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家本来想睡的但是看到前面几个答案,忍不住也扯两句。PS: iPad打字真痛苦。
得票第一的答案从内容角度说的、得票第二的答案是从产品角度说的,都很对,但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人人受限于它的产品定位导致它很容易就会失去用户粘性。
这东西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你上一个网站想看到什么。比如上微博,为了看新闻、明星。上知乎为了看各种姿势等等。上人人为的什么?虽然从校内改名到人人,但人人的主流依然是学生,基于学校的社交这是人人。很多人是通过人人了解学校的事、活动、学校里男神女神的近况,基于学校真实姓名的社交,这是人人最大的优势,但也只是因为这个因素导致了它输出内容的能力很一般,所以才有得票最高答案里说的那种情况(相对来说人人的素质在提高,我自己里很少见到那种低端的内容了,要见也只是在朋友圈里见到。)
因此相对来说这种关系或者说粘性就很脆弱,当你毕业之后,不在学校圈子里了,那些原有的内容对你就不再有吸引力了——没多少人毕业之后还关心学校活动吧,一般也就是偶尔看看同学近况(但随着微博,朋友圈的兴起,这部分功能也基本被替代了),因此这才是很多人毕业就不用人人的主要原因。
得票第二的伍同学,你的回答很多部分是失实的,人人或许没有马亲王,张公子这种顶级的大神,但小神还是很多的,以这些小神为基础人人也形成了很多红人圈子。人人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他们自己也捧出了很多人人红人比如胡辛束,她就是有很多特权,比如无好友上限(所以说最多3000好友是不对的),她的好友早过万了;可以提前使用内测版啦;有意见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啦等等。这些红人所形成的圈子相对来说粘度就好很多(这就跑题了),与此类似,人人就有很多自己的圈子,诸如二次元圈,政治圈,草莓圈等等,这才是人人应该做的方向,估计大家更多的基于兴趣为基础的社交,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粘度(跑得更远了)。
以上
混的不好
我随便放个地图炮,大家包涵一下:楼上所有的答案都没有说到核心问题上。
人人网和所有其他的社交网站,软件的最大不同点在什么地方?在人人网独一无二的人际关系形成系统——人人的人际关系是基于同学关系的
你们随便回想一下,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各位,尤其是混知乎的各位,你们想想你们的中学同学的QQ群,你们想想你们家里的那些QQ群里面发的东西。你就会发现,其实那些东西你们根本不看。
中国的UGC很特别,真正具有产出内容的能力的人,和信息分辨能力较强的人是高度重合的。于是这些人会彼此互相接近,然后形成高质量的社群。知乎,豆瓣,果壳。。。。
而基于原有的社会关系里建构出来的人际关系,往往都生活在一起,比如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小区,或者是同一个爷爷。这些生活在一起的人,实际上精神生活严重不同。大家在现实里又都比较内敛,所以你很可能不知道你身边这个温文尔雅的人,持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到网上之后,现实生活中这些东西的区隔完全被打碎了。大家按照兴趣开始聚集,于是有比较强的内容产生能力的群体会自动抱团。而内容产生能力不强的人,其在社交媒体上扩展人脉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久而久之,就是牛逼人都不和他们玩了,每天看到的信息都是来自信息运营者提供的中医养生,星座血型。然后这些人看多了之后就迅速的流失了。
所以大家可以感受的到,以兴趣为主聚集的社交网络的兴起,和以线下人际关系网络化为主的校友录的没落,基本上是同时发生的。
一方面是和同学几年不联系,一联系就发现他已经变成这样了,一方面是和自己圈子里的人天天混在一起,然后偶尔发现大家还有许多共同的朋友,然后感叹世界真他妈小。
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的用户,基本上都是自发的选择要和这样的人建立社交关系。而校内的很大一部分社交关系建立是来自共同的班级和学校。
这样的东西随着时间逐步没落,几乎是必然的。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