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令我想起一件往事:我有个法语老师,是一位法国老太太,她有一次问我:“你去卢浮宫的时候,你有没有看la Joconde呀?”
我一头雾水,它很有名吗?我应该去看吗?
然后我们的老师又给我解释了一通,“哎呀,一般人不是去卢浮宫都会去看la Joconde的吗?但是一般参观的人太多,又有围栏,所以看不清。”
经过她全方位的描述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她讲的是《蒙娜丽莎》。原来法国人喜欢叫《蒙娜丽莎》la Joconde。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喜欢叫它《蒙娜丽莎》,其实是丽莎女士的意思,因为在意大利语里面,蒙娜是女士的意思。她的名字叫丽莎,所以我们叫她蒙娜丽莎。
法国人喜欢叫她la Joconde是因为丽莎女士的丈夫姓Joconde,所以la Joconde就是乔孔达夫人。
而且在意大利语里面,Joconde有欢乐的意思,也正是因为这样,喜欢玩文字游戏的达·芬奇,才把蒙娜丽莎画成了微笑的样子。
你可能听过很多关于《蒙娜丽莎》的传说,比如她曾经在“一战”之前被偷过,两年之后才被找回来,从此以后名声大震。又比如这幅画运用了达·芬奇自创的一种画法,叫晕涂法。
简单来说,晕涂法产生的效果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磨皮效果,就是因为运用了这种技法,才让蒙娜丽莎看起来蒙蒙胧胧的。也正是因为运用了这种技法,才让蒙娜丽莎拥有了神秘的微笑。
虽然《蒙娜丽莎》这么频繁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出现,我们也听过很多关于她的传说。但即使你去卢浮宫看到了真迹,很多人多半都是失望。
虽然嘴上不敢说,但心里肯定默默地想,原来所谓的世界名画也只不过是这样。
很多人始终也不明白,《蒙娜丽莎》它到底厉害在哪里。
那是因为《蒙娜丽莎》的好并不是谁都能发现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
那我们来看下,《蒙娜丽莎》这幅画到底厉害在哪里。
我们知道,《蒙娜丽莎》是一幅肖像画,在一幅肖像画里,除了人以外,其他元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元素可以体现这个人的身份或者是品德。
比如一个国王的肖像画,你会发现,在这幅画里,国王会戴着皇冠,拿着权杖来显示他国王的身份以及权力。
在《蒙娜丽莎》这幅画里,除了蒙娜丽莎这个人以外,占很大篇幅的就是她身后的风景了。这幅画真正厉害的秘密就藏在她身后的风景里。
她身后的风景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
仔细地去观察一下这幅画,你就会发现一件很诡异的事情,那就是蒙娜丽莎左边的风景和右边的风景是不连续的,甚至左右两边的风景都不在一个地平线上。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风景是一片荒芜,不太像有人类居住的样子。
丽莎女士可是住在那个时候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繁华的佛罗伦萨,而且她的丈夫是个有钱人,所以她家阳台外面不可能是一片荒芜。
如果你要在这一望无际的荒芜中寻找的话,还是能发现一点人类痕迹的。
那就是在画面的右边,有一座桥,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你可以这么想,有桥意味着有水,而水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文化里,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达·芬奇很喜欢古罗马的一位诗人,那个诗人写过一首关于世界上最美的女子海伦的一首诗。海伦就是引起特洛伊战争的那个绝世美女。
他以海伦的口吻说:“今天我美丽如斯,明天我将如何?”
