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某博物馆开馆报道,我因为是行业媒体的工作人员,在这次活动中暂行记者之职。
某媒体的内容,说错了一个青铜器的功能,被我指出。
记者们的第一反应,也是要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多年前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吧。
我所在的实验室经常有记者采访,如果老板不在的话,我有时候会和一些师兄负责一部分接待工作。一开始我是很积极的,觉得终于可以向大众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了;但是久而久之,我就一直在躲着不去接待,或者让别人做。因为你根本想象不到一部分记者能将你说的话曲解成什么样子。
我重点在介绍意义,介绍价值的时候,大部分记者显得就不耐烦,我说一句“改写教科书”,他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我说现在的局限,将来的努力方向,有的人连记录都干脆不记录了,我说一句“这是没有别人做过的”,他们马上就兴奋了,问“是不是外国人都没做过”。
这不是最难以接受的,最难以接受的是一部分记者有一种骨子里的傲慢,似乎除了他们的传播学之外,其它所有的科学的原则都不重要,都不值得尊重。他们为了符合所谓的传播学原则,连你陈述的科学事实都要篡改。你说一句“在小鼠实验中XXX对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他们就能发挥成“某科学家开发出抗癌神药”;你说一句“现在DFT计算可以辅助我们分析实验结果”,他们就能发挥成“计算机淘汰传统实验室”;你说一句“XXX的实验现象和传统理论有一定出入”,他们就能发挥成“传统理论将死”。
很多时候我觉得他们都不能被称为“媒体”了,本身应该是新闻源和大众的媒介;但我常常觉得我们这些“新闻源”变成了媒体们表达他们的观点的背书,那干脆不要叫媒体了,叫“主体”好不好?
甚至有一次我们接受采访后,按理说记者要给我们看看最终的新闻稿,我们确实看了,但是只有新闻稿的正文;而最后新闻发出来后,用了一个极其耸动、引战的标题。吓得我们马上联系他们修改标题,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爱理不理了。
我不是说所有记者都这样。我也遇到过一些非常优秀的记者,他们有的就是专门跑科技领域的,很多东西都很了解,能够明确知道你的东西价值何在;有的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愿意虚心听你解释,也愿意在新闻稿的一些表述上征求你的意见。但是,这种记者现在真的是少数,当然或许也是我们组水平不够,遇不到高水平的记者吧。
我的看法是,记者当然不必都真的学科学。但是既然要跑科技新闻,请个第三方顾问,对涉及科学方面的内容发布之前审核一下很难吗?尤其很多还是挂着官方媒体的标,一些常识性错误请个初中老师都能看出来。国际上的科技新闻,在highlight某个科研成果的时候,就会请同领域的第三方著名科学家对这个成果进行评价。这一点都做不到干脆就不要做科技新闻了,我们本来期望媒体能对科研起到正向的宣传作用,但现在总体来看不但没有正向作用,还有副作用,副作用还不小。
我之前一直强调新闻记者和娱乐记者是两种职业。不能以记者一词笼统概括。
他们所属的产业,采访报道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
可惜,
可惜现在有些时候界限已经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