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不同
在我国,共产主义指马克思理论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与现实无关
在美国,共产主义指苏联和我国的政治体制
谢邀
秦晖老师说得不错。只是这里,环境变量还是少了一点,没有前因后果,容易产生误解。
先从一件事讲起。
1970 年 5 月 8 日,上千名中学和大学学生在纽约华尔街组织集会,抗议几天前的 5 月 4 号,在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国民警卫队向示威抗议美国入侵柬埔寨的学生开枪,打死了四名学生。结果,这批学生遇到了另一批在现场集会的 200 名建筑工人,这些工人是由当地工会组织来支持美国的越战政策的。结果,建筑工人冲破了警察的分割线,对学生大打出手,造成 70 多人受伤。
这就是著名的“安全帽暴乱(Hard Hat Riot)”
你看,在资本主义大本营的美国纽约,蓝领工人居然开始当起了政府的打手了。
当然,打手不是一天练成的,工会在美国,也存在了不是一天两天。要理解这个现像,可以回到历史中去,看工会在美国,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
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它的自由市场体系。这个市场体系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它把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和产品,也纳入到了这个自由市场里。在劳动力市场里,卖家是出卖劳动力的工薪族,买家则是雇主。
在美国,到十九世纪下半页,随着工业化的进行,城市的兴起,大批人口移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不得不开始面对一个新的社会关系,随之产生的不适应,也因着竞争变得激烈而显现了起来。
对于传统的技术工种,所谓的专业手艺人,这种自由市场和他们的职业理念有着本质的矛盾。自由市场里,卖家和买家是独立的,卖家之间,买家之间,也是相对平等独立的。市场竞争的要义,当然是让相似的商品可以自由竞价,让买家自由挑选。但是对于技术工种来说,他们卖得是不可替代的一技之长,这种一技之长,通常是普通买家不能有效的评估的。所以,技术工种需要和买家建立一种长期的相互信任。在封建社会里,社会是一个个孤立的小村镇,你是村里唯一的铁匠,裁缝,医生……这种信任是通过依赖逐步形成的。
但是在工业化大城市里,竞争让这种通过依赖而产生信任的机制不复存在。依然保持独立的小业主发现自己需要追求顾客,而作为技术工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则要和其他工人竞争。这时,他们不可避免的发现,有大量的同业者,或号称有相关技能的人,在与其竞争。对于这些业主,就要面临一个选择:我是否要为了争取更多的顾客,而降低职业标准。对于技术工人,是否为了获得工作而虚报自己的技能。而这些行为,会毋庸置疑的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公众信任度:我到底应该向客户/雇主负责,还是向自己的其他同业者负责。前者是自由市场的基本准则,后者则是传统的职业道德。
更糟糕的是,随着工业革命,新的自动化技术开始降低很多传统技术工种的门坎,让很多专业技能不再重要。比如卷烟机,缝纫机这样的机械,就让相关工种变成了非技术工种,在不断涌入的移民大潮前,这更是大大加强了竞争的激烈程度。普通工人,没有任何专门技能,又人数众多,在和雇主议价方面,自然容易占了下风。
于是,就像企业会去追求垄断以削弱竞争,工人当然也要加强自己对市场的控制,削弱竞争。这样,工会和劳资对抗就出现了。
不难想像,在一开始,工人也面临如何组织起来,如何进行有效抗争的问题。比如,是以各个地方,还是各个行业,还是各个工种为单位组织起来呢?比如,是接受现行的体制,在体制内提高工人待遇,还是用直接的对抗方式,改变经济体制?