其实她说这句话,是对美丽易逝这件事情的感叹。
明白了这件事情,我们再回到画中,你就会发现,两侧不连续的风景其实是用蒙娜丽莎的脸过渡的,不连续的风景也就连了起来。
这个我在图上已经标出来了,你可以翻上去看一下。
这仿佛在说:美人是从荒芜中来的,有一天她也会归于荒芜。就像她脸上那转瞬即逝的微笑一样,有一天也会消失。
也正是因为美丽的事情短暂,才更能凸显出它的美好,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份美丽。这才是这幅画真正的秘密和内涵,这才是达·芬奇厉害的地方。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达·芬奇跟其他之前的画家有什么区别。
我们说到乔托,或者是扬·凡·艾克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追求的是画得越像越好,越逼真越好。
但是,达·芬奇他认为,画得像固然很重要,但是绘画最重要的并不是技术,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就像《蒙娜丽莎》这幅画里,他已经把蒙娜丽莎画得栩栩如生了,而且他抓住了蒙娜丽莎一瞬间的表情,这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他还让这幅画蕴含了他对时间的思考。
所以,达·芬奇画画,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现实,也不单单是靠技术。
达·芬奇曾经说过:所有的绘画技术都是为了帮助画家更好地呈现画家的思考。也就是说画家不是体力活,而是脑力劳动。
也正是因为达·芬奇这样的主张,才真正把画家从工匠变成了艺术家。
在文艺复兴时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那就是艺术家地位的提升。
在此之前,绘画被认为是体力活,因为绘画之前考验的是技术,也就是说你画得越像,画得越真,你就赢了。
但是达·芬奇觉得绘画除了技术之外,画中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更重要。这也就是说他把绘画变成了一种脑力劳动。
后来,《蒙娜丽莎》的遭遇也应验了达·芬奇对于美丽易逝的思考。
《蒙娜丽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卢浮宫被盗了。
被盗之前,《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堆积如山的艺术品中也没有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但是它的被盗、它的消失反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让我们懂得了珍惜《蒙娜丽莎》的美。
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失而复得更美好了,所以《蒙娜丽莎》找回来之后,从此名声大震。
最后告诉你一个参观《蒙娜丽莎》的小秘诀,很多人会抱怨去卢浮宫看《蒙娜丽莎》的时候,人太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是不太适合欣赏画的,我们也没有时间来思考“美丽易逝”这样的哲学问题。因为我想占领你大脑的应该是,怎么抢到欣赏《蒙娜丽莎》的好位置。
而且《蒙娜丽莎》只是很小的一幅,不但装上了防弹玻璃,前面还有围栏。
所以,我对参观《蒙娜丽莎》的小建议就是:卢浮宫周三和周五晚上有夜场,也就是说它开到晚上9点45,一般周三晚上人会更少一点。所以周三晚上9点,我觉得是一个见《蒙娜丽莎》的好机会,你可以在这个时间去跟她探讨一下关于美貌这件事情。
(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比讲印象派还要烂俗...但之前一个回答中好多人都对小小的这幅《蒙娜丽莎》产生过疑问。在卢浮宫中,《蒙娜丽莎》前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不远处的巨作《梅杜莎之筏》却观者寥寥,但真正看过《蒙娜丽莎》的普通人却又大多流露出失望的情绪。所以决定自己来说说这幅作品,帮助大家认识她。)
今天不会有人因为一个工程师造出了一台蒸汽机而惊讶,但也没有人会怀疑两百年前瓦特改良出蒸汽机的伟大,可惜的是这种认知一旦到绘画艺术上来,思维的转换就变得困难。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蒙娜丽莎》如何好其实是一个认知局限上的问题,局限就在于我们前卫的艺术观念和极为丰富的视觉经验——你见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见过不计其数的现代图像和照片。要体会到《蒙娜丽莎》在16世纪引起的视觉震撼可能需要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达芬奇的艺术观念其实非常好解释,就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绘画观——再朴素一点:就是想利用绘画完美地再现自然。
他的作品应当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安放在镜前的各物体的许多色彩。作到这一点,他仿佛就是第二自然。 ——达芬奇论绘画
《蒙娜丽莎》也不例外,也就是尽其所能得呈现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但是它呈现的好吗?虽然一开始就提醒大家要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但我们还是缺乏相关的思维逻辑和图像经验,这里容我稍微啰嗦一下,帮助你们做一点点铺垫。
《我的名字叫红》里记叙过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对当时波斯细密画的影响,一项重要影响就是写实的艺术风格。抱歉,写实的风格?我们会认为中国绘画是一项写实的艺术吗,但是如果你站在细密画的角度却就能够很好的理解了:
同明朝时期(十五世纪)中国画与细密画人物对比
所以站在波斯人的角度,中国画是一种写实自然的绘画也就好理解了,那么《蒙娜丽莎》所面对的情况呢?
