认为对我们做父母的非常有价值。版权属于菲利普·津巴多先生。
演讲原文如下:
可能对很多家长来说,他们希望小孩在学校里很成功,具体解释含义他们觉得这个孩子比较聪明,考试考的比较好,将来会有远大的前途。
什么叫聪明?很多时候定义在短时间内能记住很多的信息,考试的时候再把信息倒出来。但是创造力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了,因为创造力是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有老师、父母,甚至别人都没有想到过,所以你在课堂上只能学到知识,知识只是创造力的源泉和基础,创造力比知识走的更远。所以在课堂上不可能学到创造力。
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很有创造力的话,你就会做很多新的东西,前所未有的东西,这也同时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失败,并不是创新就都能成功,更多的创新会失败。
我们看到好多人为什么能成功呢?他们在出现了障碍的时候,会把它视为挑战,在所有人对他们说不的时候,他们会坚持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决定。他们在面临最初的失败的时候,会昂首挺胸的往前走。就像在座的企业家来说,不仅有创造力,还有很强的能量,同时有很强的意志和坚信自己能成功的信心。
我想说的最后一件事,在新的一种教育中,不仅在中国,应该在美国,在全世界,希望每个孩子在走进课堂学习,走出课堂会更有创造力。这些实际上都是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的。
家长本身如果想让孩子有创造力必须这样支持孩子,要支持孩子去探索,支持把自己的挫折转化成动力和挑战,支持他们面临失败,这实际是改变小孩的内在心理动力。
发展心理学很厚一本书,我也不能把整本书都抄上来,捡最重要的仔细说吧:
要有规矩(这半句虽然是我后加的,不过我想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要与小孩讲道理
1. 什么是讲道理?
所谓的讲道理,就是对小孩讲清楚,为什么能做某件事,为什么要做某件事,为什么不能做某件事。
举个例子:
XXX,为什么要抢妹妹玩具?你已经有玩具了,为什么要拿妹妹的?妹妹的玩具好你很想要啊?那为什么不求妹妹借给你?抢别人东西是不是坏孩子?你不要做坏孩子对不对?快去跟妹妹说对不起,然后问妹妹能不能把玩具借给你玩一会儿,快去。
2. 讲什么样的道理?
很简单,大到孝敬父母、与人为善这种大道理,小到上厕所要洗手、别人给糖要说谢谢、踩了别人脚要说对不起这种小道理,任何你觉得使小孩“成为一个好孩子”需要记住并且执行的东西,都叫道理,都可以跟小孩讲。具体什么样的孩子叫“好孩子”,这个没有一定之规,每个父母自己标准不一样,自然最后教出来的孩子就不一样,性格、行为准则什么的都不一样。性格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也没有说谦让就一定好强势就一定不好。
3. 为什么要讲道理?
4. 怎么讲道理?
建议关注微博 杭之冯玥是我的小伙伴(
http:// weibo.com/loujian? topnav=1&wvr=5&topsug=1)。他是体坛周报的足球记者,杭之是他的女儿。他在我眼里看来是很成功的父亲(当然,我母亲也很成功,但她不发微博,哈哈)。他女儿刚幼儿园毕业,平时会发很多和他女儿相关的、有趣的生活趣事上来,有的很温馨有的很搞笑,但基本上都是有效沟通的典范。妈妈的微博(
http:// weibo.com/u/1457794837)我没太关注(因为本来是为了看足球微博关注的爸爸),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加一下。我嘛,只推荐自己确定好的,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