最早的大型工会组织,全国工会( National Labor Union),试图将美囯所有工会联合起来(当然,华工除外),人数曾高达 70 万人。全国工会试图通过影响立法的形式提高工人待遇。但是,仅有的几个立法都漏洞百出,形同虚设。全囯工会于是在 1873 年瓦解。
通过体制内的手段没有成功,于是工人们开始转而通过罢工来争取自身权益。在当时的美国,铁路工人是仅次于农民和矿工的第三大工种,但是工作条件和矿工一样极其恶劣。铁路公司同意赔偿客户在事故中的损失,却和工人签下生死合同。仅在 1881 年一年,铁路工人因工作的伤残人数就超过 3 万人。而火车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转影响巨大,所以,铁路罢工就成了劳资纠纷的主战场。在 1777 年,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被称为大变革(Great uprising)的铁路大罢工。但是由于罢工没有组织,被逐一击溃。
第一个成功的大型工会,是由 Terence V. Powderly 在 1869 年成立的工人骑士团(Knights of Labor)。从名字就可以看出,Powderly 的组织有一种传统的职业荣耀感。工人骑士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工人组织,它不仅对非技术工人和技术工人都开放,还对个体业主开放,甚至接受妇女和黑人(当然,华工除外)。到 1886 年,工人骑士团的成员高达 80 万人。工人骑士团在 1884 年和 1885 年组织了两次成功的铁路大罢工,为自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但是,它的开放态度,也让它吸纳了相当多的激进份子,比如无政府主义者。
在 1886 年 5 月 1 日,另一支工会,行业组织和工会联盟(Federation of Organized Trades and Labor Unions),在全美国组织了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大罢工,有几十万工人参加。在运动的中心芝加哥,有三四万人罢工游行,并在 5 月 4 日那天,在干草市场(Haymarket)组织了一次大型的集会。就在那天晚上,当警察勒令和平示威的剩余工人离开时,有人向警察扔出了炸弹,当场炸死一名警察,结果警察在混乱中又打死了数名警察和四名工人,还击伤了几十名在场的人。
事后,芝加哥警方逮捕了数名无政府主义领袖,虽然没有证据,法官依然成功把其中七人判了死刑。然而芝加哥警察的耻辱还没有完。七名死刑犯中的最大嫌犯 Louis Lingg 居然在邻刑前一天在牢房里用一颗炸弹自杀,用行动完成了最后一次无政府主义的示威。
面对干草市场暴乱的现实,美国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不再是没有阶级差别的小农帝国。而为了打击无政府主义者,美国开始了第一次红色恐惧,打击工会和无政府主义份子。国际工人运动则把这七人视为为了工人运动而殉难的烈士,为了纪念他们和这次罢工,5 月 1 号成为了国际劳动节。但是,美国国内的工人运动却因为这次事件而大受挫折。工人骑士团更是因为那年夏天的罢工失败而瓦解。
与此同时,行业组织和工会联盟更名为美国劳工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s,AFL)。AFL 的领袖,Samuel Gompers,决定工会运动还是要走体制内的路线,不再寻求一个代表劳工利益的单独政党,改变资本主义的劳资结构,而把政治诉求留给同情劳工的政治家来完成,自己则只追求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Gompers 认为在一个工会下,技术工种和非技术工种的利益不能两全, 于是 AFL 将成员限制在技术工种上。这样 AFL 的下属工会以工种,而非行业来划分。于是同一个工厂,同一列火车上,工人就会分属于不同的技术工会。通过制定标准,控制工会成员的资格,AFL 就能有效的保证技术工种的职业水平,同时,限制了工人的数量,让工人和工会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这样,就能实现一个和市场的妥协:一方面工会满足了手艺人维持技术水准的职业传统,一方面为劳工市场提供了有质量保证的劳工,同时还能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自己的报酬。AFL 这样的选择让它逐渐站稳了脚跟。
但是,AFL 的这种行为显然牺牲了工人中占大多数的非技术工种。到世纪之交,美国的工人中,只有不到一成属于工会。
于是,1905 年,对 AFL 不满的工人运动组织者在芝加哥成立了世界工联(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IWW)。IWW 信奉的是乌托邦性质的理想主义,要把世界所有工人都包纳进来,无分种族,工种,性别,也对各种支持它目标的文化社会潮流都开放,比如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这样激进的政治派别,并获得了很多开放的知识份子的支持,比如我们熟悉的 Upton Sinclair,Helen Keller。社会主义报纸 Appeal to Reason 高峰期的订阅数有 50 万人,总发行量达到 70 万。