达芬奇所处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为盛期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早期其实已经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画家,例如马萨乔,波提切利,吉兰达约和油画的改良者凡艾克。那么他们的作品是什么样的呢:
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视觉经验基础,达芬奇也正是在他们的肩膀上创作出肖像画《蒙娜丽莎》。想必你已经隐约体会到了《蒙娜丽莎》相较于这些绘画的进步之处,但可能这其中的进步要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下面我们慢慢来说。
首先是对空间感的追求,达芬奇曾在笔记中哀叹,“画作永远不可能有镜子中人物那样的立体性”,但相对于当时的其他画作来说,达芬奇在对空间感的执着中已经前进了一大步,我们稍微介绍的详细一点,比如在对边线的处理上:
你会看到蒙娜丽莎脸部的边线是模糊的,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明显的体积向画面深处延伸的空间效果,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渐隐法”,而之前的绘画对边线的处理被称作“硬边线”。
在对远处景物的处理上:
达芬奇发现,近处的物体的颜色会显得明亮且鲜艳,远处物体则对比很弱且呈现蓝灰色。这样的刻画会大大增加作品的空间感,这种方法被称为“色彩透视”和“空气透视”,这二者都为达芬奇发现并记录,且在《蒙娜丽莎》中有很好的呈现。而近处的物体画得清晰而坚实,远处物体刻画得模糊而松散,被达芬奇称作“隐没透视”,这种现在的我们很好理解的“大光圈虚化效果”在绘画中的确立,也正是达芬奇的创举。
看到这里我们会有一个疑问,以上描述只能说明达芬奇是个很好的画家,好像在说明《蒙娜丽莎》的伟大上逻辑并不是很通顺,这里我们就要开始说另外一个故事了。
蒙娜丽莎的微笑已经快被解读成了一个玄学问题了,所以还是先抛弃掉那些玄之又玄的解读,来看一下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这样一个微笑。
你再翻上去看看那四张肖像,便会顿生疑窦,他们竟然都面无表情。
如今的我们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五百多年前的欧洲画家们会忽视人类如此丰富的面部表情,宁愿去塑造一张张麻木漠然的脸。这是因为在此前的一千年所谓“黑暗世纪”里,绘画主要是用来塑造庄严的宗教神像的,故而在那个时代中的人物绘画有两个重要的面部特征,一是目视远方,二是表情庄严,这种绘画风格也延续到了肖像画的绘制中来。
一个好的画家有两个主要的对象要表现——人物及其心理活动。前者容易,后者难。
——《达芬奇论绘画》
打破观念限制的便是达芬奇所创作的《蒙娜丽莎》,或者说,达芬奇这一思想在《蒙娜丽莎》上真正成熟。蒙娜丽莎在画中目光柔和,面带微笑,展露着绘画中前所未有的人性。
《蒙娜丽莎》再一个动人之处在于她目视着画外的观众,这在之前的肖像画中也是鲜见的,宗教画中更是禁忌。
为了追求真实的表达效果,达芬奇反复修改和刻画这幅肖像,最终被现代X光证实油层达到了二十层以上,画面中几乎见不到笔触——所有的绘画痕迹都被细致地抹平了,达芬奇为了追求真实尽了他最大的努力。
所以,习惯了高高在上的神像,习惯了扁平的画面和严肃的画中人物,十六世纪初的观众在某一天看到了这样一幅作品:画中之人仿佛就坐在画框后面的空间中,正微微带笑目视着自己,她真实得就好像自己早上刚打过招呼的邻居夫人。于是他们被这幅作品彻底得感动了,因为这幅画中展露的前所未有的真实与人性。
那个时代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我们称之为人文主义。
上一段比较抒情,为了大家有所共鸣,我再告诉你们一个我们更熟悉的故事。
1980年的全国美展中,一幅作品惊艳了当时所有的观众。当时的人们在画中见惯了伟人,见惯了战争英雄和工农兵形象,并拖着在文革中走来的疲惫的精神,却蓦然在展览中看到了这样一张巨幅的人像,一个并无修饰的,普通的,饱经沧桑的老农,默默注视着画面外的观众,作品名称叫做《父亲》。不知道当年多少人在评论中写道,就仿佛在画中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罗中立的这幅《父亲》获得了观众所投的八百多票拿到了当年全国美展的金奖,比第二名高出了700票,也成为了中国现代绘画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哪怕今天还有很多人因为这幅作品而感动。
《蒙娜丽莎》离我们太过遥远了,时间和空间都打扰了我们亲近她的情绪——似乎我们也非必须要亲近她,不过做到理解,也算是对十六世纪初的那位老人遥遥致以敬意吧。
达芬奇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蒙娜丽莎》,却没有把它交给委托人,一直带在了自己的身边,直到去世。
全文完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