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峡工程有何利弊? 第1页

  

user avatar   shan-shi-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赞同

@刘彬 @言踪

的回答

我觉得有时候广大人民也是很造孽,媒体今天说三峡好,大家互相转,明天说三峡不好,隐患多,大家又互相转。真的舍不得去稍微权威点的网站查查资料再说,08年还有说汶川地震也是因为三峡闹的,干脆不如说地球毁灭了也是三峡算了。

任何一个超级工程,都会有争议,既然有争议,就会有研究。一个普通电站,都必须从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一直到计施阶段的,期间各种专题报告无数:区域稳定性专题研究,坝址比选专题研究,蓄水位选定研究,地震安评报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等等无数报告,随便拿一个出来就是上百页好么,然后很多人又说了,这些报告全是瞎扯,全是凑字数的,没人看。。遇到这种我一般都是无语,但是既然说开了,还是聊一聊,这些报告可以瞎扯,但是,瞎扯要负!责!任!的好么?一本报告有编写人员,校核人员,审查人员,审定人员,批准人员,一级级往上走,一旦某个工程出了问题,责任是一级级追究的好么?还有每个报告都要经过专家审查的,即使是你们口里的砖家,他们也都要负责任的,要签上大名,写下审查意见的,你们以为专家就只会拿红包么,在审查会上,你看着这帮老头,他们都是地质、水工、移民、环保各个专业的,听你一汇报,马上会发现报告里有什么原则性问题(一般原则性问题不会有,不然审查也通不过),有什么可接受的问题,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研究的,马上给你说的清清楚楚,作为设计人员,一般这时候就先别解释了,你的领导,设计院的专家们会和审查专家们博弈一下。但是没有人会儿戏的,本来就天天被大众质疑,真要出了工程问题是要判刑的。 另外再多说一句,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在国际上搞水电,总是竞争不过,投标投了无数个,中标的很少,原因是什么? 就是价格太高,方案太保守! 中国的设计单位,第一个想法就是质量,勘探量尽量地上,研究尽可能的多做,给外国那些业主单位们宣传的就是,我们技术高,质量好,人家业主只关心赚不赚钱,只关心合同有没有问题。还有中国的水电规范也很严格,勘探布置,间距,很多东西都卡的很细,所以导致成本特别高,在国际上竞争力低。

像三峡这样的大工程,从孙中山时代就开始设想了,一直想做,但是没人敢做,毛主席时代也想做,也不敢做,为什么? 因为专家不同意,因为当时的施工技术还不过关,因为水轮机技术也没有突破,一直到了1993年才开始正式启动,这样一个工程,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目光,世界都盯准了三峡,一出问题马上就会报道(没出问题都瞎报道了这么多),前面已经有人说了三峡的坏处,我来说一下三峡的好处:

1. 防洪。是的,不是发电,而是防洪,长江洪水,自古以来就是影响国家生计的大事,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遇到大洪水的灾年,整个国家都要饥荒,具体数据我就不说了,百度上一查都能有。补充一下防洪这一块

@刘彬

说的很详细了,请大家参照他的。

2. 发电。三峡装机约2000wkw,年发电量847亿度电,从三峡连出去数条高压电线,专门为了供给华中、华东电网。

3. 航运。 三峡建设以后,河道加宽,可以保证万吨级货船到重庆。

一共有8大综合效益,其他的我都记不清了,但是上面三个最重要,尤其是防洪,三峡大坝建设以来,大家想一想洪水都去哪了。2010年长江大洪水,不弱于98年,上游洪峰到来时每秒7万立方米,经三峡抵御后,下泄流量每秒4万,可笑的是当时好多人还在嘲笑三峡集团改“抵御千年一遇”为“抵御百年一遇”。

再说说水电工程,国人一天到晚跟着发达国家一起喊着抵制水电,其实发达国家水电全部开发完成了,新西兰自然生态保护好吧?一样的一条河全是梯级电站,他们这下好了,建完了,开始要抵制我们了,不光对水电,对火电也是一样,到底是何居心,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电力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甚至比交通运输还要命脉。还有对于当地发展,一提到水电都在说水电工程移民问题,问题是有,但是对当地的发展也有直观的好处,多的不说,首先通路,库区公路都是修的省道标准,你想一想建水电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西南穷困山区,很多地方是不通路,不通电的,初期踏勘的时候只能骑骡子或者步行进去的,后面电站一开修,通路通电,上万施工队伍一进场,马上热热闹闹的发展起来,没有水电,谁管他们,当地政府哪里拿钱。

最后,还是说一下环境吧,作为一个地质专业天天和远古的石头打交道,环境真的不是你我说的那么简单,貌似我们在河流上造了一个电站,截断了河流,环境就崩溃了,物种就要濒临灭绝了,地球也极尽毁灭了? 其实在地质年代里,很多河流都曾有过自然的“大坝”,那就是冰川断流所形成的冰碛湖,德国的国王湖,新西兰的那么多美丽的湖泊,全是冰碛湖好么,在我们西藏雅鲁藏布江上,历史上的冰川堵江,将雅鲁藏布江形成了一个超级大湖,当时的堆积高程比现在的地面高出了400m,看到那些地质学上留下的遗迹,都觉得当年的运动非常的壮观。那里的生态就毁掉了么? 鱼类就全部灭绝了么? 都没有,生态不是那么脆弱,说毁就毁的,三峡库区有的鱼越来越少,有的鱼却开始越来越多了。大型水电站库区都是拿来做养鱼场的。