IWW 的目标是要彻底的推翻资本主义的劳资体系。不仅如此,它还要颠覆掉资本主义的文化和道德准则,它的普世社会价值观。作为工会,IWW 更重视实践和教育,而非理论发展。于是 IWW 积极推动艺术文化的创作,尤其是颠覆性的前卫艺术,这让它在先锋艺术家中获得了不少盟友。同时,IWW 为了争取农民工这样居无定所的散工,需要利用街边巷尾这样的场合随时随地的进行宣传工作,这也让 IWW 成为争取言论自由的先锋。比如 IWW 在 1912 年在圣地亚哥发动了“言论自由之战”。结果当地政府通过法律禁止在街边进行演讲,并组织了地方暴力团伙来对 IWW 的工人进行镇压。这也是美国工人运动的一大特点:因为政府的弱势,企业往往会自己雇佣私人武装来破坏罢工。比如为企业打击工会出力的 Pinkerton 侦探所,在顶峰时,其探员人数超过了美国现役军人的总和。因为双方都实际上没有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利,反而让罢工双方常常发生无法控制的暴力冲突。
但是,IWW 的目标也成为它自身的短板。因为它要推翻现行制度,它就不承认劳资合同这样的形式,这就让它的进攻没有了直接的目标,不能步步为营的前进,取得的成果也无法保证。比如当时因为工作条件恶劣,纺织女工的人均寿命只有 30 多岁。在 1912 年,IWW 成功的在美国纺织业的大本营,麻省组织了“面包与玫瑰罢工(bread and roses strike)”。但是罢工成果不久就被工厂逐步蚕食殆尽。
在一次大战时期,Wilson 为了连任,首次向工会,就是 AFL 抛出了榄橄枝。结果美国参战后,AFL 大力支持政府,成员数也得以飞涨。而 IWW 和它支持的社会主义政党则因为反对参加为资本家卖命的战争,而遭到毁灭性打击。社会主义党的总统候选人 Eugene V. Debs 因为反战言论入狱。而 IWW 自己也在 1917 年被政府全面围剿,165 名主要负责人被起诉判刑。战后美国又掀起第二轮红色恐惧,让 IWW 彻底转入战略防御,虽然一直坚持到今天,却退出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前沿战场。也正时这时候,1920 年,美国通过立法,把 5 月 1 日定为“效忠日(Loyalty Day)”。
工人运动在经历了 1920 年代的低潮后,因为大萧条的出现又重新兴起。一方面,经济危机让劳工在劳动力市场倍感压力,一方面,随着移民的后代长大进入工作市场,美国的劳工第一次真正感到,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不再是来自某个欧洲小地方的移民。这让劳工在经济之外的文化上有了共同语言,也对美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认同感: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土地。
同时,罗斯福带领民主党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联盟,把低收入的蓝领工人也纳入到自己的阵线中,于是在 30 年代,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工人运动的法律。1933 年的新政首次给予了工会代表工人进行劳资谈判的权力。 1934 年,在美国共产党和左派人士的策动下,美国工人成功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大罢工。1935 年,全国劳资关系法(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通过,给予了工会罢工和抗议以争取工人权益的合法权利。同一年,八个工会从 AFL 分离出来,后来成立了面向非技术蓝领工人的产业工会联合会(Committee for Industrial Organization,CIO)。到 1938 年,公平劳工标准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规定了一周最多 44 小时的工作时间,实现了最低工资,取缔了童工。
至此,美国工人终于初步实现了他们争取了半个多世纪的权利。说是初步,不仅是因为这只是争取工人权益的第一步,也是因为,那时的主要工会还只能说是个白人男性的工会,面向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企业,而大量的黑人和妇女,季节性流动工人还没有被吸纳进来。
工人运动在二战后,随着美国右翼保守势力的兴起而再次受挫。冷战让麦卡锡主义成为美国政治的主导力量,而工会则受到打击,比如海员工会的成员,就因为国防的借口被大量清洗。工会也就面对一个坚难选择:是和共产党分道扬镳,还是继续原来的道路。工会意识到,没有政府和主要党派的支持,工会很难有真正的作为。而支持冷战,保持美国在国防工业上的投入,也会让工人在二战中获得的经济利益能够保持下去。于是在压力之下,工会选择了后者,CIO 和 AFL 合并成为 AFL-CIO。这样,围绕冷战,美国被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军事工业复合体(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就像美国国防部长,通用汽车的前 CEO Charles Erwin Wilson 所言:“对我们国家好的对通用汽车就是好的,反之亦然”。同样,美国大企业也和工会签下了大方的劳资合同。这下子,工人,企业,和国家就站到了一条战线上,为自身的繁荣,和冷战的胜利而共同战斗。5 月 1 号,也是在冷战阴影下,在 1958 年,又多了一个新名字,叫作“守法日(Law Day)”。
