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道理,假如说全国只有一家公司,有10个雇员,2012年总收入(不能和GDP简单等同,只是便于理解)100万元。那么每个岗位创造10万元收入。如果不招人,国际大形势也没有变化,那么2013年不招人的话也能达到100万元的量级。而问题在于不断有新的毕业生,假如说每年1个人想要求职,那么如果业务量没有大的增长,这个公司没有必要招人,那么这个人就失业了。这个失业的人因为没有别的去处,生活收入来源会有问题。而如果每年业务量增长8%,那么这个公司人手用不过来,就会招一个人来填上增长的业务量。下一年也是同理,一旦经济增长停止甚至仅仅是放缓,在一个劳动人口不断增加的人口形势下,也会造成失业率的上升。
把数字还原出来的话,即相当于每年增长3-4万亿的GDP,对应新增1000万-1500万个就业岗位。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接近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还是每年!
对于中国政府或者一切政府来说,维持社会稳定的第一基石就是就业率。就业率减低即会产生大量的社会不满。而在我国这种弹性较低的社会中,就业率一旦降低,各种矛盾容易爆发。因而保增长实际上是保就业的一个表征,但在实际操作中,有舍本逐末的倾向。因而中国政府所说的调结构,并容忍较低的增长率(绝对而言仍然很高)也是出于清理GDP中的水分,加大就业的考虑。否则如果每年只有3%的增长,而年增500多万人无所事事,很快社会就乱了。
但如果情形反过来,人口结构开始老龄化而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形下,每年的劳动力供给减少甚至不能满足经济增长需要,那么会反过来使得劳动力成本增长,拖累经济增长下行。如果到那时没有实现经济体向集约、自动化、高附加值转型,将有可能导致大量老年人口没有足够的福利维持生活,也将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但是症状非常轻的例子。
请注意,我不是宣扬GDP至上论,GDP是达到保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较为简易衡量的表征数字,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也会各不相同,但就社会总体而言,需要经济增长创造工作岗位,经济下行消灭岗位。我个人观点认为,目前中国所面临的的形势是劳动人口见顶,老龄化开始加速,处于一个很大不确定性的转折期。但是有几个趋势我相信应当是正确的:
1. 机器难以替代的体力劳动和工艺技艺岗位就业相对简单;
2. GDP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增加,如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GDP也可以增加而并不创造甚至反而减少劳动岗位,这时GDP的主要带动因素是技术和资本要素,例如精密制造业和银行业;但是在人力密集型或附加值较低的产业,总产值增长率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反应就业的难易度,分布比较极端,比如证券业和制鞋业;
3. 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人力密集型行业相关度较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相关度较低,因而就业和GDP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尽管受到了部分地方政府的唯GDP至上的扭曲;
4. 一切正常国家的中央政府,本国国民的就业率一定是最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