没有任何一个能源是完全彻底的清洁的,无论是核电还是风能,真的要保护生态,不求发展的朋友们,请你们现在把电灯都关了,把电脑也关了,体验体验数十年前中国人的日子,保持个一两天。

--------------------------------------------------------------------------------------------------------------------------------------------

看了下大家的评论,又看了看昨天手机写的东西,写的略有点愤青了,呵呵,如果冒犯到任何人,请原谅。确实是因为不了解的人太多了,水电也是背负了太多的骂名,所以有点激动。

说到发电量低的问题,这个我看大家的评论,其实是有点误解了哈,三峡发电量占全国的2%-3%,有人觉得低了,那是因为你把它和全国的电站加起来在比,所以只占了2%-3%,但是实际上你一旦单独地和某个电站(火电或核电)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三峡的发电量很巨大了,我简单的查了查,(内蒙古托克托火电厂,是我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规划容量8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7台60千瓦现已投产,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这个最大的火电厂,还没有三峡的四分之一大(三峡现在应该是2200万千瓦),三峡的建设资金算2000个亿吧,这些投资有大部分是移民环保,地质灾害治理,不过都算成投资,可能是比火电投资高不少(请知道火电站建设资金的朋友补充下哈),但是火电是要烧煤的,发一度电需要约293克的煤(百度的),在加上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这笔账是肯定要细算才算的清楚,(记得私人定制里最后一个片段,内蒙的一个地下煤矿被挖空,大地像长了一个个脓疮一样,这些都要算进成本的。)所以有的人觉得水电发电不行,仅仅是因为水电没法多造,一条河上就有几个梯级。而火电呢,可以随便上,造一万个都行,只要还有煤。

所以,火电和水电就可以不用较真了,五大发电从2013年开始就明确了,中国为了达到在世界气候峰会上做出的清洁能源比重提高的诺言,肯定是要大力发展非化石性能源。

好的,那么我们来和太阳能比一比看。因为曾经在一家太阳能企业实习过,所以多少了解一点,我实习的时候是10年,那时候太阳能发展的热火朝天,江苏,浙江各种各样的太阳能电池企业在生产,90%出口欧洲,牛逼的不得了。实际上,当时的技术,太阳能转换率最高19%,而且还是实验值,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顶天也就18%,但是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是,为什么德国,法国这么多高科技技术,不在本国制造,而要投资到中国制造,因为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过程异!常!污!染!,它的基本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是半导体材料学里的,首先,制作单晶、多晶的硅片就是异常污染的,然后在半导体参杂的过程中(一般是往硅片里参硼元素)这个过程更是污染,废水产生无数,排放不当对河流是毁灭性的,这个不是我的专业,我就不多深入了。太阳能电池片出厂后,好像是5w左右一片,连接成电池板,大概是280-300w一个电池板,每个电池板的大小大概是一平方米多一点,形成电站需要多大的空间来摆放呢? 济宁的一个光伏电站,一期规模18兆瓦,占地946亩,每年发电量可达2224万度,大家请看看,占了630036平米的地方,装机规模才1.8万千瓦,年发电量才2224万,注意:三峡是2000万千瓦装机,年发电量847亿度。而且光伏电站发电成本之高,难以想象,一元钱一度电,你会用么,欧洲之前大力补贴,让太阳能企业都像打了鸡血一样,2013年突然不补贴了,你看看大批量的倒闭啊,连最牛的尚德居然都破产了。。事实证明现今的技术,太阳能还是玩不转。

另外,风能和太阳能有个很大的问题,上电网的功率不稳,这也不是我的专业,但是大西北很多风电场空转,上不了电网就是这个原因,请电网专业的同学帮忙补充。

核能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记得以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德国政府准备把核废料深埋到Harz山下面,几个城市的市民去卧轨,后来没弄成,不知道最后废料埋哪去了。

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还是跟之前一样,没有哪个能源是真正无敌的,如果有的话,世界也就不那么多折腾了。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所有的能源,理性看待我们国家的发展,呼吁各个领域的企业,尤其是业主们,用更加善待环境的模式来开发能源,利用能源。

2014年10月6日补充

刚才看到一位知友的评论,又多了很多感触,为什么胡佛大坝在美国作为英雄,而三峡比胡佛的作用高10倍,却受到那么多的非议与质疑,作为一个接触水电较深的地质工作者,真切地觉得水电行业受到了太多的不公,当我们看到10多年前溪洛渡当地的村民一家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的时候,当我们问墨脱老乡的一生的梦想就是家里有电的时候,一直到今天,看到他们的一栋栋小洋楼,齐备的家电,我真心地感谢水电工作者的辛劳,想到在锦屏建设期平均一天牺牲一个人,我真心地觉得他们不容易。而现在受到那么多质疑,那么多不科学地揣测,我只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科学、辩证地看待每一种能源的利弊,并承认国家在边远地区所做出的努力与艰辛。


user avatar   dabomb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家在江汉平原。记忆中小时候,每年到了夏天,村里就要组织每家每户出一位劳动力去防洪,我们那里管这个叫“上堤”。很多人家里劳动力不够,还要出动上了年纪的老人,我家就是这样。

