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是有收益和成本的。觉得收益大于成本的人会热衷,觉得成本大于收益的人会排斥。
旅游的“收益”,其实就是陌生的一切带给人的新鲜感,也就是所谓的“参差多态是幸福本源”。但在今天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陌生的地方”带给人的陌生感,已经大大降低了。
这个星球在200年前已经探完了。所有被公认好看的地方,你从小已经在各种照片和银幕里看了无数次。去哪里都是故地重游。我看楼有答主说,自己“脑补能力太强”,光看图片就能得到大部分的实地体验,这其实是很无奈的。
现在任何陌生的国外城市,只要在Google Street上研究过几遍,就算你第一次去,也完全可以做到和在那里生活过没两样,哪个路口转弯,要多走几条街,某某店在哪个标志的对面,从没去过的你一清二楚,坐到这个店里要点什么,你心里甚至都已经打好了草稿。
10几年前读过一篇英文专栏,作者也是感慨世间已无神秘,决定和同伴去南美的一个丛林中的部落探秘。他们劈林开路、遇水渡舟,真觉得自己是在“开拓”处女地。等到终于抵达雨林深处的村落,一个穿着“纽约大学”文化衫的原始兄弟走出来和他们问好。这才瞬间傻眼,无奈承认,看来这世界上真的无秘可探了。
陌生感的丧失,直接导致了我们今天的旅游体验,比起过去的人是下降的。一个例子就是,那些未受到互联网洗礼的老头老太,对旅游的忍受程度和投入程度,要远远高于年轻一代。
不仅如此,现在的人比过去有着更丰富和更强烈的虚拟世界体验。如今全世界的旅游地,要面对的是从埃索达、达纳苏斯、雷霆崖来的新一代游客,他们“见过”潘多拉星球上发光的蘑菇,“见过”过希利苏斯的落日。这代人的想象力之宽广,已无法被那些明信片上的风景所震撼。他们的体验阈值不断上升。在这样高的阈值面前,旅游的“产出”就变的很有限了。
而旅游的成本,其实又很高。
对一个国内中等收入的人来说,为期一周的旅行,往往要消耗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而对收入更高的群体来说,机会成本本身就很贵。加上旅游前要和同伴沟通、看老板同事脸色请假、各种隐形的事前成本就足以让人很想放弃。
如果我们把旅行的“收益”,去除以整个旅行的时间的话,我们会发现,一场旅行的“单位时间快乐值”是很低的。因为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无谓和痛苦的交通上。一场2个小时的美景体验固然很美好,但这之前往往是几个甚至十几小时的飞机先到某个枢纽城市,花上2个小时从机场赶往市中心,然后又是几小时的车/船才能抵达远离航空枢纽的目的地,和这些时间/金钱/疲劳的先期成本一比较,那2个小时的享受是否还值得,就见仁见智了。
要是旅行时间够长,比如半个月一个月的,这类交通时间作为固定成本还可以被摊的比较低。但大部分上班族,能凑个四天三夜就不错了,当中光赶飞机这一项就能折腾掉一到两个整天,怎么算怎么划不来。
在旅途中,一些非常细小普通的舒适度提升,也往往需要付出比日常生活大的多的金钱代价。比如仅仅是让你在几个小时内能放平睡觉,你就需要付出三倍的机票钱;更不用说优质的酒店、包车,哪一项都需要大量的金钱。但要是你胆敢把这些都省了,旅行的体验就会在无数细节的折磨中直线下降,让你感叹这么折腾还不如在家。
更不用说,现在年轻人最为普遍的自助游方式,对于一些责任心特别强、对不确定性又特别抗拒的人来说,筹划安排的心力成本就颇为可观,如楼里Ethan所说,“基本上是一次小型的项目管理”。还有些人天生在陌生环境容易焦虑、或者体质容易疲劳,非逼着这类人去旅游,收益和成本可能更加不成正比。
成本如此之高,收益又如此有限,不爱旅游实在是一个很好理解的事情。天生就“真正”爱旅行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号称或相信自己爱旅游的人,只是在大众舆论和流行价值观影响下的一场误会。“死前要去的50个地方”、“在XX遇见天堂”之类的洗脑文,硬生生把“爱旅行”和“爱生活”划上等号,成了不容辩驳的主流价值观。不喜欢旅游居然落到了需要给出理由自我解释的地步,我觉得这实在不免有些霸道。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如果你一句话不说,就消失十天。被辞退,是不需要赔偿的。你请了假,公司不批,你强行休假,公司辞退,是需要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