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并没有划分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皆言道,文中多有提及“道”这个概念,然而百家思想是都在试图描述自己所理解“道”是什么,这说明在百家之前,已然有了个“道”这个概念,如果要论道家,都可以算是道家,然而都称为道家,却是无法区分了,所以才有诸子百家之别。
韩非子虽说:“世之显学,儒墨也”,然而在《主道第五》之中云: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剩下的内容里都是在谈道的。
比如管仲,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在“道家”条目下有《管子》85篇,作为道家人物,然而此道是黄老之道,而并非是老庄之道,《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6篇,其余各家杂之,而其中的法家思想,也是道家影响下的法家思维。
又如范蠡,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就曾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意思是范蠡这一系有老子的传承。
而《吕氏春秋》里也是黄老道为主体,强调了:“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所以,如果观点只是单纯的:“先秦无道家”,那么显然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