1998年,有个叫簰洲湾的地方一夜之间溃堤被水淹了,大人们都很恐慌。当时我不理解,直到数年后的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在谷歌地图上查了一下簰洲湾在哪,发现那里距离我家比我家到我们市县城还要近,突然就明白了。簰洲湾被淹之后没多长时间,我爸去隔壁乡里头卖了点农产品,听到有人说哪个地方坝倒了,我爸知道,那个地方一旦出事就意味着洪水没多长时间就要淹到我们这里了,立马赶回家,沿路通知乡民。我姑姑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不到一岁的表妹,来我家确认消息时,爷爷生气地让姑妈不要浪费时间了,赶快回去收拾家当逃命。村里人都在收拾值钱的东西,我还记得我和哥哥拿了一个小鱼篓,准备把家里的一只小猫给带上,也是被爸爸训斥了一顿。好在没多久,政府派人出来辟谣了,大家才知道是虚惊一场。事后我才知道,我奶奶那天正好在谣传出事的堤上守堤。年幼不懂事,现在再想起,才明白那天爸爸和爷爷在准备带一家人逃命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小时候夏天下大雨的时候,我和哥不能出去玩耍就在家里打闹,奶奶总是忧愁地看着外面,嘴里唠叨着:“这雨下得这么大,也不知道会不会发大水(洪水),你们两兄弟还有心情瞎闹腾。”

奶奶有位好朋友,现在已经过世了。以前经常来我家和我奶奶聊天,我也很喜欢听她们讲以前的一些故事。有一天她们讲到1954年大洪水,奶奶的那位朋友告诉我们,54年她家被洪水淹了,一家人在船上逃命的时候她的小妹妹不慎落入水中,没能捞起来。后来洪水退了,没能找到小妹妹的尸骨,只在一条野狗嘴里看到一块花布,和她妹妹落水时身上穿的衣服一模一样。奶奶也讲到,她54年坐在船上逃难时,她们村的一个疯女人站在一个快沉了的草垛上喊救命,可是路过的所有船都担心她到船上后会发病把船弄翻,没有一条船敢过去救,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个女人沉到水里去了。

以前看新闻,到了汛期新闻里就会播长江武汉段水位到了多少多少,还有几轮洪峰没过去,这时候,爷爷就会说:“等到三峡大坝建好了就不用操这个心了。”

后来有一年三峡大坝终于建好了。到了夏天,村里再也没组织人去“上堤”了。到了下大雨的时候,奶奶再也不会忧心忡忡地祈祷雨快点停了。

就冲着家乡父老的这份安宁,你叫我怎么说三峡大坝的坏话?


user avatar   masonlee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隔行如隔山”

这句话是发自肺腑的,也是我平时绝少参与其他行业论战的原因。对于三峡这样的巨型工程,国内外水电界、环保界内部虽也有一些争论,但都已经非常深入和细致了,而微博或微信上对XX年一遇洪水、诱发XX大地震等看似头头是道的分析,从业人员都是当作笑话来看的。用Google搜一搜,会发现也有一些行内人士站出来解释和反驳过,但都被反对的声音淹没了。从我另一个长篇回答《

如何衡量建设一个水电站的造价,规模,造价,回报率?

》可以看出,水电站的规划和设计是非常严谨的过程。像三峡这种巨型工程,光设计费就有上百亿,从水文与水能研究和规划,到十几万米的钻孔和分析,到建筑物的选址比选和结构设计,最后再绘制详细的混凝土钢筋图。数百人花十几年来研究和计算,设计成果要用汽车装(基础资料要用火车装)。即使是这样,在大大小小的方案审查会上,专家或领导还是会提出一堆或内行或外行的问题和意见,建设单位就再花千百万去做模型试验和专题研究,如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河道水力学模型、坝址地质力学模型、蒸发对气候的影响等。几千亿的人民币,不是随随便便就投下去的。这里无法一个个展开说,我只能拍着胸脯说,请你相信,外行能想到的技术问题,内行早已想到过,这一思路甚至对任一理工学科都通用。下面我针对性地解释题干中说到的几个问题。

(2)解释几个问题

长江防洪角度

我注意到维基百科上甚至有“三峡大坝防洪能力误读事件”这一词条,这个我要解释一下。首先,水文气象学中讲到的“百年一遇”并不是精确地指大约百年就会出现一次,而是指每年出现的概率是1%。同理“千年一遇”指的是每年0.1%,“万年一遇”指的是每年0.01%,"20年一遇“就是每年5%。0.01%的数据也不是在一万年的资料中翻出来的,而是根据50或80年的资料计算出来的。这种“N年一遇”的说法我曾有机会向郑守仁和张超然院士请教过,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很容易让公众误解。对于维基百科这个词条里提到的前后说法不一的问题,是新闻题目过于简略造成的误会。实际上严谨而又简略的说法是这样的——“三峡面临0.01%洪水时大坝不垮,但已无暇发电,仅能全力泄洪,其下游如同没有三峡一样需要直面洪水;三峡面临0.1%洪水时仍有余力发电,甚至能帮下游抵挡一阵以便人员撤离;三峡面临1%洪水时如大军阵前横刀立马,拦蓄所有洪水力保下游无虞”。这样是不是很好懂了?根据史料记载,长江最大的洪水是1860年的每秒9万吨,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的1998年洪水仅有每秒6万吨。而三峡1%的洪水就已经考虑得很大了,是每秒8.37万吨,0.1%达到每秒9.88万吨!再遇到1998年洪水我横刀立马啊!再遇到1860洪水也不会死人啊!这样一想有没有感觉大坝很牛逼?

