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起来,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不过仔细想想,这似乎又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我想我看懂了提问者的意思,这里我重新表述一下,也许更好:
射雕三部曲(其实主要是射雕)的高手分级系统中,存在一个极为显著的「绝顶高手层」,这个层次有着以下一些特点:
1.与其他层次实力差距很大
2.层次内部实力差距很小
3.层次的范围很早就被点出来了(东南西北中),而且后来基本没怎么扩充(最多加上周伯通、裘千仞)
4.故事主要在这个层次上展开,以至于其他层次的人物(如梁子翁、沙通天)显得可有可无
这样一种分级系统,或者干脆地说故事组织形式,在金庸小说里其实也并不多见。天龙八部中绝顶高手层是不断扩充的,缺少故事闭合的节点;笑傲江湖中,绝顶高手的实力差距很大,所有人之间几乎都有明确的胜负关系;飞狐外传中,绝顶高手数量太少,无法形成足够的互动,所以很多时候绝顶高手只能和次级高手互动。
* 那么,为什么射雕的故事结构这么特殊呢?
我认为这是一个好问题,而且是一个技术性的好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还真不是很容易解答的,我只能试着解释一下,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牛的回答。(真的是砖,回头看看根本不算是回答)
* 解释1:金庸不喜欢重复自己
越是反复读金庸,越是佩服金庸这一点,金庸几乎从来不会把同一种文学技巧反复使用,他几乎总是在试验新写法,射雕三部曲是一个主角的成长模式,天龙八部是多个主角+配角的合唱模式,笑傲江湖是放大势力缩小个人的漩涡模式,鹿鼎记是放大个人缩小势力的反漩涡模式。
所以,射雕成功了,金庸就放弃了这种分级体系,再也没有使用。
* 解释2:这种模式不好
这种模式有一个显然的问题,为什么江湖上绝顶高手与次级高手如此的不成比例?江湖,无论如何应该是金字塔结构的,可是射雕中次级高手的阵容过于单薄,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所以后来的金庸小说,都在逐渐弥补这一点,放弃了这种架构。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解释不好,很简单的道理,射雕失败吗?你不喜欢射雕吗?既然射雕是伟大的作品,那么上述解释就不成立,那么就需要修改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而不是否定射雕。
* 解释3:这种模式很难
如上所述,也许这种模式很好,但是要把它写好却很难,以至于即使是金庸,后来也没有办法复制自己的成功。
事实上,这种风格如此特别,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射雕风格」,任何作品只要实现了这种分级模式,马上就会带有鲜明的「射雕风格」。比如温瑞安明显是模仿《射雕》的作品《血河车》[1],当然我认为拥有类似风格的还有《风姿》
[1]http://bbs.ustc.edu.cn/cgi/bbscon?bn=Emprise&fn=M41594BE3&num=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