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微波炉的节电窍门?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而微波炉用起来十分方便。早上上学上班,时间很紧张,把前一天做好的饭菜、面包、火腿肠或者牛奶什么的放里面转几分钟,就热好了,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就搞定了;还有的巧手妈妈用微波炉来做菜,与传统的炒菜相比,别有一番风味。可是因为微波炉功率大,使人觉得过于耗电,其实,这完全不需要担心,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一样可以让它省电。

微波炉功率虽然大,但使用的时候所需时间少,所以总耗电量并不大。

选购微波炉时,要根据家庭人口来决定买多大功率的,一般3~5人的家庭选用800~1000瓦的,5人以上家庭可以选用1000~1500瓦的。

插座接触要良好。微波炉的插头与插座的接触要匹配良好。否则不仅耗电量会增大,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放置要远离磁场。微波炉的附近不要有磁性物质,以免干扰炉腔内磁场的均匀状态,使工作效率下降。还要和电视机、收音机离开一定的距离,否则会影响视听效果。

不可空转微波炉。使用微波炉时,不能让微波炉空载运行。因为空烧时,微波的能量无法被吸收。这样不但会无谓地消耗电能,而且很容易损坏磁控管。为防止一时疏忽而造成空载运行,可以在炉腔里放一个盛水的玻璃杯。

冷冻的食物应该先解冻后再放进微波炉烹调,可以起到节电的效果。

加热食物最好盖膜。用微波炉热食物,最常见的问题是食物容易变得又干又脆,特别是热馒头、面包的时候,拿出来时干巴巴的,完全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和口感。因此,最好在食物的外面套上保鲜膜或盖上盖子,这样加热食品水分不易蒸发,味道好,而且加热的时间会缩短,能够达到省电的目的。也可以在食物表面喷洒少许水,这样既防止食物变干,又可以提高加热速度,减少电能消耗。

开关门不要太频繁。很多人在使用微波炉长时间烹饪食物时,都会时不时打开看看,如果还没完全受热就再加热一会儿。其实,微波炉启动时用电量最大,使用时尽量掌握好时间,减少关机查看的次数,做到一次启动烹调完成。而且频繁开关门还会影响微波炉烹调的质量。如果是用较小的容器做饭菜或热剩饭,可以在转盘上同时放置2~3个容器,开机设置时间增加1~2分钟,就可以减少开关门次数。

烹调数量不宜多。用微波炉加热菜肴,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不仅加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还会造成菜肴的表面变色或是发焦。每次加热时,如果容器内菜肴的数量少一些,不仅能保证加热的效果,还能节省用电量。一般来说,烹调一个菜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

根据食物选火力。应该根据烹调食物的类别和数量选择微波的火力。在同样长的时间内,使用中微波挡所耗的电能只有强微波挡的一半,如只需要保持肉片或蔬菜的嫩脆、色泽等,宜选用强微波挡烹调,而炖肉、煮粥、煮汤则可使用中微波档进行烹调。

余热烹调省电多。微波炉关掉后,不要立即取出食物,因为此时炉内尚有余热,食物还可继续烹调,应过1分钟后再取出为好。

金属器皿不要用。不要在微波炉加热时用金属涂层或花纹的器皿、铝膜盛(包)食品。因为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不会消耗能量。

微波炉要保持清洁。如果能保持箱内清洁,尤其是风口和微波口的清洁,将可以省35%的电能。方法是将一个装有热水的容器放入微波炉内热两三分钟,让微波炉内充满蒸汽,这样顽垢因饱含水分而变得松软,容易去除。清洁时,用中性清洁剂的稀释水先擦一遍,再分别用清水洗过的抹布和干抹布作最后的清洁,如果仍不能将顽垢除掉。可以利用塑料卡片之类的东西来刮除,千万不能用金属片刮,以免伤及内部。最后,别忘了将微波炉门打开,让内部彻底风干。

还有要提的是,如果你家的微波炉平时很少用,在用完后记着把电源插头拔下来,这样也可以省电。





相关微波炉话题

如何做微波炉酱鸭?
微波炉蒸肉怎么蒸?
怎样用微波炉做烤鸭
经常使用微波炉对人有危害吗?
美的21l微波炉转盘太慢什么原因?
这个碗能用微波炉吗?
平时家里用的碗盘子可以直接放到微波炉里加热吗?
烤箱 微波炉可以叠放吗
电烤箱可以当微波炉用吗?注意:是烤箱当微波炉。
微波炉的保质期是多久?
微波炉怎么用第一次用
微波炉出现END是什么意思
人头放在微波炉里会怎样?
微波炉打着以后开着盖会怎么样?
微波炉一般的尺寸是多大?
微波炉能否对KN95口罩消毒?
微波炉一般的尺寸
我想问问看这里有人了解微波炉什么品牌好?哪个牌子比较好
微波炉不能热什么
微波炉可以放什么材料的饭盒?



前一个讨论
微波炉的声音用什么词形容?
下一个讨论
如何做微波炉酱鸭?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