能源发展角度

对政府而言,三峡工程必然收益大于投入,几千亿买来的防洪能力提升、供电能力提升,那是官员的政绩。这里不解释“收益都是央企的不是百姓的”这类政治问题,单论能源战略。华东和华中地区的朋友前几年可能都会有被“拉闸限电”的悲惨经历,这几年可能就好一点了,因为多个水电核电已经投产了。国家要解决GDP增长、解决新增就业人口,就要不断地开发生产力,那么就必然要用电。可是,煤的产量是固定的,煤矿企业早已火力全开,但还是不够火力发电厂用,不上水电怎么办呐。何况开发水电是很划算的。三峡平均每年发850亿度电(根据江水流量略有浮动),这是什么概念呢?2013年黑龙江一省全社会用电量是850亿度,湖北一省全社会用电量是1600亿度。三峡发的电,每度由电网公司以0.25元的价格收购,这一年就是200亿元,十年就回本了啊,再往后简直就是印钞机!何况水电站是没有“寿命”这个说法的,像网上说三峡大坝寿命只有60年我只能呵呵一笑。三峡专门留了170亿立方的库容给泥沙,现在每年仅有1.5亿立方泥沙留在库内,将来由于上游开发,还会逐年减少。大坝只要不垮这电就能一直发下去。所以国电、华能、华电等五大传统电企,也争着抢着去建水电站,因为真的一本万利啊(三峡由于移民工程浩大,所以成本还算高的,一般水电站5~8年回本)!2008年金融海啸前几年,用电量巨大,煤价暴涨,那几年电力企业在火电板块都是亏的,谁水电站建得多谁笑!

环境保护角度

发达如美、法等国,上世纪都已经把国内水电站开发完了,所以这些国家官方现在也很少指责中国的水电开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比起粗放式建设的火电厂的碳、硫排放(正规大火电厂要好得多),水电已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因为水电基本上是“零排放”(相对水电站对发电量的贡献,建设时的哪些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是毛毛雨)。在哥本哈根国际会议上,中国承诺在2020年减少碳排放,方法之一就是用水电换下小火电,这也是受到国际一众环保组织、环保强国的认可的。比起小火电排放到大气中不知道今后怎么处理的碳和硫,水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可控”的。网上流传的水蒸气逆袭、库区地震肆虐其实是不符合科学常识的。近十年国内外灾难都在增多,不能把什么都往三峡水库上扯吧。看看地图,水库对长江水位的抬升不过是一丁点,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的。

对百姓是好是坏

分开看吧,移民的和不移民的。移民我后面讲。不移民的恐怕还是好处大,要不是便宜的水电和核电,电价早涨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这几年通胀那么厉害,可是电价基本上没涨啊,华东华中的同学们你们都是三峡的受益者啊。说到国家层面,财政投资是有规划的,比如每年5000亿给医疗、5000亿给教育、5000亿给能源,这钱不投能源也不会发到我们每个人手里,我们只管拼命干活交税好吗!不建水电站他们也不会少收税好吗!至于说到造福百姓,谁知道!百姓只要收入、社保越来越高,花销越来越少就好了啊。


user avatar   pantophil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万州人,高中时候做过关于三峡城镇移民后续状况的调查,所以单说一下移民的情况。

* 整个三峡库区包括重庆境内的15 个区县(渝北、巴南、江津、长寿、武隆、巫溪、石柱、万州、涪陵、丰都、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和湖北境内的4 个区县(夷陵、秭归、兴山、巴东),其中90% 的移民任务都集中在重庆境内的8 个重点区县(万州、涪陵、丰都、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 我在下面提到的情况都是和这8 个区县有关的 ,其余移民区县的受到的影响轻微得多。


移民们所面临的问题


(1) 生产条件恶化(仍未妥善解决)、失业问题突出(2010 年前尤其严重)

120余万三峡移民根据户籍、迁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后靠农业安置移民(从河谷地区直接搬到临近的海拔较高地区,保留农业户口)、淹地非农安置移民(从河谷地区直接搬到临近的新建城镇,转为城镇户口)、外迁移民(农村居民外迁至非库区县域或其他省份)、城镇移民(包括依靠财政吃饭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政府公务员和经营私营、个体工商业的“纯居民移民”)、占地移民(新城建设占用原有农村土地)等类别。其中后靠农业安置移民(约16万人)和城镇移民、淹地非农安置移民(二者合计约63万人)的生存状况受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 并不是说外迁移民等其他移民群体受影响较小,只是他们可以获得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本可以保证生活无虞,且有较强的“创收能力”。他们所需要面对的更多是心理上的适应和社会网络重建问题。


后靠移民来说,搬迁使得他们的生产条件恶化了。库区的农村移民人均耕地面积0.53亩(我国人均耕地1.52亩【2009数据】,这还是农村+城市的全体人口计算的结果,实际上每个农民的平均耕作面积要大得多),且这些土地多是贫瘠且陡峭的坡耕地,只能种植粮食作物,而不能种植三峡地区传统的高产经济作物柑橘和榨菜。于是如何重新安置这些严重缺乏生产资料的移民成为了三峡后续工作的重点之一——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以“生态移民”的名义进入城镇。


