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突然这么多评论 害怕
首先,我只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并没有说好,大家千万别夸我。我这样的人多了谁来拉动经济增长 我也想去旅游买买买,要是有钱我为什么要这样?只是我最大的目标是买房。
其次,我是从小就有来北京的愿望,只是为了我自己。连我爹妈大哥都觉得我是个没长大天真的娃子,但是很庆幸他们支持我。我大哥中专毕业在老家县里做买卖,过得比我好太多,他认为有钱就是幸福,每个人想要的生活不一样。我不是为了孩子怎样,我是为了自己!谁说下一代一定觉得北京好?我会在他懂事后带他到处转转,万一他喜欢上海深圳或者是美国,那就凭自己本事去。就算他爱上了西藏的高山,想去那里住一辈子,我也支持。我觉得只要不存在生存问题,就有追求精神的权利。
我真的没觉得我的生活有多好,大部分还是不理解我。但是总不能因为别人的话,别人都观点而改变自己吧。至少我现在年轻,不认这个。
抱歉我挺喜欢低调的,没想到被这么多人关注,大家不要点赞了,这只是其中一种活法。无所谓好坏,大家也没必要来评论了。
中国人那么多,大部分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别人比会累死的,和自己比就好了。
谢谢大家关注,都散了散了
。。。。。。。。。。
月薪13k
租房每月1200,有媳妇儿,快有孩子了,所以需要大房子,南六环外城中村,村民新建的二层楼房,一层房东住,二层全租给我,互不影响。煤气水电单算,但大部分时间不在家,这些花不了多少。
媳妇儿在远郊上班,房子理她近,我每天五点半起赶第一班地铁,30多站地铁,加上小黄两个半小时到公司。公司的交通补助刚好够地铁费。
公司管早饭午饭,中午多吃,撑到晚上回家。媳妇儿比我清闲,晚饭一定亲自下厨。有时间回去超市或者早市买点便宜的蔬菜。很少吃水果,应季的特便宜的会买点,要不就去拼多多。
一年顶多去电影院三回,能找免费资源就找免费的,不要什么体验感,就是怕没看过的太多和同事没啥共同语言。其他的娱乐更不可能有了,三里屯啥的听过没去过,免费的公园倒是去看看,门票五元以下的也能接受。而且我和媳妇儿都是很宅的人,一人一个手机能待好几天。
衣服全是淘宝货,基本都是低于100块钱的,全是媳妇儿买的,她班上很闲,有充足的时间来搜索对比出性价比最高的衣服。她给我买了一件毛衣又厚又舒服,89,她得意了好几天,又买了件情侣款。去年双十一买了优衣库69一件的抓绒衣,讲真一般般,不划算。
她买的化妆品都是特别便宜的,美康粉黛,维生素E啥的,基本都是单件30多的。口红就一根,也不怎么用。
不去健身房,现在这边的公园建的挺多,好多老头老太太喜欢遛弯跳舞,我们没事就去公园遛弯,跑步。家里有个30块钱的瑜伽垫,下个keep,基本健身搞定,虽然没有肌肉,但是肯定不肥宅。
除了上班,我们和当地的村民没啥两样,房东孩子和我差不多,搬镇里住了,老两口没事也愿意照顾我们,炖肉炖多了给我们送点。我没事帮他们网购。他们家自行车我可以随便使,去早市买菜挺方便。
同事有时候和我抱怨北京物价太高,快活不下去了,下班就去海底捞了,还有说自己吃土了,双十一有特价买了好几根杨树口红,好几百一根。我从来不说什么,我是过成了18线城市的生活,哪怕周围诱惑那么多。
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在这里常住,首先得有房子。我一个月所有开销一共不到3500,我们俩一年能攒20多万,现在孩子要出生了,先在观望一下,再和亲朋好友借点,就够首付了。我们用了5年不到的时间就在这里有了落脚的地方,虽然这几年过得不怎么样,但是值得。
(我俩都是20线农村来的穷娃娃,比较能吃苦吧,其实也没觉得吃苦,牌子衣服出去旅游并不能提升我的幸福指数,反而有乱花钱的罪恶感,从小养成的吧。而且我俩一直不相信贷款,从小的生活经历影响,不喜欢花呗信用卡,想买什么都是攒够钱再说,所以打算最起码攒够首付再买房,等宝宝出生,我就把最好的给他/她,想吃啥买啥,想玩啥有啥,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