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城市管理者最重视的是繁华,在北京繁华只能是第二位的。
其他城市的传统商业区(除了上海城隍庙外)都是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的,而北京传统商业区(王府井,前门)是以服务外地游客为主的,甚至如南锣这样的新商业区也变成了服务游客为主了,对本地人吸引力大减。
而且北京由于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规模大,几个大居住区到商业区的交通都不是很方便,所以北京各大居住区建立了超大型商业中心,承载和分散了传统商业区的人流。
最后,北京的夜生活有自己的玩法,听着老街走在胡同的昏暗灯光中,或者约上姑娘去什刹海仿古建筑下喝酸奶撸串(酒吧都是游客为主,别去),没姑娘约可以参加绕故宫的夜跑团,都是很好的享受。
一群胡说八道的,看不下去了……
北京作为首都是由于地缘政治决定的,古代是抵御和制约北方游牧/渔猎对中原和南方农耕的威胁,建国后是由于东北亚地缘政治的现实,所以北京的军事-政治功能优先,这是自然。
开车去过内蒙的朋友应该有体会,出了怀柔,延庆一带的山脉区(而且多是岩石山,不是土山),北京距离草原有多近。
北方历来贫瘠,古代北京多靠大运河调运过来的南方物资维持庞大的军事、政治开销,近代黄河改道导致运河淤塞后,海运崛起,天津卫成了转运新中心,由此而大发展。再后来,则是铁路运输兴起。
建国后,北京新建了很多大院、工厂,这些大院、工厂大多在原属郊区的地方或是城乡结合部,大院规模很大,而且基本是自成一体的小社会。
90年代后,北京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体系则逐步撤出,形成了以行政、科教、文卫等特殊三产为代表的服务业主导格局,商业体系也形成了双重结构,一个是服务于这些主导体系的,一个是服务于普通市民的。
而且,由于胡同区、大院区、政治中心区等功能片状分布,城市化的展开也呈现出不一样的趋势,绕过复杂区域,到洼地或郊区,城乡结合部展开,朝阳区的崛起就与这种趋势相关。
80、90、甚至到2000年代,北京也有过一些自发形成的商业街区,如动批、大红门等等,但是后来改造基本消失了。北京的商业空间,占主导的,原来是商场-供销社-菜市场模式,辅之以街面、道路两侧商业,街面商业很多不是专门的铺面,而是居民楼改造,而且,由于道路大多是大路,路面太宽,基本形成了割裂效应。
2000年后,尤其是2008年以后,三环四环外成为城市新建的主要扩展区域,新楼盘、新写字楼、新商业中心大量涌现,北京的工作和生活区的分离现象非常突出,商业模式也与居民分布的这一趋势相关,形成了三四环外以购物中心为主的模式,而线上购物和快递业的兴起又大量替代了非娱乐和非体验性购物需求。
北京有没有热闹的商业环境,有,但不在街面上,在三四环甚至五环外的各大购物中心里,比如西红门的荟聚、九龙山的合生汇、青年路的大悦城。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从此后
你 搭起那红绣楼呀 抛洒着红绣球呀
正打中我的头呀 与你喝一壶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 红红的高梁酒呀嘿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