城镇移民来说,搬迁导致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在移民过程中,本地大量中小企业破产或因环保原因被关闭,个体户和私营小业主则因为与市场变化脱节的补偿方案遭受到很大损失,而“农转非”的进城农村移民们更是因为较低的劳动力素质在就业市场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自1998年二期移民开始,库区核心地带8区县的城镇调查失业率飙升至10%以上,而不稳定的“灵活就业”(短工)人口超过了30%,高失业率和就业不稳定的情况直到2010年后才得到较大缓解。高失业率直接导致了城镇移民的收入不足,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移民刚结束时(2006年)仅相当于重庆主城区的五分之二,四分之一的城镇居民依靠低保维持生计(某些特定区域甚至比例更高,比如奉节的宝塔坪社区,《三峡好人》拍摄地),代表食品支出占比的恩格尔系数更是接近50%(全国平均水平只有38%左右)。经过10年的发展当地的恩格尔系数回到了全国平均水平(移民们不再为吃饭发愁,有闲钱去享受生活了),但人均收入和发达的重庆主城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 与高失业率相伴的是地下经济的发达,比如 生活在红灯区周围是什么样的体验? - X 是种怎样的体验 问题中得票最多的那个回答所指的“母猪街”,就位于库区的一个移民集中安置点。



(2 )产业空心化(2006 年前很严重),社会保障差(2008 年前尤其突出)

在形容库区经济的时候我们常会使用“产业空心化”这个术语。在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指的是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和资本外流,而服务性产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在库区的情境下,“产业空心化”则更具有负面的含义:制造业企业在移民过程中大量倒闭关停,工人失去工作,而新兴的低端服务业难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机会。“产业空心化”从三峡工程开始之初的1992年就困扰整个库区,1996年—2002年工业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拖累了当地农业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直到2006年后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大规模的工业投资涌入,库区的产业空心化问题才得到改善。


* 产业空心化问题是否与三峡工程直接相关,其实是有待商榷的。因为三峡移民的高峰时段和全国范围的国企改制、下岗潮是重合的。同样的制造业衰落问题在黑龙江、四川、重庆的老工业区也极为明显。我个人认为库区的产业空心化困境是当地的历史欠账和产业结构所决定的,无法避免,而三峡移民的冲击只是催化了原有经济结构的崩溃而已。


移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和高素质人口在移民之后大多流向了沿海地区或者重庆、成都等邻近大城市寻找机会,留在本地的劳动力则呈现出女性多(60%以上),40岁以上者多(40%左右),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多(55%左右)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留在本地的移民大多很难通过自主生产经营来提升生活水平。不仅如此,本地较高的家庭负担(户均家庭人口3.3人,远高过重庆市平均水平2.9人),产业空心化导致的社会保险资金不足和许多移民家庭无稳定经济来源导致的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低下等原因,使得移民群体抵抗生活风险的能力很弱,只能依靠“移民安置补偿补助资金”、“后期扶持资金”等临时的政府补贴支撑。


*2008年以后,财政系统通过垫支或转移支付的行为部分地填上了社保资金的缺口,暂时解决了库区的社保难题。但由于本地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家庭负担的持续加重,移民群体的风险抵御能力仍然比较差。值得宽慰的是,库区流失的大量青壮年人口并未斩断和家乡的经济联系,他们的汇款和返乡创业/消费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留在本地的移民群体的生活危机。



(3 )生态隐患、地质隐患涌现(现在仍有一定风险)

对于移民群体而言,库区的生态安全隐患主要是支流富营养化、滑坡灾害、水库消落区三个方面。支流富营养化主要是因为三峡水库修建后流速减缓,并在支流河道-水库交界处形成水流静滞的区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很容易形成水华(藻类过度增殖)。滑坡灾害则是河谷地带的古滑坡体或工程开挖地段在水库压力、浸泡或建筑物压力下出现崩塌滑移。水库消落区则是冬季蓄水发电水位(175米)和夏季防洪水位(145米)之间水位落差暴露出的湿地,这些湿地往往会淤积有大量污泥,成为蚊虫孳生的场所。


支流富营养化会威胁到周围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同时严重破坏水中生态系统;滑坡灾害极大地提高了库区的建筑成本,同时每年都会造成数百亩的土地损失,并威胁到长江的航运安全;水库消落区则对库区的疫病防治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且周期性的水位涨落会对水库的水质造成很大影响。


*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我无法给出结论。毕竟气候变化是需要较长时间的观测数据才能得出结论的。而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我倾向于认为库区的地质构造是很稳定的,而且库区和周围地震带的距离也能够保证它不会诱发其他地方的地震。



(4 )搬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仍然存在

三峡移民是典型的“水赶人”,在移民过程中,“搬得出”是主要考虑的问题,而紧张的安置时间表和过时的搬迁补偿办法,则为移民们的“安稳致富”留下了诸多隐患。其中大部分隐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得到解决,但仍有一些“合情合理不合规”的“尖锐问题”存在,举例如下:


①1992年后新建房屋补偿问题——三峡移民的补偿标准是根据1992年三峡工程启动时的房屋价格制定的,但为了套取更多补偿款,一些居民临时修建了一些“房屋”,这些房屋的补偿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补了,守规矩的人会闹,不补,花了大价钱修房子的人会闹。何况房屋补偿标准的确过低,给这种投机行为也带来了一定的合理性)。除此之外,1992年时在建,1992年后完工的房屋,以及1992年后整修过的房屋赔偿问题,也引发了很多矛盾。(感谢@浇砼民工 指出本段错漏)


②城镇商业用房补偿偏低问题——事实上原始的三峡移民补偿方案根本没考虑到“商业门面”和“商贸用地”,还在用简单的居民/单位二分法来确定补偿标准。而后加入的商业经营用房补偿标准也没有考虑到区位、装修、可经营业务范围等因素对于商业用房价值的巨大影响。简单粗暴的补偿和置换使得很多小业主遭到惨重损失,其中一些人的损失至今仍未完全恢复。