这也意味着,争取有色人种权益,妇女权益,和其它小工种的经济权益的斗争,将被随之而来的民权运动所接手。也因为如此,到了 60 年代中期,除了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nited Auto Workers)等少数下属工会,AFL-CIO 在面对不断升级的越战时,选择了支持政府的态度,并且要求政府扩大国防工业的投入。
同时,新左派出现了。他们认为,工会只是一味满足于经济上的权益,已不能代表左派的前进方向,也不复其主导地位。新时代的阶级斗争,已经从经济领域转向了社会文化领域,道德和良心成了这场斗争的关键词,而其主导力量,也随之变为学生和知识份子。
在 1970 年发生的安全帽暴乱,其实就是新左派和旧左派的一次对决。
不久,随着 70 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恶化,越南问题的加剧,工会面临分裂。美国的工会开始意识到,一味的支持冷战和大国防的经济政策,并不能永远的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人的经济利益也没有永久保证。这让工会开始和左派和平主义者开始走到一起。随着里根政府对工会的公开打压,工会继续留在了民主党的阵营中。但是,游戏规则已变,罢工已经不再是斗争的主要方式,文化战争取代了经济斗争成为主战场,而工会的作用,已不复从前。
值得一提的是,1969 年,芝加哥政府为了纪念干草市场暴乱中牺牲的警察而竖立了近百年的警察雕像,被新左派极端组织,气像员(Weatherman)炸毁。重建的雕像,又在 70 年被炸。1972 年,鉴于保护雕像的成本过于巨大,芝加哥不得不把雕像移至警察中央总局院内。
现在,去缅怀干草市场的受难者,或许该是去芝加哥郊外的 Forest Home 公墓参观干草市场烈士纪念碑。那里在 1997 年已被列为国家历史名胜了。
他的目的可能不单用拳形容招式类型,我想更多的是在表达庐山本身的霸气。庐山升龙霸在圣斗士的所有必杀中,其实是很特别的。
一览圣斗士所有必杀技,名称里带有拳字的屈指可数。仅限原著的话就星矢和魔铃,暗黑天马,撒加,加隆和一辉的幻拳系。即便算上动画版的原创,也少得可怜。
闪电光速拳,钻石星尘拳之类的都是中文翻译的名字,原本可没有拳字表述。
这些必杀技中,庐山龙派那就更是稀有中的稀有。因为这是唯一用地名来命名,圣界独一无二的必杀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壮丽的庐山大瀑布,或许只有这个霸字,方能体现出它的宏伟。
在这五个人当中,紫龙的修行环境算得上是非常优越的了。不用忍受死亡皇后岛,仙女岛和东西伯利亚那种鬼天气,也不用像星矢那样成天遭一群欧洲人翻白眼儿。
但紫龙获得圣衣的条件并不轻松,理论上说是最难也不为过。让瀑布逆流是何概念,尤其是如此宏伟的大瀑布。这可是打破宇宙定律的行为,忍一忍就过了是明显行不通的。
而在紫龙打出决定性的一击时,也并没有什么燃烧小宇宙之类的描写。反倒是通过童虎在旁边讲述着李白的诗咋咋地,貌似是在提醒紫龙面对的是何等雄伟之物。
以上的种种迹象,都无疑是在大大的高捧庐山瀑布之壮景,而霸字就是为庐山而生。所以庐山升龙霸不仅是必杀,也是对庐山本身的一种赞美,用拳就显得格局小了。
再换个角度看吧,其实从发音上也能知道霸与拳有着明显的优劣。日语发霸的音时,嘴大张成「阿」型。反之发拳的音时,最后嘴得闭上发出「嗯」的音。
要知道这搭配的是升龙这个词。可以对比下街霸中升龙拳的呐喊,升龙是上升音调,而最后的拳发音要闭嘴,音调有个下降趋势。
升龙霸就不一样了,霸的「阿」音可迎合勾拳轨迹持续上升,发声与姿势同步,哪一种更有气势,更有劲儿,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升龙霸始终比流星拳吼得给有力。
任何武打片中都会听到,哈,哈,哈,不会有人在过招时发出嗯,嗯,嗯的音。
突然还想到个类似的,机战 OG 系的修罗众的福尔康(爱称)的最终必杀。
他的一般招数命名九成以上都是拳。但神化后的最终必杀,最后是上升多段乱击,并且打斗极为华丽。此时的招式名没有定义为拳,而用的是破,真覇…猛撃烈…破……
破的日语发音口型与霸一样是「阿」,并且前面的烈字有一个促音,呐喊时会给人一种蓄力攻击的感觉,听着就霸气。
为必杀取名其实挺考验品味的,要的不单是华丽。不但要朗朗上口,呐喊时最好能配合动作达到统一,才能效果最大化。
话说回来,车田如果不是为了想要彰显庐山的霸气,那升龙霸完全不用如此命名,这与其他招式不统一。平白无故就这招用地名,难道不觉得很特殊么。
触龙之逆鳞,受龙之天罚,诸如逆鳞升龙霸之类的名称,个人觉得也并不是不可行。非要用地名,只能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是否如此,就只有车田自己才知道了。
用中文吼必杀千万别用普通话,得用那些不需翘舌,不分前后鼻音的方言最佳。比如川渝方言就是不错的选择,不信可以试试。
至于为什么,请参照以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