③淹没线上线下补偿标准差异巨大——同一条街,一边是淹没线以下,按照三峡移民的补偿标准进行赔偿,一边是淹没线以上,按照房地产开发的拆迁补偿进行赔偿,两边10倍以上的价格差距使得移民群体极其不满意,要求补足差价。


④不同时期不同安置造成的利益差距——三峡移民从1996年一直持续到2010年,其间我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政府和市场调配资源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变化使得最后一批搬迁的移民所能获得的财政支持、政策帮扶和他们自身的经济实力、社会资本都比第一批搬迁的移民好得多,这些差距激发了早期搬迁移民的巨大怨气。


*其实库区移民所面对的各种“政策遗留问题”,归根结底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僵化移民政策和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之间的冲突。1992年制定政策的人们根本没有预料到之后迅速的经济发展、房地产崛起和商业潜能的爆发,也缺乏对于库区业已存在的商业传统和民间网络的关注和理解。




移民们得到了什么?


(1) 结束了长期人为压制发展的窘境

事实上,三峡库区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贫穷落后之地。长江带来的物流优势和本地多元的物产使得库区很早就形成了浓厚的商业传统:码头文化。沿着长江铺开的一连串商业城镇在铁路运输未兴起之前,是物资进出川的主要通道,贸易积累的大量财富也刺激了本地的城市发展,民国时期万州成为仅次于成都、重庆的川中第三大城市,电力、电话、自来水等现代化公共服务也先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进入到市民的家中。


但是,49年后本地的商业网络和帮会体系被消灭殆尽,宝成铁路的建成也极大削弱了长江水道的物流优势,三峡沿岸的商业城镇自此一蹶不振,商业社会濒临解体。50年代开始,三峡工程经历了反复论证和决策,为了避免水下淹没损失,国家对于库区的资金投入一直很小,远低于原四川省(重庆未直辖前)其他地区的投入比例,而且库区各市县自身的规划和发展也受到三峡工程建设标准长期未定的影响,大量项目被迫搁置。在国家投入严重不足,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平政策无法惠及,而本地居民的自力救济又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库区的经济社会经历了漫长的衰落过程,逐渐从原来的相对富裕地区滑入了连片贫困区的困境。


三峡地区(尤其是沿江城镇)的贫困,很大程度上与三峡工程这个“一直掉不下来的靴子”有关,现在靴子终于落地了,投资资金大量涌入,库区的地方政府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而移民们也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机会。



(2) 举全国之财力对口支援修建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

三峡库区地处秦巴山脉、武夷山脉和渝东岭谷地带,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喀斯特地貌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十分困难,而长期的限制发展政策更是造成了库区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三峡移民带来的大量投资,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库区区县带来的开发资金,极大地促进了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2016年)三峡库区重庆部分的每一个区县都有高速公路通达,国铁一级干线宜万铁路、渝利铁路已经通车,横穿库区腹地的郑渝高铁也在兴建中(重庆-万州段2017年就会通车),农村公路实现了基本硬化,互联网普及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50%)。这些基础设施都是克服了巨大困难,在海量的资金支持下才修建完成的(例如宜万铁路穿越溶洞暗河密布的喀斯特地貌,被称为中国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条,重庆段平均每公里造价1亿元,是青藏铁路的5倍。铁路建造过程中的伤亡率是南疆铁路建成之后最高的)


三峡移民对于被淹没的城镇来说,也是一个“重头再来”的好机会,一些地质条件良好的新建城镇成为了各种城市规划理念的试验场(例如街区制、公共空间、步道系统、水域空间处理等),产生了很不错的结果。例如开县和云阳县城通过迁建成功摆脱了原来的混乱、落后、拥挤,成为了居住环境宜人的花园小城,甚至也吸引了一些外地人前来置业居住。如果没有三峡移民举城搬迁的冲击,这些地方可能无法完成如此“逆袭”。


*然而,对于库区的城镇建设质量而言,资金投入和设计思想并不是最重要的,本地的地质条件往往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迁建结果较好的开县、云阳、涪陵、忠县等地,都是地势相对平缓,地质条件稳定,可利用空间较大的区域,而万州、奉节、巫山等地,由于极高的人口密度,很不稳定的地质条件,导致城镇重建遇到巨大困难。万州城区由于地形狭窄,被迫拉长成沿江条状分布的“扁担型”城市,近百万城市人口分散在多个组团,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交通堵塞极其严重。奉节县城的例子更为极端:由于选定的新建城址一而再地出现地质险情,新县城被迫三易其址,最后落脚点的三马山-刘家包地区仍然是“地无三尺平”的“地质灾害博物馆”,需要依靠无数巨型钢桩将城市“钉”在山坡上。而现在,奉节新城又开始了它的第四次迁移——在远离长江但是地势平缓的朱衣镇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3) 传统秩序解体,拥抱现代社会

虽然三峡库区自古就有浓厚的商贸传统,但这种袍哥横行,帮会主导的码头社会和现代商业社会仍有很大的差距。49年之后袍哥势力、码头帮会几乎被完全消灭,但码头文化和小农意识的混合体依然在本地占据主导地位。三峡移民的剧烈冲击和外来势力的进入,才最终让传统秩序在本地开始解体。生存困境和经济混乱使得移民们被迫开始学习市场经济的规则,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用企业家精神去重建自己的生活;巨大的人口压力逼迫很多移民出门闯荡,在外地寻找新的机会;从沿海来的投资者们带来了现代管理和公司财务制度,发达地区的政府带来了更高效更可靠的行政方式;甚至不合理的移民政策也促发了转变——移民们开始学习如何组织起来和政府讨价还价,也意识到了自己需要为社区担负的责任,而在这种拉锯战中,地方政府一方也逐渐成熟起来(是的,真的变成熟了,手段也变灵活了,懂得如何与民众耐心地沟通与协调了,这是在褒扬他们)。


* 记得席卷全国的万州/ 巫山烤鱼和重庆小面么?这些店铺中的大多数都是由来自三峡库区的外出打工者开办的。事实上,来自库区的外出打工者经过多年的经营,在许多大城市已经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商会势力,在川菜餐饮业、建筑业、纺织业、酒店业等行业也具有了一定的地位。


* 实际上“万州烤鱼”这道菜的传播和三峡移民有着直接的联系:2001 年,一些迁移到万州周家坝移民小区的移民们将原有的“巫溪烤鱼”加以改良,在为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而修建的“心连心广场”上打出了“万州烤鱼”的招牌。随着本地人口的大量外流,“万州烤鱼”也随之在全国各地爆炸式发展,也根据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演变出了各类变种。


由于库区人口的过度密集(1500万人,超过生态承载容量上限近一倍)和库区本身的生态定位(生态涵养为主,限制污染工业,疏导人口流出),现在的三峡库区正在经历又一次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引导库区民众自愿地向重庆主城或万州等大城市集中,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退出来,并通过农民市民化和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激发本地的经济潜能(重庆已入住55万人、近期规划200万人的公租房计划,一部分也正是考虑到这些进城“新市民”的需求)。


上一次的“大移民”,库区的人们无论愿不愿意都必须得走,而这一次的“大移民”,则需要他们自己勇敢地闯出去,去适应全新的生活,去拥抱现代社会的机遇和困惑。由三峡移民开启的库区社会转型还远未结束,或许它早已超出了移民计划设计者们的初衷,但无论如何,这片古老土地上的人们所拥有的可能性,比他们的无数代前辈都要丰富而混乱得多。


user avatar   soft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居然全是反面意见,我来说个不同的看法。

对战术和阵型设计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生搬硬套就没必要了。

来说说实际的案例:

我们是深圳的一只业余球队,网络上召集的,有40人左右,2015年是我们的第四个赛季,截止今天应该已经踢了150场比赛了。球队最大的接近45,最小的16,平均年龄应该在35左右,大叔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已经放弃足球很多年后重新开始的,比如我在加入球队前,已经12年没有踢过足球了。总的来说,球队里面水平参差不齐,业余里面水平偏下的。

我们对内人比较多,经常分为红白两队比赛。白队有一个速度冲击力都很快的前锋,还有一个踢过大学生联赛的后腰,刚组队踢球的时候,白队连续虐了红队有半年吧,每场赢5-6个。红队的优势只在中场有2个公司球队的主力,控球比较好,但经常是围着白队禁区前倒来倒去不进球,一旦失误被白队一个反击就丢一个。随着踢得多了,红队个人能力有所提高输球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么赢球了。首先是红队设置了一个前置的后腰,一旦转入防守状态这个队员就去贴对方后腰,永远站在持球队员和后腰之间,不让白队通过后腰来发动长传反击,这样一来白队进攻威胁大打折扣。第二是从队内挖掘了一个没人要的小个子队员,因为这个小个子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短距离爆发力极好,三步以内没人能追上他。安排他打边后卫,不许压上,专门站在对方前锋身边2米,对方拿球启动冲刺的一瞬间进行上抢,成功率很高。在这两个战术都采用并且见到效果一段时间后,做了一个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把整个防守战术调整成了全队参与的压迫式防守。除了后场2个红队后卫陪着2个白队前锋,其他人全都在对位逼抢,前锋去扑抢白队持球后卫,前腰切断后卫向后腰传球的线路,逼白队后卫直接大脚向前开。这最后一个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白队不能有序的组织进攻,让他的进攻变成盲目长传解围,再让自己的后卫和对方在小范围拼速度。自从这套战术运转以后,红队遏制了白队长传反击能力,白队的进球率直线下跌,而红队通过战术加强了自己控球的优势,也逐渐解决了不进球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己踢球的经历,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业余比赛中,通过一定的战术安排,仍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变战局。顶级比赛的有些战术安排对业余比赛时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后腰前置就是受到了比达尔踢法的启示。另外,顶级比赛所传达的队足球的理解,才是对业余球队最宝贵的财富,业余球队可能无法踢出巴萨那样的流程配合,但不能阻止大家对于这种技术风格的模仿,对于控制皮球的追求。反过来,在自己业余足球中对于某种战术风格的模仿,也可以极大的增加看球乐趣,更好的揣摩教练意图,从技术角度观赏比赛。


user avatar   liu-bin-12-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居然全是反面意见,我来说个不同的看法。

对战术和阵型设计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生搬硬套就没必要了。

来说说实际的案例:

我们是深圳的一只业余球队,网络上召集的,有40人左右,2015年是我们的第四个赛季,截止今天应该已经踢了150场比赛了。球队最大的接近45,最小的16,平均年龄应该在35左右,大叔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已经放弃足球很多年后重新开始的,比如我在加入球队前,已经12年没有踢过足球了。总的来说,球队里面水平参差不齐,业余里面水平偏下的。

我们对内人比较多,经常分为红白两队比赛。白队有一个速度冲击力都很快的前锋,还有一个踢过大学生联赛的后腰,刚组队踢球的时候,白队连续虐了红队有半年吧,每场赢5-6个。红队的优势只在中场有2个公司球队的主力,控球比较好,但经常是围着白队禁区前倒来倒去不进球,一旦失误被白队一个反击就丢一个。随着踢得多了,红队个人能力有所提高输球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么赢球了。首先是红队设置了一个前置的后腰,一旦转入防守状态这个队员就去贴对方后腰,永远站在持球队员和后腰之间,不让白队通过后腰来发动长传反击,这样一来白队进攻威胁大打折扣。第二是从队内挖掘了一个没人要的小个子队员,因为这个小个子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短距离爆发力极好,三步以内没人能追上他。安排他打边后卫,不许压上,专门站在对方前锋身边2米,对方拿球启动冲刺的一瞬间进行上抢,成功率很高。在这两个战术都采用并且见到效果一段时间后,做了一个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把整个防守战术调整成了全队参与的压迫式防守。除了后场2个红队后卫陪着2个白队前锋,其他人全都在对位逼抢,前锋去扑抢白队持球后卫,前腰切断后卫向后腰传球的线路,逼白队后卫直接大脚向前开。这最后一个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白队不能有序的组织进攻,让他的进攻变成盲目长传解围,再让自己的后卫和对方在小范围拼速度。自从这套战术运转以后,红队遏制了白队长传反击能力,白队的进球率直线下跌,而红队通过战术加强了自己控球的优势,也逐渐解决了不进球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己踢球的经历,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业余比赛中,通过一定的战术安排,仍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变战局。顶级比赛的有些战术安排对业余比赛时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后腰前置就是受到了比达尔踢法的启示。另外,顶级比赛所传达的队足球的理解,才是对业余球队最宝贵的财富,业余球队可能无法踢出巴萨那样的流程配合,但不能阻止大家对于这种技术风格的模仿,对于控制皮球的追求。反过来,在自己业余足球中对于某种战术风格的模仿,也可以极大的增加看球乐趣,更好的揣摩教练意图,从技术角度观赏比赛。


user avatar   wang-zi-xu-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居然全是反面意见,我来说个不同的看法。

对战术和阵型设计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生搬硬套就没必要了。

来说说实际的案例:

我们是深圳的一只业余球队,网络上召集的,有40人左右,2015年是我们的第四个赛季,截止今天应该已经踢了150场比赛了。球队最大的接近45,最小的16,平均年龄应该在35左右,大叔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已经放弃足球很多年后重新开始的,比如我在加入球队前,已经12年没有踢过足球了。总的来说,球队里面水平参差不齐,业余里面水平偏下的。

我们对内人比较多,经常分为红白两队比赛。白队有一个速度冲击力都很快的前锋,还有一个踢过大学生联赛的后腰,刚组队踢球的时候,白队连续虐了红队有半年吧,每场赢5-6个。红队的优势只在中场有2个公司球队的主力,控球比较好,但经常是围着白队禁区前倒来倒去不进球,一旦失误被白队一个反击就丢一个。随着踢得多了,红队个人能力有所提高输球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么赢球了。首先是红队设置了一个前置的后腰,一旦转入防守状态这个队员就去贴对方后腰,永远站在持球队员和后腰之间,不让白队通过后腰来发动长传反击,这样一来白队进攻威胁大打折扣。第二是从队内挖掘了一个没人要的小个子队员,因为这个小个子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短距离爆发力极好,三步以内没人能追上他。安排他打边后卫,不许压上,专门站在对方前锋身边2米,对方拿球启动冲刺的一瞬间进行上抢,成功率很高。在这两个战术都采用并且见到效果一段时间后,做了一个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把整个防守战术调整成了全队参与的压迫式防守。除了后场2个红队后卫陪着2个白队前锋,其他人全都在对位逼抢,前锋去扑抢白队持球后卫,前腰切断后卫向后腰传球的线路,逼白队后卫直接大脚向前开。这最后一个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白队不能有序的组织进攻,让他的进攻变成盲目长传解围,再让自己的后卫和对方在小范围拼速度。自从这套战术运转以后,红队遏制了白队长传反击能力,白队的进球率直线下跌,而红队通过战术加强了自己控球的优势,也逐渐解决了不进球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己踢球的经历,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业余比赛中,通过一定的战术安排,仍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变战局。顶级比赛的有些战术安排对业余比赛时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后腰前置就是受到了比达尔踢法的启示。另外,顶级比赛所传达的队足球的理解,才是对业余球队最宝贵的财富,业余球队可能无法踢出巴萨那样的流程配合,但不能阻止大家对于这种技术风格的模仿,对于控制皮球的追求。反过来,在自己业余足球中对于某种战术风格的模仿,也可以极大的增加看球乐趣,更好的揣摩教练意图,从技术角度观赏比赛。




  

相关话题

  人类已经陷入了哪些恶性循环? 
  如何分析俄罗斯前副总理、反对派领袖涅姆佐夫在莫斯科遭到射杀这一事件? 
  乌克兰未来的命运如何? 
  「白左」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 
  地铁环线内圈外圈如何区分?有何意义? 
  为什么马克思与恩格斯乃至各国社会主义政党都非常推崇女性平权,但社会主义国家却从未出现过女性领导人? 
  大陆对台政策有哪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从五四运动到《自由中国》事件,热衷于从政的胡适为何一再在政治上碰壁?为何文豪从政大多不成功? 
  如何看待中方已决定对在台湾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负责官员实施制裁?释放了什么信号? 
  如何看待汪精卫?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StackOverflow有半数以上程序员为非科班出身?
下一个讨论
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疗机构?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